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伞型看护轮椅 |
申请号 | CN201020131448.4 | 申请日期 | 2010-03-16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61G5/08 | IPC分类号 | A;6;1;G;5;/;0;8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美迪健康事业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中国台湾苗栗县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美迪健康事业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美迪健康事业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林岳宏;蔡继鸿 |
代理机构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雅军 |
摘要
一种伞型看护轮椅,包含一个可以折收或展开的椅架单元、一个椅套、一个轮组、两支扶手、两个枢转单元,及两个定位单元。所述椅架单元包括分别具有一个定位孔的两支后长立管。每一支扶手分别包括一支悬臂及一个安装固定于所述悬臂的置放块,所述悬臂具有一支枢杆与一支自所述枢杆弯折的托杆。每一个枢转单元分别包括一支穿置在所述枢杆与所述后长立管间的枢轴。每一个定位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后长立管,供所述扶手展开时定位。借此,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扶手折收、组装较方便的特性。
1.一种伞型看护轮椅,包含一个椅架单元、一个安装于所述椅架单元的椅套、一个安装在所述椅架单元底端的轮组、两支扶手、两个枢转单元,及两个定位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架单元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支前短立管与两支后长立管,分别套置于所述前短立管、后长立管的四个顶枢座与四个底枢座,分别安装在所述顶枢座、底枢座之间且相互交叉枢结的四对连结杆,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后长立管顶段的两个把手;
每一支扶手分别包括一支悬臂,所述悬臂具有一支位于所述后长立管外侧的枢杆与一支自所述枢杆朝向前端弯折的托杆;
每一个枢转单元分别包括一支沿左右方向穿置在所述枢杆与所述后长立管之间的枢轴;
每一个定位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后长立管,供所述扶手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型看护轮椅,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定位单元分别包括一个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后长立管的定位孔、一支作动杆及一个操作钮,所述作动杆沿左右方向延伸,具有一个能插入、脱离所述定位孔的定位头部,及一个自所述定位头部延伸穿出所述枢杆的连结身部,所述操作钮安装于所述作动杆的连结身部并位于所述枢杆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型看护轮椅,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定位单元还分别包括一个安装于所述作动杆的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型看护轮椅,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定位单元还包括一个沿左右方向插置固定于所述枢杆的抵置筒,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该弹性件套置于所述作动杆的连结身部被限位在所述定位头部与所述抵置筒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型看护轮椅,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定位单元分别包括一个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后长立管的定位孔,及一支插入所述定位孔且固定于所述后长立管的定位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型看护轮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扶手还分别包括一个安装固定在所述托杆顶侧的置放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型看护轮椅,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枢转单元还分别包括一个沿左右方向插置固定于所述枢杆供所述枢轴穿置的衬筒,及一个安装固定于所述枢轴末端的固定件。
