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 |
申请号 | CN202221130424.6 | 申请日期 | 2022-05-12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IPC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4;7;;;B;2;3;K;3;7;/;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南通欧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通顺路55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南通欧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南通欧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印建友;陈佳媚 |
代理机构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松青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包括侧板一和侧板二,所述侧板一、侧板二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旋转固定机构;所述侧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移动装置一、移动装置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旋转固定机构,能够通过限位杆一与限位杆二保证甲壳梁在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卡槽可以避免甲壳梁发生脱落的现象,增强甲壳梁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甲壳梁进行夹持固定,同时不会影响到对甲壳梁进行转动,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在卡槽内设置有压板,能够将甲壳梁的架体进行紧固,避免在焊接时甲壳梁中的架体发生晃动的现象,增强甲壳梁的稳固性。
1.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包括侧板一(1)和侧板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一(1)、侧板二(2)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旋转固定机构(3);
所述侧板一(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移动装置一(5)、移动装置二(6),所述移动装置一(5)、移动装置二(6)的下表面设置有焊机(7),所述焊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焊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固定机构(3)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板(32),所述转板(3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一(33),所述转板(3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34),所述移动机构(34)的内侧面设置有夹板(35),所述夹板(35)的右侧面设置有卡槽(36),所述夹板(3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二(37),所述电动推杆二(3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板(38);
所述卡槽(36)的内顶部设置有压槽(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4)包括电动推杆一(341)和限位杆二(342),所述限位杆二(342)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块(343),所述限位杆二(342)的侧表面且位于辅助块(343)的外侧设置有弹簧(34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一(33)远离转板(32)的一端延伸至侧板一(1)的内部,且与侧板一(1)活动连接,所述卡槽(36)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两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二(37)的输出端延伸至压槽(39)的内部,所述压板(38)的位置位于压槽(39)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二(342)的一端与夹板(3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二(342)远离夹板(35)的一端贯穿侧板一(1),且延伸至侧板一(1)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块(343)的内侧面与侧板一(1)的外侧紧密贴合,且两者活动,所述弹簧(344)的一端与辅助块(34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44)远离辅助块(343)的一端与限位杆二(342)的侧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一(5)的位置位于移动装置二(6)的左侧,且两者不接触,两个所述焊机(7)与移动装置一(5)、移动装置二(6)通过机械臂相连接。
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n背景技术\n[0002] 建筑结构行业被认为是一个发展较慢的传统行业;建筑行业广泛使用的框架结构,最近半个世纪都没有显著的改进和创新;“甲壳柱”和“甲壳梁”是利用波纹钢板和钢管、钢板焊接成柱、梁的外壳,然后在其中浇筑混凝土,形成一种新的组合构件,这种组合构件可以大大减少钢的用量,节约成本。\n[0003] 如专利号为CN214558750U中介绍的一种矩形梁翻转机构,虽然解决了现有的焊接装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占用翻转空间较大,不适应翻转后两边实施自动化焊接的问题。\n[0004] 且现有的一些甲壳梁焊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n[0005] 1、无法对不同长度的甲壳梁进行夹持固定,导致实用性降低;\n[0006] 2、在对甲壳梁进行固定时,固定的效果不佳,在进行焊接时容易发生晃动的现象。\n实用新型内容\n[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n[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包括侧板一和侧板二,所述侧板一、侧板二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旋转固定机构;\n[0009] 所述侧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移动装置一、移动装置二,所述移动装置一、移动装置二的下表面设置有焊机,所述焊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焊头。\n[00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n[0011] 所述旋转固定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一,所述转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内侧面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右侧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夹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二,所述电动推杆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卡槽的内顶部设置有压槽。