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物件运输设备 |
申请号 | CN200910169414.6 | 申请日期 | 2009-08-31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869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5B61/20 | IPC分类号 | B65B61/20;B65B57/00;B25J15/02;B25J15/06;B25J18/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山横坪公路30***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传华;朱纯彬;王刚;易明德;宋国云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件运输设备,其包括:机架;物件供给装置,所述物件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供应有待拾取和放置的物件;物件取放装置,所述物件取放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拾取和放置所述物件,其中所述物件取放装置进一步包括:中转台,所述中转台用于临时存放物件;第一取放单元,所述第一取放单元用于将物件从物件供给装置取放到所述中转台上;第二取放单元,所述第二取放单元用于将所述物件从所述中转台取放到容器中;其中所述第一取放单元和所述第二取放单元可同步地移动。使用本发明的物件运输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包装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包装作业的一致性、正确性、准确性和生产效率。
1.一种物件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物件供给装置,所述物件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供应有待拾取和放置的物件;
物件取放装置,所述物件取放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拾取和放置所述物件,其中所述物件取放装置进一步包括:
中转台,所述中转台用于临时存放物件;
第一取放单元,所述第一取放单元用于将物件从物件供给装置取放到所述中转台上;
第二取放单元,所述第二取放单元用于将所述物件从所述中转台取放到容器中;
其中所述第一取放单元和所述第二取放单元可同步地移动,所述第一取放单元和第二取放单元均包括有吸盘、滑块以及致动机构,所述机架上固定地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二取放单元与所述第一取放单元并置并分别在各自的所述致动机构的驱动下经由各自的所述滑块通过所述导轨同步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件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放单元和第二取放单元通过摆动机构实现同步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件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放单元和第二取放单元通过推杆机构同步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件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放单元的滑块和第二取放单元的滑块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取放单元的致动机构和第二取放单元的致动机构为同一致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件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可伸缩移动的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件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件取放装置还包括第三取放单元,所述第三取放单元与所述第一取放单元、第二取放单元同步移动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取放单元与第二取放单元之间,所述中转台进一步包括主中转台和辅助中转台,所述辅助中转台用于对物件进行监测和定位,所述第一取放单元将物件从物件供给装置取放到所述辅助中转台上,所述第三取放单元将物件从所述辅助中转台上取放到所述主中转台上,所述第二取放单元将物件从所述主中转台上取放到所述容器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件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中转台通过其上设置的定位框将物件定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件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中转台通过其上设置的感应器检测物件并在未检测到物件时发出报警。
9.如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物件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可通过升降机构上下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件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件供给装置包括可对所述物件供给装置中的物件位置进行调节的顶料机构。
物件运输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说明书等物件能够实现吸取、放置一体化操作的物件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制造业中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产品的包装日益成为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手机等小型产品,由于其在线生产和包装的节拍很快,因此其自动化程度已经成为影响整个产品生产过程效率的重要因素。
