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滑动轴承的密封结构 |
申请号 | CN94113543.8 | 申请日期 | 1994-12-30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95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暂无 | IPC分类号 | 暂无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申请人地址 | 日本东京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当前权利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发明人 | 伊藤真二 |
代理机构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摘要
套筒31与密封件32配合装配在凸起部分9上,在密封件32的凸缘33上作出断面为“ ”字形的密封凹部34,将安装在密封盖36的圆周边缘37上的密封件40嵌入密封凹部34内。主唇部41从推力方向紧密贴紧密封凹部34内,副唇部42由密封件40的外圆周向着半径方向的外端突出,并与作在密封凹部34的开口边缘上的结合部35结合,通过这个结合防止密封件40脱落。
1.一种滑动轴承的密封结构,由密封盖覆盖滑动轴承,在该密封盖的 圆周边缘和轴承凸起部分侧的密封凹部之间设置有密封件,该轴承凸起部 分侧的密封凹部形成于与上述密封盖的圆周边缘相对应的位置上;其特征 在于:
把密封件安装在上述密封盖的圆周边缘,该密封件形成向上述密封凹 部内突出的主唇部和副唇部,使该主唇部从推力方向与密封凹部内壁紧密 接触,使副唇部形成于密封件的外圆周部,并且朝半径方向的外方突出,结 合部形成于上述密封凹部的开口边缘外周侧面上并向着半径方向内端突 出,通过与该结合部配合,防止密封件脱落。
本发明涉及滑动轴承密封的结构。\n在实开平2-125210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密封结构,滑动轴承 用密封盖盖住,在密封盖的凸缘与为上述凸缘嵌合而在滑动轴承的 轴承凸起侧面上形成的密封凹部之间放入密封件。这个密封件预先 放置在密封凹槽内,形成一个相对于密封盖的凸缘可以从半径方向 弹性变形而紧密接合的唇部。\n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唇部在半径方向弹性变形,因此,当 受到向上作用的载荷等作用,密封盖在上下方向相对移动时,唇部的 接触压力发生变化,密封性就要变化。再者,在仅仅安装了密封盖, 还没有安装到轴上去的临时安装状态下,因为是仅靠唇部的弹性变 形,使密封盖安装到密封凹部去的状态,在搬运过程中,轻微的冲 击,密封盖就会脱落,结果,这样就很费事,希望能有一种可防止在这 种情况下脱落的机能。本发明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n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滑动轴承用密封盖盖住,将密封件放在这 个密封盖圆周边缘和形成在与它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轴承凸起侧面 上的密封凹部之间的滑动轴承密封结构中,本发明的滑动轴承的密 封结构在将密封件安装在密封盖圆周边缘的同时,形成一个向密封 凹部内面突出的主唇部和副唇部。在将主唇部由推力方向向密封凹 部内壁紧密接合的同时,在密封件的外部周围,使副唇部向半径方向 外端突出,并且通过与在密封凹部开口边缘外围上形成的、且向半 径方向内端突出的结合部分结合,可防止密封结构脱落。\n所谓将密封凹部设置在轴承凸起侧面上,是指将密封凹部设置 在轴承凸起端的侧面或从轴承凸起侧面伸出的滑动轴承的任一部分 上。\n所谓密封的凹部就是为了嵌入密封件,在其周边方向形成的部 分,又可称为周边沟槽或在全周边上作出的凹部。\n当安装密封盖,将密封件嵌入密封凹部时,在密封件的主唇部, 从推力方向紧密与密封凹部的内壁贴合的同时,副唇部与在密封凹 部侧面作出的结合部结合。\n由于这样,即使密封盖上下相对移动时,在密封性保持一定的 同时,即使在临时安装状态下受到轻微冲击,也可以简单地防止其 脱落。\n图1为实施例的放大截面图;\n图2为表示装配工作的图;\n图3为采用实施例的二轮摩托车的前悬挂部分的侧视图。\n现根据图1-图3来说明实施例。图3为表示适合采用本实施 例的二轮摩托车的前轮支撑结构图。在这个图中,前轮1的车轴2 是通过设在前叉3下部的连杆机构支撑的。\n这个连杆机构是由前叉3的下部,连杆臂4,钳形托架5,枢轴 臂6组成的四边形连杆机构,在位于前叉3上部的托架7与枢轴臂6 的中间部分之间放置了阻尼器8,构成前悬挂装置。\n枢轴臂6的一端,在凸起部9上,通过轴10与设在前叉3下端 的托架11连接,下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密封结构可用在此处。