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耐300℃高温输送带 |
申请号 | CN201120163708.0 | 申请日期 | 2011-05-23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5G15/32 | IPC分类号 | B65G15/32;B65G15/34;B65G15/38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唐村实业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山东省邹城市凫山南路2***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唐村实业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唐村实业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孙作义;谢艳霞;孙桂美;王飞;黄孝庭;汪光亮;苏峥;齐永波 |
代理机构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300℃高温输送带,包括钢帘网骨架层;分别覆盖在所述钢帘网骨架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贴胶层和下贴胶层;覆盖在所述上贴胶层表面的上覆盖胶层;覆盖在所述下贴胶层表面的下覆盖胶层。本实用新型分别在钢帘网骨架层和上、下覆盖胶层之间设置了上、下贴胶层,增加了骨架层和覆盖胶层之间的灼烧粘合性能,经过300℃灼烧后依然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从而使得覆盖胶不易脱落,提高了耐高温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耐300℃高温输送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300℃高温输送带。
背景技术
[0002] 耐高温输送带,又叫耐热输送带,是一种特种重型输送带,主要用于输送钢铁、水泥、焦炭等行业的高温物料。
[0003] 耐高温输送带一般由骨架层和覆盖在所述骨架层表面的覆盖胶层组成,其中,骨架层一般由耐热材料,如多层耐热帆布或钢丝绳芯、金属螺旋网、钢帘网等金属材料构成,覆盖胶层一般为丁苯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以多层耐热帆布为骨架层的耐高温输送带的耐受温度为200℃以下,当温度高于200℃时,多层耐热帆布构成的骨架层极易被烧穿,而且很难再修复,导致耐高温输送带使用寿命较短。而以金属材料为骨架层的耐高温输送带的耐灼烧性能较好,适于在温度较高,如300℃的条件下使用,因此,以金属材料为骨架层的耐高温输送带又称作耐灼烧输送带。在目前的耐受温度为200℃以上的耐高温输送带中,高温物料容易导致覆盖胶层和骨架层之间的粘合强度降低,从而使得覆盖胶层与骨架层起泡或剥离脱落,降低耐高温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0004] 申请号为200510125299.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钢丝绳芯耐高温输送带,通过在钢丝绳芯构成的骨架层中铺设横向增强纤维帆布,使得钢丝绳芯不会出现纵向裂口等失效现象。但是,该横向增强纤维帆布不仅难以阻挡高温物料的热量向骨架层传递,而且比骨架层更易损坏,对耐高温输送带使用寿命的提高作用有限。在骨架层和覆盖胶层之间设置隔热层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所述隔热层通常由石棉纤维和玻璃纤维构成,能够有效阻止热量直接浸入骨架层,使热量积聚在覆盖胶中。此时,覆盖胶不仅容易老化、龟裂,而且覆盖胶和隔热层之间的界面温度升高、粘度降低,覆盖胶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300℃高温输送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高温输送带可在300℃下使用,且使用寿命较长。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300℃高温输送带,包括:
[0007] 钢帘网骨架层;
[0008] 分别覆盖在所述钢帘网骨架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贴胶层和下贴胶层;
[0009] 覆盖在所述上贴胶层表面的上覆盖胶层;
[0010] 覆盖在所述下贴胶层表面的下覆盖胶层。
