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 |
申请号 | CN201410626706.9 | 申请日期 | 2014-11-10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6503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IPC分类号 | A;0;1;G;1;/;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申请人地址 |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247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当前权利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发明人 | 朱炳耀;陈坚;陈立忠;蔡宣梅;杨志敏;庄志鸿 |
代理机构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毅峰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选择在海拔不低于800m的高山上,使用溪砂为建畦基质,建立夏季草莓组培苗驯化过渡苗圃,内容包括苗圃整地、灭地下害虫、搭建苗棚、组培苗移栽过渡和苗圃管理。本发明采用溪砂为建畦基质,不用对土壤进行消毒,基质清洁,病虫源少,组培苗的成活率高,幼苗成活率达到98.5%。本发明有助于建立在夏季利用较高海拔区域进行简易高效的草莓组培苗繁育技术体系,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草莓组培苗的驯化成本,而且在草莓新品种引进栽培中,对开花结果表现好的品种,能及时取其葡蔔茎茎尖进行组培,经继代培养后,5~8月份就能过渡驯化,脱毒苗的繁育速度增加20倍以上,极大地提高了草莓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
1.一种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建立夏季草莓组培苗驯化过渡的苗圃:选择海拔不低于800m、夏季的日平均气温保持在24~26℃的山上背阳的地域,建立夏季草莓组培苗驯化过渡苗圃;
(2)基质选择:选用被山上溪流冲洗的溪砂为建畦基质;
(3)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
A、苗圃整地:选择南北朝向灌排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坡地梯田,先行除杂草后深翻,做成畦面宽100㎝,高15㎝的畦,表层铺上4~5㎝溪砂为建畦基质,每个畦四周挖畦沟;
B、灭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至湿润土层5~6㎝,防治蛴螬、蝼蛄和地老虎;
C、搭建苗棚:苗棚长度不超过10m,宽度不超过4m,一个苗棚内不超过3个畦,苗棚的四周每隔2m立1根直径8㎝的立柱,立柱距沟底高2m,所有立柱在最高处用长杆连接并固定,上方加盖遮阳网遮阴;用竹片在畦面做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湿;
D、组培苗移栽过渡:移栽时间:5~8月份;组培苗选择:选用具有4~5片叶,苗高不低于
3㎝,根系发达的试管苗;移栽:行距10㎝,株距10㎝;
E、苗圃管理:移栽时灌透水,移栽后立即喷水;小拱棚盖上薄膜,保持小拱棚内湿度不低于80%;将小拱棚内气温控制在15~28℃,地温控制在15~24℃;移栽初期拉上遮阳网,中午除遮阴降温外,通过沟中放入山泉水和喷雾降温;施肥:试管苗移栽7d后,使用15倍体积的水稀释的MS培养基喷施,每周喷1次,连喷3~4周;移栽30~40d,或苗高达5~6㎝时,打开薄膜,按大田栽培肥水管理;栽培全过程实施常规病虫害防治;至九月下旬或十月初,移栽至大田繁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畦沟宽
30㎝,深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使用重量比为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
