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智能升降减速带 |
申请号 | CN201120528413.9 | 申请日期 | 2011-12-16 |
法律状态 | 放弃专利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E01F9/047 | IPC分类号 | E;0;1;F;9;/;0;4;7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白风宇 | 申请人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白风宇 | 当前权利人 | 白风宇 |
发明人 | 白风宇 |
代理机构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聚才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升降减速带,包括减速垫,所述减速垫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孔,长条孔内设有升降模块,升降模块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结构,升降模块下部传动连接有升降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对车辆进行相应地减速,尤其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进行更加严厉的减速,对驾驶者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1.智能升降减速带,包括减速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垫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孔,长条孔内设有升降模块,升降模块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结构,升降模块下部传动连接有升降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通过竖直滑道竖向滑动连接的齿条、与齿条啮合传动连接的齿轮、离心式离合器、棘轮、凸轮和固定座,离心式离合器包括卷轴和圆盘,卷轴与齿轮的中心轴通过拉绳紧绷连接,圆盘上铰接有摆杆,摆杆一端设有伸出圆盘外侧,摆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卷轴与棘轮同轴连接,固定座侧部设有圆弧孔,凸轮上表面通过第二弹簧与支架连接,凸轮侧部通过水平设置的滑动销与棘轮连接,滑动销外部穿设在圆弧孔内,固定座上设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升降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垫下部设有用于升降模块竖直升降的升降通道,升降模块底面与升降通道底部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升降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和圆盘之间设有扭转弹簧。
智能升降减速带\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安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公路上的智能升降减速带。\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事业也得到了的快速发展,但交通事故率也随之上升。交通安全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尽量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学校路口、花园小区、停车场以及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特定路段设置一排或几排减速带,提醒或强行降低过往车辆的行驶速度,这样起到了良好的预防警示作用,充分减少了安全隐患。而目前横向设置在路面上的减速带高度固定,对不同行驶速度经过的车辆均起到相同的减速效果,不能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对车辆进行相应地减速,例如不能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进行更加严厉的减速。\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根据不同行驶速度的车辆相应调整减速带高度并起到更好减速效果的智能升降减速带。\n[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升降减速带,包括减速垫,所述减速垫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孔,长条孔内设有升降模块,升降模块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结构,升降模块下部传动连接有升降控制装置。\n[0005] 所述升降控制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通过竖直滑道竖向滑动连接的齿条、与齿条啮合传动连接的齿轮、离心式离合器、棘轮、凸轮和固定座,离心式离合器包括卷轴和圆盘,卷轴与齿轮的中心轴通过拉绳紧绷连接,圆盘上铰接有摆杆,摆杆一端设有伸出圆盘外侧,摆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卷轴与棘轮同轴连接,固定座侧部设有圆弧孔,凸轮上表面通过第二弹簧与支架连接,凸轮侧部通过水平设置的滑动销与棘轮连接,滑动销外部穿设在圆弧孔内,固定座上设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n[0006] 所述减速垫下部设有用于升降模块竖直升降的升降通道,升降模块底面与升降通道底部之间设有压缩弹簧。