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背光模组 |
申请号 | CN200710075633.9 | 申请日期 | 2007-08-08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995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IPC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401室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朱钧;张鹤;金国藩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至少一光源及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一底面、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以及连接所述底面和出光面的侧面,所述导光板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反射部,所述反射部为设置于导光板的底面且凹入导光板内部的凹洞,所述光源收容于上述凹洞内,所述反射部包括一反光面和一入光面,反光面为上述凹洞的底面,入光面为上述凹洞的侧面,所述反光面为一圆锥面或类圆锥面,且该反光面相对于光源发出的光线是凹面。所述背光模组中,由于直接在导光板上形成一反射部,因此有利于减小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和降低背光模组的损耗。此外,光源收容于导光板上的反射部内,从而可实现系统模组化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至少一光源及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一底面、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以及连接所述底面和出光面的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反射部,所述反射部为设置于导光板的底面且凹入导光板内部的凹洞,所述光源收容于反射部内,所述反射部包括一反光面和一入光面,反光面为上述凹洞的底面,入光面为上述凹洞的侧面,所述反光面为一圆锥面或类圆锥面,且该反光面相对于光源发出的光线是凹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的反光面上设置有反射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的入光面为圆柱面、圆锥面或类圆锥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单色LED或彩色LED。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玻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形状为一长方体型或正方体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反射部设置在上述凸出部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上分布有大量的散射网点并设置有增反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增亮膜或散射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设置有一增反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微棱镜系统、一偏振管理系统以及一散射板依次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镜系统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和散射板之间,该微棱镜系统为透射式增光膜或反射式增光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管理系统设置于微棱镜系统与散射板之间。
背光模组\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领域的背光模组。\n背景技术\n[0002] 由于液晶显示器面板的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而,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晶显示器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如背光模组,其作用在于向液晶显示器面板供应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背光模组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侧入式和直下式。侧入式背光模组由于很难达到要求的亮度(请参见,用大功率白光LED实现高亮度背光源设计,汪显波等,现代显示,第72期,p51(2007)),因此,目前背光模组较多采用直下式背光结构。\n[0003]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00包括反射板160、至少一个LED(Light-Emitting Diodes)封装结构110、导光板120和散射板150。LED封装结构110设置在反射板160上,LED封装结构110上设置有反射层112,导光板120相应地设置在反射层112的上方,且与反射层112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散射板150相应地设置在导光板120的上方,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LED封装结构110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射层112或反射板160的反射后,导入导光板120内部,之后,从导光板120与LED封装结构110相背的一侧射出,到达散射板150上,经过散射板150的散射,从散射板上射出,为液晶面板提供背光。\n[0004] 然而,上述的背光模组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为确保均匀混光,就必须使得反射层与导光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样会增加背光模组的厚度;其二,当光线通过反射层时会产生损耗,进而增加背光模组的损耗。\n[0005]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混光均匀、厚度较薄且损耗小的背光模组。\n发明内容\n[0006]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背光模组。\n[0007]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至少一光源、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一底面、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以及连接所述底面和出光面的侧面,所述导光板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反射部,所述反射部为设置于导光板的底面且凹入导光板内部的凹洞,所述光源收容于上述凹洞内,所述反射部包括一反光面和一入光面,反光面为上述凹洞的底面,入光面为上述凹洞的侧面,所述反光面为一圆锥面或类圆锥面,且该反光面相对于光源发出的光线是凹面。\n[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背光模组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直接在导光板上设置有一反射部,该反射部将光线部分反射后,导入导光板内部,经过导光板内部的反射或散射后,从而在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因此,导光板横向尺寸起到了均匀混光的作用,有利于减小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其二,直接在导光板上设置有一反射部,由于光线入射到反射部的反光面的入射角小,所以该反光面的反射损耗小,进而降低背光模组的损耗;其三,光源收容于导光板上的反射部内,从而可实现系统模组化要求。