枢轴臂 6的中间部分,在凸起部12上,通过轴13连接着阻尼器8的下端。 枢轴臂6的另一端,在凸起部14上,通过车轴2与钳形托架5和前 轮1的轮毂部分15同轴安装在一起。\n在轮毂15上装有制动圆盘16,通过支持在钳形托架5上的制 动钳形块17进行制动。\n连杆臂4,由一端的凸起部18,通过轴19支持在钳形托架5的 上部,另一端,由凸起部20,通过轴21支持在设在前叉3的托架11 上端的支架22上。\n图1为表示枢轴臂6的凸起部9上的轴承结构的放大的截面 图,图2为表示这部分的密封结构的图,图中左边部分表示了密封 盖安装前的状态,图中右边部分表示临时安装状态。\n如这些图所示,轴10作成螺栓形状,它穿过插入在凸起部9上 作出的轴孔30内的套筒31,密封件32装在套筒31与凸起部9的轴 孔30的内圆表面之间,由此来支承轴10。\n密封件32分割成左右两对,分别具有与凸起部9的外侧表面重 叠的凸缘33,在凸缘33的外侧面上,形成一个朝着轴10的轴向方 向的外端开放的圆周沟槽形的密封凹部34。\n在密封凹部34的开口边缘外圆周一侧,整体地形成一个朝着 中心方向(轴10方向)突出的结合部分35。\n密封盖36安装在支架11和凸缘33之间,盖住左右的凸缘33 的各个侧面。密封盖36呈近似的杯形,它的呈凸缘状的圆周边缘37 位于其偏离轴10的轴心的高度与密封凹部34重叠的位置,在它的 全部周边上装有密封件40。\n密封件40由橡胶等具有较大弹性和耐油性的适当材料制成,向 着密封凹部34的内部突出的主唇部41和副唇部42呈构成的一体 结构。\n主唇部41向着推力的方向突出,与向着密封凹部34的半径方 向延伸的壁面自由紧密地接合,并产生弹性变形;副唇部42由密封 件40的外周边缘向着半径方向的外端突出,在与朝着密封凹部34 的轴10方向的外圆周边内侧壁面紧密接合的同时,当从密封凹部 34向脱落方向移动时,与结合部分35结合。\n密封凹部34内的空间被主唇部41和副唇部42隔开,在主唇 部41和密封凹部34之间,以及由主唇部41,副唇部42和密封凹部 34的拐角部位组成的空间中,分别形成存留润滑脂的空间43、44;使 得润滑密封件32周围表面的一部分润滑脂积存起来。\n套筒31和密封件32配合装在凸起部9中,在凸起部9的侧表 面上压叠着密封盖36,另外,密封盖36的外侧表面被托架11夹着。 在密封盖36和托架11上,分别作有可使轴10通过的轴孔45和46, 这些轴孔与套筒31的内径一致,轴10可从左右方向穿过,当拧紧在 轴10前端螺纹47上的螺母48时,轴承就被连接在一起。\n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首先,当密封盖36处于临时安装状 态的情况,如图2中图左侧所示,将密封盖36压向安装有套筒31 和密封件32的凸起部9的侧表面,保持各轴孔10,45的中心一致。\n当这样进行时,副唇部42,由于弹性变形越过结合部分35,密封 件40进入密封凹部34内,主唇部41紧密贴紧沿密封凹部34的半 径方向平坦的壁面,副唇部42则与向着轴10方向的、密封凹部34 的外圆周内侧表面接触,变成图中右边部分所示的临时安装状态。\n在这种状态下,即使进行搬运,有轻微的冲击,但由于副唇部42 与结合部分35结合,可防止脱落,因此密封件40从密封凹部34中 脱落,密封盖36脱落的危险减小,其结果是,即使脱落,再安装时所 需要的费时费力的工作量也减少,安装性能得到提高。\n再者,如图1所示,当轴10处于安装状态时,即使由于有向上顶 的载荷作用,使密封盖36相对于凸起部9的侧表面上下移动,但由 于主唇部41总是由推力方向紧密贴紧密封凹部34的内壁面,因此 可以保持均匀的接触压力,结果使密封性能稳定。\n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有各种变化。例如,密封凹部 34可以作在凸起部9的外侧表面上,而不是由密封件32构成,其形 状也不一定非是沟槽不可,作成台阶状的凹部也可以。另外,在例如 图3所示的车轴22,轴9,19、21等的各轴支承部分上也可采用这种 密封结构。\n本发明是在安装在密封盖圆周边缘处的密封件上作出主唇部和 副唇部,使主唇部从推力方向自由地、紧密地向密封凹部的内壁面贴 紧,产生弹性变形,而使副唇部向着沿密封件外圆周的半径方向外端 突出,通过与在密封凹部开口边缘作出的结合部的结合,防止脱落。 因此,即使密封盖相对上下移动,也能经常保持对密封凹部均匀的 接触压力,密封性能提高。而且,由于设置了利用副唇部与结合部防 止脱落的结构,在临时安装状态下搬运时,当受到轻微的冲击载荷 作用,也可防止密封件从密封凹部脱落、密封盖脱落,因此结果是安 装性能也得到提高。
法律信息
- 2014-02-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F16C 33/74
专利号: ZL 94113543.8
申请日: 1994.12.30
授权公告日: 2000.08.16
- 2000-08-16
- 1996-06-26
- 1996-05-2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