[0003] 在产品的包装环节中,将产品说明书放置到产品包装盒或包装箱中是整个包装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特别是对于技术产品来说,不仅需要使用包装盒(或包装箱)等将产品封装于其中,而且还要将该产品的说明书、保修卡等物件配套地放置于所述包装盒中。
[0004] 然而,目前各生产厂商的产品包装生产线(例如手机包装生产线)基本上是依靠工人手工作业来将产品说明书等物件放置进包装盒中。
[0005] 由此,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造成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不高,而且依靠手工作业所带来的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是操作的一致性、正确性、准确性以及生产效率无法保障,作业过程中发生多放、少放、错放等情况较常见。由此给最终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也给销售服务环节带来很大的负担和困难。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即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7]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包装作业自动化程度、一致性及生产效率的物件运输设备。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物件运输设备,其包括:机架;物件供给装置,所述物件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供应有待拾取和放置的物件;物件取放装置,所述物件取放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拾取和放置所述物件,其中所述物件取放装置进一步包括:中转台,所述中转台用于临时存放物件;第一取放单元,所述第一取放单元用于将物件从物件供给装置取放到所述中转台上;第二取放单元,所述第二取放单元用于将所述物件从所述中转台取放到所述容器中;其中所述第一取放单元和所述第二取放单元可同步地移动,所述第一取放单元和第二取放单元均包括有吸盘、滑块以及致动机构,所述机架上固定地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二取放单元与所述第一取放单元并置并分别在各自的所述致动机构的驱动下经由各自的所述滑块通过所述导轨同步移动。
[0009]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物件的供应以及物件的拾取和放置实现一体化同步作业,因此可有效提高包装作业自动化程度、一致性及生产效率。
[0010]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1]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2]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物件运输设备的轴测图一;
[0013]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物件运输设备的轴测图二;
[0014]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物件运输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7]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以及关于位置关系的名词仅仅是为了方便本发明的描述,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8] 下面结合图1-4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件运输设备。
[0019]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物件运输设备,包括:机架10、物件供给装置20、以及物件取放装置30。
[0020] 所述物件供应装置20设置在机架10上,用于供应有待拾取和放置的物件,例如产品说明书、保修卡等。
[0021] 物件取放装置30也设置在机架10上,用于拾取和放置所述物件。其中所述物件取放装置30包括:中转台31,中转台31用于临时存放物件;第一取放单元32,第一取放单元32用于将物件从物件供给装置20取放到中转台31上;第二取放单元33,第二取放单元
33用于将所述物件从中转台31取放到所述物件最终欲放置的目的地,比如包装盒等容器(未图示)中;其中第一取放单元32和第二取放单元33可同步地移动。
[0022]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将物件的供应以及物件的拾取和放置实现一体化同步作业,因此能有效提高包装作业自动化程度、一致性及生产效率。
[0023] 第一取放单元32和第二取放单元33的可同步地移动,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002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取放单元32和第二取放单元33通过摆动机构(未图示)来实现同步移动。
[0025] 其中,第一取放单元32和第二取放单元33可以使用同一个摆动机构,也可以分别通过各自的摆动机构实现同步移动。所述摆动机构通过摆动臂的摆动带动第一取放单元32和第二取放单元33移动。
[0026]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所述中转台31可以不必处在物件供给装置20和所述容器所在的直线上。
[0027] 此外,根据所述物件运输设备的内部结构的布置需要以及设备周围的空间条件和配套设备的布置情况,可以将第一取放单元32的摆动距离和第二取放单元33的摆动距离(或摆臂长度)设置成相等或不等。比如所述物件运输设备的内部空间狭小,而容器的位置又较远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将第二取放单元33的摆动距离设置得比第一取放单元32的摆动距离大,相应地中转台31可以设置成靠近所述物件运输设备边缘的位置。
