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风水隔离的机房空调机组,包括框架、制冷部件和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空气过滤网、换热器和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设有将制冷部件与风道系统隔离的风水隔离挡板;所述框架两侧面设有侧门,所述侧门包括衬板,所述风水隔离挡板与框架的底面,两侧侧门的衬板,以及框架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形成一个与风道系统隔离的制冷部件容置空间;所述侧门包括侧门板、保温层和衬板,所述侧门板与衬板间设有走管空间;所述风道系统里只有空气过滤网、风机、电加热器以及包括压缩机盘管和冷冻水盘管两组盘管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下方设有凝水盘,所述凝水盘底部设有排水孔,冷凝水排水管路从制冷部件容置空间接至凝水盘底部的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水盘通过凝水盘支撑固定在框架内,所述凝水盘支撑通过框架两侧侧门的衬板,以及框架的前面立柱或后面立柱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房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水隔离挡板底边固定安装在框架的底面上,顶边固定安装在框架的前面立柱上,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风水隔离挡板中部的斜面上,所述换热器位于风机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房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水隔离挡板底边安装在框架的底面上,顶边安装在框架的后面立柱或者凝水盘支撑上,所述凝水盘支撑固定在框架的后面立柱上,所述风机位于框架顶部,所述换热器位于风机和风水隔离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房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水隔离挡板由多个挡板分段拼接而成。
一种风水隔离的机房空调机组\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房空调机组,尤其是一种风水隔离的新型机房空调机组。\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大多数机房空调为了节省设备的空间,采用框架式的整体结构,对于上送风的机组,将风机部件放置在框架顶部,然后下面放置换热器部件,最下面为制冷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却水或者冷冻水管路、以及管路上的手动球阀、视液镜、电磁阀、膨胀阀等制冷配件)。对于下送风的机组,将换热器部件放置在框架最上部,然后下面放置制冷部件,最下面为风机部件。这两个送风方式的机组,所有的零部件均在整个风道内,对于特别是具有需要水源设备(冷却水或者冷冻水)的机组来说,整个空气流动的通道要经过整个水管路,然后送入机房,存在着空调用水进入机房内部的隐患。\n发明内容\n[0003]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机房空调机组,采用风水隔离的设计理念及框架结构,可以有效的解决空调用水进入机房内部的隐患。\n[0004]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n[0005] 一种风水隔离的机房空调机组,包括框架、制冷部件和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空气过滤网、换热器和风机,所述框架内设有将制冷部件与风道系统隔离的风水隔离挡板。\n[0006]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两侧面设有侧门,所述侧门包括衬板,所述风水隔离挡板与框架的底面,两侧侧门的衬板,以及框架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形成一个与风道系统隔离的制冷部件容置空间。\n[0007]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下方设有凝水盘,并通过凝水盘支撑固定在框架内,所述凝水盘支撑通过框架两侧侧门的衬板,以及框架的前面立柱或后面立柱固定。\n[0008] 作为优选,下送风方案中,所述风水隔离挡板底边固定安装在框架的底面上,顶边固定安装在框架的前面立柱上,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风水隔离挡板中部的斜面上,所述换热器位于风机的上方。\n[0009] 作为优选,上送风方案中,所述风水隔离挡板底边安装在框架的底面上,顶边安装在框架的后面立柱或者凝水盘支撑上,所述凝水盘支撑固定在框架的后面立柱上,所述风机位于框架顶部,所述换热器位于风机和风水隔离板之间。\n[0010] 作为优选,上送风方案中,所述风水隔离挡板由多个挡板分段拼接而成。\n[0011] 作为优选,所述凝水盘底部设有排水孔,冷凝水排水管路从制冷部件容置空间接至凝水盘底部的排水孔。\n[0012] 作为优选,所述侧门包括侧门板、保温层和衬板,所述侧门板与衬板间设有走管空间。\n[0013]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实现了风水隔离,通过风水隔离挡板将大多数制冷部件,特别是带有水源的管路和部件与风道系统完全隔离,避免了空调使用的水源进入机房的隐患。2、将制冷部件与风道隔离开来,使得经过换热器之后的高湿低温的空气流道没有制冷部件,减少冷凝水的产生,提高机组的显热比。3、本发明改变机组框架内的原有部件的布局,将制冷部件布置在框架下部一侧,通过隔离挡板进行了有效的风水隔离,并且上送风方案中风水隔离挡板采用分段拼接的形式,便于机组从正面进行维护,减少零部件的维护时间。4、侧门采用分层衬板加内部保温的结构形式,强度及可靠性能好,方便管路的连接。\n附图说明\n[001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正面示意图。