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四层膜系镀膜玻璃 |
申请号 | CN91104213.X | 申请日期 | 1991-06-17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暂无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35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暂无 | IPC分类号 | 暂无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伟光镀膜玻璃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招商局蛇口工业区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深圳伟兴镀膜玻璃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深圳伟兴镀膜玻璃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李东 |
代理机构 | 深圳睿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鸿荫 |
摘要
四层膜系镀膜玻璃。紧挨着玻璃基片15的一个面的第一层镀膜11是金属或金属氮化物膜;在该第一层镀膜11上有金属氧化物组成的第二层镀膜12;接着就是金属或金属氮化物组成的第三层镀膜13;最后是金属氧化物或氮化物组成的第四层镀膜14。所述金属是;铝、铜、铬、钛、镍铬合金等;所述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锌等;所述金属氧化物是:氮化钛、氮化铬、镍铬合金氮化物等。提高反射色饱和度,透射率大范围可调而不改变反射色饱和度,是此种镀膜玻璃的突出优点,主要用作建筑物的幕墙玻璃和窗玻璃。
本发明涉及平板玻璃制品,特别是涉及表面经镀膜处理 的建筑用平板玻璃制品。 \n现有技术中,建筑用平板玻璃镀膜制品,就其产生热反 射和彩色性能的机理来看,多是采用二层膜系或三层膜系结 构,见图1和图2,膜系构成为:基片1、金属膜2、金属化合 物膜3;或基片4、金属化合物膜5、金属膜6、金属化合物膜 7。其中,金属包括:镍铬钢、银、铝、铜、钛、铬等,金 属化合物包括: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铬、不锈钢氧化物等 。上述膜系结构的特点主要是利用金属的反射率高和金属化 合物膜的干涉效应,但从热反射能力和色饱和度方面来看比 较差。\n二层膜系的热反射彩色阳光控制膜镀膜玻璃,一般是在 着色玻璃基片上镀膜,利用着色玻离对自然光的吸收特性以 获得色彩。膜性能为反射镜面膜。由于着色玻璃对光谱有大 量吸收,所以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差,光学性能不理想,且 制品生产的灵活性差。\n三层膜系的热反射彩色阳光控制膜镀膜玻璃,一般是在 透明玻璃基片上镀膜,利用薄膜干涉原理获得色彩。但由于 金属反射膜前有一层为产生反射色彩而设置的干涉膜,降低 了玻璃面红外线的反射能力;而且,由于在两个反射界面反 射的干涉光束的光强(振幅)有相当大的差别,造成玻璃面反 射色饱和度低;再者,对于不同厚度的基片,由于对自然光 的吸收不同,玻璃面的反射色还存在着可分辨的色差。\n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昭63-112441(JP63,112,441)公 开了一种“透明热线反射板”的产品,其膜层结构为:|玻 璃|氧化锡或氧化钛|金属钛|氧化锡或氧化钛|;日本「 公开特许公报」昭01-188446(JP01,188,445)公开了一种“ 热反射玻璃”的产品,其膜层结构为:|玻璃|金属氧化物 |金属|金属氧化物|;联邦德国专利DE3413587公开了一 种“用磁控反应溅射进行热反射镀膜玻璃的氧化锡干涉膜的 沉积”的方法,其膜层结构为:|玻璃|氧化锡|金属银| 氧化锡|;联邦德国专利DE3807600开了一种“低反射和 热隔绝的透明镀膜”的产品结构,其膜层结构为:|玻璃| 金属化合物|金属|金属化合物|;欧洲专利EP185314公开 了一种“具有干涉色的建筑玻璃镀膜”的产品,其膜层结构 为:|玻璃|不锈钢氧化物|金属银|不锈钢|;联邦德国 专利DE 3941045公开了其膜层结构为|玻璃|锡铟氧化物或 氮化铝|银或铜|锌|锡铟氧化物或氮化铝|的热反射玻璃; 美国专利US 4900630公开了其膜层结构为:|玻璃|氧化钛 或氧化铬|氮化钛|钛或铬|氧化钛|的镀膜玻璃;日本专利 JP 63-242948公开了其膜层结构为;|玻璃|铬或不锈钢|氮 化钛|氧化钛|的太阳反射玻璃。