[0011] 优选的,所述上贴胶层和所述上覆盖胶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撕裂层。
[0012] 优选的,还包括覆盖在所述上覆盖胶层表面的隔热层。
[0013]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石棉纤维隔热层或玻璃纤维隔热层。
[0014] 优选的,所述上覆盖胶层的厚度不小于6mm。
[0015] 优选的,还包括覆盖在所述耐300℃高温输送带侧表面的边胶。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300℃高温输送带,包括:钢帘网骨架层;分别覆盖在所述钢帘网骨架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贴胶层和下贴胶层;覆盖在所述上贴胶层表面的上覆盖胶层;覆盖在所述下贴胶层表面的下覆盖胶层。本实用新型分别在钢帘网骨架层和上、下覆盖胶层之间设置了上、下贴胶层,增加了骨架层和覆盖胶层之间的灼烧粘合性能,经过300℃灼烧后依然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从而使得覆盖胶不易脱落,提高了耐高温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耐300℃高温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300℃高温输送带,包括:
[0019] 钢帘网骨架层;
[0020] 分别覆盖在所述钢帘网骨架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贴胶层和下贴胶层;
[0021] 覆盖在所述上贴胶层表面的上覆盖胶层;
[0022] 覆盖在所述下贴胶层表面的下覆盖胶层。
[0023]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耐300℃高温输送带的结构图示意图,其中,1为钢帘网骨架层,2为覆盖在所述钢帘网骨架层1上表面的上贴胶层,3为覆盖在所述钢帘网骨架层1下表面的下贴胶层,4为覆盖在所述上贴胶层2上表面的上覆盖胶层,5为覆盖在所述下贴胶层3下表面的下覆盖胶层,6为覆盖在所述耐高温输送带侧面的边胶。
[00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帘网骨架层1由整体单层钢帘网构成,该钢帘网采用直径直纬结构,径向采用镀铜钢丝绳,纬向采用柔性钢帘线,纬向钢帘线位于径向钢丝绳的上部,径线和纬线通过聚酰胺纤维连接成一体。该钢帘网骨架层1可以耐受高温和灼烧,其网状分布的钢质材料有助于疏导散热,从而提高耐高温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0025] 在所述钢帘网骨架层1的上下表面分别覆盖有上贴胶层2和下贴胶层3,贴胶层的作用在于增加覆盖胶层和钢帘网骨架层之间的热粘合性能,从而提高耐高温输送带的耐受温度,并增加其使用寿命。
[0026] 在本实施例中,上贴胶层2和下贴胶层3的组成成分相同,具有粘合作用、抗老化性能和耐高温性能的胶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上贴胶层2和下贴胶层3包括以下成分:
[0027] 60~100重量份的三元乙丙橡胶;
[0028] 0~40重量份的天然橡胶;
[0029] 5~10重量份的主交联剂;
[0030] 2~5重量份的助交联剂;
[0031] 6~13重量份的活化剂;
[0032] 1~3重量份的硫化促进剂;
[0033] 3~5重量份的防老剂;
[0034] 5~8重量份的粘合剂;
[0035] 10~15重量份的粘合增进剂;
[0036] 2~3重量份的硼酰化钴;
[0037] 10~20重量份的白炭黑;
[0038] 30~50重量份的补强剂;
[0039] 2~5重量份的分散剂;
[0040] 12~22重量份的软化剂。
[0041] 所述贴胶层的主体成分为三元乙丙橡胶,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含量为60~100重量份,优选为65~95重量份,更优选为70~90重量份。
[0042] 所述贴胶层中还包括天然橡胶,所述天然橡胶的含量为0~40重量份,优选为
5~35重量份,更优选为10~30重量份。
[0043] 在所述贴胶层中,还包括主交联剂和助交联剂,所述主交联剂优选为过氧化二异丙苯,所述主交联剂的含量为5~10重量份,优选为7~9重量份;所述助交联剂的含量优选为2~3重量份,更优选为2.2~2.8重量份;所述助交联剂优选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硫磺的混合物,所述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硫磺的质量比优选为(1.5~2.5)∶(0.5~
