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有机食品的培养基 |
申请号 | CN200910111653.6 | 申请日期 | 2009-05-05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4519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IPC分类号 | C;0;5;G;1;/;0;0;;;C;0;5;F;1;5;/;0;0;;;C;0;5;F;1;7;/;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福建春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长兴城A区A2-201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福建春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福建春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戴维浩;李汉昌;蔡春辉;陈敬盛 |
代理机构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食品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采用有机肥料为主要原料,配用副料,符合有机生产的使用标准作为有机食品的培养基,其中的有机肥料为采用由植物碎末成的猪栏垫料通过微生物处理后而成。本发明的培养基适用于植物农产品和食用菌的栽培,可以改变原农产品及食用菌培养基中农药及重金属的残留;可以提高食用菌产量;缩短培养周期,节省控温能源;培养出的农产品及食用菌有利于人体健康,完全符合有机食品的标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1.一种有机食品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采用有机肥料和植物秸秆为主要原料,配用副料作为有机食品培养基;
所述有机肥料为采用植物碎末通过微生物处理后变成有机肥料;
所述有机肥料的原料采用由植物碎末成的猪栏垫料;
其副料培养基为绿肥和碳酸钙或石膏粉;
所述的植物秸秆利用机械破碎颗粒要求5-25毫米,再进行生物处理、露天浇水、翻堆、发酵二十天以后,温度在自动发热至60-70℃备用;
所述有机肥料的制备过程如下:
A配制养护液:采用液体益酶菌,以1000升水中加入6.6升的益酶菌,在温度20℃以下,湿度80%以上,静置培养24小时后成为养护液;
B计算原料用量:以1吨有机肥料成品使用150升养护液,并以有机肥料成品的重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原料的用量:
猪栏垫料原料堆松=长×宽×高×0.4
有机肥料成品的重量=猪栏垫料原料堆松×0.7;
C第一程序:将猪栏垫料从猪舍中清出至发展槽中,堆置成1m高以上,堆松不可按压,整齐堆置,堆置第一天于表面均匀喷洒10升养护液;第二至第六天每天于表面喷洒2升养护液,分数次喷洒,以保持堆松表面的湿度;第七天进行翻堆,将原料平铺,平铺厚度
10-30cm,于表面喷洒10升养护液,再行进翻搅,均匀打散5-6次,使湿度降至65%, 再喷洒养护液20升,再行进翻搅,均匀打散5-6次,使湿度降至65%,集中堆置至发展槽,进行第二程序;
D第二程序:第一程序结束后的物料集中堆置至发展槽,堆置成1m高以上,堆松不可按压,整齐堆置;堆置第一天于表面均匀喷洒10升养护液;第二至第六天每天于表面喷洒
2升养护液,分数次喷洒,以保持堆松表面的湿度;第七天进行翻堆,将原料平铺,平铺厚度
10-30cm,于表面喷洒15升养护液,再行进翻搅,均匀打散5-6次,使湿度降至65%, 再喷洒养护液15升,再行进翻搅,均匀打散5-6次,使湿度降至65%,集中堆置至发展槽,进行第三程序;
E第三程序:第二程序结束后的物料集中堆置至发展槽,堆置成1m高以上,堆松不可按压,整齐堆置;堆置第一天于表面均匀喷洒10升养护液;第二至第六天每天于表面喷洒
2升养护液,分数次喷洒,以保持堆松表面的湿度;第七天进行翻堆,将原料平铺,平铺厚度
10-30cm,于表面喷洒15升养护液,再行进翻搅,均匀打散5-6次,使湿度降至65%, 再喷洒养护液15升,再行进翻搅,均匀打散5-6次,使湿度降至40%,集中,过筛,包装,堆放72小时后即成有机肥料成品;
所述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培养,所述金针菇培养基的配方为,按照质量份数:有机肥料40-60份,植物秸秆25-59份,绿肥5-15份,碳酸钙1-3份,所述金针菇培养基含水量按
60-68wt%;
所述培养基用于银耳培养基,所述银耳培养基的配方为,按照质量份数:有机肥料
20-30份,植物秸秆36-60份,绿肥5-12份,石膏粉1-3份,所述银耳培养基含水量按
60-68wt%;
所述培养基用于杏鲍菇培养基,所述杏鲍菇培养基的配方为,按照质量份数:有机肥料40-50份,植物秸秆49-60份,绿肥6-15份,碳酸钙1-3份,所述杏鲍菇培养基含水量按