\n上述现有技术产品的共同缺点是:玻璃面反射色的饱和度 低,透射率的调整整会导致反射色的饱和度的大幅变化。\n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而提供一种不仅具有优良的热反射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玻 璃面反射色饱和度,并且透射率在较大范围调整而不影响其 反射色饱和度的四层膜系镀膜玻璃,该镀膜玻璃主要用作建 筑物的幕墙玻璃和窗玻璃。\n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利用金属或金 属氮化物的高反射性能和高吸收性能、金属氧化物的高折射 性能和不同的吸收性能,以及运用金属、金属氮化物膜与金 属氧化物膜综合作用所产生的干涉效应,制作具有高的红外 反射率和高的色饱和度的四层膜系阳光控制膜镀膜玻璃。它 包括基片,以及金属、金属化合物的多层镀膜;其紧挨玻璃 基片的一个面的第一层镀膜是金属、金属氮化物膜包括:铝、 铜、铬、钛、镍铬合金、氮化钛、氮化铬、镍铬合金氮化物、 镍铬钢、镍铬钢氮化物;在该第一层镀膜上有第二层镀膜金属 化合物镀膜包括: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钛、锡合金氧化物; 在所述第二层镀膜上,又有第三层金属、金属氮化物膜包括铝、 铜、铬、钛、镍铬合金、氮化钛、氮化铬、镍铬合金氮化物、 镍铬钢、镍铬钢氮化物;在该第三层镀膜上,还有第四层氧化 物、氮化物镀膜包括: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铬、氮化钛、氮 化铬、氮化铬、氮氧化钛、锡合金氧化物。\n所述各层镀膜中的金属元素可以相同、部分相同、也可不 相同。 \n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n图1为现有技术二层膜系镀膜玻璃横断面;\n图2为现有技术三层膜系镀膜玻璃横断面;\n图3为本发明的四层膜系镀膜玻璃横断面;\n图4是基片垂直置于真空室中,相对于各溅射阴极靶运 动的示意图;\n图5是基片水平置于真空室中,相对于各溅射阴极靶运 动的示意图。\n以下结合本发明各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叙述:本发 明的膜系结构,见图3,其第一层11是在基片15上镀的 金属或金属氮化物膜,第二层12是在第一层镀膜11上镀覆 的金属化合物膜,第三层13是在第二层镀膜12上镀覆的, 为金属或金属氮化物膜,第四层镀膜14是在第三层镀膜13 上镀覆的氧化物或氮化物膜。\n制造本发明镀膜玻璃所用的设备为磁控直流阴极溅射真 空镀膜系统。直流溅射或射频溅射均可,也可采用离子束沉 积等其它镀膜工艺方法。溅射阴极内部磁场的产生既可以用 永磁性材科,也可以用电磁铁。本发明所适用的真空室系统 ,既可以是多室结构也可以是单室结构。在真空室内,也可 以设置阳极以辅助镀膜溅射。\n溅射阴极为平面炬形,有水冷却通道。阴极正表面装有 所要溅射的金属或合金靶材,除正表面外,四周装有屏蔽罩 ,屏蔽罩接地,防止其它区域发生溅射腐蚀。真空室内装有 反应气体输入管道,真空室接有高真空抽气系统。直流溅射 电源系统的负极接溅射阴极,正极接真空室外壳(接地),采 用恒电流控制。\n如图4和图5所示,将基片15置于真空室中,与溅射阴极 16、17、18正表面平行,在镀膜时,基片15在传动系统的驱 动下,可以不同的速度相对于溅射阴极靶16、17、18的正表 面平行地行走,完成溅射镀膜过程。\n实施例1(见表1,编号:CR40),膜系结构为:|透明 玻璃|金属铬|锡合金氧化物|金属铬|氧化铬|。阴极靶 材尺寸为380毫米×128毫米,阴极靶材为金属铬和锡合金。\n真空泵系统将初始真空压强抽至低于1×10-4毫巴。