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椰子油棕榈油中压加氢制醇催化剂 |
申请号 | CN90108584.7 | 申请日期 | 1990-10-20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27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暂无 | IPC分类号 | 暂无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申请人地址 | 甘肃省兰州市天水路236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当前权利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发明人 | 骆善道;郑昌权;殷元骐 |
代理机构 |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实君 |
摘要
本发明是以椰子油(棕榈油)为原料,进行中压加氢制醇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过程。催化剂为Cu-Cr-Zn三元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其中Cu∶Cr∶Zn=1.0-2.0∶0.75-1.25∶0.75-1.25(原子比)。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易于重复,有很高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进行加氢制醇反应,在压力8MPa,温度230-300℃条件下,总醇收率可达90%以上。
1、一种椰子油(棕榈油)经醇解为脂肪酸甲酯,再加氢制醇,活性组分为铜-铬-锌三元金属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铬以正三价状态存在,Cu∶Cr∶Zn=1.0-2.0∶0.75-1.25∶0.75-1.25(原子比);且由下述方法制备:a)Cu∶Cr∶Zn=1.0-2.0∶0.75-1.25∶0.75-1.25(原子比)取量,将铜盐及铬盐的水溶液加甲醛水溶液在50-90℃下还原,使Cr6+变为Cr3+;b)再加入锌盐的水溶液,用氨水共沉淀,pH=6-8,c)过滤,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d)在110-150℃下使其干燥;e)在300-500℃焙烧4-7小时;f)在250-370℃,压力1-5MPa加氢气还原3-12小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制醇催化剂,其特征是铜、铬、锌的盐为它们的硫酸盐和硝酸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制醇催化剂,其特征是铜、铬、锌的盐为它们的硝酸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制醇催化剂,其特征是用甲醛还原时用量为CuO∶Cr2O3∶CH2O=1∶0.5-3∶0.3-1(摩尔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制醇催化剂,其特征是催化剂可以分二次沉淀制备,即先将还原好的铜铬盐混合液用氨水沉淀,另将锌盐水溶液用氨水沉淀,pH值都调到6-8,再将两种沉淀物混和,搅拌,使pH=6-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制醇催化剂,其特征是焙烧时先在300-380℃下焙烧2.5-4小时,然后在420-470℃下焙烧1.5-3小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制醇催化剂,其特征是催化剂加氢还原时温度是280-350℃。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制醇催化剂的再活化方法,其特征是催化剂活性下降后,可通氢气还原恢复其活性,即将催化剂在270-300℃下还原4-6小时,再将温度升至320-360℃,还原1-3小时,氢压2.0-5.0MPa。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椰子油(棕榈油)经甲醇分解制得脂肪酸甲酯作为原料,中压加氢反应制脂肪醇的催化剂。\n植物油加氢反应是最早的气-液-固反应之一。以椰子油为原料制高级脂肪醇,目前国内外都已工业化生产。椰子油主要由甘油三酸酯组成,其中碳十二占45-48%,碳十至碳十四占整个组成的70%以上,棕榈油的组成基本上和椰子油一样。椰子油(棕榈油)经加氢制得的直链α-醇,它可进一步制成润湿剂和去垢剂,这样的去垢剂具有良好的泡沫性和去垢性,而且它们对皮肤的影响也是相当微弱的。其次,这些物质都可以生物降解,使用时就可避免由此而引起的废水处理等问题。用椰子油加氢可制得碳数为10-14的醇,除作为非离子型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原料外,其它还有相当多的用途。