1.5),更优选为(1.8~2.3)∶(0.7~1.2)。
[0044] 所述贴胶层中还包括活化剂,所述活化剂的作用在于缩短橡胶的硫化时间,并使橡胶硫化更为充分。所述活化剂的含量为6~13重量份,优选为8~10重量份。所述活化剂优选为无机活化剂和有机活化剂的混合物,其中,所述无机活化剂优选为氧化锌,所述有机活化剂优选为硬脂酸,所述氧化锌和硬脂酸的质量比优选为(5~10)∶(1~3),更优选为(6~8)∶(1.5~2.5)。
[0045] 所述贴胶层中还包括防老剂,所述防老剂的作用在于延缓或抑制橡胶的老化过程。所述防老剂的含量为3~5重量份,更优选为3.5~4.5重量份。所述防老剂优选为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和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的混合物,所述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和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的质量比优选为(1~
2)∶(1~2),更优选为(1.2~1.8)∶(1.2~1.8)。
[0046] 所述贴胶层中还包括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包括酚醛树脂和六甲氧基甲基密胺,其中,所述酚醛树脂优选为过量间苯二酚的甲醛预缩合树脂,如RF系列酚醛树脂粘合剂等。
在所述覆盖胶中,所述粘合剂的含量为5~8重量份,优选为6~7重量份;在所述粘合剂中,所述酚醛树脂和所述六甲氧基甲基密胺的质量比优选为(0.5~1.5)∶(1.5~2.5),更优选为(0.8~1.2)∶(1.8~2.2)。在本实用新型中,酚醛树脂和六甲氧基甲基密胺协同发挥胶粘剂的作用,能够增加覆盖胶和骨架层材料之间的热粘合性能,从而提高耐高温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0047] 所述贴胶层中还包括粘合增进剂,所述粘合增进剂包括马来酸酐络合丁二烯和液体天然橡胶,其中,马来酸酐络合丁二烯为马来酸酐与低聚合丁二烯的络合物,如阜新汇程橡塑助剂有限公司出售的PM-18型胶粘剂等。在所述覆盖胶中,所述粘合增进剂的含量为10~15重量份,优选为12~14重量份;在所述粘合增进剂中,所述马来酸酐络合丁二烯和所述液体天然橡胶的质量比优选为(1.5~2.5)∶(0.5~1.5),更优选为(1.8~
2.2)∶(0.7~1.3)。在本实用新型中,马来酸酐络合丁二烯和液体天然橡胶能够增强酚醛树脂和六甲氧基甲基密胺的热粘合性能,使得到的耐高温输送带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和更长使用寿命。
[0048] 所述贴胶层中还包括硼酰化钴,所述硼酰化钴能够增强贴胶层与钢帘网之间的粘合强度。所述硼酰化钴在所述贴胶层中的含量为2~3重量份,优选为2.2.~2.8重量份。
[0049] 所述贴胶层中还包括补强剂,所述补强剂优选为炭黑,所述补强剂的含量为30~
50重量份,优选为35~45重量份,更优选为38~42重量份。
[0050] 在所述贴胶层中,所述分散剂的作用在于使橡胶混合更加均匀。所述分散剂优选为硬脂酸钙,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2~5重量份,优选为3~4重量份。
[0051] 所述贴胶层还包括软化剂,所述软化剂的作用在于增加覆盖胶的柔软性。所述软化剂的含量为12~22重量份,优选为15~20重量份。所述软化剂优选为碳五石油树脂和石蜡油的混合物,所述碳五石油树脂和石蜡油的质量比优选为(0.5~1.5)∶(1.5~
2.5),更优选为(0.8~1.2)∶(1.8~2.3)。
[0052] 所述贴胶层还包括硫化促进剂,所述硫化促进剂的含量为1~3重量份,优选为
1.5~2.5重量份。所述硫化促进剂优选为秋兰母类促进剂和噻唑类促进剂的混合物,优选为双(二甲基硫代氨基)二硫化物和二硫化二苯并噻唑的混合物。所述双(二甲基硫代氨基)二硫化物和二硫化二苯并噻唑的质量比优选为(0.5~1.5)∶(1.5~2.5),更优选为(0.8~1.2)∶(1.8~2.3)。
[0053] 所述贴胶层还包括白炭黑,所述白炭黑的BET比表面积优选为200m2/g以上,更优
2
选为400m/g以上。所述白炭黑的含量为10~20重量份,优选为12~18重量份。白炭黑能够增加橡胶的耐热抗老化性能,也能够增加橡胶的粘附性能,从而增加骨架层与覆盖胶层之间的热粘合强度,延长耐高温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0054] 上覆盖胶层4覆盖在上贴胶层2的上表面,为工作面覆盖胶,在本实施例中,其厚度为10mm。下覆盖胶层5覆盖在下贴胶层3的下表面,与上覆盖胶层4起到保护钢帘网骨架层1的作用。