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艺作物的苗木培育方法,具体涉及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n背景技术\n[0002] 中国现为栽培草莓最多的国家之一,原来在北方地区栽培,近几年来在中国南方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由于生产发展迅速,草莓的种苗需求极大。传统上,草莓的种苗生产采用匍匐茎繁殖和分株繁殖,但长期使用这种无性繁殖方法会使草莓感染病毒,积累并使品种退化,。目前尚未找到根治草莓病毒病的有效药物。 近几年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草莓脱毒苗的快繁生产。但对草莓组培苗移栽驯化条件研究的报道较少。尤其在南方热带及亚热带草莓主栽区域,草莓育苗一般在春季的3-4月份。这就需要在前一年的夏秋季节将室内培育的组培苗在室外进行过渡驯化,经过冬季的培育管理,为来年提供足够用于繁殖的母苗。 而我国南方平原地区夏秋时节,气候较为炎热。草莓幼苗最适生长温度为20-26ºC。在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区,由于夏季气温较高,光照强度大,试管苗驯化必须在特定设备条件下进行,田间自然过渡驯化基本无法存活。因此,探讨草莓组培苗在夏季较高海拔地区的驯化过渡方法,建立南方热带及亚热带较高海拔地区简易高效的草莓组培苗繁育技术体系,亦显得十分必要。\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有助于建立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夏季利用较高海拔区域进行简易高效的草莓组培苗繁育技术体系,提供一种利用较高海拔区域进行夏季草莓组培苗驯化过渡的成熟技术方法。\n[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n[0005] 本发明的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0006] 1.建立较高海拔地区夏季草莓组培苗驯化过渡的苗圃:选择海拔不低于800m、夏季的日平均气温保持在24~26ºC的山上背阳的地域,建立夏季草莓组培苗驯化过渡苗圃;\n[0007] 2.基质选择:选用被山上溪流冲洗的溪砂为建畦基质;\n[0008] 3.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n[0009] (1)苗圃整地:选择南北朝向灌排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坡地梯田,先行除杂草后深翻,做成畦面宽100㎝,高15㎝的畦,表层铺上4~5㎝溪砂为建畦基质;每个畦四周挖畦沟,所述畦沟宽30㎝,深15㎝;\n[0010] (2)灭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至湿润土层5~6㎝,防治蛴螬、蝼蛄和地老虎;\n[0011] (3)搭建苗棚:苗棚长度不超过10m,宽度不超过4m,一个苗棚内不超过3个畦,苗棚的四周每隔2 m立1根直径8㎝的立柱,立柱距沟底高2 m,所有立柱在最高处用长杆连接并固定,上方加盖遮阳网遮阴;用竹片在畦面做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湿;所述立柱为松木,长杆为竹子;\n[0012] (4)组培苗移栽过渡:移栽时间:5~8月份;组培苗选择:选用具有4~5片叶,苗高不低于3㎝,根系发达的试管苗;移栽:行距10㎝,株距10㎝;\n[0013] (5)苗圃管理:移栽时灌透水,移栽后立即喷水;小拱棚盖上薄膜,保持小拱棚内湿度不低于80%;将小拱棚内气温控制在15~28℃,地温控制在15~24℃;移栽初期拉上遮阳网,中午除遮阴降温外,通过沟中放入山泉水和喷雾降温;施肥:试管苗移栽7d后,使用15倍体积的水稀释的MS培养基喷施,每周喷1次,连喷3~4周;或者用重量比为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移栽30~40d,或苗高达5~6㎝时,打开薄膜,按大田栽培肥水管理;栽培全过程实施常规病虫害防治;至九月下旬或十月初,移栽至大田繁殖(期间会抽生匍蔔茎,注意及时压蔓生根,增加种苗基数);所述MS培养基为1962年,Murashige和Skoog公开的MS培养基。\n[0014]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n[0015] 首先,一般在南方夏季进行组培脱毒苗的繁殖过程中,脱毒苗原原种驯化和繁殖过程是在可控温或具有降温措施的温室中进行的,成本高;采用本发明的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草莓组培苗驯化的成本。\n[0016] 其次, 组培苗过渡在原有的土壤上进行,为防止病害与虫害源,一般采取药剂消毒法进行土壤消毒, 以防治土壤病菌和线虫, 另外, 原种繁殖生产用苗的过程是在隔离条件下(繁殖苗圃和周围草莓园隔离至少2 km )的专用苗圃内进行。