[0028] 第一取放单元32和第二取放单元33的可同步地移动,还可以通过推杆机构实现同步移动。所述推杆机构可以为气缸,也可为电气致动机构等。其数量、行程以及中转台31的位置设置与上述使用摆动机构时的情形类似,此不赘述。
[002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取放单元32包括吸盘321、滑块和致动机构(未图示),第二取放单元33包括有吸盘331、滑块和致动机构(未图示),机架10上固定地设置有导轨40。第二取放单元33与第一取放单元32并排设置并分别在各自的所述致动机构驱动下,经由各自的所述滑块通过沿导轨40滑动实现同步移动。其中第一取放单元32的移动速度与第二取放单元33的移动速度应该相匹配,以实现对物件的同步拾取和放置。
[0030] 进一步地,第一取放单元32的滑块和第二取放单元33的滑块可以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取放单元32的致动机构和第二取放单元33的致动机构可以为同一制动机构,这样,可实现第一取放单元32和第二取放单元33的同步、同速移动。
[0031] 第一取放单元32和第二取放单元33的可同步地移动,还可以通过伸缩臂的带动实现同步移动。该伸缩臂可以设置在机架10上,例如可以为附图中示出的导轨40,与上述示例中不同的是,此处的导轨40可以在驱动装置(未图示)的驱动下相对于机架10在横向方向上伸缩移动。第一取放单元32和第二取放单元33可以固定在导轨40上。
[0032] 当然,也可以使第一取放单元32和第二取放单元33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上述示例中的结构在导轨40上移动。优选地,将第二取放单元33设置成可在导轨40上移动,以便在相同的动作节拍内比第一取放单元32移动更大的距离。其具体结构和移动方式可参照上述示例设置,此不赘述。
[003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物件取放装置30还包括第三取放单元34,第三取放单元34与第一取放单元32、第二取放单元33可同步移动,并设置于第一取放单元32与第二取放单元33之间。相应地,所述中转台31进一步包括主中转台311和辅助中转台312,所述辅助中转台312可对物件进行监测和定位。在生产过程中,第一取放单元32可能会出现吸不到物件以及吸附到吸盘321上的物件位置不正的情形,这将会给后续的操作带来错误和偏差,因此设置辅助中转台312有助于消除上述问题。
[0034] 第三取放单元34的结构可与第二取放单元33的结构相同。
[0035] 在设置第三取放单元34和辅助中转台312的情况下,物件取放装置30的动作过程为,第一取放单元32将物件从物件供给装置20取放到辅助中转台312上,第三取放单元
34将物件从辅助中转台312上取放到所述主中转台311上,第二取放单元33将物件从主中转台311上取放到所述容器中。
[0036] 辅助中转台312上可以通过设置定位框来起到将物件定位的作用。
[0037] 辅助中转台312上可以通过设置感应器来执行检测物件的功能,并在未检测到物件时发出报警。
[0038] 此外,吸盘321、331可通过升降机构(未图示)上下移动,以便能够准确和灵活地取放物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多种型式的升降机构如步进式升降机构来实现吸盘的上下移动,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0039] 以上实施例中,物件供给装置20为由板材柱组装成的筒状结构,底部设有定位机构以便与机架10之间实现定位,并通过压紧机构23固定,物件垂直堆栈在其中,一次性可放置较多的说明书。
[0040] 物件供给装置20可根据说明书的大小来调整,以便适应不同的机型说明书。另外,一台物件运输设备可配套制作多个物件供给装置20,可实现快速续料作业,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0041] 物件供给装置20还设置有自动顶料机构50,以在物件取放装置30拾取一个物件后将余下物件自动进给到拾取位置。自动顶料机构50包括光电感应器、步进马达、丝杆、托板以及控制器(未图示)。其中,所述步进马达驱动丝杆顺时针或逆时针精密转动,物件供给装置20内的物件则逐层堆垛在托板上,所述托板与丝杆螺接以在丝杆转动时沿着丝杆于物件供给装置20内向上或向下移动。
[0042] 工作时,所述光电感应器对物件供给装置20内堆垛的物件的最上端的位置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位置数据发送给控制器,如PLC,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位置数据以及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步进马达驱动丝杆转动,进而使得所述托板向上方位移一特定距离,比如一份物件的厚度,该特定距离可根据供给的物件厚度的不同进行预先设定。上述操作重复进行,直至物件供给装置20内的物件被物件取放装置30完全取走为止。
[0043] 自动顶料机构50还可以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报警器(未图示),以在物件被完全取走时发出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向物件供给装置20添加物件或者用其他装满物件的物件供给装置20更换已经取完物件的物件供给装置20。自动顶料机构50也可以使用其他能实现自动位置检测和进给的装置,本发明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004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法律信息
- 2018-08-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B65B 61/20
专利号: ZL 200910169414.6
申请日: 2009.08.31
授权公告日: 2012.11.21
- 2012-11-21
- 2011-07-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5B 61/20
专利申请号: 200910169414.6
申请日: 2009.08.31
- 2011-03-30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0-01-19
|
1999-07-15
| | |
2
| | 暂无 |
2007-07-09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