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置 |
申请号 | CN202221178183.2 | 申请日期 | 2022-05-17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41K3/12 | IPC分类号 | B;4;1;K;3;/;1;2;;;B;4;1;K;3;/;5;4;;;B;4;1;K;3;/;6;2;;;B;4;1;K;3;/;5;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江苏曼达管业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经济开发区天津路1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江苏曼达管业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江苏曼达管业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薛迎春;潘安康;潘绍俊 |
代理机构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娟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置,包括底座和储料箱,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壳体,且壳体内侧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底座顶部,且输送装置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箱体,且箱体靠近底座的一侧底部开设有转料通道,所述储料箱内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该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置,设置有箱体,箱体可将待加工的管材进行预先存储,同时当需要对下移管材进行印刻时,工作人员可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上移停止对转料通道的遮挡工作,从而即可使底部倾的斜箱体内的管材通过转料通道自动滚落至输送装置上,进而即可达到自动上料的目的,同时便于提高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和加工效率。
1.一种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置,包括底座(1)和储料箱(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壳体(2),且壳体(2)内侧设置有输送装置(3),所述输送装置(3)设置在底座(1)顶部,且输送装置(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柱(4),所述壳体(2)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箱体(7),且箱体(7)靠近底座(1)的一侧底部开设有转料通道(8),同时壳体(2)的一侧内壁上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9);
所述储料箱(10)内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12),且储料箱(10)的一侧设置有排风扇(17),所述第一转轴(12)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与第二转轴(14)连接,且第二转轴(14)上连接有印刻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4)内对称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且第一电动伸缩杆(5)之间通过推板(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9)对称设置在壳体(2)内侧壁上的支撑板上,且第二电动伸缩杆(9)的底端之间通过栏板连接,同时栏板对应设置在转料通道(8)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0)顶部通过液压缸(13)与壳体(2)的顶部连接,且液压缸(13)通过支撑架与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0)底部连接有海绵(11),且海绵(11)与印刻轮(15)顶部接触,同时储料箱(10)顶部开设有投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2)上开设有凹槽(16),且第一转轴(12)与储料箱(10)转动连接,同时储料箱(10)底部均匀的开设有通孔。
一种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在管材加工之后需要再起表面用油墨印刻其生厂日期和型号等信息因此需要使\n用到印刻装置,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印刻装置典型的如公开号CN208698213U\n一种用于螺旋波纹管的型号印刻装置,包括工作台、螺旋波纹管本体和传送带,所述螺旋波\n纹管本体搭接在传送带的上表面,所述螺旋波纹管本体和传送带均位于工作台的正前方,\n所述工作台的正面镶嵌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工作台内壁\n的两侧分别与限位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塞推杆,所\n述活塞推杆位于限位杆的下方,限位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喷料桶,所述喷料桶的下表面固\n定连接有喷嘴,所述喷嘴位于螺旋波纹管本体的正上方。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设置活塞推杆、\n喷料桶和喷嘴,解决了对螺旋波纹管的型号印刻单独加工的工序,使得操作步骤变多,操作\n麻烦降低效率的问题。\n[0003] 综上所述,现有的印刻装置大锁自动化程度较低,从而需要人为进行上料使用起\n来不够便捷,以及现有的印刻装置容易因加墨不及时而出现印刻不清晰的问题,使用起来\n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n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印刻装置大锁自动化程度较低,从而需要人为进行上料使用起来不够\n便捷,以及现有的印刻装置容易因加墨不及时而出现印刻不清晰的问题。\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n装置,包括底座和储料箱,\n[0006] 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壳体,且壳体内侧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底\n座顶部,且输送装置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箱体,且\n箱体靠近底座的一侧底部开设有转料通道,同时壳体的一侧内壁上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n杆;\n[0007] 所述储料箱内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且储料箱的一侧设置有排风扇,所述第一转\n轴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与第二转轴连接,且第二转轴上连接有印刻轮。\n[0008]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内对称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第一电动伸缩杆之间通过\n推板连接;\n[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管材进行纠偏,从而便于防止出现印刻歪斜的现\n象。