本发明采用高海拔区域的溪砂为栽培基质培养幼苗,基质清洁,病虫源少,组培苗的成活率高,基质来源容易,就地取材方便,农艺措施简单易行。而且,在草莓新品种引进栽培中,对开花结果表现好的品种,能及时取其葡蔔茎茎尖进行组培,经继代培养后,5~8月份就能过渡驯化,本发明有助于建立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夏季利用较高海拔区域进行简易高效的草莓组培苗繁育技术体系,以便提供一种利用较高海拔地区进行夏季草莓组培苗驯化过渡的成熟技术,可极大地提高草莓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速度。\n具体实施方式\n[0017] 为了充分公开本发明的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以下结合实施例加以说明。\n[0018] 实施例1、一种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在福建宁德地区的应用[0019]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是确保种质纯度,减少病虫害,扩大引进良种面积的有效方法。\n为了使引进的草莓闽阿、闽胜和闽波等良种能快速推广应用,我们在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际头村海拔820m的高山进行组培苗夏驯试验。由于组培苗是在恒温、恒湿及无菌条件下在培养基中生长出来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及抗逆性差,驯化管理不当会造成种苗大量死亡。因此,组培苗的驯化是在草莓种苗的培育中起重要作用。本试验研究利用较高海拔地区进行夏季高温条件下( 5~ 8月份)草莓组培苗的驯化技术,当年9月即可供苗,以期能延长种苗繁殖时间,增加原种苗数量,加速新品种推广速度。\n[0020] 1 材料方法\n[0021] 试验于2013年5月~ 9月在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际头村田间进行,试验地海拔\n825m。供试草莓品种为新引进的品种闽波,组培苗的做法是从脱毒苗上切取幼嫩的茎尖,基本培养基为MS; ① 诱导与分化培养基MS+6—B A 0 .5 ~ 1 .0mg/L +2.4一D 0 .0 5 —\n0 .2m g/L +GA3 0.5~1 .5 m s/L ;② 继代与增殖培养基MS+6一B A 1 .5—2 .5 m g/L+IAA 0 .5 -1 .0mg/L+I B A 0 .5 ~ 1 .0 ms/L + GA31 .0~1 .5 ms /L; ③ 壮苗培养M S+ 6-B A 1 .0-2 .0 m g/L +IAA0 .1 ~1 .5 m g/L + I B A 1 .0 m g/L + GA3 \n1 .0~1 .5 m g/L;④ 生 根 培 养 基1/2 M S ( 2 0 g/L蔗糖 ) ,附加蔗糖3 0 g/L ,琼脂 6 g /L , p H 5. 6 ~ 5 .8 。培养温度 2 4± 2 ℃,相对湿度为 65% ~ 70 % ,光照强度1800~2 0 0 0 LX,光照时间12 — 14hd。选择具有4~5片叶,苗高不低于3㎝,根系发达的幼苗,转移到苗棚进行过渡驯化试验。\n[0022] 1 .1基质选择\n[0023] 选取大小和长势一致的幼苗,于5月28日移栽至苗床上,苗棚搭盖和苗期管理见(1.2),基质配方见表1。调查移栽后1 -6 W 幼苗的死亡率、新叶生长情况,及6 W后新叶伸展的长度。 新叶数以完全展开的计1叶,不完全展开按0.5 计 ;伸展长以最长叶为准。于9月下旬出苗时调查不同基质驯化的草莓种苗的子苗数及子苗生长状况。\n[0024] 表1 不同的草莓组培苗基质配方\n[0025]\n[0026] 1.2 利用较高海拔地区结合农艺措施降低苗棚内温度试验\n[0027] 选择夏季的日平均气温在24~26ºC的背阳的地块,建立夏季草莓组培苗驯化过渡苗圃,将地面除杂草后,做成畦面宽100㎝,高15㎝的畦,表层铺上4~5㎝溪砂为建畦基质;\n每个畦四周开沟,畦沟宽30㎝,深15㎝;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至湿润土层5~6㎝,防治蛴螬、蝼蛄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苗棚长度10m,宽度4m,一个苗棚3个畦,苗棚的四周每隔2 m立1根直径8㎝的立柱,立柱距沟底高2 m,所有立柱在最高处用长杆连接并固定,上方加盖遮阳网遮阴;用竹片在畦面做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湿;所述立柱为松木,长杆为竹子;选取大小和长势一致的组培苗,移栽至苗棚,每畦栽11行,行距10㎝,株距10㎝;在苗棚的上方铺上遮阳网;移栽10d内,全天遮阴,10d 后,每天日出时遮阴,日落后收拢; 在小拱棚内温度特别高( 中午小拱棚内温度超过25℃) 时,每隔1~3h用天然山泉水喷雾一次(视天气和畦面干湿情况而定)。