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 |
申请号 | CN201380055903.3 | 申请日期 | 2013-09-19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5851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IPC分类号 | F;2;4;F;1;1;/;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大阪府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当前权利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阿部佑香;三瀬農士 |
代理机构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 |
摘要
在控制设备中,比较部将外部气温获取部所获取到的外部气温信息中的外部气温与阈值设置部所设置的外部气温阈值进行比较。第一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进行了针对有源装置的接通操作的接通操作信息。在外部气温相对于外部气温阈值处于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进行无源控制。在外部气温相对于外部气温阈值处于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在进行接通操作之前进行无源控制,并且在进行了接通操作的情况下进行有源控制。无源控制是对有源装置进行断开控制并且对无源装置进行自然环境使用控制的控制。有源控制是对有源装置进行接通控制的控制。
1.一种控制设备,其被配置为对用于改变建筑物内的对象空间的室温的有源装置和无源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
外部气温获取部,其被配置为获取表示所述建筑物外的外部气温的外部气温信息;
阈值设置部,其被配置为设置外部气温阈值;
比较部,其被配置为将所述外部气温获取部所获取到的所述外部气温信息中的所述外部气温与所述阈值设置部所设置的所述外部气温阈值进行比较;
装置控制部,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来选择性地进行第一控制或第二控制,其中利用所述第一控制,对所述有源装置进行断开控制、并且对所述无源装置进行通过使用外部空气和外部光至少之一来改变所述室温的自然环境使用控制,以及利用所述第二控制,对所述有源装置进行接通控制;以及
操作信息获取部,其被配置为获取表示进行了用于将所述有源装置设置为接通的接通操作的接通操作信息,
其中,所述阈值设置部被配置为基于包括与所述建筑物有关的隔热评价值、采光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至少之一的环境评价值来设置所述外部气温阈值,
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处于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一控制,并且在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处于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所述操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所述接通操作信息之前进行所述第一控制,并且在所述操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所述接通操作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二控制,
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处于所述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是在夏季的情况下所述外部气温小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的情况和在冬季的情况下所述外部气温高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的情况,
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处于所述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是在夏季的情况下所述外部气温为所述外部气温阈值以上的情况和在冬季的情况下所述外部气温为所述外部气温阈值以下的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设置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建筑物的热损失系数和等效间隙面积至少之一来确定所述环境评价值,并且基于所述环境评价值来设置所述外部气温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设置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建筑物中的开口部相对于外壁的面积的比例来确定所述环境评价值,并且基于所述环境评价值来设置所述外部气温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设置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建筑物中的开口部相对于外壁的面积的比例来确定所述环境评价值,并且基于所述环境评价值来设置所述外部气温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第二控制期间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达到舒适侧的温度范围的情况下,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以根据所述环境评价值所确定出的时间延迟而从所述第二控制切换为所述第一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源装置是所述建筑物的开口部中所设置的自动窗和外部光遮蔽装置,以及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在进行所述第一控制期间,在所述对象空间中存在人的情况下对所述自动窗和所述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开控制,而在所述对象空间中不存在人的情况下对所述自动窗和所述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闭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源装置是所述建筑物的开口部中所设置的自动窗和外部光遮蔽装置,以及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在进行所述第一控制期间,在所述对象空间中存在人的情况下对所述自动窗和所述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开控制,而在所述对象空间中不存在人的情况下对所述自动窗和所述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闭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源装置是所述建筑物的开口部中所设置的外部光遮蔽装置,以及
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在冬季,对所述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与时间带相对应的开闭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源装置是所述建筑物的开口部中所设置的外部光遮蔽装置,以及
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在冬季,对所述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与时间带相对应的开闭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所述第一控制期间所述无源装置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使与所述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进行第二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在进行了与所述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的时间带中,针对所述无源装置停止所述控制内容的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所述第一控制期间所述无源装置进行与所述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在进行了与所述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起经过了恢复时间之后,进行用于恢复为所述控制内容的操作的恢复控制,以及在所述无源装置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使与所述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进行第三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设置所述恢复时间,以包含进行了与所述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的时间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源装置是被配置为通过使用能量使所述对象空间内的空气变冷或变暖来改变所述室温的装置,以及
所述无源装置是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外部空气和外部光至少之一来改变所述室温的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源装置是被配置为通过使所述对象空间内的空气变冷或变暖以使得所述室温变为设置温度来改变所述室温的装置。
