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应用控制方法 |
申请号 | CN201310047047.9 | 申请日期 | 2013-02-05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6035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IPC分类号 | G;0;6;F;3;/;0;4;8;8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惠风四路70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杨志兵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青瓦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应用控制方法。本发明移动终端的应用控制方法包括:在应用运行时检测在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的动作;在动作为静态动作时,获取静态动作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将接触面积与一阈值面积比较,若接触面积不小于阈值面积,则停止运行应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提高用户操作移动终端的应用的便利性,操作简单且易于普及。
1.一种移动终端的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应用运行时检测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的动作,其中所述触摸屏为轴坐标式的电容式触摸屏;
在所述动作为静态动作时,检测所述静态动作在所述触摸屏的X轴和Y轴上覆盖的感应通道的数量,并根据所述感应通道的数量确定所述静态动作的接触面积,其中所述静态动作在所述触摸屏的X轴和Y轴上覆盖的感应通道是连续的;
将所述接触面积与一阈值面积比较,若所述接触面积不小于所述阈值面积,则停止运行所述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动作为手掌对所述触摸屏的静态覆盖或脸部对所述触摸屏的贴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音乐播放、手机通话或网页浏览。
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动作感应芯片、触摸屏以及基带信号处理芯片,所述动作感应芯片与所述基带信号处理芯片耦接,所述触摸屏为轴坐标式的电容式触摸屏且与所述基带信号处理芯片耦接,所述基带信号处理芯片上运行有一应用,其中:
所述动作感应芯片在所述应用运行时检测在所述触摸屏上的动作;
在所述动作感应芯片判断到所述动作为静态动作时,所述触摸屏获取所述静态动作与所述触摸屏的接触面积,其中所述触摸屏设置有触摸屏芯片,用于检测所述静态动作在所述触摸屏的X轴和Y轴上覆盖的感应通道的数量,并根据所述感应通道的数量确定所述接触面积,所述触摸屏芯片检测到的所述静态动作在所述触摸屏的X轴和Y轴上覆盖的感应通道是连续的;
所述基带信号处理芯片从所述触摸屏获取所述接触面积,并将所述接触面积与一阈值面积比较,若所述接触面积不小于所述阈值面积,则停止运行所述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动作为手掌对所述触摸屏的静态覆盖或脸部对所述触摸屏的贴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音乐播放、手机通话或网页浏览。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应用控制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应用控制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当前,移动终端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讯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具备了越来越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因此用户在选择移动终端产品时,对其通讯以外的功能也越来越关注。因此,一部手机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通讯功能,也要具有较强的多媒体处理能力,特别是对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的处理能力。\n[0003] 例如,用户使用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进行音乐播放,在需要停止音乐播放时,必须要首先回到音乐播放的控制界面,再由手动操作按键或点击触摸屏来完成。然而,如果用户乘坐公交车或其他交通设备到站时,由于着急下车,现有技术中停止音乐播放的方法显然不便于用户的操作。由此可以看出,现有的移动终端在对应用的控制方面依然不够便利,操作过程比较繁琐。\n[0004] 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应用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n发明内容\n[0005]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应用控制方法,能够提高用户操作移动终端的应用的便利性,操作简单且易于普及。\n[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应用控制方法,包括:在应用运行时检测在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的动作;在动作为静态动作时,获取静态动作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将接触面积与一阈值面积比较,若接触面积不小于阈值面积,则停止运行应用。