伞型看护轮椅\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方便展开与折收的伞型看护轮椅。\n背景技术\n[0002] 如图1、2所示,现有一种轮椅(或称运输椅)10具有一个立管单元11、四对枢结件\n12、四对连结杆13、四个轮子14、一个椅套15、两个把手16,及两个扶手17。\n[0003] 所述立管单元11具有相互平行的两支前立管111及两支后立管112。\n[0004] 每一对枢结件12分别具有安装于所述前立管111、后立管112的一个上环座121及一个下环座122,其中安装于所述前立管111的上环座121还具有一个供所述扶手17插置或脱离的穿孔123。\n[0005] 每一对连结杆13分别具有相互交叉枢结的二杆体,所述杆体分别枢结于前述上环座121、下环座122。\n[0006] 所述轮子14分别安装在所述前立管111、后立管112的底端。\n[0007] 所述椅套15安装固定在所述前立管111、后立管112之间。\n[0008] 所述把手16分别安装于所述后立管112顶端。\n[0009] 每一个扶手17分别具有一个枢结于所述后立管112的枢结部171,一个可插入或脱离上环座121的穿孔123的插结部172,一个安装于所述插结部172同时插入所述穿孔\n123内的凸钮173,及一个可连动所述凸钮173的拉杆174。\n[0010] 所述轮椅10虽然具有可以展开与折叠收合的使用功能,但仍存在有下述缺点:\n[0011] 一、要折叠收合所述扶手17,必须先拉动所述拉杆174使所述凸钮173脱离穿孔\n123,接着将该扶手17的插结部172往上提起脱离所述穿孔123,然后再将扶手17往外转动后放下,具有折叠收合、组装扶手17较不方便的缺点。\n[0012] 二、所述扶手17安装在所述前立管111与所述后立管112之间,存在有体积较大、增加重量的缺点。\n[0013] 三、当患者坐在所述椅套15时,手肘是放置在扶手17上,为了节省扶手17的管材,通常会降低该扶手17的高度,如此使得患者双手极易感到不舒适,如果要解决此问题就必需增加扶手17的高度,但是这样又会增加扶手17的管材使用量、增加扶手17的体积及重量,而且折收扶手17后扶手17会突出,增加包装材积。\n[0014] 四、安装于所述前立管111的上环座121必须制造出所述穿孔123,具有制造较麻烦的缺点。\n发明内容\n[001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方便折叠收合、组装,且扶手体积小、重量轻的伞型看护轮椅。\n[0016] 本实用新型的伞型看护轮椅,包含一个椅架单元、一个安装于所述椅架单元的椅套、一个安装在所述椅架单元底端的轮组、两支扶手、两个枢转单元,及两个定位单元,其特征在于:\n[0017] 所述椅架单元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支前短立管与两支后长立管,分别套置于所述前短立管、后长立管的四个顶枢座与四个底枢座,分别安装在所述顶枢座、底枢座之间且相互交叉枢结的四对连结杆,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后长立管顶段的两个把手。\n[0018] 每一支扶手分别包括一支悬臂及一个置放块,所述悬臂具有一支位于所述后长立管外侧的枢杆与一支自所述枢杆朝向前端弯折的托杆,所述置放块安装固定在所述托杆顶侧。\n[0019] 每一个枢转单元分别包括一支沿左右方向穿置在所述枢杆与所述后长立管之间的枢轴。\n[0020] 每一个定位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后长立管,供所述扶手展开时定位。\n[002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伞型看护轮椅,每一个定位单元分别包括一个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后长立管的定位孔、一支作动杆及一个操作钮,所述作动杆沿左右方向延伸,具有一个能插入、脱离所述定位孔的定位头部,及一个自所述定位头部延伸穿出所述枢杆外的连结身部,所述操作钮安装于所述作动杆的连结身部并位于所述枢杆外侧。\n[002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伞型看护轮椅,每一个定位单元还分别包括一个安装于所述作动杆的弹性件。\n[002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伞型看护轮椅,每一个定位单元还包括一个沿左右方向插置固定于所述枢杆的抵置筒,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弹性件套置于所述作动杆的连结身部被限位在所述定位头部与所述抵置筒之间。\n[002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伞型看护轮椅,每一个定位单元分别包括一个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后长立管的定位孔,及一支插入所述定位孔且固定于所述后长立管的定位杆。