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利用围护结构连接钢立柱的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立柱(1)、围护结构冠梁(2)、混凝土承台(3)、格构柱(4)、灌注桩(5)、SMW工法桩(6)及钢立柱柱脚(7);所述钢立柱(1)为主体钢结构的支撑柱,其底部焊接钢立柱柱脚(7);所述灌注桩(5)为地下室范围内的用于传递上部荷载的桩基础,所述格构柱(4)底部预埋在灌注桩(5)中,顶部与钢立柱柱脚(7)焊接;所述SMW工法桩(6)为地下室的围护结构,所述围护结构冠梁(2)为SMW工法桩(6)顶部的连续横梁,所述混凝土承台(3)将钢立柱(1)、围护结构冠梁(2)、格构柱(4)及钢立柱柱脚(7)共同浇筑形成整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围护结构连接钢立柱的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立柱(1)采用材质为Q345、规格为φ700*40的圆管钢柱。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围护结构连接钢立柱的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柱(4)截面尺寸为600*600m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围护结构连接钢立柱的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SMW工法桩(6)采用规格为φ850@600的SMW工法桩。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围护结构连接钢立柱的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立柱柱脚(7)由尺寸为35*905*905mm的钢板与HRB400钢筋穿孔塞焊而成。
一种利用围护结构连接钢立柱的施工体系\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利用围护结构连接钢立柱的施工体系。\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钢结构工程已逐渐越来越普遍化,受地下室潮湿环境影响,地下室立柱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上部钢立柱形成特殊立柱体系,此类做法能够满足上下荷载的有效传递,避免在地下室施工钢立柱存在防水处理难度大,钢材锈蚀等质量问题;但此类做法形成的特殊立柱体系易存在长细比过大的实际情况,柱中缺乏水平约束力,上部结构负载后有立柱失稳、坍塌的风险;柱中水平约束常规做法为采用钢支撑为立柱提供水平约束力,在场地条件有限或钢支撑施工难度大的情况下,需寻找一种替换钢支撑柱中约束的施工结构。\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围护结构连接钢立柱的施工体系,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n[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围护结构连接钢立柱的施工体系,包括:钢立柱1、围护结构冠梁2、混凝土承台3、格构柱4、灌注桩5、SMW工法桩6及钢立柱柱脚7;所述钢立柱1为主体钢结构的支撑柱,其底部焊接钢立柱柱脚7;所述灌注桩5为地下室范围内的用于传递上部荷载的桩基础,所述格构柱4底部预埋在灌注桩5中,顶部与钢立柱柱脚7焊接;\n所述SMW工法桩6为地下室的围护结构,所述围护结构冠梁2为SMW工法桩6顶部的连续横梁,所述混凝土承台3将钢立柱1、围护结构冠梁2、格构柱4及钢立柱柱脚7共同浇筑形成整体。\n[0005] 进一步地,所述钢立柱1采用材质为Q345、规格为φ700*40的圆管钢柱。\n[0006] 进一步地,所述格构柱4截面尺寸为600*600mm。\n[0007] 进一步地,所述SMW工法桩6采用规格为φ850@600的SMW工法桩。\n[0008] 进一步地,所述钢立柱柱脚7由尺寸为35*905*905mm的钢板与HRB400钢筋穿孔塞焊而成。\n[0009]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n[0010] 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柱跨中与围护结构冠梁共同浇筑形成整体的方式,提供细长特殊立柱柱中约束力,确保上部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结构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利用围护结构自身刚度替换常规立柱柱中约束的钢支撑,不仅可减少钢支撑材料及运输费用,避免钢支撑复杂焊接节点施工,同时也可作为永久受力平台为钢立柱提供水平约束力,经现场实际验证,该施工体系经济合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和推广应用价值。\n附图说明\n[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n[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预埋钢构件的大样图;\n[0013] 图中:1、钢立柱;2、围护结构冠梁;3、混凝土承台;4、格构柱;5、灌注桩;6、SMW工法桩;7、钢立柱柱脚。\n具体实施方式\n[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n[0015] 如图1~2所示,一种利用围护结构连接钢立柱的施工体系,包括:钢立柱1、围护结构冠梁2、混凝土承台3、格构柱4、灌注桩5、SMW工法桩6及钢立柱柱脚7;钢立柱1为主体钢结构的支撑柱,其底部焊接钢立柱柱脚7;灌注桩5为地下室范围内的用于传递上部荷载的桩基础,格构柱4底部预埋在灌注桩5中,顶部与钢立柱柱脚7焊接;SMW工法桩6为地下室的围护结构,围护结构冠梁2为SMW工法桩6顶部的连续横梁,防止上部围护结构坍塌,混凝土承台3将钢立柱1、围护结构冠梁2、格构柱4及钢立柱柱脚7共同浇筑形成整体,主要为钢立柱\n1、格构柱4提供水平约束力,提高上部结构的稳定性。\n[0016] 在本实施例中,钢立柱1采用材质为Q345、规格为φ700*40的圆管钢柱。\n[0017] 在本实施例中,格构柱4截面尺寸为600*600mm,采用现场加工支座,在灌注桩5施工过程中提前预埋于其中,通过顶部钢立柱柱脚7焊接连接钢立柱1形成特殊立柱体系,有效传递上部荷载。\n[0018] 在本实施例中,SMW工法桩6采用规格为φ850@600的SMW工法桩。\n[0019] 在本实施例中,钢立柱柱脚7为钢立柱1的底座,由尺寸为35*905*905mm的钢板与HRB400钢筋穿孔塞焊而成,钢立柱柱脚7与钢立柱1同样采用穿孔塞焊固定。\n[0020] 本实用新型针对临近地下室基坑边施工的钢结构工程,为加快施工进度,通过将格构柱4与钢立柱1浇筑一体的连接方式提前穿插钢结构主体施工,但立柱长细比较大,水平约束力较小,容易发生失稳、坍塌等风险,安全隐患较大,本实用新型在施工围护结构冠梁2的过程中同时将钢立柱1与格构柱4的承台共同浇筑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混凝土承台3,既可以为钢立柱1提供永久的水平约束力,减小立柱的长细比,又可节约其它支撑受力材料,节约工期及成本。\n[0021]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n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