\n[0007] 其中,静态动作为手掌对触摸屏的静态覆盖或脸部对触摸屏的贴触。\n[0008] 其中,获取静态动作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的步骤包括:检测静态动作在触摸屏的X轴和Y轴上覆盖的感应通道的数量;根据感应通道的数量,确定静态动作的接触面积。\n[0009] 其中,静态动作在触摸屏的X轴和Y轴上覆盖的感应通道是连续的。\n[0010] 其中,应用包括音乐播放、手机通话或网页浏览。\n[0011]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动作感应芯片、触摸屏以及基带信号处理芯片,动作感应芯片与基带信号处理芯片耦接,触摸屏与基带信号处理芯片耦接,基带信号处理芯片上运行有一应用,其中:动作感应芯片在应用运行时检测在触摸屏上的动作;在动作感应芯片判断到动作为静态动作时,触摸屏获取静态动作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基带信号处理芯片从触摸屏获取接触面积,并将接触面积与一阈值面积比较,若接触面积不小于阈值面积,则停止运行应用。\n[0012] 其中,静态动作为手掌对触摸屏的静态覆盖或脸部对触摸屏的贴触。\n[0013] 其中,触摸屏设置有触摸屏芯片,用于检测静态动作在触摸屏的X轴和Y轴上覆盖的感应通道的数量,并根据感应通道的数量确定接触面积。\n[0014] 其中,触摸屏芯片检测到的静态动作在触摸屏的X轴和Y轴上覆盖的感应通道是连续的。\n[0015] 其中,应用包括音乐播放、手机通话或网页浏览。\n[0016]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感应用户对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的静态动作,并获取静态动作的接触面积,进而通过将接触面积与阈值面积相比较,控制移动终端实现关闭音乐播放器、关闭网页浏览器、挂断来电等应用的操作。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及其应用控制方法提高了用户操作移动终端的应用的便利性,操作简单,且易于普及。\n附图说明\n[001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示意图;\n[0018] 图2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硬件连接示意图;\n[0019] 图3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应用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0]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应用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在应用运行时检测在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的动作;在动作为静态动作时,获取静态动作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将接触面积与一阈值面积比较,若接触面积不小于阈值面积,则停止运行应用。\n[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n[0022]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硬件连接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移动终端100包括:动作感应芯片110、触摸屏120、基带信号处理芯片130。其中,动作感应芯片110与基带信号处理芯片130耦接,触摸屏120与基带信号处理芯片130耦接,基带信号处理芯片130上运行有一应用。\n[0023] 在本实施例中,动作感应芯片110在应用运行时检测在触摸屏120上的动作,并在动作感应芯片110判断到此次动作为静态动作时,触摸屏120中的触摸屏芯片121获取静态动作与触摸屏120的接触面积;基带信号处理芯片130从触摸屏120获取接触面积,并将接触面积与一阈值面积比较,若接触面积不小于阈值面积,则停止运行应用。本实施例中,应用包括音乐播放、手机通话或网页浏览等。\n[0024] 在本实施例中,触摸屏120通过I2C接口与基带信号处理芯片130耦接,触摸屏芯片121通过TP-INT管脚与基带信号处理芯片130耦接,基带信号处理芯片130中还设置有电源管理单元131,用于给触摸屏芯片121供电。\n[002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主要通过动作感应芯片110判断用户的静态动作。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普遍采用轴坐标式的电容式触摸屏,下面详细介绍触摸屏110中动作感应芯片110的工作原理及过程:\n[0026] 触摸屏111中的感应单元以矩阵的方式排列,分为行向与列向,在轴坐标的X轴与Y轴上有分为多个感应通道,感应通道越多,感应精度和动作分辨率越高。由于电容式触摸屏的四边均镀有狭长的电极,即X轴与Y轴上的感应通道,并在导电体内形成有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当用户通过某一动作触摸触摸屏111时,人体电场、手与导电体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四边的电极发出的电流流向触摸点,而电流强弱与手与电极的间距成正比,此时位于触摸屏111后的动作感应芯片110会通过计算电流的比例及强弱,准确确定触摸的位置,并通过判断X轴与Y轴上的感应通道是否连续,确定触摸动作的类型,如:若判断感应通道不连续,则确定此次触摸动作为点触摸,即在某个位置按下、在某个位置起来、在某个位置向一个方向滑动、双击、两个手指在触摸屏上的多点触摸缩放、滚动、旋转等。\n[0027] 若动作感应芯片110判断此次触摸动作为静态面接触动作,则触摸屏111根据X轴与Y轴上的感应通道的数量确定此次静态面触摸的接触面积,而后触摸屏111中的触摸屏芯片121通过中断的方式将接触面积上报给基带信号处理芯片130,后者将接触面积与预先设置的阈值面积相比较,进而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对应的应用操作。