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立式液压铆钉机 |
申请号 | CN201410297027.1 | 申请日期 | 2014-06-28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009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21J15/10 | IPC分类号 | B;2;1;J;1;5;/;1;0;;;B;2;1;J;1;5;/;2;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经济开发区世纪大道东首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韩鑫垚;李孟孟;姚桂花;王晓敏;金家龙 |
代理机构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汝银 |
摘要
立式液压铆钉机,包括机身、铆接液压机构、承载小车以及液压泵站,液压泵站通过液压管路连接于机身上设置的液压铆接结构;铆接机构包括上铆接液压机构和下铆接液压机构,上铆接液压机构包括上油缸,上油缸包括缸体以及设置在缸体内部的上活塞杆,上活塞杆为双轴伸活塞杆,双轴伸活塞杆上端部设置有防旋板,双轴伸活塞杆的中心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梯形内螺纹通孔,梯形内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梯形螺杆,梯形螺杆的一端连接有铆杆,铆杆的下端部设置有上铆头,梯形螺杆设置有平键的一端插置于减速电机的内孔中;下铆接液压机构包括下油缸以及设置在下油缸内部的下活塞杆,下活塞杆的上端部连接有下铆头。本发明工作效率高、铆接质量好的特点。
1.一种立式液压铆钉机,其特征是,包括机身、铆接液压机构、承载小车以及液压泵站,所述的液压泵站通过液压管路连接于机身上设置的铆接液压机构;所述的铆接液压机构包括上铆接液压机构和下铆接液压机构,所述的上铆接液压机构包括上油缸,所述的上油缸包括缸体以及设置在缸体内部的上活塞杆,所述的上活塞杆为双轴伸活塞杆,所述双轴伸活塞杆上端部设置有防旋板,所述防旋板固定于机身上;所述双轴伸活塞杆的中心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梯形内螺纹通孔,所述梯形内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梯形螺杆,所述梯形螺杆上端为光杆,下端设置有梯形螺纹,所述梯形螺杆设置有梯形螺纹的一端连接有铆杆,所述铆杆的下端部设置有上铆头,所述梯形螺杆的光杆部分的侧部设置平键,设置有平键的光杆部分插置于减速电机的内孔中,所述的减速电机位于上油缸的上部;所述的下铆接液压机构包括下油缸以及设置在下油缸内部的下活塞杆,所述下活塞杆的上端部连接有下铆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液压铆钉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承载小车包括小车本体以及设置于小车底部的小车轨道,所述小车的底部设置滑移车轮,所述的滑移车轮可活动的卡置在小车轨道的内部,所述小车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旋转式定位心轴,所述的旋转式定位心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上,所述小车本体的底部设置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小车本体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液压铆钉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油缸以及设置在刹车油缸动力输出端上的刹车板,所述的刹车板包括两个,两刹车板分别为刹车板Ⅰ和刹车板Ⅱ,所述的刹车板Ⅰ和刹车板Ⅱ之间设置有刹车带,所述的刹车带焊接在小车轨道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液压铆钉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下铆头为可拆 卸式铆头。
立式液压铆钉机\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热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立式液压铆钉机。\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通风机叶轮与轴盘的铆接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铆接方式,即先将铆钉加热后放入铆钉孔内,然后靠人工抡起大锤将铆钉粗墩到相应的尺寸后,再由手锤整形来完成相应的铆接工作。\n[0003] 上述传统的铆钉铆接工艺过程前期准备时间长,有时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该工作。在具体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完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该工艺过程是由不同的人来完成的,通风叶轮与轴盘之间的铆接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很容易出现产品铆接质量参差不齐现象,质量不稳定,外形不美观问题。