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池塘增氧装置 |
申请号 | CN201310138430.5 | 申请日期 | 2013-04-19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0375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IPC分类号 | A;0;1;K;6;3;/;0;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山水东路9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当前权利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发明人 | 何杰;徐跑;朱健 |
代理机构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池塘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筒、多孔螺旋桨、收集罩和浮箱;所述三通筒为T型;所述多孔螺旋桨由电机驱动,垂直设置在所述三通筒垂直通道内,所述多孔螺旋桨桨叶表面设置有与中空腔体相通的气孔;所述收集罩设置所述多孔螺旋桨下部,开口向下与多孔螺旋桨中空腔体相通,收集罩内接有通气管;所述浮箱设置在三通筒上。本发明不对水体重力做功,只克服水粘滞力形成水体水平流动的力量。具有增氧速度快,充氧、搅水效果好,能减少鱼病害发生,体积小操作方便等特点。
1.池塘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筒、多孔螺旋桨、收集罩和浮箱;所述三通筒为T型;所述多孔螺旋桨由电机驱动,垂直设置在所述三通筒垂直通道内,所述多孔螺旋桨桨叶表面设置有与中空腔体相通的气孔;所述收集罩设置所述多孔螺旋桨下部,开口向下与多孔螺旋桨中空腔体相通,收集罩内接有通气管;所述浮箱设置在三通筒上;所述三通筒水平方向为出水口,垂直方向为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长度可调;
当多孔螺旋桨旋转时,造成其后沿形成负压,使气体拉伸、分化成小气泡,达到与水体充分的快速混合增氧的目的,随桨的快速旋转,被增氧的水体从三通筒两边水平流出,没被增过氧的水体从进水口不断流入。
池塘增氧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属于池塘水体充气增氧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使空气与水体充分搅拌混合,不留深度盲区,造成池塘水体流动的活体空间的池塘增氧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池塘水体增氧一般有叶轮式、水车式、喷水式、射流式、充氧式、微孔增氧等。\n叶轮式、水车式、喷水式、射流式等是电机带动机械装置,把水抛向空中、散开,与空气充分接触,达到增氧的目的。这种增氧方式需要克服重力做功,耗电量大,噪声大,在夏天水体热分层时,对池塘中下部较冷水体无效,造成中下部水体死水状态,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孳生病原体,造成池鱼大量死亡;充氧式、微孔增氧等,是给池塘内的充气沸石或多孔管充气,气泡在上长升过程中与水体接触,达到增氧的目的,这种增氧方式受设置深度限制,随水体深度增加,产生的气泡越少,空气与水体接触的成程有限,在池塘中安装困难,还会给拉网、清理池塘带来困难,对面积大的池塘的铺设装置尤为困难。\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目前池塘增氧过程中增氧效果差,能耗高、噪声大、易留死角、操作不便等弊端,提供一种池塘增氧装置,能够使空气与水体快速的充分搅拌混合,不留深度盲区,造成池塘水体流动的活体空间,达到高效增氧效果。\n[0004]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n[0005] 池塘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筒、多孔螺旋桨、收集罩和浮箱;所述三通筒为T型;所述多孔螺旋桨由电机驱动,垂直设置在所述三通筒垂直通道内,所述多孔螺旋桨桨叶表面设置有与中空腔体相通的气孔;所述收集罩设置所述多孔螺旋桨下部,开口向下与多孔螺旋桨中空腔体相通,收集罩内接有通气管;所述浮箱设置在三通筒上。\n[0006]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筒水平方向为出水口,垂直方向为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长度可调。\n[0007] 本发明不对水体重力做功,只克服水粘滞力形成水体水平流动的力量。具有增氧速度快,充氧、搅水效果好,能减少鱼病害发生,体积小操作方便等特点 。\n附图说明\n[0008] 图1为本装置的纵切面图。\n[0009] 图2为本装置多孔螺旋桨的横断面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n[0011] 如图1所示一种池塘增氧装置主要是由三通筒、多孔螺旋桨、收集罩、通气管、浮箱,以及电机等组成。\n[0012] 三通筒8:呈“T”字型,向左右水平开口的为出水口6,垂直向下开口的为进水口9。\n进水口9内装有由电机1驱动的螺旋桨,带动水流从下面进入,从两边流出。进水口9根据池水深度可无限制调整。\n[0013] 多孔螺旋桨3:如图2所示所述螺旋桨是多孔螺旋桨3,桨内有空腔12,桨的后沿,有成排的小孔2与桨内空腔12相通。当桨旋转时,造成其后沿形成负压,使气体拉伸、分化成小气泡,达到与水体充分的快速混合增氧的目的,随桨的快速旋转,被增氧的水体从三通筒8两边水平流出,没被增过氧的水体从进水口9不断流入。同时造成池塘整个水体运动。\n[0014] 收集罩7:收集罩7固定在多孔螺旋桨3的下方,其喇叭筒状的开口向下,另一端与多孔螺旋桨3相连接,收集罩7收集的空气因浮力向多孔螺旋桨3的空腔12内供气,水流也会对收集罩7内的气体产生推动作用,增加气压。\n[0015] 通气管4:通气管4开口于收集罩7内,充气泵带动气体流入,充气深度较浅,阻力小,充气量大。\n[0016] 浮箱5:设在三通筒8的上方,使三通筒8处于水面下方,不克服重力做功。\n[0017] 下述为本发明的应用实施例。\n[0018] 实施例一:\n[0019] 把本发明增氧装置设置池塘内,调整浮箱5,使三通筒8处于水平面下,调整进水口9的深度于池塘深度的1/3处,固定好增氧装置的位置。开通电机1,接通气管4,增氧装置工作。8月份一天的清晨3点,5亩罗非鱼池塘有鱼开始浮头,开通电机1,接通气管4,增氧装置工作,2小时后,约鱼浮头消失池塘溶氧达到6毫克/升。\n[0020] 实施例二:\n[0021] 把本发明增氧装置设置池塘内,调整浮箱5,使三通筒8处于水平面下,调整进水口9的深度于池塘深度的2/3处,固定好增氧装置的位置。开通电机1,接通气管4,增氧装置工作。8月份一天晴天的中午12点,对10亩亩罗非鱼池塘增氧,开通电机1,接通气管4,增氧装置工作,开机3小时后,整个池塘水流成活体,池塘上下水体混均,池塘底层溶氧达到8毫克/升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本年该池塘鱼成活率明显提高。
法律信息
- 2017-06-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01K 63/04
专利号: ZL 201310138430.5
申请日: 2013.04.19
授权公告日: 2015.07.01
- 2015-07-01
- 2013-08-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01K 63/04
专利申请号: 201310138430.5
申请日: 2013.04.19
- 2013-07-10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1989-05-09
| | |
2
| |
2011-11-23
|
2011-05-13
| | |
3
| | 暂无 |
1987-01-23
| | |
4
| | 暂无 |
2013-04-19
| | |
5
| | 暂无 |
2007-02-13
| | |
6
| | 暂无 |
2011-07-12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