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多组分掺杂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无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110068888.9
  • IPC分类号:B01J27/00B01J27/02B01J23/72B01J23/745B01J23/75B01J23/755B01J21/18B01J37/04B01J37/08C01B3/04
  • 申请日期:
    2011-03-21
  • 申请人:
    厦门大学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多组分掺杂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CN201110068888.9申请日期2011-03-21
法律状态权利终止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11-09-14公开/公告号CN102179260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B01J27/00IPC分类号B01J27/00;B01J27/02;B01J23/72;B01J23/745;B01J23/75;B01J23/755;B01J21/18;B01J37/04;B01J37/08;C01B3/04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厦门大学申请人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厦门大学当前权利人厦门大学
发明人闫石;林敬东;廖代伟
代理机构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代理人马应森
摘要
多组分掺杂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催化材料,提供一种多组分掺杂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二氧化钛和掺杂组分,所述掺杂组分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以掺杂组分与二氧化钛的摩尔百分比计算,所述金属的含量≤1%,所述非金属的含量≤50%。所述金属可为铁、钴、镍、铜、铝等,所述非金属可为氮、硫、碳等。通过柠檬酸的强络合作用与金属原子形成稳定的五元环、六元环结构,再由柠檬酸的羧基与乙二醇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因柠檬酸为多元羧酸,如此反复发生络合作用与酯化反应,可使分子链变长以至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聚合物。该聚合物经预灼烧、深度灼烧等后续处理即可得到多组分掺杂光催化材料。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