[0055] 上覆盖胶层4和下覆盖胶层5的组成成分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上覆盖胶层4和下覆盖胶层5包括以下成分:
[0056] 70~100重量份的三元乙丙橡胶;
[0057] 0~30重量份的氯丁橡胶;
[0058] 5~10重量份的主交联剂;
[0059] 1~3重量份的助交联剂;
[0060] 6~13重量份的活化剂;
[0061] 3~5重量份的防老剂;
[0062] 35~45重量份的阻燃剂;
[0063] 5~10重量份的磷酸三氯乙基酯;
[0064] 4~7重量份的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包括酚醛树脂和六甲氧基甲基密胺;
[0065] 10~15重量份的粘合增进剂,所述粘合增进剂包括马来酸酐络合丁二烯和液体天然橡胶;
[0066] 30~40重量份的补强剂;
[0067] 1~4重量份的分散剂;
[0068] 10~20重量份的软化剂。
[0069]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覆盖胶层以三元乙丙橡胶为主体材料,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氧化、抗臭氧和抗侵蚀等性能,用作覆盖胶主体材料时,覆盖胶的耐老化性能较好。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含量为70~100重量份,优选为75~95重量份,更优选为80~90重量份。
[0070] 在实用新型提供的耐高温输送带的覆盖胶层中,还包括氯丁橡胶,氯丁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耐燃性能,能够提高覆盖胶的耐热性能和覆盖胶层与骨架层的热粘合强度。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氯丁橡胶的含量为0~30重量份,优选为5~25重量份,更优选为10~20重量份。
[0071] 在所述覆盖胶层中,还包括主交联剂和助交联剂,所述主交联剂优选为过氧化二异丙苯,所述主交联剂的含量为5~10重量份,优选为7~9重量份;所述助交联剂的含量优选为1~3重量份,更优选为1.5~2.5重量份;所述助交联剂优选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硫磺的混合物,所述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硫磺的质量比优选为(1.5~
2.5)∶(0.5~1.5),更优选为(1.8~2.3)∶(0.7~1.2)。
[0072] 所述覆盖胶层中还包括活化剂,所述活化剂的作用在于缩短橡胶的硫化时间,并使橡胶硫化更为充分。所述活化剂的含量为6~13重量份,优选为8~10重量份。所述活化剂优选为无机活化剂和有机活化剂的混合物,其中,所述无机活化剂优选为氧化锌,所述有机活化剂优选为硬脂酸,所述氧化锌和硬脂酸的质量比优选为(5~10)∶(1~3),更优选为(6~8)∶(1.5~2.5)。
[0073] 所述覆盖胶层中还包括防老剂,所述防老剂的作用在于延缓或抑制橡胶的老化过程。所述防老剂的含量为3~5重量份,更优选为3.5~4.5重量份。所述防老剂优选为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和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的混合物,所述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和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的质量比优选为(1~
2)∶(1~2),更优选为(1.2~1.8)∶(1.2~1.8)。
[0074]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高温输送带中,所述覆盖胶层还包括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包括酚醛树脂和六甲氧基甲基密胺,其中,所述酚醛树脂优选为过量间苯二酚的甲醛预缩合树脂,如RF系列酚醛树脂粘合剂等,所述六甲氧基甲基密胺优选为质量浓度为50%以上的六甲氧基甲基密胺溶液,更优选为质量浓度为60%~70%的六甲氧基甲基密胺。在所述覆盖胶中,所述粘合剂的含量为4~7重量份,优选为5~6重量份;在所述粘合剂中,所述酚醛树脂和所述六甲氧基甲基密胺的质量比优选为(0.5~1.5)∶(1.5~2.5),更优选为(0.8~1.2)∶(1.8~2.2)。在本实用新型中,酚醛树脂和六甲氧基甲基密胺协同发挥胶粘剂的作用,能够增加覆盖胶和骨架层材料之间的热粘合性能,从而提高耐高温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0075] 所述覆盖胶层中还包括粘合增进剂,所述粘合增进剂包括马来酸酐络合丁二烯和液体天然橡胶,其中,马来酸酐络合丁二烯为马来酸酐与低聚合丁二烯的络合物,如阜新汇程橡塑助剂有限公司出售的PM-18型胶粘剂等。在所述覆盖胶中,所述粘合增进剂的含量为10~15重量份,优选为12~14重量份;在所述粘合增进剂中,所述马来酸酐络合丁二烯和所述液体天然橡胶的质量比优选为(1.5~2.5)∶(0.5~1.5),更优选为(1.8~
