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新型无缝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承重层本体,所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上设置有混凝土连接件(3),相邻设置的混凝土承重层本体通过所述混凝土连接件(3)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固定槽(7),所述混凝土连接件(3)的横截面呈十字形,所述混凝土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固定槽(7)内并固定,所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内设置有空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缝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包括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上下设置;所述固定槽(7)位于所述上下设置的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缝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端部设置有混凝土密封件(1),所述混凝土密封件(1)的横截面成T字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缝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内分别设置有加强筋(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缝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内分别设置有空腔(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缝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所使用的混凝土规格型号不同。
一种新型无缝地下室混凝土底板\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无缝地下室混凝土底板。\n背景技术\n[0002] 钢筋混凝土低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板,是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结构中的基本结构或构件,常用作楼盖、平台、墙、挡土墙、基础、地坪、路面、水池等,应用范围极广。\n地下室混凝土底板由于面积较大,如果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成型,混凝土自身的热胀冷缩会引起自身的开裂,对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造成伤害,影响到地下室混凝土底板的使用。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无缝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包括混凝土层一、混凝土层二和混凝土连接层,混凝土层一和混凝土层二的一端设置在混凝土连接层上,混凝土连接层的横截面呈倒立的“T”形,混凝土连接层内设有注浆管和排水管,注浆管位于排水管的下方,混凝土层一和混凝土层二与混凝土连接层的制备原料不相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混凝土层一、混凝土层二和混凝土连接层是通过搭接固定的,由于混凝土连接层的横截面呈倒立的“T”形,长时间后,位于混凝土层一和混凝土层二下方的地基下降,很容易造成连接混凝土层一和混凝土层二用的混凝土连接层脱落,导致混凝土底板承重效果下降;并且,采用实心混凝土底板,施工成本造价高。\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缝地下室混凝土底板,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承重效果欠佳的问题。\n[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无缝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包括混凝土承重层本体,所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上设置有混凝土连接件,相邻设置的混凝土承重层本体通过所述混凝土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固定槽,所述混凝土连接件的横截面呈十字形设置,所述混凝土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固定槽内并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内设置有空腔。\n[0005] 所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包括第一混凝土层本体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本体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上下设置;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上下设置的第一混凝土层本体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的两端。\n[0006] 所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端部设置有混凝土密封件,所述混凝土密封件的横截面成T字型设置。\n[0007] 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本体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所使用的混凝土规格型号不同。\n[0008] 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本体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内分别设置有加强筋。\n[0009] 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本体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内分别设置有空腔。\n[00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n[001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凹槽,相邻设置的混凝土承重层本体通过凝土连接件固定连接,凝土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上下两端平行,避免因地基下降造成混凝土连接件脱离混凝土承重层本体,进而实现提高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承重效果;通过在第一混凝土层本体和第一混凝土层本体内分别设置空腔,达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重量轻省工省力,还便于安装和搬抬,加快施工进度和节约劳动时间,减少成本支出。\n附图说明\n[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底板示意图;\n[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承重层本体与混凝土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n[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层本体与空腔的关系配合图;\n[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密封示意图;\n[0016]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连接件示意图。\n[0017] 图中:1混凝土密封件、2第二混凝土层本体、3混凝土连接件、4第一混凝土层本体、\n5加强筋、6空腔、7固定槽。\n具体实施方式\n[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n[0019] 实施例一\n[0020]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无缝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包括混凝土承重层本体,所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上设置有混凝土连接件3,相邻设置的混凝土承重层本体通过所述混凝土连接件3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固定槽7,所述混凝土连接件3的横截面呈十字形,所述混凝土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固定槽7内并固定,所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内设置有空腔6;分别浇筑混凝土承重层本体和混凝土连接件3,避免混凝土自身的热胀冷缩引起自身的开裂,对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造成伤害,影响到地下室混凝土底板的使用;混凝土承重层本体和混凝土连接件3连接成一个整体,避免因地基下降造成混凝土连接件脱离混凝土承重层本体,进而实现提高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承重效果。\n[0021] 如图3和图4所述,本实施例中,混凝土承重层本体为多个拼接成地下室混凝土底板,相邻设置的混凝土承重层本体通过混凝土连接件3固定;混凝土连接件3横截面呈十字形设置;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混凝土规格型号不同;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下列混凝土的标号150、200、250、300、350、\n400、450、 500、550、600中的任意一种或者是多种;实际安装时,混凝土承重层本体包括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内分别设置空腔6,用于达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重量轻省工省力的目标,同时实现加快施工进度和节约劳动时间,减少成本支出;浇筑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和混凝土连接件3:步骤一,浇筑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并在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的两端留有凹槽,并在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内留有空腔6;步骤二,浇筑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在浇筑完成的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的基础上浇筑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并在第二混凝土层本体4的两端留有凹槽,并在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内留有空腔6;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两端的凹槽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两端的凹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固定槽7;步骤三,浇筑混凝土连接件3,在相邻浇筑的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之间浇筑混凝土连接件3,实现多个混凝土承重层本体连接成一个整体,避免因地基下降造成混凝土连接3件脱离混凝土承重层本体,进而实现提高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承重效果。\n[0022] 实施例二\n[0023] 如图5所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端部设置有混凝土密封件1,混凝土密封件1的横截面成T字型设置;实际安装时,预制: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混凝土连接件3和混凝土连密封件1;在模具中预制第一混凝土层本体\n4、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混凝土连接件3和混凝土密封件1,浇筑混凝土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同;将预制完成后的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混凝土连接件3 和混凝土密封件1挪到地下室进行安装;步骤一,将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 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安装在地下室地基上,再将凝土连接件3安装在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相邻设置的两端,再将混凝土连密封件1安装在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的边缘两端,便于安装和搬抬,加快施工进度和节约劳动时间,减少成本支出,避免因地基下降造成混凝土连接3件脱离混凝土承重层本体,进而实现提高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承重效果。\n[0024]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凹槽7,相邻设置的混凝土承重层本体通过凝土连接件3固定连接,凝土连接件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上下两端平行,避免因地基下降造成混凝土连接件3脱离混凝土承重层本体,实现提高混凝土承重层本体的承重效果;通过在第一混凝土层本体4和第二混凝土层本体2内分别设置空腔,达到混凝土承重层本体重量轻省工省力,还便于安装和搬抬,加快施工进度和节约劳动时间,减少成本支出。\n[002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