14.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对用于改变建筑物内的对象空间的室温的有源装置和无源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外部气温获取步骤,用于获取表示所述建筑物外的外部气温的外部气温信息;
阈值设置步骤,用于基于包括与所述建筑物有关的隔热评价值、采光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至少之一的环境评价值来设置外部气温阈值;
比较步骤,用于将所述外部气温获取步骤所获取到的所述外部气温信息中的所述外部气温与所述阈值设置步骤所设置的所述外部气温阈值进行比较;
操作信息获取步骤,用于获取表示进行了用于将所述有源装置设置为接通的接通操作的接通操作信息;以及
装置控制步骤,用于基于所述比较步骤的比较结果来选择性地进行第一控制或第二控制,其中利用所述第一控制,对所述有源装置进行断开控制、并且对所述无源装置进行通过使用外部空气和外部光至少之一来改变所述室温的自然环境使用控制,以及利用所述第二控制,对所述有源装置进行接通控制,
其中,在所述装置控制步骤中,在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处于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一控制,并且在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处于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所述操作信息获取步骤获取到所述接通操作信息之前进行所述第一控制,并且在所述操作信息获取步骤获取到所述接通操作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二控制,
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处于所述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是在夏季的情况下所述外部气温小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的情况和在冬季的情况下所述外部气温高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的情况,
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处于所述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是在夏季的情况下所述外部气温为所述外部气温阈值以上的情况和在冬季的情况下所述外部气温为所述外部气温阈值以下的情况。
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对使建筑物内的对象空间的室温改变的有源装置和无源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设备和程序。\n背景技术\n[0002] 传统上,已知有用于控制有源装置和无源装置的控制设备,其中该有源装置使诸如住户等的建筑物内的对象空间的空气变冷或变暖从而获得对象空间内的舒适环境,以及该无源装置将外部空气引入对象空间内(例如,参见日本公开特许第59-189244号(以下称为“文献1))。\n[0003] 文献1所述的设备在外部气温高于设置值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并进行制冷操作,并且在外部气温低于设置值的情况下,控制风门和鼓风机并将外部空气引入室内。\n[0004] 然而,文献1所述的传统控制设备在外部气温变得高于设置值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制冷操作。换句话说,传统控制设备进行制冷操作,而与对象空间内的人是否需要制冷操作无关。因此,利用传统控制设备,有时不必要地消耗了能量。\n发明内容\n[0005] 本发明是有鉴于以上几点而作出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在满足对象空间内的人的舒适性的同时实现节能的控制设备和程序。\n[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控制设备,其被配置为对用于改变建筑物内的对象空间的室温的有源装置和无源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气温获取部,其被配置为获取表示所述建筑物外的外部气温的外部气温信息;阈值设置部,其被配置为设置外部气温阈值;比较部,其被配置为将所述外部气温获取部所获取到的所述外部气温信息中的所述外部气温与所述阈值设置部所设置的所述外部气温阈值进行比较;装置控制部,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来选择性地进行第一控制或第二控制,其中利用所述第一控制,对所述有源装置进行断开控制、并且对所述无源装置进行通过使用外部空气和外部光至少之一来改变所述室温的自然环境使用控制,以及利用所述第二控制,对所述有源装置进行接通控制;以及操作信息获取部,其被配置为获取表示进行了用于将所述有源装置设置为接通的接通操作的接通操作信息,其中,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处于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一控制,并且在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处于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所述操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所述接通操作信息之前进行所述第一控制,并且在所述操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所述接通操作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二控制。\n[0007] 在该控制设备中,优选地,所述阈值设置部被配置为基于包括与所述建筑物有关的隔热评价值、采光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至少之一的环境评价值来设置所述外部气温阈值。\n[0008] 在该控制设备中,优选地,所述阈值设置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建筑物的热损失系数和等效间隙面积至少之一来确定所述环境评价值,并且基于所述环境评价值来设置所述外部气温阈值。\n[0009] 在该控制设备中,优选地,所述阈值设置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建筑物中的开口部相对于外壁的面积的比例来确定所述环境评价值,并且基于所述环境评价值来设置所述外部气温阈值。\n[0010] 在该控制设备中,优选地,在进行所述第二控制期间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达到舒适侧的温度范围的情况下,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以根据所述环境评价值所确定出的时间延迟而从所述第二控制切换为所述第一控制。\n[0011] 在该控制设备中,优选地,在进行所述第一控制期间进行所述接通操作的情况下,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控制切换为所述第二控制,并且在开始所述第二控制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恢复为所述第一控制。\n[0012] 在该控制设备中,优选地,在进行所述第一控制期间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使所述接通操作进行第一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所述阈值设置部被配置为将所述外部气温阈值重新设置为舒适侧的温度。\n[0013] 在该控制设备中,优选地,所述无源装置是所述建筑物的开口部中所设置的自动窗和外部光遮蔽装置,以及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在进行所述第一控制期间,在所述对象空间中存在人的情况下对所述自动窗和所述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开控制,而在所述对象空间中不存在人的情况下对所述自动窗和所述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闭控制。\n[0014] 在该控制设备中,优选地,所述无源装置是所述建筑物的开口部中所设置的外部光遮蔽装置,以及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在冬季,对所述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与时间带相对应的开闭控制。\n[0015] 在该控制设备中,优选地,在进行所述第一控制期间所述无源装置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使与所述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进行第二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在进行了与所述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的时间带中,针对所述无源装置停止所述控制内容的控制。\n[0016] 在该控制设备中,优选地,在进行所述第一控制期间所述无源装置进行与所述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在进行了与所述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起经过了恢复时间之后,进行用于恢复为所述控制内容的操作的恢复控制,以及在所述无源装置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使与所述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进行第三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设置所述恢复时间,以包含进行了与所述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的时间带。