2.2)∶(0.7~1.3)。在本实用新型中,马来酸酐络合丁二烯和液体天然橡胶能够增强酚醛树脂和六甲氧基甲基密胺的热粘合性能,使得到的耐高温输送带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和更长使用寿命。
[0076] 为了增强所述覆盖胶的耐灼烧性能和燃烧自熄性能,所述覆盖胶层中包括阻燃剂和液体阻燃剂磷酸三氯乙基酯。其中,所述阻燃剂为粉体阻燃剂,其在所述覆盖胶层中的含量为35~45重量份,优选为38~42重量份;所述液体阻燃剂磷酸三氯乙酸酯的含量为
5~10重量份,优选为7~9重量份。在本实用新型中,同时添加粉体阻燃剂和液体阻燃剂能够有效减少覆盖胶层的有焰燃烧时间和无焰燃烧时间,其中,磷酸三氯乙酸酯还具有增塑作用,使得覆盖胶具有更好的性能。
[0077]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阻燃剂优选为三氧化二锑、十溴二苯醚、聚磷酸铵、季戊四醇、氢氧化铝和三乙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三氧化二锑和十溴二苯醚的混合物或聚磷酸铵和季戊四醇的混合物。当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和十溴二苯醚时,所述三氧化二锑和十溴二苯醚的质量比优选为(1.5~2.5)∶(0.5~1.5),更优选为(1.8~
2.3)∶(0.8~1.2);当所述阻燃剂为聚磷酸铵和季戊四醇的混合物时,所述聚磷酸铵和季戊四醇的质量比优选为(0.5~1.5)∶(2~3),更优选为(0.7~1.2)∶(2.3~2.7)。
[0078] 所述覆盖胶层中还包括补强剂,所述补强剂优选为炭黑,所述补强剂的含量为
30~40重量份,优选为33~39重量份。
[0079] 在所述覆盖胶层中,所述分散剂的作用在于使橡胶混合更加均匀。所述分散剂优选为硬脂酸钙,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1~4重量份,优选为2~3重量份。
[0080] 所述覆盖胶层还包括软化剂,所述软化剂的作用在于增加覆盖胶的柔软性。所述软化剂的含量为10~20重量份,优选为12~18重量份。所述软化剂优选为碳五石油树脂和石蜡油的混合物,所述碳五石油树脂和石蜡油的质量比优选为(0.5~1.5)∶(1.5~
2.5),更优选为(0.8~1.2)∶(1.8~2.3)。
[008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耐300℃高温输送带的侧表面还覆盖有边胶6。
[0082] 以下结合实验数据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高温输送带进行说明。
[0083] 将贝尔卡特(bekaert)公司生产的、型号为BN-RE的钢帘网与实施例1制备的贴胶送入压延机进行贴合,压延机的上辊温度为80℃、中辊温度为85℃、下辊温度为55℃,得到规格为300mm×50mm、结构为贴胶/钢帘网/贴胶的骨架层,其中,贴胶组成为:
[0084] 10kg三元乙丙橡胶、4kg天然橡胶、0.8kg过氧化二异丙苯、0.2kg三烯丙基异氰尿酸脂、0.1kg硫磺、0.8kg氧化锌、0.25kg硬脂酸、0.15kg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
0.15kg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0.2kg酚醛树脂、0.4kg六甲氧基密胺、0.8kg马来酸酐络合丁二烯、0.2kg硼酰化钴、0.3kg硬脂酸钙、0.7kg碳五石油树脂、1.4kg石蜡油、
1.8kg白炭黑、4kg炭黑、0.1kg双(二甲基硫代氨基)二硫化物、0.1kg二硫化二苯并噻唑和0.4kg液体天然橡胶。
[0085] 将工作面覆盖胶片、上贴胶片、聚酰胺骨架层、下贴胶片和非工作面覆盖胶片在成型机上压合、成型,然后在硫化机上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60℃,得到规格为
300mm×300mm×14mm的耐高温输送带,其中,覆盖胶组成为:
[0086] 10kg三元乙丙橡胶、2kg氯丁橡胶、0.8kg过氧化二异丙苯、0.2kg三烯丙基异氰尿酸脂、0.1kg硫磺、0.8kg氧化锌、0.25kg硬脂酸、0.15kg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