\n通入氩气,控制氩气的流量,使真空压强维持在约2× 10-3毫巴;启动直流电源系统,给装有金属铬靶的阴极通电 ,电流为0.6安培,电压为331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 下,以2米/分的速度与溅射阴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 金属铬膜的溅射镀膜,至550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46.9%; 关闭阴极铬靶的电源和气体。\n通入氧气和氩气,控制氧气和氩气的流量比例约为2∶3 ,使真空压强维持在2.5×10-3毫巴;给用于反应溅射锡合 金氧化物的装有锡合金靶的阴极通电,电流为0.5安培,电 压为287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以2米/分的速度 与溅射阴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锡合金的反应溅射镀 膜,至550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52.1%;关闭阴极锡合金靶\n表1部分实施例的工艺数据和样品的性能指标 编号 基片 靶材成分 气体种类及 流量比例 压强 微巴 电流 安培 电压 伏特 透射率 门塞尔色码 X,Y,Z, 表色系统 x,y, 表色系统 L*,a*,b*, 表色系统 反射 色 AL2 透明 玻璃 铝 锌 铝 钛 氩 氧/氩=1/2 氩 氧/氩=1/2 2.5 3.0 2.5 3.0 0.7 1.0 1.5 6.0 322 298 369 414 44.3 60.8 16.8 26.4 2.5PB5/12 X=15.34 Y=16.94 Z=29.45 x=0.2485 y=0.2744 L*=48.184 a*=-5.729 b*=-48.416 兰紫 AL4 透明 玻璃 铝 锌 铝 铝 氩 氧/氩=1/2 氩 氧/氩=1/2 2.5 2.5 2.5 2.5 0.7 1.0 1.5 6.0 311 298 381 258 42.9 52.4 19.7 25.8 7.5B5/12 X=11.36 Y=15.30 Z=25.40 x=0.2182 y=0.2939 L*=46.042 a*=-22.309 b*=-42.007 兰色 T17 透明 玻璃 钛 锌 钛 钛 氩 氧/氩=1/2 氩 氧/氩=1/2 2.0 3.0 2.0 3.0 1.0 1.0 4.0 6.0 274 310 333 409 40.0 51.2 15.8 19.3 2.5PB5/12 X=18.47 Y=20.12 Z=35.16 x=0.2504 y=0.2728 L*=51.973 a*=-4.759 b*=-51.869 兰紫 AL39 透明 玻璃 铝 锡合金 铝 铬 氩 氧/氩=2/3 氩 氧/氩=2/3 2.0 2.0 2.0 2.5 0.7 0.5 1.8 6.0 324 288 373 465 43.9 48.3 10.7 16.0 5B6/12 X=19.76 Y=28.50 Z=43.48 x=0.2154 y=0.3107 L*=60.338 a*=-34.256 b*=-41.112 兰色 S534 透明 玻璃 镍铬钢 钛 镍铬钢 钛 氩 氧/氩=1/1 氩 氧/氩=1/1 2.0 3.0 2.0 3.0 0.7 2.0 1.5 4.0 360 361 417 376 43.7 54.7 14.8 16.8 2.5PB6/12 X=28.94 Y=30.12 Z=49.04 x=0.2677 y=0.2786 L*=61.758 a*=-0.394 b*=-50.141 兰紫\n表1(续)部分实施例的工艺数据和样品的性能指标 编号 基片 靶材成分 气体种类及 流量比例 压强 微巴 电流 安培 电压 伏特 透射率 % 门塞尔色码 X,Y,Z, 表色系统 x,y, 表色系统 L*,a*,b*, 表色系统 反射 色 CR36 透明 玻璃 铬 锌 铬 铬 氩 氧/氩=1/2 氩 氧/氩=1/2 2.0 2.5 2.0 2.2 0.6 1.0 1.8 6.0 334 295 402 455 46.2 54.1 14.5 12.4 2.5PB5/16 X=13.59 Y=14.79 Z=35.48 x=0.2128 y=0.2316 L*=45.342 a*=-4.179 b*=-81.500 兰紫 SS38 透明 玻璃 镍铬钢 锌 镍铬钢 铬 氩 氧/氩=1/2 氩 氧/氩=2/3 2.0 2.5 2.0 2.5 0.6 1.0 1.8 6.0 348 