\n[001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侧面示意图。\n[001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侧面示意图。\n[0017] 图中,1:框架 ,2:电气箱,3:空气过滤网,4:风机,5:压缩机,6:板式换热器,7:加湿器,8:电加热器,9:压缩机盘管,10:冷冻水盘管,11:凝水盘,12:凝水盘支撑,13:风水隔离挡板。\n具体实施方式\n[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n[0019] 实施例1\n[0020]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风水隔离的机房空调机组,为下送风水冷双冷源机组(冷却水+冷冻水双冷源),机组内部的空气流动如图2中箭头所示。机组主要由框架1,电气箱2、空气过滤网3、风机4、压缩机5、板式换热器6、加湿器7、电加热器8、风水隔离挡板13以及换热器组成。其中,换热器包括压缩机盘管9和冷冻水盘管10两组盘管。机组通过风水隔离挡板13(如弯折、焊接或拼接而成的钣金件)将整个风道系统和制冷部件隔离开来,其中制冷部件包括压缩机5、板式换热器6、加湿器7以及大部分的管路。在整个风道系统里只有空气过滤网3、风机4、电加热器8以及包括两组盘管9、10的换热器。\n[0021] 具体地,将制冷部件调整到框架1下部靠前面进行安装,风水隔离挡板13的底边固定安装在框架1的底面上,顶边固定安装在框架1的前面立柱上,两侧边分别固定安装在框架1两侧侧门的衬板上。风水隔离挡板13与框架1的底面、两侧侧门的衬板、以及框架的前面形成一个与风道系统隔离的制冷部件容置空间。风水隔离档板13的中部设有一个斜面段,风机4安装在该斜面段上,通过风水隔离档板13进行支撑,换热器安装在风机4上方,换热器固定在凝水盘11上面,通过凝水盘支撑12进行固定支撑。凝水盘支撑12通过框架1的前面立柱和两侧侧门的衬板进行固定。空气过滤网3设在换热器的回风面处。电加热器8安装在风水隔离档板13和凝水盘支撑12之间的送风空间内。为了减少冷凝水排水进入风道,凝水盘\n11的排水孔位于凝水盘11的底部,冷凝水排水管路直接从风水隔离挡板13下方的制冷部件容置空间连接到凝水盘11的排水孔。\n[0022] 机组侧门由侧门板、保温层和衬板三部分组成,在侧门板与衬板间有较大的空间,方便系统走管,减小管路进入风道的空间。\n[0023] 实施例2\n[0024]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风水隔离的机房空调机组,为上送风水冷双冷源机组(冷却水+冷冻水双冷源),机组内部的空气流动如图3中箭头所示。本实施例的机组中部件与实施例1是一致的,针对上送风结构特征,对各部件的布局和安装方式进行了合理调整,以实现风水隔离。具体地,将制冷部件调整到框架1下部靠后面进行安装,风水隔离档板13底边与框架1的底面相连,顶边与框架1的后面立柱或凝水盘支撑12相连,为了方便机组从正面对制冷部件进行维护,风水隔离挡板13可采用分段拼接的形式,能够在维护的时候打开。换热器斜放在框架中部,底部固定在凝水盘11上面,通过凝水盘支撑12进行固定支撑。凝水盘支撑12固定在框架1后面立柱和两侧侧门衬板上,位于风水隔离档板13的上方,换热器的上端通过换热器前支撑固定在框架1的前面。同样,为了减少冷凝水排水进入风道,冷凝水排水管路直接从风水隔离挡板13后面的空间安装到凝水盘11底部的排水孔。\n[0025] 空气过滤网3设置风道的回风口,通过框架底部支架和过滤网前支撑进行固定支撑。风机4安装在框架1的顶部,电加热器8安装在出风口处。\n[0026]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改变了原有风机、压缩机、换热器等各种部件的安装形式,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将压缩机、板式换热器等制冷部件以及水管路等均由风水隔离挡板与整个空气流动通道隔离开来,避免了制冷用水源随风进入机房的隐患。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虽然以双冷源机房空调机组为例,但是整个结构形式不限于双冷源机房空调机组,还包括风冷直膨式、水冷直膨式以及冷冻水型机房空调机组。
法律信息
- 2018-01-12
- 2018-01-12
- 2017-12-05
著录事项变更
申请人由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变更为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由21111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大道88号变更为21111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大道88号
- 2017-12-05
著录事项变更
申请人由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变更为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由21111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大道88号变更为21111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大道88号
- 2015-1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24F 1/00
专利申请号: 201510420429.0
申请日: 2015.07.16
- 2015-1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24F 1/00
专利申请号: 201510420429.0
申请日: 2015.07.16
- 2015-10-14
- 2015-10-1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5-07-01
|
2015-03-24
| | |
2
| | 暂无 |
2010-07-30
| | |
3
| | 暂无 |
2015-07-16
| | |
4
| | 暂无 |
2012-09-24
| | |
5
| | 暂无 |
2011-11-14
| | |
6
| | 暂无 |
2013-01-17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