\n[00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n[0013]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一和限位杆二,所述限位杆二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块,所述限位杆二的侧表面且位于辅助块的外侧设置有弹簧远离转板的一端延伸至侧板一的内部,且与侧板一活动连接,所述卡槽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两对称布置。\n[001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n[0015] 所述电动推杆二的输出端延伸至压槽的内部,所述压板的位置位于压槽的内部。\n[001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n[0017] 所述限位杆二的一端与夹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二远离夹板的一端贯穿侧板一,且延伸至侧板一的外侧。\n[001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n[0019] 所述辅助块的内侧面与侧板一的外侧紧密贴合,且两者活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辅助块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辅助块的一端与限位杆二的侧表面固定连接。\n[002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n[0021] 所述移动装置一的位置位于移动装置二的左侧,且两者不接触,两个所述焊机与移动装置一、移动装置二通过机械臂相连接。\n[0022]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n[0023]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甲壳梁焊接机器人,通过设置旋转固定机构,能够通过限位杆一与限位杆二保证甲壳梁在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卡槽可以避免甲壳梁发生脱落的现象,增强甲壳梁的稳定性。\n[0024]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甲壳梁焊接机器人,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甲壳梁进行夹持固定,同时不会影响到对甲壳梁进行转动,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n[0025] 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甲壳梁焊接机器人,通过在卡槽内设置有压板,能够将甲壳梁的架体进行紧固,避免在焊接时甲壳梁中的架体发生晃动的现象,增强甲壳梁的稳固性。\n附图说明\n[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n[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侧板一的剖视图;\n[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的正视图;\n[0029]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的夹板的侧视图;\n[0030] 图5为图2中A出的放大图。\n[0031] 其中,1、侧板一;2、侧板二;3、旋转固定机构;31、电机;32、转板;33、限位杆一;34、移动机构;341、电动推杆一;342、限位杆二;343、辅助块;344、弹簧;35、夹板;36、卡槽;37、电动推杆二;38、压板;39、压槽;4、安装板;5、移动装置一;6、移动装置二;7、焊机;8、焊头。\n具体实施方式\n[003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n[0033]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甲壳梁焊接机器人,包括侧板一1和侧板二2,侧板一1、侧板二2的内侧面均设置有旋转固定机构3,便于对甲壳梁进行夹持,旋转固定机构3包括电机31,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板32,转板3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一33,限位杆一33远离转板32的一端延伸至侧板一1的内部,且与侧板一1活动连接,转板3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34,方便对夹板35的位置进行移动,移动机构34的内侧面设置有夹板35,夹板35的右侧面设置有卡槽36,方便架体卡住,卡槽36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两对称布置,夹板3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二37,电动推杆二37的输出端延伸至压槽39的内部,电动推杆二3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板38,便于将卡槽36内的架体进行压固,压板38的位置位于压槽39的内部,卡槽36的内顶部设置有压槽39,便于对压板38收纳。\n[0034] 通过设置此结构,通过旋转固定机构3,能够通过限位杆一33与限位杆二342保证甲壳梁在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卡槽36可以避免甲壳梁发生脱落的现象,增强甲壳梁的稳定性,通过在卡槽36内设置有压板38,能够将甲壳梁的架体进行紧固,避免在焊接时甲壳梁中的架体发生晃动的现象,增强甲壳梁的稳固性。\n[0035] 移动机构34包括电动推杆一341和限位杆二342,限位杆二342的一端与夹板3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限位杆二342远离夹板35的一端贯穿侧板一1,且延伸至侧板一1的外侧,限位杆二342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辅助块343,便于保证限位杆二342能够转动以及移动,辅助块343的内侧面与侧板一1的外侧紧密贴合,且两者活动,限位杆二342的侧表面且位于辅助块343的外侧设置有弹簧344,保证限位杆二342的稳固性,弹簧344的一端与辅助块34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弹簧344远离辅助块343的一端与限位杆二342的侧表面固定连接。\n[0036] 通过设置此结构,通过移动机构34,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甲壳梁进行夹持固定,同时不会影响到对甲壳梁进行转动,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n[0037] 侧板一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移动装置一5、移动装置二6,移动装置一5的位置位于移动装置二6的左侧,且两者不接触,两个焊机7与移动装置一5、移动装置二6通过机械臂相连接,移动装置一5、移动装置二6的下表面设置有焊机\n7,焊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焊头8,其中焊机7与两个移动装置均通过外界控制器进行控制,均为现有技术。\n[0038]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以将甲壳梁两侧边的架体伸出部分长度,可以插入到夹板\n35上的卡槽36内,然后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电动推杆一341带动夹板35向内侧移动,以此来将甲壳梁进行固定,再启动电动推杆二637带动压板38从压槽39内向卡槽36内移动,来对甲壳梁中架体伸出的部分进行二次固定,再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电机31带动转板32进行转动,来打动夹板35上的甲壳梁进行转动,再通过安装板4上的移动装置一5、移动装置二6来带动焊机7进行位置调整,再通过机械臂来对焊机7进行高度调整,最后通过焊头8对甲壳梁进行焊接;\n[0039] 在带动夹板35向内侧移动时,此时限位杆二37会向内侧移动,通过弹簧344的作用可以保证限位杆37的稳定性,通过用过辅助块343可以保证限位杆二342在侧板一1上可以活动。\n[004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