330 427 472 47.9 57.2 13.4 13.5 2.5PB5/14 X=13.91 Y=15.45 Z=32.39 x=0.2252 y=0.2503 L*=46.250 a*=-6.107 b*=-67.224 兰紫 CR40 透明 玻璃 铬 锡合金 铬 铬 氩 氧/氩=2/3 氩 氧/氩=2/3 2.0 2.5 2.0 2.5 0.6 0.5 1.8 0.9 331 287 391 472 46.9 52.1 6.6 7.9 10B5/12 X=18.35 Y=21.99 Z=38.60 x=0.2325 y=0.2786 L*=54.018 a*=-14.205 b*=-53.937 兰色 CR44 透明 玻璃 铬 锡合金 铬 锡合金 氩 氧/氩=2/3 氩 氧/氩=2/3 2.0 2.5 2.0 2.5 0.6 0.9 1.8 0.9 333 307 405 315 44.0 46.5 6.0 11.5 2.5PB4/16 X=11.27 Y=12.47 Z=29.46 x=0.2119 y=0.2344 L*=41.947 a*=-5.316 b*=-75.322 兰紫 CU1 透明 玻璃 铜 锡 钛 锡 氩 氧/氩=1/1 氩 氧/氩=1/1 2.5 3.0 2.5 3.0 0.4 1.2 2.0 1.2 305 317 305 320 48.1 50.5 18.0 28.5 5B5/8 X=15.89 Y=20.81 Z=29.24 x=0.2409 y=0.3156 L*=52.745 a*=-22.196 b*=-28.002 兰色\n表1(续)部分实施例的工艺数据和样品的性能指标 编号 基片 靶材成分 气体种类及 流量比例 压强 微巴 电流 安培 电压 伏特 透射率 % 门塞尔色码 X,Y,Z, 表色系统 x,y, 表色系统 L*,a*,b*, 表色系统 反射 色 FE35 透明 玻璃 镍铬钢 镍铬钢 镍铬钢 钛 氩 氧/氩=1/1 氩 氧/氩=1/1 2.0 3.0 2.0 3.0 0.6 2.0 1.5 4.0 365 388 377 378 54.9 49.8 13.3 18.1 5Y5/9 X=18.91 Y=19.01 Z=10.12 x=0.3936 y=0.3957 L*=50.699 a*=3.002 b*=59.804 金黄 SSN2 透明 玻璃 镍铬钢 锡 镍铬钢 钛 氮/氩=3/2 氧/氩=3/2 氮/氩=3/2 氮/氩=3/2 3.5 3.5 3.5 3.2 1.7 1.2 4.0 4.0 365 290 468 344 51.5 58.5 19.0 14.0 7.5B6/6 X=25.25 Y=29.71 Z=38.61 x=0.2698 y=0.3175 L*=61.403 a*=-13.754 b*=-22.154 兰色 SSN3 透明 玻璃 镍铬钢 锡 镍铬钢 锡 氮/氩=3/2 氧/氩=3/2 氮/氩=3/2 氧/氩=3/2 3.5 3.0 3.0 3.0 1.7 1.2 4.0 1.2 354 303 464 327 53.5 62.0 19.5 24.0 5B6/6 X=24.43 Y=29.17 Z=37.58 X=0.2680 Y=0.3199 L*=60.928 a*=-15.188 b*=-21.017 兰色 CU5 透明 玻璃 铜 锡 镍铬钢 锡 氩 氧/氩=1/1 氮/氩=3/2 氧/氩=3/2 3.0 3.1 3.1 3.2 0.7 1.2 4.0 1.2 344 308 462 289 50.5 54.0 19.0 26.0 5B5/12 X=15.45 Y=21.60 Z=34.12 x=0.2171 y=0.3035 L*=53.600 a*=-28.426 b*=-41.420 兰色 CU6 透明 玻璃 铜 锡 镍铬钢 钛 氩 氧/氩=3/2 氮/氩=3/2 氮/氩=3/2 2.8 3.4 3.0 3.3 0.7 1.2 4.0 4.0 344 306 463 345 49.0 54.5 19.0 14.0 5B5/12 X=15.48 Y=21.49 Z=33.98 x=0.2182 y=0.3029 L*=53.482 a*=-27.741 b*=-41.462 兰色 的电源和气体。\n通入氩气,控制氩气的流量,使真空压强维持在约2× 10-3毫巴;给装有金属铬靶的阴极通电,电流为1.8安培 ,电压为391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以2米/分的 速度与溅射阴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金属铬的溅射镀 膜,至550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6.6%;关闭阴极铬靶的电 源和气体。