椰子油加氢制得的醇,质量好,工艺简单,所以主要用于化妆品工业,牙膏的发泡剂及纺织品的整理剂等。\n以椰子油为原料生产脂肪醇,目前有两条工艺路线,一条是直接以椰子油为原料,经水解反应生成脂肪酸,加氢制醇;另一条是椰子油经甲醇分解制得椰油酸甲酯,然后再加氢反应制醇。目前大多数采用后一条工艺路线,其优点是通过甲醇分解后生成椰油酸甲酯和甘油,而椰油酸甲酯挥发度较低,对分离操作有利,对设备腐蚀性也小,加氢反应容易进行,棕榈油亦是同样,其反应式可理解 为:\n\n甘油三酸酯 甲醇 椰油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甘油\nR-COOCH3+2H2 催化剂RCH2OH+CH3OH (2)\n椰油酸甲酯 氢气 椰油醇 甲醇\n式中:R=CH3(OH)(CH2)m-1 m=8,10,12,14,16,18R可以随链长的长度而变,这取决于甘油三酸酯的来源。\n目前,椰子油(棕榈油)加氢制醇所用的催化剂大都是铜-铬或铜-锌的氧化物,加氢反应一般在16-30MPa压力下进行。这是由于提高压力可加快反应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脱附-吸附过程,同时可相应地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抑制二次反应的发生,提高总醇收率。而在低压下则反应分子容易发生过分加氢,甚至生成与之相应的烷烃,而大大降低脂肪醇的生成。要使反应顺利进行,取决于使用最优秀的催化剂和油脂加氢的特殊反应条件。\n法国专利(VEB Deatsches Hydrierwerk Rodleben Fr 1.408,438 Aug13 1965)描述了一种铜-铬-锌催化剂。其具体制备过程是在1900克CuCO3-ZnCO3粉末中,加300克经过研磨的CrO3粉末,混匀后置于2升的冷水中,调成糊状物。在90-100℃下干燥,经过球磨、成型,最后在氢气压力为5MPa,温度280℃下还原二小时。用此催化剂,以碳数为10-20石蜡烃氧化制得的脂肪酸作原料,在250-270℃,压力23MPa下进行加氢反应,可制得质量良好的脂肪醇。这 种催化剂用机械混合法成型,CrO3作为助催化剂,制备过程存在着活性组份与助催化剂混合的均匀性和重复性的问题,这是不甚理想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与铜-铬或铜-锌催化剂相比无明显的改进,加氢反应压力仍然很高。\n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椰子油(棕榈油)经醇解为椰油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然后加氢反应制醇的催化剂,其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使加氢压力在中压下就能进行。\n本发明由如下措施来实现:\n椰子油(棕榈油)先进行醇解反应生成椰油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和甘油,分离出甘油后,椰油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进行加氢制醇反应。加氢制醇催化剂为铜-铬-锌三元金属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铜、铬、锌三种元素的原子比为Cu∶Cr∶Zn=1-2∶0.75-1.25∶0.75-1.25。\n本发明的椰子油(棕榈油)加氢制醇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具体制备过程是,按原子比为Cu∶Cr∶Zn=1-2∶0.75-1.25∶0.75-1.25,称取铜、铬、锌的硝酸盐或硫酸盐。置有铜盐、铬盐的水溶液加热搅拌,使其生成铬酸铜,待其温度升至50-90℃时加甲醛水溶液进行还原反应,反应时间可控制在0.5-2小时之间;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待温度降至50-60℃时将锌盐水溶液混入一起搅拌均匀,再用氨水沉淀,控制PH值为6-8;过滤后,沉淀物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将沉淀物压实滤干,并在温度为110-150℃下干燥,尔后在300-500℃下焙烧4-7小时,冷至室温,再加氢还原制得,可以用于椰油酸甲酯的加氢制醇反应。催化剂使用时可按要求 制成一定粒度或压片成形。\n催化剂在使用前要通氢气还原,还原条件为:温度250-370℃,压力1-5MPa,空速400-1000小时-1,还原时间为3-12小时,还原结束时,仍要通氢气降温,待温度降至反应温度,并恒温时,这时可进脂肪酸甲酯进行加氢反应。\n对铜-铬催化剂来说,实际上催化剂的活性组份可以认为是氧化铜,它由于氧化铬的存在通过还原使之稳定化。本发明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甲醛水溶液就是为此目的。