0.15kg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1.5kg三氧化二锑、3kg十溴二苯醚、0.8kg磷酸三氯乙基酯、0.2kg酚醛树脂、0.4kg六甲氧基密胺、0.8kg马来酸酐络合丁二烯、0.3kg硬脂酸钙、0.7kg碳五石油树脂、1.4kg石蜡油、7kg炭黑和0.4kg液体天然橡胶。
[0087] 对所述耐高温输送带进行性能测试,其纵向拉伸强度为638N/mm,横向拉伸强度为
98N/mm,纵向参考力伸长率为1%。
[0088] 采用拉力机对所述耐高温输送带进行层间粘合强度测试,其工作面覆盖胶层与骨架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强度为19N/mm,非工作面覆盖胶层与骨架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强度为
17N/mm。
[0089] 按照以下方法测定所述耐高温输送带灼烧后的层间粘合强度:
[0090] 采用带有菱形花纹的钢板作为高温加热钢板,菱形花纹的长度不低于25mm、宽度不低于5mm、高度不低于1.4mm,每平方米钢板内菱形花纹的个数不少于100个;
[0091] 将所述高温加热钢板加热至(300±10)℃后,将试样置于加热板上,试样的工作面覆盖胶层紧贴钢板,施加恒定压力F的条件下灼烧(240±10)s,恒定压力F满足式(I)所示的关系式:
[0092] F=0.1237×B2×L×ρ×C×1000-G
[0093] (I);
[0094] 其中:0.1237为设定堆积角为30°时的计算常数;
[0095] B为试样的宽度,单位为m;
[0096] L为试样的长度,单位为m;
[0097] C为输送倾角系数,通常取值为1;
[0098] G为试样自重,单位为kg。
[0099] 将灼烧后的试样取出,采用拉力机,以(100±10)mm/min的速度进行剥离实验,测量试样的层间粘合强度。
[0100] 结果表明,其工作面覆盖胶层与骨架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强度为5.1N/mm,非工作面覆盖胶层与骨架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强度为4.5N/mm。
[0101] 按照以下方法测定所述耐高温输送带的耐灼烧性能:
[0102] 采用带有菱形花纹的钢板作为高温加热钢板,菱形花纹的长度不低于25mm、宽度不低于5mm、高度不低于1.4mm,每平方米钢板内菱形花纹的个数不少于100个;
[0103] 将试样切割成长250mm、宽250mm、厚14mm的的规则试样,并将所述试样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65±5)%的环境下处理至少24h;
[0104] 将所述高温加热钢板加热至(300±10)℃后,将所述经过处理的试样置于加热板上,试样的工作面覆盖胶层紧贴钢板,施加恒定压力P的条件下灼烧(240±10)s,恒定压力P满足式(II)所示的关系式:
[0105] P=1.93-G
[0106] (II);
[0107] 其中:1.93为设定堆积角为30°时的计算常数;
[0108] G为试样自重,单位为kg。
[0109] 将灼烧后的试样取出,观察期灼烧面的鼓泡情况。
[0110] 结果表明,工作面覆盖胶表明未出现鼓泡现象。
[0111] 将所述耐高温输送带的覆盖胶层经酒精喷灯燃烧后,所述酒精喷灯以体积比为
5∶95的甲醇和乙醇的混合物为燃料,其火焰持续时间为35.65s。
[0112]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高温输送带可耐受300℃高温,其覆盖胶层和骨架层之间具有良好的热粘合性能,使用寿命较长。
[0113]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贴胶层2和上覆盖胶层4之间还可以设置有防撕裂层,降低覆盖胶脱落的可能性。
[0114]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覆盖胶层4的上表面还可以设置有隔热层,该隔热层可以为石棉纤维隔热层或者玻璃纤维隔热层,能够防止高温物料与覆盖胶直接接触,有效保护耐高温输送带。
[011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法律信息
- 2021-06-08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 B65G 15/32
专利号: ZL 201120163708.0
申请日: 2011.05.23
授权公告日: 2011.12.28
- 2011-12-2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