\n[0017] 在该控制设备中,优选地,所述有源装置是被配置为通过使用能量使所述对象空间内的空气变冷或变暖来改变所述室温的装置,以及所述无源装置是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外部空气和外部光至少之一来改变所述室温的装置。\n[0018] 在该控制设备中,优选地,所述有源装置是被配置为通过使所述对象空间内的空气变冷或变暖以使得所述室温变为设置温度来改变所述室温的装置。\n[0019]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对用于改变建筑物内的对象空间的室温的有源装置和无源装置进行控制,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用作以下部件:外部气温获取部,其被配置为获取表示所述建筑物外的外部气温的外部气温信息;阈值设置部,其被配置为设置外部气温阈值;比较部,其被配置为将所述外部气温获取部所获取到的所述外部气温信息中的所述外部气温与所述阈值设置部所设置的所述外部气温阈值进行比较;操作信息获取部,其被配置为获取表示进行了用于将所述有源装置设置为接通的接通操作的接通操作信息;以及装置控制部,其具有基于所述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来选择性地进行第一控制或第二控制的功能,其中利用所述第一控制,对所述有源装置进行断开控制、并且对所述无源装置进行通过使用外部空气和外部光至少之一来改变所述室温的自然环境使用控制,以及利用所述第二控制,对所述有源装置进行接通控制,其中,所述装置控制部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处于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一控制,并且在所述外部气温相对于所述外部气温阈值处于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所述操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所述接通操作信息之前进行所述第一控制,并且在所述操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所述接通操作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二控制。\n[0020] 根据本发明,通过与在外部气温相比外部气温阈值进入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立即进行针对有源装置的ON(接通)控制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过度使用)。结果,可以在满足对象空间内的人的舒适性的同时实现节能。\n附图说明\n[0021]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的框图。\n[0022]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中所进行的有源控制和无源控制的图。\n[0023]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中所使用的环境评价值确定表的图。\n[0024] 图4是在确定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中要使用的环境评价值的情况下要使用的图。\n[0025] 图5是在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中设置夏季的外部气温阈值的情况下要使用的图。\n[0026] 图6是在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中设置冬季的外部气温阈值的情况下要使用的图。\n[0027]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n[0028] 图8是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的操作的说明图。\n[0029] 图9是示出在根据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控制设备中所进行的有源控制和无源控制的图。\n[0030] 图10是根据实施例2的控制设备的操作的说明图。\n[0031] 图11是示出在根据实施例2的控制设备中设置最上层所用的延迟时间的情况下要使用的项的图。\n[0032] 图12是示出在根据实施例2的控制设备中设置最上层以外的层所用的延迟时间的情况下要使用的项的图。\n[0033] 图13是根据实施例3的控制设备的操作的说明图。\n[0034] 图14是根据实施例4的控制设备的操作的说明图。\n[0035] 图1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5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的框图。\n[0036] 图16是根据实施例5的控制设备的操作的说明图。\n[0037] 图17是根据实施例5的控制设备的操作的说明图。\n[0038] 图18是根据实施例7的控制设备的操作的说明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39] 根据以下所述的实施例1~8的控制设备对使建筑物内的对象空间的室温改变的有源装置和无源装置进行控制。该控制设备在外部气温相对于外部气温阈值(以下称为“阈值”)处于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进行无源控制(第一控制)。另一方面,在外部气温相对于阈值处于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设备在进行用于将有源装置1设置为ON的ON操作之前一直进行无源控制,并且在进行了ON操作的情况下,进行有源控制(第二控制)。\n[0040] 在无源控制中,对有源装置进行OFF(断开)控制并且对无源装置进行自然环境使用控制。在有源控制中,对有源装置进行ON控制。自然环境使用控制通过使用外部空气和外部光中的至少一个(自然环境)来改变对象空间的室温。\n[0041] 假定外部气温相对于阈值处于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是在夏季的情况下外部气温小于阈值的情况和在冬季的情况下外部气温高于阈值的情况。另一方面,假定外部气温相对于阈值处于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是在夏季的情况下外部气温为阈值以上的情况和在冬季的情况下外部气温为阈值以下的情况。\n[0042] 通过上述,控制设备在外部气温相对于阈值处于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对有源装置进行OFF控制,并且在外部气温处于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仅在进行了与有源装置有关的ON操作时才对有源装置进行ON控制。\n[0043]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实施例1~7。\n[0044] 实施例1\n[0045] 如图1所示,根据实施例1的空调系统配备有有源装置1、无源装置2和控制设备3。\n[0046] 有源装置1例如是空调、电暖风机、电磁炉、燃气暖风机或燃气炉,并且该有源装置通过使建筑物的对象空间内的空气变冷或变暖来改变对象空间的室温。优选地,有源装置1通过使用诸如电力或燃气等的能量使建筑物的对象空间内的空气变冷或变暖来改变对象空间的室温。此外,优选地,有源装置1是通过使对象空间内的空气变冷或变暖以使得建筑物的对象空间内的室温为变为设置温度来改变室温的装置,例如空调、电暖风机或燃气暖风机等。进一步优选地,有源装置1是利用消耗能量并且传递热的功能来改变对象空间内的室温的装置,例如使用热泵的空调等。有源装置1的操作由控制设备3来控制。有源装置1配备有从用户接收ON操作和OFF操作的操作部(图中未示出)。ON操作用于将有源装置1设置为ON。OFF操作用于将有源装置1设置为OFF。有源装置1根据操作部所进行的操作来进行工作。\n有源装置1的操作部可以是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来发送信号的远程控制装置和从该远程控制装置接收信号的信号接收部的组合。如上所述,优选地,有源装置1要使用的能量例如是电力或煤气,并且不包括外部空气或外部光。换句话说,有源装置1要使用的能量配备有从供给公司向建筑物的供给路径。\n[0047] 无源装置2是通过使用外部空气和外部光中的至少一个来改变对象空间内的室温的室温调整装置。因而,无源装置2是通过控制外部空气和外部光中的至少一个所引起的热的传递来改变对象空间内的室温的空气循环装置。无源装置2的示例包括通过使用电动力来使对象空间内的空气循环的装置、通过使用电动力将外部空气引入对象空间或遮挡外部空气进入对象空间的外部空气装置、以及通过使用电动力将外部光引入对象空间或遮挡外部光进入对象空间的外部光装置。吊扇是空气循环装置的示例。自动窗(电动窗)是外部空气装置的示例。自动窗配置在建筑区的窗(开口部)中并且可以通过电动力进行开闭。可以将自动窗分类为大小为允许人出入的程度的大窗和大小为人无法出入的程度的小窗。外部光遮蔽装置是外部光装置的示例。外部光遮蔽装置配置在建筑区的窗(开口部)中。外部光遮蔽装置是诸如卷帘、百叶窗和窗帘等的可以通过电动力进行开闭并且在关闭状态下可以防止外部光从建筑物的开口部进入对象空间内的装置。无源装置2的操作由控制设备3来控制。此外,无源装置2配备有接收与无源装置2有关的用户操作的操作部(图中未示出)。无源装置2根据操作部所进行的操作来进行工作。无源装置2的操作部可以是响应于用户操作来发送信号的远程控制装置和从该远程控制装置接收信号的信号接收部的组合。\n[0048] 控制设备3控制有源装置1和无源装置2。控制设备3配备有评价值输入部311、评价值获取部312、阈值设置部32、外部气温输入部331、外部气温获取部332(以下称为“获取部\n332”)、比较部34和装置控制部35。控制设备3还配备有第一装置接口部(以下称为“第一装置I/F部”)361、第二装置接口部(以下称为“第二装置I/F部”)362、第一信息获取部(操作信息获取部)371(以下称为“获取部371”)和第二信息获取部372(以下称为“获取部372”)。另外,控制设备3还配备有存储部38。