\n[0007] 所述卷轴和圆盘之间设有扭转弹簧。\n[000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没有车辆通过时,升降模块凸出于减速垫,当通过减速垫的车辆速度较小时,车轮下压升降模块,升降模块下降较慢,不会使升降控制装置锁死,直到升降模块降低到最低端,即升降模块上表面基本与减速垫两侧构成一个抛物线曲面,此时汽车顺利平稳的驶过。当车速较大通过时,对升降模块迅速挤压,升降模块受较大冲击力,致使升降控制装置锁死,此时升降模块固定,高度下降极小的距离后,不再改变,使高速通过的车辆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压缩弹簧起到使升降模块向上复位的作用。扭转弹簧起到将拉绳始终处于紧绷状态的作用,确保各部件之间传动的灵活性。\n[0009]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对车辆进行相应地减速,尤其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进行更加严厉的减速,对驾驶者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n附图说明\n[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n[0011] 图2是图1当中减速垫的俯视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升降减速带,包括减速垫1,减速垫1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孔2,长条孔2内设有与长条孔2间隙配合的升降模块3,升降模块\n3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结构,升降模块3下部传动连接有升降控制装置。\n[0013] 升降控制装置包括支架4,支架4上设有通过竖直滑道5竖向滑动连接的齿条6、与齿条6啮合传动连接的齿轮7、离心式离合器、棘轮9、凸轮10和固定座11,离心式离合器包括卷轴12和圆盘13,卷轴12与齿轮7的中心轴通过拉绳14紧绷连接,圆盘13上铰接有摆杆15,摆杆15一端伸出圆盘13外侧(摆杆15初始状态为缩于圆盘13内,当圆盘13转动速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由于离心作用,摆杆15一端伸出),摆杆15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6,卷轴12与棘轮9同轴连接,固定座11侧部设有圆弧孔17,凸轮10上表面通过第二弹簧18与支架4连接,凸轮10侧部通过水平设置的滑动销19与棘轮9连接,滑动销19外部穿设在圆弧孔17内,固定座11上设有与棘轮9配合的棘爪20。棘轮9和固定座11上的棘爪20位于一个平面,凸轮10和圆盘13上铰接有摆杆15位于同一平面(如图所示,该平面位于棘轮9和固定座11上的棘爪20所确定的平面内侧)。减速垫1下部设有用于升降模块3竖直升降的升降通道22,升降模块3底面与升降通道22底部之间设有压缩弹簧23。\n卷轴12和圆盘13之间设有扭转弹簧24,扭转弹簧24使得拉绳14始终处于紧绷状态,确保传动的灵活性。其中离心式离合器为现有成熟技术,具体构造不再赘述。\n[0014] 安装时,将减速垫1横向铺设在路面21上,升降控制装置设在路面21下,路面21下设有供升降模块3上升或下降的升降通道22。\n[0015] 在没有车辆通过时,升降模块3凸出于减速垫1。当通过减速垫1的车辆速度较小时,车轮下压升降模块3,升降模块3下降较慢,通过齿条6带动齿轮7逆时针转动,齿轮7通过拉绳14拉动卷轴12做顺时针转动,根据离心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卷轴12慢速转动不会带动圆盘13及其上的摆杆15推动凸轮10,即棘轮9不会与固定座11上的棘爪20卡接,直到升降模块3降低到最低端,即升降模块3上表面基本与减速垫1两侧构成一个抛物线曲面,此时汽车可以顺利平稳的驶过。\n[0016] 当车速较大通过时,车轮对升降模块3迅速挤压,升降模块3受较大冲击力,向下推动齿条6,齿条6带动齿轮7逆时针转动,齿轮7通过拉绳14猛地拉动卷轴12做顺时针转动,根据离心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卷轴12受到较大的拉力快速转动,带动圆盘13及其上的摆杆15顺时针转动,摆杆15外端推动凸轮10,凸轮10克服第二弹簧18的压力带动滑动销19沿圆弧孔17向上移动,滑动销19内端带动棘轮9顺时针转动,棘轮9被锁死到固定座11的棘爪20内。致使升降控制装置锁死,拉绳14不能再被拉动,此时升降模块3固定,高度下降极小的距离后,不再改变,这就使高速通过的车辆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对车辆也有相应地损伤,警告驾驶者再过减速带时要减速慢行。\n[0017] 棘轮9的复位过程如下,第二弹簧18向下压凸轮10,凸轮10通过滑动销19沿圆弧孔17带动棘轮9向下移动,棘轮9逆时针转动,带动圆盘13及其上的摆杆15逆时针转动复位,转轴也逆时针转动拉动拉绳14使齿轮7顺时针转动,齿轮7带动齿条6沿滑道5上升,同时压缩弹簧23也向上顶起升降模块3,升降模块3也随之上升至原来位置。
法律信息
- 2014-03-26
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
申请日: 2011.12.16
授权公告日: 2012.08.15
放弃生效日: 2014.03.26
- 2012-08-15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1-12-16 | 2011-12-16 | | |
2 | | 2013-10-12 | 2013-10-12 | | |
3 | | 2013-11-28 | 2013-11-28 | | |
4 | | 2014-10-10 | 2014-10-10 | | |
5 | | 2015-05-04 | 2015-05-04 | | |
6 | | 2013-10-12 | 2013-10-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