\n[002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伞型看护轮椅,每一支扶手还分别包括一个安装固定在所述托杆顶侧的置放块。\n[002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伞型看护轮椅,每一个枢转单元还分别包括一个沿左右方向插置固定于所述枢杆供所述枢轴穿置的衬筒,及一个安装固定于所述枢轴末端的固定件。\n[002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伞型看护轮椅的扶手能以所述枢轴为支轴转动,除了折收、组装相当方便之外,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功效。\n附图说明\n[0028] 图1是一种现有轮椅的展开立体图;\n[0029] 图2是所述现有轮椅的折叠收合立体图;\n[0030]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伞型看护轮椅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n[0031] 图4是一类似图3的视图,其中省略椅套未绘出以方便观看一个椅架单元与两个枢转单元及两个定位单元;\n[0032] 图5是一采自图4的前视图,图中所述伞型看护轮椅呈展开状态;\n[0033] 图6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n[0034] 图7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前视暨组合剖视图,图中一支作动杆插入一个定位孔内;\n[0035] 图8是一类似图7的组合剖视图,图中所述作动杆脱离所述定位孔;\n[0036] 图9是一类似图5的前视图,图中所述伞型看护轮椅呈折叠收合状态;\n[0037] 图10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侧视图,说明另一种定位单元,图中一支扶手呈展开状态;\n[0038] 图11是一类似图10的视图,图中所述扶手呈折叠收合状态。\n[0039] 图中:20.椅架单元;21.前短立管;22.后长立管;23.顶枢座;24.底枢座;25.连结杆;26.把手;30.椅套;31.坐垫;32.靠垫;40.轮组;41.滚轮;50.踩踏单元;51.前枢座;52.前杆;53.踏板;60.扶手;61.悬臂;611.枢杆;612.托杆;613.第一穿孔;614.第二穿孔;62.置放块;70.枢转单元;71.固定套筒;72.衬筒;73.枢轴;74.固定件;80.定位单元;81.作动杆;811.定位头部;812.连结身部;82.弹性件;83.抵置筒;831.容置孔;\n84.操作钮;85.定位孔;90.定位单元;91.定位孔;92.定位杆。\n具体实施方式\n[0040]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n[0041] 在详细说明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例如前、后、左、右、顶、底是以正常使用方位为基准。\n[0042] 参阅图3、图4、图5、图6、图7,本实用新型伞型看护轮椅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椅架单元20、一个椅套30、一个轮组40、一个踩踏单元50、两支扶手60、两个枢转单元70,及两个定位单元80。\n[0043] 所述椅架单元20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支前短立管21与两支后长立管22,分别套置于所述前短立管21、后长立管22的四个顶枢座23与四个底枢座24,分别安装在所述顶枢座23、底枢座24之间且相互交叉枢结的四对连结杆25,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后长立管22顶段的两个把手26。\n[0044] 所述椅套30安装固定在所述前短立管21、后长立管22之间,包括一个坐垫31及一个靠垫32。\n[0045] 所述轮组40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前短立管21、后长立管22底端的四个滚轮41。\n[0046] 所述踩踏单元50包括分别套置在所述前短立管21且位于所述顶枢座23底侧的两个前枢座51,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前枢座51且朝向前端、底端延伸的两支前杆52,及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前杆52底端的两个踏板53。\n[0047] 每一支扶手60分别包括一支悬臂61及一个置放块62。\n[0048] 所述悬臂61具有一支位于所述后长立管22外侧的枢杆611与一支自所述枢杆\n611朝向前端弯折的托杆612,及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枢杆611的一个第一穿孔613和一个第二穿孔614。