\n通入氧气和氩气,控制氧气和氩气的流量比例约为2∶3 ,使真空压强维持在2.5×10-3毫巴;给用于反应溅射氧化 铬的装有金属铬靶的阴极通电,电流为0.9安培,电压为472 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以2米/分的速度与溅射阴 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金属铬的反应溅射镀膜,至550 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7.9%;关闭阴极铬靶的电源和气体。\n本例样品的可见光谱透射率为8.2%,可见光谱反射率为 19.3%,太阳光谱透射率为9.7%,太阳光谱反射率为14.9%, 遮阳系数为0.328;玻璃面的反射色为兰色,门塞尔色码为10 B5/12,其他性能指标见表1。\n实施例2(见表1,编号:CU1).膜系结构为:|透明玻 璃1金属铜|氧化锡|金属钛|氧化锡|。阴极靶材尺寸为 380毫米×128毫米,阴极靶材为金属铜、金属钛和金属锡。\n真空泵系统将初始真空压强抽至低于1×10-4毫巴。\n通入氩气,控制氩气的流量,使真空压强维持在约2.5 ×10-3毫巴;启动直流电源系统,给装有金属铜靶的阴极通 电,电流为0.4安培,电压为305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 动下,以2米/分的速度与溅射阴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 行金属铜膜的溅射镀膜,至550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48.1% ;关闭阴极铜靶的电源和气体。\n通入氧气和氩气,控制氧气和氩气的流量比例约为1∶1 ,使真空压强维持在3.0×10-3毫巴;给用于反应溅射氧化 锡的装有金属锡靶的阴极通电,电流为1.2安培,电压为317 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以2米/分的速度与溅射阴 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金属锡的反应溅射镀膜,至550 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50.5%;关闭阴极锡靶的电源和气体。\n通入氩气,控制氩气的流量,使真空压强维持在约2.5 ×10-3毫巴;给装有金属钛靶的阴极通电,电流为2.0安培, 电压为305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以2米/分的速 度与溅射阴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金属钛的溅射镀膜 ,至550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18.0%;关闭阴极钛靶的电源 和气体。\n通入氧气和氩气,控制氧气和氩气的流量比例约为1∶1 ,使真空压强维持在3.0×10-3毫巴;给用于反应溅射氧化 锡的装有金属锡靶的阴极通电,电流为1.2安培,电压为320 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以2米/分的速度与溅射阴 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金属锡的反应溅射镀膜,至550 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28.5%;关闭阴极锡靶的电源和气体。\n本例样品的可见光谱透射率为29.4%,可见光谱反射率 为24.8%,太阳光谱透射率为19.8%,太阳光谱反射率为24.7 %,遮阳系数为0.384;玻璃面的反射色为兰色,门塞尔色码 为5B5/8,其他性能指标见表1。\n实施例3(见表1,编号:SSN2).膜系结构为:|透明 玻璃|镍铬钢氮化物|氧化锡|镍铬钢氮化物|氮化钛|。 阴极靶材尺寸为380毫米×128毫米,阴极靶材为镍铬钢、金 属锡和金属钛。