同时在沟内放入山泉水降温。记录小拱棚内外气温变化 ,评价设施的降温效果。\n[0028] 2 结果与分析\n[0029] 2 .1 高山气候及农艺措施降低苗棚内温度效果\n[0030] 由表2可以看出,按照海拔每升100m气温比当地平原地区降低0.6℃,我们试验地在海拔820m平均气温降低5℃,5~ 8月份际头村的小气候为多雾湿度大等特点,给幼苗初期过渡驯化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另外经开沟、遮阴和喷雾后,小拱棚内温度较外界显著下降,尤其在气温较高的 7 ~ 8月份 ,效果更加显著 。6 ~ 8月份小拱棚内的最高气温分别比外界下降了2℃、 2.4℃ 和4℃ ,比山下的平原最高气温低6~9℃,最低气温比较恒定,非常适合草莓生长需求。\n[0031] 表2 小拱棚内外气温比较(℃)\n[0032]\n[0033] 2 .2基质对草莓组培苗生长及繁殖力的影响\n[0034] 试验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基质的培养料配比对幼苗成活率影响很大,基质1的幼苗成活率最高,达到98.5%,明显高出其它基质,基质3成活率为88.8%,基质2成活率最低只有29.1%。在长叶方面,除基质2长叶较慢外,其他基质长叶快慢没有明显差别,到第六周后,观察叶色,各基质看不出有明显的差异。在出苗数方面基质1、 4表现较好,新叶出的快,苗比较正常,移栽后生长较快,繁殖能力较高,到9月出苗的子苗数多。\n[0035] 表3 不同基质组培幼苗的成活率与长出的新叶数\n[0036]\n[0037] 2.3基质对子苗质量影响\n[0038] 试验结果见表4,试验得出,不同基质对组培苗驯化繁殖的子苗质量影响较大,基质2虽然在幼苗阶段成活率极低,但移栽后繁殖能力强,子苗数量最多,平均可达25.6株,子苗叶片数达4.5叶,根系都较发达,苗的重量达26.0克,较使用其他基质的苗重。基质1幼苗成活率较高,移栽苗床后,返苗较快,繁殖能力较其他基质强,子苗鲜重也能达到出圃的质量标准,其他基质差异不明显。\n[0039] 表4.不同基质对子苗质量影响\n[0040]\n[0041] 综上所述,夏季选择海拔不低于800m的山地,采用溪砂作为基质,并结合开沟、遮阴、喷雾,能显著降低小拱棚的温度,很适合幼苗驯化过渡的最适温度,加上塑料棚保湿,驯化成活率高,到9月份每株能繁殖20~25株子苗,可以用于当年的大田生产,也能作为第二年的繁殖母苗,使脱毒苗草莓品种的繁育速度增加不低于20倍,这样,在草莓新品种引进栽培中,对开花结果表现好的品种,及时取其葡蔔茎茎尖进行组培,经继代培养后到5~8月份就能过渡驯化,提高了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n[0042] 采用溪砂作为基质培养的组培苗成活率高,种苗质量达到要求,基质来源容易,就地取材方便,农艺措施简单易行,在高山际头村5~8月份多雾气候,基本上驯化前期中午浇水一次就可解决,省工省力,省成本,容易得到推广应用。幼苗驯化成活后,马上浇灌富含NPK营养液,使其快长叶,对子苗繁殖提高子苗质量有帮助。纯泥碳基质,由于泥碳颗粒大,与幼苗根系接触差等原因,幼苗成活率极低,但成活下来的苗长势较好,子苗繁殖力强,粗壮,这说明组培苗在过渡驯化成活过程中,同样需要营养供给,可以根外追肥,改善其前期营养条件。
法律信息
- 2020-10-3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01G 1/00
专利号: ZL 201410626706.9
申请日: 2014.11.10
授权公告日: 2017.02.15
- 2017-02-15
- 2015-06-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01G 1/00
专利申请号: 201410626706.9
申请日: 2014.11.10
- 2015-03-1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4-06-18
|
2012-12-12
| | |
2
| | 暂无 |
1994-09-08
| | |
3
| |
2012-07-18
|
2012-03-17
| | |
4
| |
2003-06-18
|
2003-01-13
| | |
5
| |
2014-06-25
|
2014-02-08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