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申请号 | CN201510207877.2 | 申请日期 | 2015-04-28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7987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6F3/0485 | IPC分类号 | G06F3/0485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朱克智 |
代理机构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智能手表技术领域,提供了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所述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本发明通过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并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由此在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滑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用户手指挡住显示屏而妨碍用户查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从而提高了智能手表的控制的操作便捷性,方便用户实时查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1.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包括表盘和处理器,所述表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表盘的外侧环绕可检测触摸操作的触摸感应带,所述触摸感应带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触摸感应带包括第一触摸感应带和第二触摸感应带,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
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所述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
所述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包括:
检测第一触摸感应带以及第二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
所述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所述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包括: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顺时针滑动或者逆时针滑动;
所述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顺时针滑动或者逆时针滑动,包括:
当智能手表的表盘形状为方形时,当检测到触摸感应带上的向上滑动操作或者向右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逆时针滑动;当检测到触摸感应带上的向下滑动操作或者向左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顺时针滑动;当智能手表的表盘形状为圆形时,当检测到触摸感应带上的逆时针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逆时针滑动;当检测到触摸感应带上的顺时针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顺时针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所述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包括:
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触摸感应带上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上下滑动,根据所述第二 触摸感应带上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左右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所述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还包括:
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根据所述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点亮所述显示屏。
4.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所述触摸感应带包括第一触摸感应带和第二触摸感应带;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所述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第一触摸感应带以及第二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顺时针滑动或者逆时针滑动,所述触摸感应带环绕于所述智能手表的表盘外侧;
所述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顺时针滑动或者逆时针滑动,包括:
当智能手表的表盘形状为方形时,当检测到触摸感应带上的向上滑动操作或者向右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逆时针滑动;当检测到触摸感应带上的向下滑动操作或者向左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顺时针滑动;当智能手表的表盘形状为圆形时,当检测到触摸感应带上的逆时针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逆时针滑动;当检测到触摸感应带上的顺时针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顺时针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触摸感应带上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上下滑动,根据所述第二触摸感应带上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左右滑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根据所述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点亮所述显示屏。
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智能手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手表由于受到穿戴要求的限制,一般设计得较为小巧,因此,其触摸屏一般也较小。用户在面积较小的触摸屏上进行触摸滑动时,由于手指遮挡了触摸屏的大部分区域,导致用户不能方便地查看触摸屏上的信息。因此,在一次触摸滑动之后,手指需要离开触摸屏区域,待用户看完触摸屏上的信息后,再移动手指进入触摸屏区域进行触摸滑动。综上,现有技术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进行触摸操作的便捷性较低。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进行触摸操作的便捷性较低的问题。
[0004]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盘和处理器,所述表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表盘的外侧环绕可检测触摸操作的触摸感应带,所述触摸感应带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0005]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包括:
[0006] 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
[0007] 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所述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
[0008]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装置,包括:
[0009]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
[0010]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所述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
[0011]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并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由此在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滑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用户手指挡住显示屏而妨碍用户查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从而提高了智能手表的控制的操作便捷性,方便用户实时查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表盘形状为方形的智能手表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表盘形状为方形的智能手表的右视图;
[0015]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表盘形状为圆形的智能手表的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0017]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表盘形状为方形的智能手表的示意图,该智能手表包括表盘11,表带12,处理器13,表盘11包括显示屏111,显示屏111与处理器13连接。表盘
11的外侧环绕可检测触摸操作的触摸感应带14,触摸感应带14与处理器13连接。为了制图清晰,在图1中未画出处理器13与显示屏111、触摸感应带14的连接关系。
[0020] 优选地,触摸感应带14包括第一触摸感应带和第二触摸感应带,如图1所示,在表盘11的右侧面紧贴第一触摸感应带,在表盘11的前侧面紧贴第二触摸感应带。
[0021]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表盘形状为方形的智能手表的右视图。为了制图方便,在图2中仅画出了表盘11,表带12与触摸感应带14。
[0022]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表盘形状为圆形的智能手表的示意图,该智能手表包括表盘11,表带12,处理器13,表盘11包括显示屏111,显示屏111与处理器13连接。表盘
11的外侧环绕可检测触摸操作的触摸感应带14,触摸感应带14与处理器13连接。
[0023]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智能手表的表盘形状做限定,也不对触摸感应带的宽度和长度做限定。触摸感应带可以通过触摸屏来实现,如电容式触摸屏,也可以通过其他电容器来实现,在此不做限定。
[0024] 当智能手表的表盘形状为圆形时,触摸感应带可通过柔性触摸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柔性电容器来实现。当智能手表的表盘形状为圆形时,可以设置一条触摸感应带来控制显示屏进行上下滑动、左右滑动以及顺逆时针滑动,也可以设置多条触摸感应带来控制显示屏进行上下滑动、左右滑动以及顺逆时针滑动。
[0025] 当智能手表的表盘形状为方形时,可以在表盘的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侧面分别设置触摸感应带。也可以仅设置一条触摸感应带,该触摸感应带由柔性触摸屏或者其他柔性电容器来实现,例如,该触摸感应带依次紧贴表盘的右侧面和前侧面。