\n[0028] 通过上述可知,动作感应芯片110对于点接触的判断过程为:当手指触摸时,动作感应芯片110检测触摸处电容变化量,再根据电容变化量计算出手指触摸的位置坐标;当多个手指触摸时,通过多个触摸点处的电容变化量,再根据电容变化量计算出手指触摸的坐标位置。\n[0029] 动作感应芯片110对于静态动作的判断过程为:当手掌覆盖时,动作感应芯片110检测手掌覆盖的X轴上的感应通道数量和Y轴上的感应通道,并据此计算出手掌覆盖的面积。需要说明的是,手掌覆盖时,动作感应芯片110检测到覆盖的感应通道是连续的,而一个或多个手指触摸时,检测到的感应通道是非连续的。\n[0030] 基于上述原理,静态动作与点接触是动作感应芯片110检测的两种不同触摸事件。\n[0031]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描述的移动终端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所描述芯片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芯片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芯片相互之间的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也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n[0032] 上述各个功能芯片作为智能终端的组成部分,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框,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框的形式实现。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方案的目的。\n[0033] 图3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应用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0034] 步骤S301:在应用运行时检测在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的动作;\n[0035]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具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在用户开启移动终端的某一应用后,例如音乐播放、手机通话或网页浏览,动作感应模块开始工作,实时检测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的动作。\n[0036] 步骤S302:判断动作是否为静态动作;\n[0037] 当触摸屏检测到动作后,动作感应模块即根据上述检测点接触和静态动作的工作原理判断该动作。若判断不是静态动作,则移动终端根据点触摸产生的控制指令进行正常的操作。若判断是静态动作,则进入步骤S303。\n[0038] 步骤S303:在动作为静态动作时,获取静态动作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n[0039] 若动作感应模块判断此次动作是静态动作,则动作转换模块根据检测到的触摸屏的X轴和Y轴上覆盖的连续感应通道的数量,确定此次静态动作的当前触摸面积。\n[0040] 步骤S304:将接触面积与一阈值面积比较;\n[0041] 若接触面积小于阈值面积,则移动终端判断此次静态动作无效,不进行对应用的停止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提醒用户重新进行下一次动作。\n[0042] 步骤S305:若接触面积不小于阈值面积,则停止运行应用。\n[0043] 若当接触面积大于等于标准触摸面积,则移动终端判断此次静态动作有效,并执行对应用的操作,例如关闭音乐播放、接听或挂断来电、结束通话、关闭网页浏览等。\n[0044] 下面结合图3所示方法,详细描述关闭音乐播放的具体过程:\n[0045] 在音乐播放时,无论用户处于哪个应用操作界面,移动终端实时检测触摸屏表面的情况。在检测到用户通过手掌或其他部位覆盖触摸屏时,根据上述控制方法判断该覆盖动作是否为静态面接触动作。当覆盖动作为静态动作时,判断该覆盖动作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面积。当接触面积大于阈值面积时,停止音乐播放。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首先暂停音乐播放,并记录当前音乐播放的信息,然后移动终端关闭音乐播放这一应用。\n[0046]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感应用户对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的静态动作,并获取静态动作的接触面积,进而通过将接触面积与阈值面积相比较,控制移动终端实现关闭音乐播放器、关闭网页浏览器、挂断来电等应用的操作。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及其应用控制方法提高了用户操作移动终端的应用的便利性,操作简单,且易于普及。\n[004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法律信息
- 2016-05-18
- 2013-08-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6F 3/0488
专利申请号: 201310047047.9
申请日: 2013.02.05
- 2013-05-15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12-02-15
| | |
2
| |
2012-04-18
|
2011-10-27
| | |
3
| |
2013-07-24
|
2012-10-25
| | |
4
| |
2012-07-18
|
2011-11-29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