\n[0004] 为了提高通风机叶轮和轴盘之间的铆接工艺的质量,减少工人劳动量,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设计一种能够铆接通风机叶轮和轴盘的铆钉机成为必然。\n发明内容\n[0005] 本发明提供了立式液压铆钉机,克服了目前通风机叶轮和轴盘采用人工铆接,铆接质量差,外形不美观的弊端,采用该发明对通风机叶轮与轴盘进行铆接,只需要较少的人就能完成大量的铆接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铆接质量好,外形美观。\n[000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式液压铆钉机,其特征是,包括机身、铆接液压机构、承载小车以及液压泵站,所述的液压泵站通过液压管路连接于机身上设置的液压铆接结构;所述的铆接液压机构包括上铆接液压机构和下铆接液压机构,所述的上铆接液压机构包括上油缸,所述的上油缸包括缸体以及设置在缸体内部的上活塞杆,所述的上活塞杆为双轴伸活塞杆,所述双轴伸活塞杆上端部设置有防旋板,所述防旋板固定于机身上;所述双轴伸活塞杆的中心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梯形内螺纹通孔,所述梯形内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梯形螺杆,所述梯形螺杆上端为光杆,下端设置有梯形螺纹,所述梯形螺杆设置有梯形螺纹的一端连接有铆杆,所述铆杆的下端部设置有上铆头,所述梯形螺杆的光杆部分的侧部设置平键,设置有平键的光杆部分插置于上部设置的减速电机的内孔中;所述的下铆接液压机构包括下油缸以及设置在下油缸内部的下活塞杆,所述下活塞杆的上端部连接有下铆头。\n[0007] 所述的承载小车包括小车本体以及设置于小车底部的小车轨道,所述小车的底部设置滑移车轮,所述的滑移车轮可活动的卡置在小车轨道的内部,所述小车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旋转式定位心轴,所述的旋转式定位心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上,所述小车本体的底部设置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小车本体的底部。\n[0008] 所述的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油缸以及设置在刹车油缸动力输出端上的刹车板,所述的刹车板包括两个,两刹车板分别为刹车板Ⅰ和刹车板Ⅱ,所述的刹车板Ⅰ和刹车板Ⅱ之间设置有刹车带,所述的刹车带焊接在小车轨道上。\n[0009] 所述的下铆头为可拆卸式铆头。\n[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立式液压铆钉机简化原生产工艺,操作简单方便,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通风机叶轮和轴盘的铆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低。采用该设备铆接出来的产品质量稳定、强度好、外形更加美观。\n[0011]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机构示意图;\n[0012] 图2是上铆接液压机构结构示意图;\n[0013] 图3是上油缸的结构示意图;\n[0014] 图4是下铆接液压机构结构示意图;\n[0015] 图5承载小车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n[0016] 图中:1-机身、2-铆接液压机构、21-上铆接液压机构、211-上油缸、2111-缸体、\n2112-双轴伸活塞杆、22-下铆接液压机构、221-下油缸、222-下活塞杆、223-下铆头、3-承载小车、31-小车本体、311-滑移车轮、32-小车轨道、33-旋转式定位心轴、4-液压泵站、\n5-通风机叶轮、6-轴盘、7-定位心套、8-刹车装置、81-刹车油缸、82-刹车板、821-刹车板Ⅰ、822-刹车板Ⅱ、83-刹车带、9-防旋板、10-梯形内螺纹通孔、11-梯形螺杆、12-铆杆、\n13-上铆头、14-平键、15-减速电机。\n具体实施方式\n[0017]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n[0018] 如图1所示,本发明立式液压铆钉机,它包括机身1、铆接液压机构2、承载小车3以及液压泵站4。所述的铆接液压机构2包括上铆接液压机构21和下铆接液压机构22,所述的液压泵站4通过液压管路分别连接于上铆接液压机构21和下铆接液压机构22,为上铆接液压机构21和下铆接液压机构22提供液压动力。\n[0019] 所述机身1根据需要设置为弓形机身,所述的上铆接液压机构21和下铆接液压机构22分别对应设置在弓形机身1的上部弓形架前端部以及弓形机身的下部弓形架前端部,所述的上铆接液压机构21与下铆接液压机构22上下对应设置。\n[0020] 为了方便在铆接时安装固定需要铆接的通风机叶轮5和轴盘6,在机身1的前部特别设置了承载小车3。所述的承载小车3包括小车本体31和小车轨道32,所述小车本体\n31的底部设置滑移车轮311,所述的滑移车轮311可活动的卡置在小车轨道32的内部,滑移车轮311可在小车轨道32内移动。\n[0021] 另外,为了方便对铆接工件中心进行定位以及调整工件的旋转角度,在所述小车本体31的上部设置有旋转式定位心轴33,所述的旋转式定位心轴33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小车本体31上。\n[0022] 铆接时,将需要铆接的通风机叶轮5和轴盘6工件套置在旋转式定位心轴33上,此旋转式定位心轴33需要根据工件的内孔尺寸大小设计而成。另外,根据工件孔径的不同,安装工件时需要配备不同直径的定位心套7,此定位心套7包括上、下两件,上、下两件定位心套尺寸一致。