\n真空泵系统将初始真空压强抽至低于1×10-4毫巴。\n通入氮气和氩气,控制氮气和氩气的流量比例约为3∶2 ,使真空压强维持在约3.5×10-3毫巴;启动直流电源系统, 给用于反应溅射镍铬钢氮化物的装有镍铬钢靶的阴极通电, 电流为1.7安培,电压为365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 ,以2米/分的速度与溅射阴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镍 铬钢的反应溅射镀膜,至550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51.5%; 关闭阴极镍铬钢靶的电源和气体。\n通入氧气和氩气,控制氧气和氩气的流量比例约为3∶2 ,使真空压强维持在3.5×10-3毫巴;给用于反应溅射氧化 锡的装有金属锡靶的阴极通电,电流为1.2安培,电压为290 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以2米/分的速度与溅射阴 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金属锡的反应溅射镀膜,至550 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58.5%;关闭阴极锡靶的电源和气体。\n通入氮气和氩气,控制氮气和氩气的流量比例约为3∶2 ,使真空压强维持在约3.5×10-3毫巴;给用于反应溅射镍 铬钢氮化物的装有镍铬钢靶的阴极通电,电流为4.0安培, 电压为468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以2米/分的速 度与溅射阴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镍铬钢的反应溅射 镀膜,至550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19.0%;关闭阴极镍铬钢 靶的电源和气体。\n通入氮气和氩气,控制氮气和氩气的流量比例约为3∶2 ,使真空压强维持在3.2×10-3毫巴;给用于反应溅射氮化 钛的装有金属钛靶的阴极通电,电流为4.0安培,电压为344 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以2米/分的速度与溅射阴 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金属钛的反应溅射镀膜,至550 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14.0%;关闭阴极钛靶的电源和气体。\n本例样品的可见光谱透射率为15.1%,可见光谱反射率 为29.5%,太阳光谱透射率为12.2%,太阳光谱反射率为18.3 %,遮阳系数为0.302;玻璃面的反射色为兰色,门塞尔色码 为7.5B6/6,其他性能指标见表1。\n实施例4(见表1,编号:SSN3).膜系结构为:|透明 玻璃|镍铬钢氮化物|氧化锡|镍铬钢氮化物|氧化锡|。 阴极靶材尺寸为380毫米×128毫米,阴极靶材为镍铬钢和金 属锡。\n真空泵系统将初始真空压强抽至低于1×10-4毫巴。\n通入氮气和氩气,控制氮气和氩气的流量比例约为3∶2 ,使真空压强维持在约3.5×10-3毫巴;启动直流电源系统, 给用于反应溅射镍铬钢氮化物的装有镍铬钢靶的阴极通电, 电流为1.7安培,电压为354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 ,以2米/分的速度与溅射阴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镍 铬钢的反应溅射镀膜,至550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53.5%; 关闭阴极镍铬钢靶的电源和气体。\n通入氧气和氩气,控制氧气和氩气的流量比例约为3∶2 ,使真空压强维持在3.0×10-3毫巴;给用于反应溅射氧化 锡的装有金属锡靶的阴极通电,电流为1,2安培,电压为202 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以2米/分的速度与溅射阴 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金属锡的反应溅射镀膜,至550 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62.0%;关闭阴极锡靶的电源和气体。