控制设备3具有例如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的计算机(包括微计算机)作为主要构成元件,并且根据存储部38中所存储的程序进行工作。\n[0049] 第一装置I/F部361连接至有源装置1并且有线地与有源装置1进行通信。因而,第一装置I/F部361与有源装置1交换信息。此外,第一装置I/F部361可被配置为与有源装置1进行无线通信。\n[0050] 第二装置I/F部362连接至无源装置2并且有线地与无源装置2进行通信。因而,第二装置I/F部362与无源装置2交换信息。此外,第二装置I/F部362可被配置为与无源装置2进行无线通信。\n[0051] 获取部371从有源装置1获取有源装置1的操作历史。包括ON操作信息和OFF操作信息作为操作历史。ON操作信息表示进行了用于将有源装置1设置为ON的ON操作。OFF操作信息表示进行了用于将有源装置1设置为OFF的OFF操作。\n[0052] 获取部372从无源装置2获取无源装置2的操作历史。操作历史的示例包括ON操作信息和OFF操作信息。ON操作信息表示进行了用于将无源装置2设置为ON的ON操作。OFF操作信息表示进行了用于将无源装置2设置为OFF的OFF操作。\n[0053] 评价值输入部311接收环境评价值的输入。评价值输入部311是接收例如环境评价值的输入操作的操作部。评价值获取部312获取输入至评价值输入部311的环境评价值。阈值设置部32基于环境评价值来设置阈值。\n[0054] 外部气温输入部331接收外部气温信息的输入。外部气温输入部331是与外部装置\n4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部。外部装置4例如配置于气象厅并且存储外部气温信息。结果,外部气温输入部331从外部装置4接收外部气温信息。外部气温信息是表示外部气温的信息。获取部332获取输入至外部气温输入部331的外部气温信息。\n[0055] 比较部34从获取部332输入获取部332所获取到的外部气温信息,并且从阈值设置部32输入阈值设置部32所设置的阈值。然后,比较部34将该外部气温信息中的外部气温与阈值进行比较。\n[0056] 装置控制部35根据比较部34的比较结果,来针对有源装置1和无源装置2选择性地进行无源控制(第一控制)和有源控制(第二控制)。\n[0057] 在外部气温相对于阈值处于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进行无源控制。另一方面,在外部气温相对于阈值处于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n35在获取部371获取到ON操作信息之前进行无源控制。在该时间点,在尚未进行有源控制并且获取部371接收到ON操作信息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进行有源控制。在控制开始时,装置控制部35进行无源控制,而与外部气温无关。\n[0058] 假定外部气温相对于阈值处于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是在夏季的情况下外部气温小于阈值的情况和在冬季的情况下外部气温高于阈值的情况。另一方面,外部气温相对于阈值处于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是在夏季的情况下外部气温为阈值以上的情况和在冬季的情况下为阈值以下的情况。如这里所指代的夏季是有源装置1在接通时进行制冷操作的时间区间。如这里所指代的冬季是有源装置1在接通时进行制热操作的时间区间。\n[0059] 因此,在夏季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在外部气温小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无源控制,并且在外部气温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允许有源控制。另一方面,在冬季的情况下,在外部气温高于阈值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进行无源控制,并且在外部气温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允许有源控制。\n[0060] 在无源控制中,对有源装置1进行OFF控制并且对无源装置2进行自然环境使用控制。在有源控制中,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控制。在自然环境使用控制中,通过使用外部空气和外部光中的至少一个来改变对象空间的室温。自然环境使用控制的控制内容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或者可以是利用控制内容设置部(图中未示出)基于用户所输入的内容所设置的。\n[0061] 图2示出有源控制和无源控制的示例。在图2中,在夏季(6月~9月)的情况和冬季(12月-3月)的情况之间区别示出有源控制和无源控制。\n[0062]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将夏季的阈值设置为27℃。在夏季的情况下,在外部气温为\n27℃以上的情况下,作为夏季有源控制,装置控制部35进行针对有源装置1的ON控制并且停止针对无源装置2的自然环境使用控制。因而,装置控制部35进行将有源装置1设置为ON的控制、将用作无源装置2的吊扇设置为OFF的控制、关闭用作无源装置2的自动窗的控制和关闭用作无源装置2的外部光遮蔽装置的控制。另一方面,在外部气温小于27℃的情况下,作为夏季无源控制,装置控制部35进行针对有源装置1的OFF控制和针对无源装置2的自然环境使用控制。因而,装置控制部35进行将有源装置1设置为OFF的控制、将用作无源装置2的吊扇设置为ON的控制、打开用作无源装置2的自动窗的控制和打开用作无源装置2的外部光遮蔽装置的控制。\n[0063] 此外,在图2所示的装置中,将冬季的阈值设置为8℃。在冬季的情况下,在外部气温为8℃以下的情况下,作为冬季有源控制,装置控制部35进行针对有源装置1的ON控制并且停止针对无源装置2的自然环境使用控制。因而,装置控制部35进行将有源装置1设置为ON的控制、将用作无源装置2的吊扇设置为OFF的控制、关闭用作无源装置2的自动窗的控制和打开用作无源装置2的外部光遮蔽装置的控制。另一方面,在外部气温高于8℃的情况下,作为冬季无源控制,装置控制部35进行针对有源装置1的OFF控制和针对无源装置2的自然环境使用控制。因而,装置控制部35进行将有源装置1设置为OFF的控制、将用作无源装置2的吊扇设置为OFF的控制、关闭用作无源装置2的自动窗的控制和打开用作无源装置2的外部光遮蔽装置的控制。\n[0064] 即使在外部气温相同的情况下,对象空间的室温也根据对象住宅(建筑物)的位置和性能而不同,由此在通过使用外部空气和外部光所获得的效果中产生差异。因此,应考虑到对象住宅的环境评价值来设置阈值。\n[0065] 因此,图1所示的阈值设置部32基于环境评价值来设置阈值。环境评价值是与对建筑物的热负荷产生影响的环境整体有关的评价值。环境评价值包括与建筑物有关的隔热评价值、采光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隔热评价值与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中的至少一个有关,并且该评价值对于建筑物内的热没有排出至外部的建筑物而言更高。采光评价值与建筑物的采光和采热中的至少一个有关,并且该评价值对于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光作为光和热中的至少一个的建筑物而言更高。通风评价值与建筑物的通风有关,并且在可以通过使用建筑物内外的温度差和压力差中的至少一个来使建筑物的内部有效地通风的情况下,该评价值更高。本实施例的阈值设置部32在夏季的情况下采用隔热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作为环境评价值。在冬季的情况下,阈值设置部32采用隔热评价值和采光评价值作为环境评价值。环境评价值不限于上述情况,并且可以包括隔热评价值、采光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的全部。环境评价值可以是隔热评价值、采光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中的任两个。环境评价值还可以是隔热评价值、采光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中的任一个。\n[0066] 使用诸如图3所示等的环境评价值确定表来确定环境评价值。在图3中,将与住宅有关的项同与住宅内的各房间有关的项区分开。\n[0067] 与住宅有关的项包括Q值(热损失系数)、C值(等效间隙面积)、与邻家的距离(四面总和)、开放空间相对于总地板面积的比例、主位置方向和位置的纬度。与住宅有关的项还包括住宅内的用作无源装置2的吊扇的换气次数和该吊扇的位置。其它与住宅有关的项包括住宅内的用作无源装置2的自动窗(开口部)相对于外壁的面积比例、该住宅内的南向自动窗相对于所有自动窗的比例、以及这些自动窗的位置关系。其它与住宅有关的项包括住宅内的用作无源装置2的外部光遮蔽装置(卷帘、百叶窗和窗帘等)相对于外壁的面积比例以及这些外部光遮蔽装置的材料的热传导率。Q值是室内外的温度之间的差为1℃的情况下、在1小时内针对每1平方米的地板面积从住宅整体排出至外部的热量;该值表示住宅的隔热性能。C值是通过将间隙面积除以地板面积所获得的数值,并且表示住宅的气密性。\n[0068] 与各房间有关的项包括该房间所面对的方位和该房间所处的楼层。其它与各房间有关的项包括房间内的用作无源装置2的自动窗(开口部)相对于外壁的面积比例、这些自动窗中的南向自动窗的比例以及这些自动窗的位置关系。其它与房间有关的项包括房间内的用作无源装置2的外部光遮蔽装置相对于外壁的面积比例和该外部光遮蔽装置的材料的热传导率。\n[0069] 在与住宅有关的项中,与隔热评价值有关的项包括Q值、C值、住宅内的自动窗(开口部)相对于外壁的面积比例以及外部光遮蔽装置的材料的热传导率。在与各房间有关的项中,与隔热评价值有关的项包括该房间所面对的方位、该房间所处的楼层、该房间内的自动窗(开口部)相对于外壁的面积比例、该房间内的外部光遮蔽装置相对于外壁的面积比例和该外部光遮蔽装置的材料的热传导率。\n[0070] 在与住宅有关的项中,与采光评价值有关的项包括与邻家的距离、主位置方向、该位置的纬度、住宅内的外部光遮蔽装置相对于外壁的面积比例以及这些外部光遮蔽装置中的南向窗的比例。在与各房间有关的项中,与采光评价值有关的项包括房间内的自动窗(开口部)相对于外壁的面积比例和南向窗的比例。\n[0071] 在与住宅有关的项中,与通风评价值有关的项包括与邻家的距离、开放空间相对于总地板面积的比例、住宅内的吊扇的换气次数、吊扇的位置、住宅内的自动窗(开口部)相对于外壁的面积比例以及自动窗的位置关系。