60-68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食品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料为绿肥或常规的食用菌培养副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食品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用于植物农产品或食用菌的基础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食品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肥为豆饼、菜籽饼或豆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有机食品的培养基\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有机食品的培养基。\n背景技术\n[0002] 食用菌是一种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的特种作物,全国最大食用菌生产基地是古田县,该县食用菌生产量大,出口量为全国之冠,是中国食用菌之都。尤其是银耳(白木耳)产量占全国的90%。食用菌不仅味美鲜嫩,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然目前市场上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培养基,大部分都采用未经任何处理(含有农药残留物及重金属)的棉籽壳、麸皮等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因其生产出来的食用菌中的残留物质间接地危害了人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有机食品或AA绿色食品需求也越来越高。有机食品的培养基主要针对于在平常培养基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例农残和药残。但是现有食用农作物及(食用菌)的培养基,多采用现成未经任何处理的原材料如:棉籽壳、麸皮等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残留物,很难生产出达到国家绿色有机食品的要求。\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食品的培养基,通过该培养基可以改变原农产品及食用菌培养基中农药及重金属的残留;使用后可以改善大型养猪场的污染问题,从源头上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缩短培养周期,节省控温能源;培养出的农产品及食用菌达到国家有机食品的标准;有利于人体健康,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n[0004] 本发明的有机食品的培养基为:所述培养基采用有机肥料为主要原料,配用副料作为有机食品的培养基。\n[0005]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本发明是采用猪栏垫料(植物碎末)和植物桔杆经过微生物处理后变成有机肥料,再以绿肥为副料结合成农产品及食用菌的培养基,该培养基符合HJ/T800-2001有机食品技术规范要求,可以改变原农产品及食用菌培养基中农药及重金属的残留;使用后可以改善大型养猪场的污染问题,从源头上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猪栏垫料更容易提供菌丝体所要收的营养,缩短菌丝体的生长周期;植物秸秆可以增加培养基的通气量,促进菌丝生长,提高产量,缩短培养周期,节省控温能源,生成的成品对人体的健康有促进作用,而且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n具体实施方式\n[0006] 本发明的有机肥料的原料采用由植物碎末组成的猪栏垫料和植物桔杆,通过微生物处理后变成有机肥料。\n[0007] 植物碎末通过过筛“颗粒”控制在1-6毫米之间;如果是稻草,机械破碎颗粒以长度为准控制在0.5至15厘米之厚作为猪栏垫料。\n[0008] 作物秸秆(甘蔗渣、玉米芯等)利用机械破碎颗粒要求5-25毫米,再进行生物处理、露天浇水、翻堆、发酵二十天以后,温度在自动发热至60-70度即可备用。\n[0009] 绿肥中黄豆饼颗粒1.5毫米以内,含水量在15%以内,干燥保存以备用。\n[0010] 以1吨有机肥料成品为例,说明制备过程如下:\n[0011] (1)配制养护液:采用购于天怡福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益酶菌(液体,诱导基),以1000升水中加入6.6升的该益酶菌,在温度20℃以下,湿度80%以上,静置培养24小时后成为养护液;\n[0012] (2)计算原料用量:以1吨有机肥料成品使用150升养护液,并以有机肥料成品的重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原料的用量:\n[0013] 猪栏垫料原料堆松=长×宽×高×0.4,70%湿度之肥料密度约为2.5m3/T,M=V/D,M=体积/2.5=体积×0.4。\n[0014] 有机肥料成品的重量=猪栏垫料原料堆松×0.7;\n[0015] (3)第一程序:将猪栏垫料从猪舍中清出至发展槽中,堆置成1m高以上,堆松不可按压,整齐堆置,堆置第一天于表面均匀喷洒10升养护液;第二至第六天每天于表面喷洒\n2升养护液,分数次喷洒,以保持堆松表面的湿度;第七天进行翻堆,将原料平铺,平铺厚度\n10-30cm,于表面喷洒10升养护液,再行进翻搅,均匀打散5-6次,使湿度降至65%,再喷洒养护液20升,再行进翻搅,均匀打散5-6次,使湿度降至65%,集中堆置至发展槽,进行第二程序;\n[0016] (4)第二程序:第一程序结束后的物料集中堆置至发展槽,堆置成1m高以上,堆松不可按压,整齐堆置;堆置第一天于表面均匀喷洒10升养护液;第二至第六天每天于表面喷洒2升养护液,分数次喷洒,以保持堆松表面的湿度;第七天进行翻堆,将原料平铺,平铺厚度10-30cm,于表面喷洒15升养护液,再行进翻搅,均匀打散5-6次,使湿度降至65%,再喷洒养护液15升,再行进翻搅,均匀打散5-6次,使湿度降至65%,集中堆置至发展槽,进行第三程序;\n[0017] (5)第三程序:第二程序结束后的物料集中堆置至发展槽,堆置成1m高以上,堆松不可按压,整齐堆置;堆置第一天于表面均匀喷洒10升养护液;第二至第六天每天于表面喷洒2升养护液,分数次喷洒,以保持堆松表面的湿度;第七天进行翻堆,将原料平铺,平铺厚度10-30cm,于表面喷洒15升养护液,再行进翻搅,均匀打散5-6次,使湿度降至65%,再喷洒养护液15升,再行进翻搅,均匀打散5-6次,使\n[0018] 湿度降至40%,集中,过筛,包装,堆放72小时后即成有机肥料成品。