所述的定位心套7内孔尺寸与旋转式定位心轴33配合,定位心套7的外圆尺寸与工件内孔配合,这样可以保证工件恰好套置在旋转式定位心轴33上,在铆接过程中不会发生相对滑动。在安装工件时首先将一件定位心套套于旋转式定位心轴33上,再吊装上工件,最后在工件的上平面与旋转式定位心轴33的间隙中放入另一件定位心套即可。\n[0023] 上述所述的小车轨道32作为小车本体31的滑移轨道,所述的小车轨道32其中一端安装固定在机身1的下部弓形架端部,小车轨道32的底部固定于地面上。设置小车轨道方便操作人员将小车本体拉出安装需要铆接的工件,向里推至铆接结构的下方进行工件铆接,操作起来更为方便。\n[0024] 为了避免小车在铆接的过程中小车本体31沿小车轨道32发生移动,在所述小车本体31底部设置刹车装置8,所述刹车装置8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小车本体31的底部。\n[0025] 上述所述的刹车装置8包括刹车油缸81以及设置在刹车油缸动力输出端上的刹车板82,所述的刹车板82包括刹车板Ⅰ821和刹车板Ⅱ822,所述的刹车板Ⅰ821和刹车板Ⅱ822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刹车带83,所述的刹车带83沿其小车轨道32的长度方向焊接于小车轨道32上。当承载小车3运动至上铆头中心与铆钉中心重合进行铆接时,刹车油缸\n81动作,刹车板Ⅰ821和刹车板Ⅱ822同时夹紧小车轨道32上焊接的刹车带83,这时小车本体31与小车轨道32成为一体,只剩工件带动旋转式定位心轴33的旋转功能。\n[0026] 当铆接完一个工件,刹车油缸81动作,刹车板Ⅰ821和刹车板Ⅱ822同时打开,小车即可在小车轨道32自由行走,这样即可进行下一个工件的安装铆接。\n[0027] 本发明的核心为铆接液压机构2,铆接时设置在机身上的上铆接液压机构21和下铆接液压机构22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通风机叶轮5和轴盘6的相互铆接。\n[0028] 所述的上铆接液压机构21包括上油缸211,所述的上油缸211包括缸体2111以及设置在缸体2111内部的上活塞杆,所述的上活塞杆为双轴伸活塞杆2112,所述双轴伸活塞杆2112上端部设置有防旋板9,所述防旋板9固定于机身上。在双轴伸活塞杆2112上装有防旋板9,以防梯形螺杆旋转时带动双轴伸活塞杆发生旋转。\n[0029] 所述双轴伸活塞杆2112的中心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梯形内螺纹通孔10,所述梯形内螺纹通孔10内螺纹连接有梯形螺杆11,所述梯形螺杆11上端为光杆,下端设置有梯形螺纹,所述梯形螺杆11设置有梯形螺纹的一端连接有铆杆12,所述铆杆12的下端部设置有上铆头13,所述梯形螺杆11的光杆部分的侧部设置平键14,设置有平键14的光杆部分插置于上部设置的减速电机15的内孔中。\n[0030] 为了实现更好的铆接,所述的上铆接液压机构21需要有与上铆接液压机构21相配合的下铆接液压机构22,所述的下铆接液压机构22包括下油缸221以及设置在下油缸\n221内部的下活塞杆222,所述下活塞杆222的上端部连接有下铆头223,所述的下铆头223为可拆卸式铆头。\n[0031] 铆接时,上铆接液压机构和下铆接液压机构同时相向移动,从而实现铆接。\n[0032] 工作时,下油缸的活塞杆在液压泵站提供的液压动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在铆钉孔中放入加热后的铆钉,上油缸带动上铆头快速下降顶住铆钉头,下油缸的下活塞杆带动下铆头向上运动将铆钉铆接住,完成一个铆接工序。然后上、下油缸快速退回,工件旋转一个铆钉间距进入下一铆接循环。\n[0033] 由于工件的结构不一样,铆钉头所处在的空间位置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减速电机带动梯形螺杆发生转动以实现对于上铆头和铆钉头之间距离的小幅度调节,使得上铆头与铆钉头的紧密贴合。减速电机小幅度调节上铆头和铆钉头之间距离的具体的调节过程如下:安装在机身上的减速电机驱动梯形螺杆上部的光杆由平键带动梯形螺杆在双轴伸活塞杆的梯形内螺纹内旋转并上、下轴向移动,带动安装在梯形螺杆上的铆杆和安装在铆杆上的铆头一起上、下轴向移动,起到调节上铆头与铆钉头贴合距离的作用。\n[0034] 电器操作盒和液压泵站的联合作用使各硬件能实现手动、自动工作。使操作更人性化,简单、方便。各硬件及电气、液压系统在操作人员的要求和控制下分:手动、自动两种状态来完成一只通风机叶轮的铆接工作。\n[0035] 首先,测量要铆接的通风机叶轮内孔,为通风机叶轮内孔与定位心轴配合适的定位芯套,将通风机叶轮套在小车上面的可旋转的定位心轴上,人工推进小车和工件至铆钉中心与上铆头中心重合,刹紧小车。将电控拨动开关置于手动档。手动使上油缸下降,上铆杆可调节部分向下(向上)调整使上铆头贴合铆钉头,按上油缸上升按钮上油缸上升,完成手动调节工作。再将电控拨动开关置于自动档。将铆钉加热放进铆钉孔内,按下铆接按钮,立式液压铆钉机自动完成上油缸下降顶紧铆钉头、下油缸的活塞杆向上运动完成铆接工件,按下返回按钮,上油缸快速退回、下油缸在电器的控制下退回60mm左右停止待命,进入下一个铆接循环。一只叶轮铆接完后松开小车,上、下油缸自动退回至原位,取下工件。\n[0036] 液压系统选用压力16Mpa。电气系统电压380V,控制电压24V。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n[0037]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法律信息
- 2015-12-09
- 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21J 15/10
专利申请号: 201410297027.1
申请日: 2014.06.28
- 2014-09-2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