反应式可理解为:\n2CuCrO4+3CH2O→CuO・CuCr2O4+3CO↑+3H2O\n铬酸铜 甲醛 氧化铜·亚铬酸铜\n或\nCuCrO4+2CH2O→CuCrO2+2CO↑+2H2O\n铬酸铜 甲醛 亚铬酸铜\n其中Cu2+通过甲醛被还原为Cu1+;Cr6+还原为Cr3+。其甲醛用量为CuO∶Cr2O3∶CH2O=1∶0.5-3∶0.3-1.0(摩尔比)。\n本发明亦可以用二次沉淀法来制备催化剂,即将经甲醛还原过的铜、铬溶液,先用氨水沉淀,将pH值控制在6-8;另外也将锌盐水溶液用氨水沉淀,同样使pH=6-8;然后将两种沉淀物相混合,搅拌均匀,再用氨水调节pH=6-8,经过滤、洗涤、干燥、焙烧,还原等一系列手段制备加氢制醇催化剂。\n制备催化剂时,焙烧温度为300-500℃,焙烧时间为4-7小时,但最好是先在300-380℃下焙烧2.5-4小时,然后在420-470℃下焙烧1.5-3小时。\n本发明所述的加氢制醇催化剂,在通氢气还原时,温度可以是 250-370℃,但最好是280-350℃。\n椰子油(棕榈油)经甲醇醇解后生成椰油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再加氢制醇的催化剂,催化剂在使用一定时间活性降低之后,可以通过氢气进行还原反应以恢复其催化活性。还原条件是,在260-380℃下还原5-9小时,氢在2-5MPa,空速400-1000小时-1;最好是先在270-300℃,还原4-6小时,然后在320-360℃还原1-3小时,还原完毕仍要通氢气降温。经过还原后仍可用作椰油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加氢制醇反应的催化剂,其活性和新催化剂一样。\n椰子油(棕榈油)经甲醇醇解后制得的椰油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然后用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以及中压的条件下,就可进行加氢反应,可制得α-直链酯肪醇。椰子油(棕榈油)先和甲醇在碱的存在下(通常用氢氧化钾)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30-50℃,反应时间为1-1.5小时,氢氧化钾在甲醇中的含量为3-5%(重量),椰子油与甲醇的比为1∶6-8(摩尔比)。反应结束后,生成甘油和椰油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然后将甘油分离出来。椰油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用60-80℃水洗涤,以除去剩余的甲醇和甘油。\n椰油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在本发明所述的加氢制醇催化剂的存在下,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加氢反应时,反应条件为:温度220-350℃,反应压力不低于8MPa,液体空速为0.4-0.6-1,H2/油=700-1000,反应后椰油酸甲酯的转化率达到97-100%,总醇收率为90-99%。\n本发明所述的加氢制醇催化剂,用于椰油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加氢制醇反应,在压力不低于8MPa下,最佳反应温度为230-300 ℃,在此温度范围内,椰油酸甲酯的转化率及总醇收率不变。反应时若提高椰油酸甲酯的预热温度(350-390℃),并加大H2/油比(H2/油=1500-10000),使其呈雾化状态进入催化剂床层,这样可以减少气阻,消除沟流现象,使反应分子与催化剂表面能更充分良好地接触,这时反应能更好地进行。\n本发明在制备催化剂过程中,用甲醛将六价的铬还原为三价的铬。因为在酯加氢反应中,实际上催化剂是亚铬酸铜(CuO·CuCr2O4),还原是为了充分发挥铬在催化剂中的催化作用。\n本发明所述的铜-铬-锌催化剂,铜、铬和锌都是活性组份,可不用载体和不加助剂,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这样,铜、铬和锌之间是一种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的结合体,彼此起着协和作用。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实质性的不同。\n本发明所制得的催化剂,不仅活性组份的均匀性及重复性好,催化活性高,而且可提高催化剂的强度和稳定性。\n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述。\n例1\n取Cr(NO3)3·9H2O,160克,Cu(NO3)2·3H2O,120克二者混合溶于500毫升水,加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待液温升到50℃时加甲醛水溶液(甲醛含量36%)100毫升,进行还原。还原时液温保持在50-90℃,反应1.5小时。反应由缓慢到剧烈再变为缓慢的过程,即完原完毕。