\n附图说明\n[0009] 图1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n[0010] 图2为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11] 图3为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n[0012] 图4为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n[0013] 图5为本技术方案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4]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的背光模组进行具体说明。\n[0015] 参阅图2及图3,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200,其包括光源210,导光板220,微棱镜系统230,偏振管理系统240以及散射板250。\n[0016] 所述导光板220为一长方体型或正方体型的透明基板,该透明基板的材料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玻璃等透明材料。导光板220具有一底面221,一与底面221相对的出光面222,以及连接所述底面221和所述出光面222的侧面(图未标示)。所述导光板220进一步包括一反射部223。反射部223为设置于导光板220底面221上且凹入导光板220内部的凹洞。所述反射部223包括一反光面223a和一入光面223b。反光面223a为上述凹洞的底面,该底面可为圆锥面或类圆锥面结构,用于将光源210发出的光线部分引导入导光板220内部。所述入光面223b为上述凹洞的侧面,其形状可为圆柱面、圆锥面或类圆锥面。可以理解,入光面223b也可为其它空间曲面结构,只需确保光源210发出的光线或经过反光面223a反射的光线能通过入光面223b导入导光板220内部即可。本实施例中,反光面223a为类圆锥面,入光面223b为圆柱面。\n[0017] 具体地,反射部223可为设置在导光板220上的一挖空结构,该挖空的部分为采用一平面图形围绕某一旋转轴旋转而形成的旋转体。本实施例中,该旋转体是由一个平面图形围绕一过长方体导光板220底面221中心且垂直于该底面221的直线为转轴旋转而成。\n在导光板220上挖去所形成的旋转体后,形成一凹入导光板220的凹洞,该凹洞包括一个圆柱形的侧面和一个类圆锥型的底面,所述反光面223a为该凹洞的底面,所述入光面223b为该凹洞的侧面。\n[0018] 所述导光板220的底面221可分布有多个散射网点224,用以将导光板内部的部分光线,经散射网点224的散射后,从导光板220的出光面222均匀化射出。导光板220的底面221和四个侧面上可以设置有增反膜,用以增强底面221和侧面的反射功效。导光板\n220的出光面222上可以设置有增亮膜、散射膜等光学膜。\n[0019] 所述光源210收容于反射部223内,与反射部223的反光面223a相对设置,该光源210可为单色的LED或彩色的LED。微棱镜系统230,偏振管理系统240以及散射板250依次设置在导光板220的出光面一侧,用于将导光板220射出的光线进一步的分散化、均匀化。所述微棱镜系统230,偏振管理系统240以及散射板250均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结构中所常用的元件。所述散射板250设置于导光板220的出光面222一侧,且与导光板220的出光面222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用于将从出光面222射出的光线进一步分散和均匀化。所述偏振管理系统240设置于散射板250上,且设置于散射板250与出光面222相对的一侧。\n偏振管理系统240根据光线的偏振方向用于控制、调整光线的传播。所述微棱镜系统230设置在偏振管理系统240上,且设置于偏振管理系统240与出光面222相对的一侧。微棱镜系统230可以为透射式增光膜或反射式增光膜,用以将从导光板220射出的光进行有效调整,使得导光板220射出的光线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集中度,从而调整导光板220射出光线的整体亮度。所述透射式增光膜或反射式增光膜设置于散射板250与导光板220的出光面222之间,且透射式增光膜或反射式增光膜与出光面222相对设置。\n[0020] 在背光模组200工作过程中,由于反射部223直接设置于导光板220的底面221上,因而光源210发出的光线部分经过反射部223的反光面223a反射后,透过入光面223b到达导光板220内部,在导光板220内部经过反射或散射后,从导光板220的出光面222射出。\n[0021] 可以理解,由于导光板220的底面221上设置有一反射部223,反射部223的反光面223a为一圆锥面或类圆锥面,从而使得光源210发出的部分光线到达反光面223a后,经反射进入导光板220内部,因而,使得导光板220出光面222与光源210相对应的区域的光线分布会被削弱,同时,出光面222与光源210相对应的区域的外围区域的光线分布会相应增加,这样从导光板220射出的光线分布比较均匀,从而背光模组200具有较为均一的发光亮度。\n[0022] 优选地,反射部223的反光面223a上可形成有反射材料,该反射材料可根据需要选择反射性能,用以不同程度的增加反光面223a对光线的反射效果,这样,从导光板220射出的光线的分布也会相应被调整,从而背光模组200可以达到所需亮度均匀性的发光效果。\n[0023] 参阅图4,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300,其包括一光源310、导光板320、微棱镜系统330、偏振管理系统340以及散射板350。导光板320包括一出光面322、底面321以及连接出光面322和底面321的四个侧面。导光板320进一步包括一反射部\n323,反射部323包括一反光面323a和入光面323b。背光模组3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的结构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背光模组300中,导光板320的形状为一含有至少一个凸出部326的长方体型或正方体型,凸出部326为一设置于上述长方体型或正方体型导光板320的一底面321上的圆锥、圆台或者相类似结构。反射部323设置在凸出部326上。可以理解,上述的凸出部326可以为直接在长方体型或正方体型的导光板320上经过一特定切割加工过程后,形成一在上述长方体型或正方体型的导光板320上的底面\n321上的一凸出部326。此外,上述的导光板320的结构也可以为一圆锥、圆台或者相类似结构和长方体型或正方体型透明基板粘结在一起,从而在导光板320上形成具有一凸出部\n326。\n[0024] 具体地,反射部323为在导光板320凸出部上的一挖空结构,该挖空的部分为采用一平面图形围绕某一旋转轴旋转而形成的旋转体。本实施列中,该旋转体是由一个平面图形围绕一过长方体导光板320底面321中心且垂直于该底面321的直线为旋转轴旋转而成。在导光板320上挖去上述的旋转体后,形成一凹入导光板320的凹洞,该凹洞包括一圆柱形的侧面和一个类圆锥形的底面,所述反光面323a为该凹洞的底面,所述入光面323b为该凹洞的侧面。\n[0025] 参阅图5,本技术方案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400,其包括光源410、导光板\n420、微棱镜系统430、偏振管理系统440以及散射板450。导光板420包括一出光面422、一底面421、连接出光面422和底面421的四个侧面。导光板420进一步包括反射部423,反射部423包括一反光面423a和入光面423b。背光模组400的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在背光模组400的导光板420的底面421上设置了多个反射部423,每一反射部423都收容一光源410。背光模组400的工作原理与背光模组200相同,因此,就不再进行详细叙述。\n[0026] 上述的背光模组中,由于直接在导光板上设置有一反射部,该反射部将光线部分反射后,导入导光板内部,经过导光板内部的反射或散射后,从而在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因此,导光板横向尺寸起到了均匀混光的作用,有利于减小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另外,直接在导光板上设置有一反射部,由于光线入射到反射部的反光面的入射角小,所以该反光面的反射损耗小,进而降低背光模组的损耗。进一步地,光源收容于导光板上的反射部内,从而可实现系统模组化要求。\n[0027]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法律信息
- 2011-11-09
- 2009-04-08
- 2009-02-1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4-08-25
|
2003-02-19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