在与各房间有关的项中,与通风评价值有关的项包括房间内的自动窗(开口部)相对于外壁的面积比例以及自动窗的位置关系。\n[0072] 针对图3所示的与住宅有关的项和与各房间有关的项,在图4中示出隔热评价值、采光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些的得分。这些得分是针对所有项所获得的,但在图4中仅示出一些项。例如,在Q值中,在Q值小于1.9的情况下,隔热评价值为+5。在Q值为2.7以上的情况下,隔热评价值为0。在与邻家的距离中,在该距离为50m的情况下,采光评价值为+\n2并且通风评价值为+3。将隔热评价值、采光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各自确定为图4所示的得分的总和。\n[0073] 在夏季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根据作为环境评价值的隔热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来设置阈值。例如,在隔热评价值为28并且通风评价值为20的情况下,将阈值设置为27℃。在隔热评价值为40并且通风评价值为8的情况下,将阈值设置为25℃。\n[0074] 在冬季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根据作为环境评价值的隔热评价值和采光评价值来设置阈值。例如,在隔热评价值为42并且采光评价值为18的情况下,将阈值设置为8℃。在隔热评价值为20并且采光评价值为10的情况下,将阈值设置为10℃。\n[0075] 然而,图1所示的阈值设置部32还可以通过使用图3和4来确定环境评价值(隔热评价值、采光评价值、通风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阈值设置部32通过使用建筑物的热损失系数(Q值)和等效间隙面积(C值)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环境评价值。此外,阈值设置部32还可以通过使用建筑物内的开口部相对于外壁的面积比例来确定环境评价值。\n[0076] 阈值设置部32基于所确定出的环境评价值来设置阈值。本实施例的阈值设置部32通过使用确定为环境评价值的隔热评价值、采光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来如图5和6所示设置阈值。在夏季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阈值设置部32通过使用隔热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作为环境评价值来设置阈值。在冬季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阈值设置部32通过使用隔热评价值和采光评价值作为环境评价值来设置阈值。\n[0077] 如以上所述,阈值设置部32根据隔热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来设置夏季的阈值并且根据隔热评价值和采光评价值来设置冬季的阈值,但并非始终需要利用两种环境评价值来设置阈值,并且还可以利用一种环境评价值来设置阈值。\n[0078] 图1所示的存储部38存储控制设备3(计算机)执行各种功能所根据的程序。因而,存储部38存储用于使控制设备3用作评价值获取部312、阈值设置部32、获取部332、比较部\n34、装置控制部35、获取部371和获取部372的程序。此外,该程序还可以是用于使控制设备3用作评价值输入部311、外部气温输入部331、第一装置I/F部361、第二装置I/F部362和存储部38的程序。该程序是在控制设备3的出厂时预先存储在存储部38中的。然而,在控制设备3在出厂之后获取该程序的情况下,控制设备3可以使用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来获取该程序。在使用记录介质的情况下,控制设备3可以配备有用于从记录介质读取数据的读取装置(图中未示出)。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光盘和存储卡。可以使用用于从光盘读取信息的驱动装置和用于从存储卡读取信息的存储卡读取器作为读取装置。控制设备3可以使用经由网络从其它装置下载程序的方法作为用于获取该程序的其它方法。在使用该下载方法的情况下,控制设备3可以具有用于经由网络与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功能。\n[0079] 以下将参考图7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的操作。以下说明夏季的情况。\n预先存储无源装置2的自然环境使用控制的控制内容。最初,用户将环境评价值输入控制设备3中(S1)。因而,评价值输入部311接收到环境评价值的输入。评价值获取部312获取环境评价值。然后,阈值设置部32通过使用环境评价值来设置阈值(S2)。然后,装置控制部35针对有源装置1和无源装置2进行无源控制作为初始控制(S3)。\n[0080] 然后,外部气温输入部331从外部装置4接收外部气温信息。获取部332获取外部气温信息(S4)。然后,比较部34将外部气温与阈值进行比较(S5)。在外部气温小于阈值的情况下(S5中为“否”),处理返回至步骤S4,并且装置控制部35继续进行无源控制。\n[0081] 另一方面,在外部气温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5中为“是”),装置控制部35允许有源控制。在外部气温为阈值以上时进行针对有源装置1的ON控制的操作的情况下(S6中为“是”),装置控制部35从无源控制切换为有源控制(S7)。然后,外部气温输入部331从外部装置4接收外部气温信息,并且获取部332获取外部气温信息(S8)。然后,在外部气温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9中为“否”),处理返回至步骤S8。另一方面,在外部气温小于阈值的情况下(S9中为“是”),处理返回至步骤S3,并且装置控制部35从有源控制切换为无源控制。\n[0082] 使用图8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的操作的示例。将阈值设置为27℃。最初,控制设备3在从控制开始起直到时刻t1为止的外部气温小于阈值(27℃)的时间带中进行无源控制。然后,在时刻t1~时刻t2之间外部气温变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设备3允许有源控制,但由于没有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操作,因此控制设备3继续无源控制。在之后外部气温再次变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时刻t3),控制设备3允许有源控制。在之后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操作的情况下(时刻t4),控制设备3停止无源控制并且开始有源控制。在之后外部气温变得小于阈值的情况下(时刻t5),控制设备3停止有源控制并且开始无源控制。在之后外部气温再次变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时刻t6),控制设备3允许有源控制。在之后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操作的情况下(时刻t7),控制设备3停止无源控制并且开始有源控制。在之后外部气温变得小于阈值的情况下(时刻t8),控制设备3停止有源控制并且开始无源控制。然后,控制设备3在时刻t9~时刻t11期间重复时刻t3~t5的操作。\n[0083] 在冬季的情况下,控制设备3最初进行无源控制。然后,在外部气温变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设备3允许有源控制。在之后在控制设备3允许有源控制期间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操作的情况下,控制设备3进行有源控制。\n[0084] 以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对使建筑物的对象空间内的室温改变的有源装置1和无源装置2进行控制。控制设备3包括外部气温获取部332、阈值设置部32、比较部34、装置控制部35和操作信息获取部371。外部气温获取部332获取表示建筑物外的气温的外部气温信息。阈值设置部32设置外部气温阈值。比较部34将外部气温获取部332所获取到的外部气温信息中的外部气温与阈值设置部32所设置的外部气温阈值进行比较。装置控制部35根据比较部34的比较结果来选择性地进行第一控制或第二控制。在第一控制中,对有源装置1进行OFF控制,并且对无源装置2进行自然环境使用控制。自然环境使用控制通过使用外部空气和外部光中的至少一个来改变室温。在第二控制中,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控制。操作信息获取部371获取ON操作信息。ON操作信息表示进行了用于将有源装置1设置为ON的ON操作。在外部气温相对于外部气温阈值处于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进行第一控制。另一方面,在外部气温相对于外部气温阈值处于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在操作信息获取部371获取到ON操作信息之前进行第一控制,并且在操作信息获取部371获取到ON操作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控制。\n[0085] 本实施例的程序用于使计算机用作外部气温获取部332、阈值设置部32、比较部\n34、操作信息获取部371和装置控制部35,以使得计算机控制使建筑物的对象空间内的室温改变的有源装置1和无源装置2。外部气温获取部332获取表示建筑物外的外部气温的外部气温信息。阈值设置部32设置外部气温阈值。比较部34将外部气温获取部332所获取到的外部气温信息中的外部气温与阈值设置部32所设置的外部气温阈值进行比较。操作信息获取部371获取ON操作信息。ON操作信息表示进行了用于将有源装置1设置为ON的ON操作。装置控制部35根据比较部34的比较结果来选择性地进行第一控制或第二控制。在第一控制中,对有源装置1进行OFF控制,并且对无源装置2进行自然环境使用控制。自然环境使用控制通过使用外部空气和外部光中的至少一个来改变室温。在第二控制中,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控制。在外部气温相对于外部气温阈值处于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进行第一控制。