待温度降至50℃左右时,再将100g Zn(NO3)2·6H2O溶于300毫升水的溶液,倒入已还原的上述溶液中,在搅拌下用氨水(用量200毫升左右,20-30分钟内加完)沉淀,pH=7左右。继续搅拌0.5-1小时,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至20-30℃时,倾去清液, 沉淀物真空抽滤,然后用水洗涤,如此反复三次。最后一次抽滤时尽量将滤饼压实、抽干以增加催化剂强度。取出滤饼,在110℃下干燥,350℃焙烧4小时,然后温度升至450℃焙烧2小时,则得粗成品催化剂100克左右。\n用上述催化剂,将其破碎或成型取10-60目颗粒40毫升装入内径15毫米反应器,在温度300℃,压力2MPa,H2流速500小时-1下,还原6小时。还原完毕在通氢气下降温,待温度降至反应温度,并恒温时进甲酯进行加氢反应。反应条件:油予热温度170℃,反应温度280℃,压力8MPa,液体空速为:0.4-0.44,H2/油=760-1125,每隔2-4小时取样分析一次,结果如下:\n实验编号 CH-56 CH-57 CH-59 CH-64\n羟值(毫克KOH/克) 287 302 293 287\n总醇收率(%) 97 99 99 97\n例2\n称取Cr(NO3)3·9H2O 120克,Cu(NO3)2·3H2O 160克,Zn(NO3)2·6H2O 75克,催化剂制法同例1。反应条件:予热温度170℃,反应温度280℃,压力8MPa,LHSV=0.45-0.51,H2/油=660-868。\n反应编号 CH-51 CH-52 CH-53 CH-54\n羟值(毫克KOH/克) 275 282 282 286\n总醇收率(%) 93 95 95 97\n例3\n称取Cr(NO3)3·9H2O 200克,Cu(NO3)2·3H2O 80克,Zn(NO3)2 ·6H2O 125克,催化剂制法同例1。反应条件:予热温度170℃,反应温度280℃,压力8MPa,LHSV=0.44-0.56,H2/油=700-850,结果如下:\n反应编号 CH-30 CH-31 CH-32\n羟值(毫克KOH/克) 277 282 285\n总醇收率(%) 93 95 96\n例4\n按例1用甲醛还原好的铜铬硝酸盐溶液先用氨水沉淀,pH=7左右,放置一边;取另一烧杯将100克Zn(NO3)2·6H2O溶于300毫升水,同样用氨水沉淀,pH=7左右。然后将这二个烧杯的沉淀物混合在一起搅拌,并调节pH=7左右,过滤、洗涤、干燥和焙烧同例1。二次沉淀所得催化剂与一次共沉淀所得催化剂评价结果相近。\n反应条件:予热温度170℃,反应温度280℃,压力8MPa,LHSV=0.5-1.0,H2/油=792-864。\n反应编号 CH-102 CH-105 CH-111 CH-116\n羟值(毫克KOH/克) 293 289 277 288\n总醇收率(%) 99 98 94 97\n例5\n原料用硫酸盐,称取CuSO4·5H2O 107克,Cr2(SO4)3·15H2O 189克,ZnSO4·7H2O 82克,采用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但必须充分洗涤,以完全除去硫酸根,反应结果如下。\n反应条件:予热温度170℃,反应温度280℃,压力8MPa,LHSV= 0.44-0.70,H2/油=700-800。\n反应编号 CH-154 CH-155 CH-156\n羟值(mgKOH/g) 276 283 283\n总醇收率(%) 93 95 95\n例6\n用例1催化剂,把椰油酸甲酯的予热温度提高到370℃,并加大H2/油比(H2/油比大于1500V/V),使油呈务化状态进入催化剂床层,这样可以减少气阻,消除沟流现象,使反应分子与催化剂表面能更充分和良好的接触,这时加氢反应可在230℃下进行,总醇收率在95%以上。\n反应条件:予热温度370℃,压力80公斤/厘米2,LHSV=0.45-0.58,H2/油=1500-4440。\n反应编号 CH-158 CH-168 CH-160\n反应温度(℃) 200 230 254\n总醇收率(%) 95 99 99\n例7\n用例1催化剂,在予热温度170℃,反应温度280℃,压力8MPa,LHSV=0.35-0.50,H2/油=702-1125条件下,椰油酸甲酯加氢制醇反应60小时,催化剂有较好的稳定性,总醇收率>92%,反应结果见附图。\n例8\n失活催化剂经还原可恢复其活性。\n还原条件:温度270-300℃,氢压2MPa,空速400-600小时-1,还原时间4小时,然后在320-360℃下还原2小时,待温度降至反应温度并恒定时进甲酯进行加氢反应。\n反应条件:予热温度170℃,反应温度280℃,压力8MPa,LHSV=0.48-0.59,H2/油=620-960。\n失活催化剂 还原后催化剂\n反应编号 CH-129 CH-130 CH-131 CH-132 CH-137 CH-138 CH-139 CH-140\n羟值 189 191 173 173 257 290 292 294\n(毫克KOH/克)\n总醇收率(%) 65 65 59 59 87 98 99 99
法律信息
- 1994-11-30
- 1993-07-28
- 1991-10-09
- 1991-09-18
实质审查请求已生效的专利申请
实质审查请求已生效的专利申请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