\n[0019] 所述副料为绿肥、作物桔杆或常规的食用菌的副料中的一种或几种。\n[0020] 所述培养基用于金针菇的培养,所述金针菇培养基的配方为,按照质量份数:有机肥料40-60份,植物桔杆25-59份,绿肥5-15份,碳酸钙1-3份,所述金针菇培养基含水量按60-68wt%。\n[0021] 所述培养基用于银耳培养基,所述银耳培养基的配方为,按照质量份数:有机肥料20-30份,植物桔杆36-60份,绿肥5-12份,石膏粉1-3份,所述银耳培养基含水量按\n60-68wt%。\n[0022] 所述培养基用于杏鲍菇培养基,所述杏鲍菇培养基的配方为,按照质量份数:有机肥料40-50份,植物桔杆49-60份,绿肥6-15份,碳酸钙1-3份,所述杏鲍菇培养基含水量按60-68wt%。\n[0023] 所述绿肥为豆饼、菜籽饼或豆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n[0024] 本发明的培养基用于植物农产品或食用菌的培养。\n[0025] 本发明的培养基中多用的有机肥料中各元素经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中所示\n[0026] \n[0027] 有机食用菌培养基的检测中心报告\n[0028] \n[0029] 以上表中可以得出,本发明的有机肥料中营养成分高,而金属离子含量极微,或几乎没有,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有机肥料的培养基符合于绿色有机农产品和食用菌有机栽培标准。\n[0030] 下面以有机培养基和传统培养基对金针菇培养过程和结果为参考依据:\n[0031] \n 长菌(天) 催蕾(天) 缓冲(天) 抑制(天) 发育(天) 产量(克/\n 瓶)\n 传统培养 22 10 2-3 10 14 100-180\n 基\n 有机培养 22 8-9 2 8-9 13 200\n 基\n[0032] 以下通过几个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n[0033] 实施例1\n[0034] 该有机肥用于金针菇培养基,按照质量份数\n[0035] 有机肥料40份,芦苇杆25,甘蔗渣23.5份,绿肥10份,碳酸钙1.5份,所述金针菇培养基含水量按60-68wt%,其中绿肥为豆饼、菜籽饼或豆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n[0036] 培养基搅拌时,按栽培的不同品种、不同主辅料和不同的比例混合,预先干拌1-2分钟,再补水至含水量53-68%搅拌均匀、拌料装袋(瓶)到灭菌时间的控制,当天气温在\n25℃以下,操作过程时间控制在12小时以内,当天气温在35℃以下,操作过程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如温度在25℃以上必须加3-5‰的石灰水)。\n[0037] 按照常规的金针菇培养过程进行培养,可缩短培养期2-3天,同时又可提高产量\n5%,降低成本5%-15%,成品质量达到有机食品要求的标准。\n[0038] 实施例2\n[0039] 该有机肥用于银耳培养基,按照质量份数:\n[0040] 有机肥料30份,甘蔗渣30份,玉米芯30份,绿肥8.5份,石膏粉1.5份,所述银耳培养基含水量按60-68wt%;其中绿肥为豆饼、菜籽饼或豆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n[0041] 培养基搅拌时,按栽培的不同品种和不同主辅料按不同的比例,预先干拌1-2分钟,再补水至含水量53-68%搅拌均匀、拌料装袋(瓶)到灭菌时间的控制,当天气温在\n25℃以下,操作过程时间控制在12小时以内,当天气温在35℃以下,操作过程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n[0042] 按照常规的银耳培养过程进行培养,可缩短培养期2-3天,同时又可提高产量不变,降低成本5%-10%,成品质量达到有机食品要求的标准。\n[0043] 实施例3\n[0044] 该培养基用于杏鲍菇培养基,按照质量份数:有机肥料40份,经过处理后的甘蔗渣,玉米芯和芦苇共49份,绿肥9.5份,碳酸钙1.5份,所述杏鲍菇培养基含水量按\n60-68wt%,所述绿肥为豆饼、菜籽饼或豆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n[0045] 以上甘蔗渣,玉米芯和芦苇的处理为:粉碎后自然堆放,温度达到25℃后再堆放1周到1月,分堆,加入采用购于天怡福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益酶菌(液体),以100升水中加入5升的该益酶菌,喷洒该菌液使堆达到65%的湿度,3个月后可使用。
法律信息
- 2013-08-07
- 2010-01-06
- 2009-09-30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4-09-15
|
2003-09-26
| | |
2
| |
2004-06-09
|
2002-11-26
| | |
3
| |
2008-02-20
|
2007-07-17
| | |
4
| |
2006-06-07
|
2005-07-06
| | |
5
| |
2009-03-25
|
2008-10-31
| | |
6
| |
2005-02-09
|
2004-08-18
| | |
7
| |
2007-06-20
|
2005-12-13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