另一方面,在外部气温相对于外部气温阈值处于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在操作信息获取部371获取到ON操作信息之前进行第一控制,并且在操作信息获取部371获取到ON操作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控制。\n[0086] 如上所述,在外部气温相对于外部气温阈值处于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在进行了用于将有源装置1设置为ON的ON操作时针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控制。结果,利用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与在外部气温相对于外部气温阈值进入不适侧的温度范围内之后就立即进行针对有源装置的ON控制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过度使用)。结果,可以在满足对象空间内的人的舒适性的同时实现节能。\n[0087] 如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那样,优选地,阈值设置部32基于包括与建筑物有关的隔热评价值、采光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个的环境评价值,来设置外部气温阈值。\n[0088]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中,基于包括与建筑物有关的隔热评价值、采光评价值和通风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个的环境评价值来设置外部气温阈值。结果,利用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可以对外部气温阈值进行设置以反映建筑物性能的差异。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对象空间内的人的舒适性和节能。\n[0089] 如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那样,还优选地,阈值设置部32通过使用建筑物的热损失系数和等效间隙面积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环境评价值,并且基于该环境评价值来设置外部气温阈值。\n[0090] 利用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可以通过考虑到对建筑物的对象空间的环境影响很大的热损失系数和等效间隙面积中的至少一个来更正确地确定环境评价值。\n[0091] 如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那样,还优选地,阈值设置部32通过使用建筑物中的开口部的面积相对于外壁的面积的比例来确定环境评价值,并且基于该环境评价值来设置外部气温阈值。\n[0092] 利用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可以通过考虑到对建筑物的对象空间的环境影响很大的开口部的面积相对于外壁的面积的比例来更正确地确定环境评价值。\n[0093] 如本实施例那样,优选地,有源装置1和无源装置2为以下装置。有源装置1是通过使对象空间内的空气变冷或变暖来改变对象空间内的室温的装置。无源装置2是通过使用外部空气和外部光中的至少一个来改变对象空间内的室温的装置。\n[0094] 优选地,如本实施例那样,有源装置1是通过使对象空间内的空气变冷或变暖以使得对象空间内的室温变为设置温度来改变对象空间内的室温的装置。\n[0095] 无源装置2的自然环境使用控制的控制内容根据对象空间内是否存在人而不同。\n在对象空间内存在人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如图2所示进行打开大窗和外部光遮蔽装置的控制作为夏季自然环境使用控制。另一方面,在对象空间内不存在人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如图9所示进行关闭大窗和外部光遮蔽装置的控制作为夏季自然环境使用控制。因而,大窗和外部光遮蔽装置的控制内容在对象空间内存在人的情况下在有源控制和无源控制之间不同(参见图2),但这些控制内容在对象空间内不存在人的情况下在有源控制和无源控制之间相同(参见图9)。利用诸如人感传感器等的人检测装置来检测存在于对象空间内的人。控制设备3通过从人检测装置获取表示在对象空间内是否存在人的检测信息来判断在对象空间内是否存在人。\n[0096] 用作无源装置2的外部光遮蔽装置的自然环境使用控制的控制内容也根据时刻而不同。例如,在冬季的情况下,在白天,装置控制部35如图2所示进行打开外部光遮蔽装置的控制。另一方面,在夜晚,装置控制部35如图9所示进行关闭外部光遮蔽装置的控制。\n[0097] 实施例2\n[0098] 根据实施例2的控制设备3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进行有源控制期间外部气温相对于阈值达到舒适侧的温度范围的情况下,以预定时间延迟进行从有源控制向无源控制的切换。向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3的构成元件相同的构成元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这里省略了针对这些构成元件的说明。\n[0099] 在进行有源控制期间外部气温相对于阈值达到舒适侧的温度范围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装置控制部35以根据环境评价值所确定出的时间延迟从有源控制切换为无源控制。\n因而,在这种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考虑到墙壁和屋顶面的热传导的时间延迟,代替同时进行有源装置1的OFF控制,而是在经过了预定延迟时间T1之后进行OFF控制。这里省略了针对与实施例1的装置控制部35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说明。\n[0100] 图10示出夏季的情况的操作。将阈值设置为27℃。在外部气温变为27℃以上的情况下(时刻t21),装置控制部35允许有源控制。之后,在时刻t22进行ON操作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从无源控制切换为有源控制。然后,在外部气温变得小于27℃的情况下(时刻t23),装置控制部35在从时刻t23起经过了延迟时间T1之后的时刻t24,从有源控制切换为无源控制。\n[0101] 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配备有时间设置部(图中未示出)。该时间设置部通过使用Q值、C值和楼层数来设置延迟时间T1。延迟时间T1是例如考虑到墙壁和屋顶面的热传导的时间延迟所设置的值,并且在最上层的情况和最上层以外的楼层的情况之间有所不同。因而,在将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用于集体住宅的住户的情况下,延迟时间T1根据该住户所处的楼层而不同。在例如将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用于建筑物的特定楼层的事务所的情况下,这同样适用。\n[0102] 图11示出最上层所用的延迟时间T1的对应表。图12示出最上层以外的楼层所用的延迟时间T1的对应表。例如,在最上层中Q值为3.2并且C值为3的情况下,延迟时间T1为30分钟。在Q值为2.0并且C值为1的情况下,延迟时间T1为90分钟。在最上层以外的楼层中Q值为\n3.2并且C值为3的情况下,延迟时间T1为15分钟。在Q值为2.0并且C值为1的情况下,延迟时间T1为60分钟。\n[0103] 如以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那样,优选地,在进行第二控制期间外部气温相对于外部气温阈值达到舒适侧的温度范围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以根据环境评价值所确定出的时间延迟从第二控制切换为第一控制。\n[0104] 如以上所述,在进行有源控制期间外部气温相对于外部气温阈值达到舒适侧的温度范围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在经过了根据环境评价值所确定出的延迟时间T1之后,从有源控制切换为无源控制。结果,在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中,例如可以通过考虑到墙壁和屋顶面的热传导的时间延迟来进行从有源控制向无源控制的切换。结果,可以在不会损失对象空间内的人的舒适性的情况下控制有源装置1和无源装置2。\n[0105] 实施例3\n[0106] 根据实施例3的控制设备3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外部气温相对于阈值处于舒适侧的温度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用户的期望临时对有源装置1进行操作。向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3的构成元件相同的构成元件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这里省略了针对这些构成元件的说明。\n[0107] 在进行无源控制时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操作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装置控制部35从无源控制切换为有源控制,并且在自开始有源控制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恢复为无源控制。因而,在进行无源控制期间利用获取部371获取到ON操作信息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从无源控制切换为有源控制,然后即使没有对有源装置1进行OFF操作也恢复为无源控制。这里省略了针对与实施例1的装置控制部35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说明。\n[0108] 使用图13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的操作的一个示例。