\n通入氮气和氩气,控制氮气和氩气的流量比例约为3∶2 ,使真空压强维持在约3.0×10-3毫巴;给用于反应溅射镍 铬钢氮化物的装有镍铬钢靶的阴极通电,电流为4.0安培, 电压为464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以2米/分的速 度与溅射阴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镍铬钢的反应溅射 镀膜,至550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19.5%;关闭阴极镍铬钢 靶的电源和气体。\n通入氧气和氩气,控制氧气和氩气的流量比例约为3∶2 ,使真空压强维持在3.0×10-3毫巴;给用于反应溅射氧化 锡的装有金属锡靶的阴极通电,电流为1.2安培,电压为327 伏特;基片在传动系统的驱动下,以2米/分的速度与溅射阴 极靶材表面平行地行走;进行金属锡的反应溅射镀膜,至550 纳米单色光透射率约为24.0%;关闭阴极锡靶的电源和气体。\n本例样品的可见光谱透射率为24.6%,可见光谱反射率 为29.0%,太阳光谱透射率为22.2%,太阳光谱反射率为19.4 %,遮阳系数为0.419;玻璃面的反射色为兰色,门塞尔色码 为5B6/6,其他性能指标见表1。\n还有更多的实施例,其中有关的工艺数据和样品的性能 指标部分地列入了表1,此处不再赘述。\n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膜系结构及其四层膜系镀膜 玻璃具有如下突出优点:\n1.提高了反射色的色饱和度\n本发明在膜系结构设计方面,利用金属或金属氮化物膜 的反射特性和吸收特性,同时利用金属化合物膜折射和吸收 特性在光学干涉效应方面产生的特殊效果,减小了干涉光束 在两个反射界面反射干涉时的光强(振幅)之差,从而提高了 镀膜玻璃反射色的色饱和度。\n2.解决了不同厚度基片镀膜玻离的反射色存在色差的问题\n对于厚度不同的基片,既使是完全相同的镀膜条件,按 现有技术设计制造的产品,均出现程度不同的反射色的色差 。这主要是由于厚度不同的基片对可见光谱的吸收量不同而 导致的。本发明采用金属或金属氮化物膜作为最接近基片的 第一层膜,由于金属或金属氮化物膜的吸收系数和反射系数 很高,因而对透射光的影响远大于基片对透射光的影响,因 而,基片厚度的变化不足以影响总的光谱透射量,大大减弱 了因基片厚度不同造成镀膜玻璃反射色存在的色差。\n3.解决了镀膜玻璃透射率大范围调整的问题\n对现有技术的三层干涉膜系镀膜玻璃而言,可见光谱和 太阳光谱透射率的主要控制方法是利用金属膜的厚度变化, 且只能在极为窄小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出现可分辨的反 射色差。采用本发明四层膜系结构的制品,当第一层金属或 金属氮化物膜的厚度小于第二层金属或金属氮化物反射膜的 厚度时,选择第四层膜的材料和厚度,可使镀膜玻璃的可见 光谱和太阳光谱透射率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调整,而不影响可 见光谱反射率和反射色饱和度。\n4.提高了红外反射能力\n采用本发明膜系结构的制品,其第一层金属或金属氮化 物膜的红外反射能力一般高于三层膜系第一层金属氧化物膜 的红外反射能力,因而更有利于提高红外反射能力。\n综合上述,在本发明的膜系结构中,第一层金属或金属 氮化物膜是提高红外反射能力的关键膜层之一。第一层膜、 第二层膜和第三层膜的结合,相对于前述现有技术的三层干 涉膜系而言,是提高反射色饱和度的关键结构特性,对于产 生高的红外反射率和高的色饱和度,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 的膜结构特点;既可以独立构成膜系,也可以与第四层膜共 同构成膜系。
法律信息
- 1998-08-12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1996-09-11
- 1993-06-16
- 1992-12-0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