\n[0049] 每一个枢转单元70分别包括一个套置固定于所述后长立管22并位于所述顶枢座\n23顶端的固定套筒71,一支沿左右方向插入所述第一穿孔613且固定于所述枢杆611的衬筒72,一支沿左右方向穿过所述衬筒72与所述固定套筒71和所述后长立管22的枢轴73,及一个安装固定于所述枢轴73末端防止所述枢轴73脱离的固定件74。\n[0050] 在所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枢轴73为螺栓,所述固定件74为螺帽,所述扶手60可以以所述枢轴73为支轴摆动。\n[0051] 每一个定位单元80分别包括一支作动杆81、一个套置在所述作动杆81外的弹性件82、一个沿左右方向插入所述第二穿孔614且固定于所述枢杆611的抵置筒83、一个与所述作动杆81连结的操作钮84,及一个沿左右方向设置于所述后长立管22的定位孔85。\n[0052] 所述作动杆81沿左右方向延伸,具有一个可插入或脱离所述定位孔85的大径的定位头部811,及一个自所述定位头部811延伸并穿过所述抵置筒83且穿出所述枢杆611的小径的连结身部812。\n[0053] 所述弹性件82在所述较佳实施例中为一压缩弹簧,套置在所述连结身部812外,分别抵置于所述定位头部811与所述抵置筒83而被限位,所述弹性件82具有使所述定位头部811恒朝向所述定位孔85移动的功能。\n[0054] 所述抵置筒83具有一个阶级状容置孔831,用以容装所述弹性件82同时供所述弹性件82抵置。\n[0055] 所述操作钮84与所述作动杆81的连结身部812螺锁连结并位于所述枢杆611外侧。\n[0056] 使用时,当本实用新型伞型看护轮椅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所述扶手60的悬臂61通过所述枢轴73插入所述衬筒72与所述后长立管22,及所述作动杆81的定位头部811插入所述定位孔85而获得定位,此时患者的手肘可以搁置在所述置放块62上,参阅图8、图\n9,要折叠收合本实用新型伞型看护轮椅,只需将所述操作钮84往外拉,就可以带动所述作动杆81的定位头部811脱离所述定位孔85,此时所述扶手60就可以以所述枢轴73为支轴配合本身重量自动朝向底端摆动,接着再折收所述踩踏单元50和所述椅架单元20,就可以完成本实用新型伞型看护轮椅的折叠收合作业,参阅图9、图8、图7、图5、图3,要展开本实用新型伞型看护轮椅,只需先展开所述椅架单元20和所述踩踏单元50,接着施力将所述悬臂61抬起,使所述悬臂61朝向顶端摆动,当所述作动杆81的定位头部811对准所述定位孔85,通过所述弹性件82的回复弹力,所述作动杆81的定位头部811将自动插入所述定位孔85内,完成本实用新型伞型看护轮椅的展开作业。\n[0057] 此外,如图10、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定位单元90包括一个沿左右方向设置于所述后长立管22的定位孔91,及一支插入所述定位孔91且固定于所述后长立管22的定位杆92,当所述扶手60位于展开使用状态时,可以通过所述定位杆92挡止在所述悬臂\n61的枢杆611后端,使所述悬臂61定位,要折收所述扶手60,只需施力予所述悬臂61使所述悬臂61以所述枢轴73为支轴朝向后端转动,就可完成所述扶手60的折收作业。\n[0058]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伞型看护轮椅具有下述功效:\n[0059] 一、本实用新型只需将所述操作钮84往外拉带动所述作动杆81,使所述定位头部\n811脱离所述定位孔85,就可以折收所述扶手60,或抬起所述扶手60,使所述定位头部811自动插入所述定位孔85,就可以组装所述扶手60,具有折收、组装所述扶手60较方便的功效。\n[0060] 二、本实用新型只需使所述悬臂61朝向后端转动,就可以折收所述扶手60,或使所述悬臂61朝向前端转动到被所述定位杆92挡止,就可以组装所述扶手60,具有折收、组装所述扶手60较方便的功效。\n[0061] 三、本实用新型所述扶手60的悬臂61只与所述后长立管22连结,不与所述前短立管21连结,具有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功效。\n[0062] 四、本实用新型只需缩短所述扶手60的悬臂61长度,就可以提高所述置放块62的高度,具有可以缩小所述扶手60的体积、减轻重量及提高使用舒适度的功效。\n[0063] 五、本实用新型所述顶枢座23、底枢座24的设计相同,具有制造较方便的功效。
法律信息
- 2015-05-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61G 5/08
专利号: ZL 201020131448.4
申请日: 2010.03.16
授权公告日: 2010.11.17
- 2010-11-1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4-09-27 | 2014-09-27 | | |
2 | | 2016-05-21 | 2016-05-21 | | |
3 | | 2016-05-21 | 2016-05-21 | | |
4 | | 2016-01-25 | 2016-01-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