将阈值设置为27℃。最初,控制设备3在从控制开始起直到时刻t41为止的外部气温小于阈值(27℃)的时间带中进行无源控制。然后,在时刻t41和时刻t42之间外部气温变得高于阈值的情况下,控制设备3允许有源控制,但由于没有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操作,因此控制设备3继续无源控制。在之后外部气温再次变得高于阈值的情况下(时刻t43),控制设备3允许有源控制。在之后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操作的情况下(时刻t44),控制设备3停止无源控制并且开始有源控制。在之后外部气温变得小于阈值的情况下(时刻t45),控制设备3停止有源控制并且开始无源控制。\n在之后外部气温再次变得高于阈值的情况下(时刻t46),控制设备3再次允许有源控制。在之后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操作的情况下(时刻t47),控制设备3停止无源控制并且开始有源控制。在之后外部气温变得小于阈值的情况下(时刻t48),控制设备3停止有源控制并且开始无源控制。\n[0109] 在进行无源控制时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操作的情况下(时刻t49),控制设备3立即从无源控制切换为有源控制。然后,控制设备3在从时刻t49起直到经过了时间T2为止进行有源控制,并且在时刻t50,即使没有对有源装置1进行OFF操作,也将有源控制自动切换为无源控制。然后,控制设备3在时刻t51~t53重复时刻t43~t45的操作。\n[0110] 如以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那样,优选地,在进行第一控制期间进行ON操作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从第一控制切换为第二控制,并且在自开始第二控制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恢复为第一控制。\n[0111]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在对有源装置1进行OFF控制期间对有源装置1进行ON操作的情况下,在预定时间内进行第二控制、即针对有源装置的ON控制。结果,利用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可以在反映用户的意图的同时实现节能。\n[0112] 实施例4\n[0113] 根据实施例4的控制设备3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3的不同之处在于:响应于用户针对有源装置1所进行的ON操作来重新设置阈值。向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3的构成元件相同的构成元件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这里省略了针对这些构成元件的说明。\n[0114] 在装置控制部35进行无源控制期间针对有源装置1的ON操作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为第一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阈值设置部32将阈值相对于当前设置温度重新设置为舒适侧的温度。这里省略了针对与实施例1的阈值设置部32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说明。\n[0115] 以下参考图14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的操作的示例。在夏季,装置控制部35在阈值例如被设置为27℃的状态下开始无源控制。在装置控制部35进行无源控制期间针对有源装置1的ON操作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发生了第一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阈值设置部\n32将夏季的阈值重新设置为26℃。例如,如图14所示,作为用户操作历史,假定在外部气温为26℃的情况下所进行的ON操作(7月10日)、在外部气温为25℃的情况下所进行的ON操作(7月11日)和在外部气温为26℃的情况下所进行的ON操作(7月12日)。在这种情况下,阈值设置部32将阈值重新设置为比当前设置温度(27℃)低了1℃的温度26℃。然后,在外部气温变得等于重新设置的阈值(26℃)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开始有源控制。\n[0116] 此外,在冬季,装置控制部35在阈值例如被设置为8℃的状态下开始无源控制。在装置控制部35进行无源控制期间针对有源装置1的ON操作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发生了第一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阈值设置部32将冬季的阈值重新设置为9℃。例如,如图14所示,作为用户操作历史,假定在外部气温为12℃的情况下所进行的ON操作(12月7日)、在外部气温为11℃的情况下所进行的ON操作(12月8日)和在外部气温为13℃的情况下所进行的ON操作(12月9日)。在这种情况下,阈值设置部32将阈值重新设置为比当前设置温度(8℃)高了1℃的温度9℃。然后,在外部气温变得等于重新设置的阈值(9℃)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开始有源控制。\n[0117] 在重新设置了阈值之后、装置控制部35进行无源控制期间针对有源装置1的ON操作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发生了第一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阈值设置部32通过以与上述操作相同的方式使温度改变1℃来重新设置阈值。\n[0118] 如以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那样,优选地,在进行第一控制期间ON操作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进行了第一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阈值设置部32将外部气温阈值重新设置为舒适侧的温度。\n[0119] 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响应于有源装置1的ON操作来重新设置阈值。结果,在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中,可以在不会大大损失节能性的情况下满足用户的偏好。\n[0120] 实施例5\n[0121] 根据实施例5的控制设备3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夏季的无源控制中,利用人检测装置(人感传感器)5的检测信号来判断用作无源装置2的自动窗(在这种情况下,仅考虑大窗)和外部光遮蔽装置的开闭控制。向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n3的构成元件相同的构成元件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这里省略了针对这些构成元件的说明。\n[0122]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配备有检测信息获取部39。检测信息获取部39从人检测装置5获取表示在对象空间中是否存在人的检测信息。人检测装置5例如是人感传感器,并且检测存在于对象空间的人。\n[0123] 在进行无源控制期间在对象空间中存在人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装置控制部35进行用作无源装置2的自动窗(在这种情况下,仅以大窗作为考虑对象)和外部光遮蔽装置的开控制。另一方面,在对象空间中不存在人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进行用作无源装置2的自动窗和外部光遮蔽装置的闭控制。这里省略了针对与实施例1的装置控制部35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说明。\n[0124] 例如,在存在来自住宅内的任何人检测装置5的检测信息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装置控制部35进行作为无源装置2的小窗21、大窗22和外部光遮蔽装置23的开控制。\n[0125] 在不存在来自住宅内的任何人检测装置5的检测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在外出中或睡觉中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装置控制部35考虑到防止犯罪而进行作为无源装置2的大窗\n22和外部光遮蔽装置23的闭控制。在小窗21打开的状态下,仍可以防止犯罪并且可以预期外部空气利用的效果。因此,装置控制部35可以始终进行小窗21的开控制。\n[0126] 如以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那样,优选地,无源装置2是建筑物的开口部所设置的自动窗和外部光遮蔽装置,并且装置控制部35进行以下操作。因而,在进行第一控制期间,装置控制部35在对象空间中存在人的情况下对自动窗和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开控制。另一方面,装置控制部35在对象空间中不存在人的情况下对自动窗和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闭控制。\n[0127]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在对象空间中存在人的情况下对作为无源装置2的自动窗(在这种情况下,仅以大窗22为对象)进行开控制,并且在对象空间中不存在人的情况下对自动窗进行闭控制。结果,利用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可以在不会损失外部空气利用的效果的情况下进行考虑到防止犯罪的控制。\n[0128] 此外,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在对象空间中存在人的情况下,对作为无源装置2的自动窗(在这种情况下,仅以大窗22为对象)和外部光遮蔽装置23进行开控制。