\n[0010]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对称设置在壳体内侧壁上的支撑板上,且第二电动\n伸缩杆的底端之间通过栏板连接,同时栏板对应设置在转料通道内侧;\n[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防止多个管材同时从转料通道内滚出。\n[0012] 优选的,所述储料箱顶部通过液压缸与壳体的顶部连接,且液压缸通过支撑架与\n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连接;\n[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装置的印刻高度进行调节。\n[0014] 优选的,所述储料箱底部连接有海绵,且海绵与印刻轮顶部接触,同时储料箱顶部\n开设有投料口;\n[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利用海绵内的油墨对印刻轮进行补墨。\n[0016]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开设有凹槽,且第一转轴与储料箱转动连接,同时储料箱\n底部均匀的开设有通孔;\n[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自动加料的目的,进而便于防止因加墨不及时\n而影响印刻质量。\n[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置,\n[0019] (1)设置有箱体,箱体可将待加工的管材进行预先存储,同时当需要对下移管材进\n行印刻时,工作人员可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上移停止对转料通道的遮挡工作,从而即可使\n底部倾的斜箱体内的管材通过转料通道自动滚落至输送装置上,进而即可达到自动上料的\n目的,同时便于提高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和加工效率;\n[0020] (2)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两侧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可推动推板对管材在输送装\n置上的位置进行纠正,从而便于印刻轮对其进行印刻,同时旋转的印刻轮可带动第二转轴\n进行旋转,从而即可将凹槽内装载的油墨倒在海绵上帮助印刻轮加墨,进而便于防止出现\n印刻不清晰的现象。\n附图说明\n[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n[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n[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n[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料箱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n[0025] 图中:1、底座,2、壳体,3、输送装置,4、限位柱,5、第一电动伸缩杆,6、推板,7、箱体,8、转料通道,9、第二电动伸缩杆,10、储料箱,11、海绵,12、第一转轴,13、液压缸,14、第二转轴,15、印刻轮,16、凹槽,17、排风扇。\n具体实施方式\n[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n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n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n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n[0027]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料的管材表面印刻装\n置,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1顶部设置有壳体2,且壳体2内侧设置有输送装置3,输送装置3设\n置在底座1顶部,且输送装置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柱4,限位柱4内对称设置有第一\n电动伸缩杆5,且第一电动伸缩杆5之间通过推板6连接,两侧的第一电动伸缩杆5可同时推\n动推板6向内侧移动对输送装置3上的管材进行纠偏,从而便于后续印刻加工的正常进行,\n进而便于防止因管材歪斜而影响印刻质量。\n[0028]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壳体2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箱体7,且箱体7靠近底座1的一\n侧底部开设有转料通道8,同时壳体2的一侧内壁上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9,第二电动伸缩\n杆9对称设置在壳体2内侧壁上的支撑板上,且第二电动伸缩杆9的底端之间通过栏板连接,\n同时栏板对应设置在转料通道8内侧,第二电动伸缩杆9可推动栏板对转料通道8内管材进\n行拦截,从而便于防止其在印刻过程中意外掉出。\n[0029] 如图1和图2所示,储料箱10内贯穿设置有第一转轴12,储料箱10底部连接有海绵\n11,海绵11可对油墨进行吸收,然后在与印刻轮15接触时给其补墨,且海绵11与印刻轮15顶\n部接触,印刻轮15外侧黏贴有刻有印刻信息的橡胶垫,工作人员可通过拆卸橡胶垫来对装\n置印刻信息进行更换,同时储料箱10顶部开设有投料口,工作人员可通过投料口向储料箱\n10内添加油墨。\n[0030]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储料箱10顶部通过液压缸13与壳体2的顶部连接,且液压缸\n13通过支撑架与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4连接,便于实现自动加墨,且与人为加墨相较操\n作起来更为便捷,且储料箱10的一侧设置有排风扇17,排风扇17便于帮助印刻之后的管材\n进行吹风,使其快速干燥,进而便于防止其晕染。\n[0031]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转轴12通过皮带传动结构与第二转轴14连接,且第二\n转轴14上连接有印刻轮15,第一转轴12上开设有凹槽16,且第一转轴12与储料箱10转动连\n接,同时储料箱10底部均匀的开设有通孔,凹槽16流至储料箱10底部的油墨可通过通孔排\n出,从而便于帮助海绵11即帮助印刻轮15补墨。\n[0032] 在使用时,第二电动伸缩杆9带动栏板上移,箱体7底部的管材将通过转料通道8滚\n至输送装置3上,接着第二电动伸缩杆9带动栏板下移对箱体7内的其他管材进行拦截,紧接\n着第一电动伸缩杆5将推动对应的推板6向内侧移动对输送装置3上的管材进行纠偏,然后\n液压缸13推动印刻轮15下移与管材接触,同时在输送装置3的作用下,管材将移动并推动印\n刻轮15旋转实现印刻,排风扇17可对刻印之后的管材进行吹风,促进其干燥。\n[0033]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n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n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n[0034]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n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n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n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