[0026]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并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由此在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滑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用户手指挡住显示屏而妨碍用户查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从而提高了智能手表的控制的操作便捷性,方便用户实时查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0027]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0028] 在步骤S401中,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
[0029] 在步骤S402中,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所述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
[0030] 当在触摸感应带上检测到触摸滑动操作时,将触摸滑动操作的信息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该触摸滑动操作对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
[0031] 优选地,所述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包括:
[0032] 检测第一触摸感应带以及第二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
[0033] 优选地,所述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所述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包括:
[0034] 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触摸感应带上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上下滑动,根据所述第二触摸感应带上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左右滑动。
[0035]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触摸感应带包括第一触摸感应带和第二触摸感应带。
[0036] 当智能手表的表盘形状为方形时,第一触摸感应带紧贴于表盘的右侧面,第二触摸感应带紧贴于表盘的前侧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摸感应带还可以紧贴于表盘的左侧面,第二触摸感应带还可以紧贴于表盘的后侧面,在此不做限定。当检测到第一触摸感应带上的向上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向上滑动;当检测到第一触摸感应带上的向下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向下滑动;当检测到第一触摸感应带上的向左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向左滑动;当检测到第一触摸感应带上的向右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向右滑动。
[0037] 当智能手表的表盘形状为圆形时,第一触摸感应带可以紧贴于表盘的右侧面或者左侧面,第二触摸感应带可以紧贴于表盘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摸感应带还可以紧贴于表盘的右上侧面,第二触摸感应带还可以紧贴于表盘的右下侧面,在此不做限定。当检测到第一触摸感应带上的逆时针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向上滑动;当检测到第一触摸感应带上的顺时针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向下滑动;
当检测到第二触摸感应带上的逆时针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向左滑动;当检测到第二触摸感应带上的顺时针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向右滑动。
[0038] 可选地,所述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所述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还包括: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顺时针滑动或者逆时针滑动。
[0039]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显示屏的当前界面支持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滑动时,通过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顺时针滑动或者逆时针滑动。例如,当智能手表的表盘形状为方形时,当检测到触摸感应带上的向上滑动操作或者向右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逆时针滑动;当检测到触摸感应带上的向下滑动操作或者向左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顺时针滑动。当智能手表的表盘形状为圆形时,当检测到触摸感应带上的逆时针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逆时针滑动;当检测到触摸感应带上的顺时针滑动操作时,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顺时针滑动。
[0040] 优选地,所述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所述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还包括:
[0041] 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根据所述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点亮所述显示屏。
[0042]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若检测到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则点亮显示屏。
[0043]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0044]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并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由此在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滑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用户手指挡住显示屏而妨碍用户查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从而提高了智能手表的控制的操作便捷性,方便用户实时查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0045]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用于运行图4所示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0046] 参照图5,该装置包括:
[0047] 检测单元51,用于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
[0048] 控制单元52,用于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所述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
[0049] 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51具体用于:
[0050] 检测第一触摸感应带以及第二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
[0051]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52具体用于:
[0052] 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触摸感应带上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上下滑动,根据所述第二触摸感应带上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控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进行左右滑动。
[0053]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52具体用于:
[0054] 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时,根据所述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点亮所述显示屏。
[0055]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触摸感应带上的触摸滑动操作,并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滑动操作对智能手表进行相应的控制,由此在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滑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用户手指挡住显示屏而妨碍用户查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从而提高了智能手表的控制的操作便捷性,方便用户实时查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
[0056]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0057]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058]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059]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060]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0061]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0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法律信息
- 2020-02-1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变更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地址由523841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变更为52386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
- 2018-06-19
- 2017-04-12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17.03.22
申请人由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变更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地址由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道013号赋安科技大厦B座6楼变更为523841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
- 2015-08-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6F 3/0485
专利申请号: 201510207877.2
申请日: 2015.04.28
- 2015-07-15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4-12-24
|
2014-09-05
| | |
2
| |
2012-12-26
|
2011-06-20
| | |
3
| |
2011-07-06
|
2010-12-30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