结果,利用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可以降低与关闭的自动窗和外部光遮蔽装置23相关联的不适感。\n[0129] 实施例6\n[0130] 根据实施例6的控制设备3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冬季,用作无源装置2的外部光遮蔽装置的开闭控制根据时刻而不同。向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3的构成元件相同的构成元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这里省略了针对这些构成元件的说明。\n[0131] 本实施例的装置控制部35在冬季针对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与时间带相对应的开闭控制。这里省略了针对与实施例1的装置控制部35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说明。\n[0132] 在白天,装置控制部35对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开控制,以增加采光并提高室温。另一方面,在夜间,装置控制部35对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闭控制,从而防止散射冷却。此外,代替同时控制所有房间中的外部光遮蔽装置,装置控制部35例如通过延迟西向房间中的外部光遮蔽装置的闭控制并提早北向房间中的外部光遮蔽装置的闭控制,根据房间所面对的方位来改变控制时刻。\n[0133] 如以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那样,优选地,无源装置2是建筑物的开口部中所设置的外部光遮蔽装置,并且装置控制部35在冬季对外部光遮蔽装置进行与时间带相对应的开闭控制。\n[0134] 利用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可以期望在冬季获得室温上升的效果。结果,可以将阈值设置得低,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能量使用量。\n[0135] 实施例7\n[0136] 根据实施例7的控制设备3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无源控制期间用户使无源装置2在预定时间段内进行了规定次数以上的与无源控制相反的操作的情况下,认为该操作是日常行为并且假定进行该操作的时间带是非受控的。向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3的构成元件相同的构成元件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这里省略了针对这些构成元件的说明。\n[0137] 在进行无源控制期间无源装置2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进行第二规定次数以上的与无源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装置控制部35在进行了不同操作的时间带中针对无源装置2停止这些控制内容的控制。因而,装置控制部35在进行不同控制的时间带中无法实施控制内容。这里省略了针对与实施例1的装置控制部35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说明。\n[0138] 假定用户在图18所示的清洗或扫除所用的时间带(例如,2月1日(星期四)~2月5日(星期一)的每一天)中打开用作无源装置2的大窗(本来为闭控制)。在预定时间段内进行规定次数以上的该操作、并且打开大窗的时刻的偏差和关闭大窗的时刻的偏差分别在预定时间内的情况下,认为这种行为是日常行为。如图18所示,装置控制部35从每天的时间带T31~T33考虑到安全率来确定进行日常行为的时间带T41,并且从每天的时间带T34~T36考虑到安全率来确定进行日常行为的时间带T42。通过向时间带T31(8时2分~8时20分)、时间带T32(8时13分~8时25分)和时间带T33(7时59分~8时15分)中的最早开始时刻(7时59分)之前和最迟结束时刻(8时25分)之后各自添加安全率(即,预定时间(约30分钟)),来确定时间带T41(7时30分~8时55分)。通过向时间带T34(13时5分~14时)、时间带T35(13时22分~14时9分)和时间带T36(12时45分~13时40分)中的最早开始时刻(12时45分)之前和最迟结束时刻(14时9分)之后各自添加安全率(即,预定时间(约30分钟)),来确定时间带T42(12时15分~14时40分)。在进行日常行为的时间带T41和T42中,装置控制部35使作为控制对象的无源装置2(在这种情况下为大窗)处于非控制。\n[0139] 如以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那样,优选地,装置控制部35进行以下操作。\n在进行第一控制期间无源装置2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使与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进行第二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在进行了不同操作的时间带中针对无源装置2停止这些控制内容的控制。\n[0140] 如上所述,在无源装置2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使与无源装置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进行第二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在进行了不同操作的时间带中针对无源装置2停止这些控制内容的控制。结果,利用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可以通过学习对象空间内的人的行为(操作)来降低与不期望控制相关联的不适感。\n[0141] 实施例8\n[0142] 根据实施例8的控制设备3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3的不同之处在于:针对无源装置2,仅在预定时间内才允许与无源控制不同的操作。向与根据实施例1的控制设备3的构成元件相同的构成元件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这里省略了针对这些构成元件的说明。\n[0143] 在进行无源控制期间无源装置2进行与无源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装置控制部35进行用于在从进行了不同操作起经过了恢复时间之后恢复为这些控制内容的操作的恢复控制。此外,在无源装置2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使不同操作进行第三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设置恢复时间以包含进行了不同操作的时间带。这里省略了针对与实施例1的装置控制部35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说明。\n[0144] 在无源控制的实施期间用户使无源装置2进行与无源控制相反的操作的情况下,在经过了预定恢复时间之后恢复为无源控制。在用户不接受恢复时间的情况下(在恢复为无源控制之后在预定时间段内使与该控制相反的操作再次进行预定次数的情况下),恢复时间发生改变。\n[0145] 例如,假定在冬季的无源控制中用户打开大窗的情况(本来为进行闭控制)。在用户忘记关闭大窗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在经过了恢复时间之后自动关闭大窗(恢复为无源控制)。\n[0146] 在恢复为无源控制之后、在预定时间内用户再次打开大窗的行为发生了预定次数的情况下,使恢复时间延长。\n[0147] 如以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那样,优选地,装置控制部35进行以下操作。\n在进行第一控制期间无源装置2进行与第一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进行用于在自进行了不同操作起经过了恢复时间之后恢复为这些控制内容的操作的恢复控制。在无源装置2在第三预定时间段内使不同操作进行第三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装置控制部35设置恢复时间以包含进行了不同操作的时间带。\n[0148] 如以上所述,在无源装置2进行与无源控制的控制内容不同的操作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在经过了恢复时间之后自动恢复为无源控制的操作。结果,利用本实施例的控制设备3,可以在不会大大损失节能性的情况下学习对象空间内的人的行为(操作),并且可以降低与不期望控制相关联的不适感。\n[0149] 尽管已经在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中说明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范围、即权利要求书的情况下进行多种修改和改变。
法律信息
- 2018-05-15
- 2015-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24F 11/02
专利申请号: 201380055903.3
申请日: 2013.09.19
- 2015-07-0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8-05-14
|
2007-08-30
| | |
2
| | 暂无 |
2011-12-02
| | |
3
| | 暂无 |
1978-10-07
| | |
4
| | 暂无 |
2001-11-27
| | |
5
| | 暂无 |
1983-04-12
| | |
6
| | 暂无 |
2007-09-06
| | |
7
| | 暂无 |
1981-12-07
| | |
8
| | 暂无 |
2010-03-25
| | |
9
| | 暂无 |
2006-11-10
| | |
10
| | 暂无 |
2002-01-23
| | |
11
| | 暂无 |
1999-07-15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