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识别用户场景,其中,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包括加速度变化状态、与人体接近程度、环境亮度、移动终端的水平状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B、根据所述用户场景控制背光灯的亮灭状态,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
其中,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11、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变化状态和环境亮度状态;
A12、当加速度有变化,并在环境亮度大于预设值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手持场景;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1、保持背光灯为点亮状态,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
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21、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变化状态和环境亮度状态;
A22、当加速度有变化,并在环境亮度小于预设值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随身携带场景;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21、不点亮背光灯,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
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31、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变化状态和移动终端的水平状态;
A32、当加速度没有变化,且移动终端为水平状态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静置场景;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31、不点亮背光灯,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
2.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模块,用于在有提醒事件时触发场景识别模块;
场景识别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识别用户场景,其中,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包括加速度变化状态、与人体接近程度、环境亮度、移动终端的水平状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省电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场景控制背光灯的亮灭状态,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
其中,所述场景识别模块包括: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移动的加速度变化量;
环境亮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亮度状态;
处理器,用于在加速度有变化,并在环境亮度大于预设值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手持场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加速度有变化,并在环境亮度小于预设值,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随身携带场景;
所述场景识别模块还包括: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检测移动终端所处的水平状态;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加速度没有变化,且移动终端为水平状态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静置场景。
移动终端及其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目前普遍已做到4.5寸以上,这使得背光灯的数量也达到了10颗以上,使背光的功耗可达200mA以上。另外,智能手机的功耗也随着性能的提升而大幅提高,但制约智能手机发展的电池容量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待机时间也成了智能手机的一大通病。\n[0003] 现有的智能手机,在有来电事件时,会先点亮屏幕,再加上铃声、振动等方式提示用户是否需要接听来电。这样,每次有来电等提醒事件时,都需要点亮背光灯,而背光灯会消耗较大的电池电量。\n[0004] 而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需要点亮背光的情况,比如手机放置在桌面而人已离开,或者放置在手提包中无法感知到铃声和振动等情况时,此这时点亮背光也毫无意义,因此现有的智能手机无法满足节省电池电量的要求。可见,降低来电时的背光功耗是节省电池电量的研究方向之一。\n发明内容\n[0005]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在有提醒事件时能够根据用户场景来判断是否开启背光灯,避免不必要的背光功耗,从而来节省电池耗电。\n[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n[0007] 一种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其包括:\n[0008] A、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识别用户场景,其中,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包括加速度变化状态、与人体接近程度、环境亮度、移动终端的水平状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n[0009] B、根据所述用户场景控制背光灯的亮灭状态,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n[0010] 其中,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n[0011] A11、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变化状态和环境亮度状态;\n[0012] A12、当加速度有变化,并在环境亮度大于预设值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手持场景;\n[0013]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n[0014] B11、保持背光灯为点亮状态,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n[0015] 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n[0016] A21、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变化状态和环境亮度状态;\n[0017] A22、当加速度有变化,并在环境亮度小于预设值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随身携带场景;\n[0018]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n[0019] B21、不点亮背光灯,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n[0020] 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n[0021] A31、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变化状态和移动终端的水平状态;\n[0022] A32、当加速度没有变化,且移动终端为水平状态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静置场景;\n[0023]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n[0024] B31、不点亮背光灯,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n[0025] 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0026] 触发模块,用于在有提醒事件时触发场景识别模块;\n[0027] 场景识别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识别用户场景,其中,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包括加速度变化状态、与人体接近程度、环境亮度、移动终端的水平状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n[0028] 省电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场景控制背光灯的亮灭状态,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n[0029] 其中,所述场景识别模块包括:\n[0030]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移动的加速度变化量;\n[0031] 环境亮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亮度状态;\n[0032] 处理器,用于在加速度有变化,并在环境亮度大于预设值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手持场景;\n[0033]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加速度有变化,并在环境亮度小于预设值,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随身携带场景;\n[0034] 所述场景识别模块还包括: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检测移动终端所处的水平状态;\n[0035]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加速度没有变化,且移动终端为水平状态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静置场景。\n[0036]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及其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识别用户场景;根据所述用户场景控制背光灯的亮灭状态,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当识别用户场景需要点亮背光时,才将背光灯点亮来提示用户;当识别用户场景不需要点亮背光时,不点亮背光仅以预设的铃声或振动方式提示用户有提醒事件,从而节省了有提醒事件时的背光功耗,延长了电池的待机时间。\n附图说明\n[0037] 图1为本发明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的流程图。\n[0038] 图2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39]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n[0040]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的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包括:\n[0041] S100、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识别用户场景。\n[0042] S200、根据所述用户场景控制背光灯的亮灭状态,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n[0043] 以智能手机为例,在步骤S100中,所述提醒事件包括:来电提醒、短信通知、闹钟、邮件通知、微博通知、蓝牙配对等即时的提醒事件。\n[0044]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场景包括:手持场景、随身携带场景和静置场景。其中,手持场景表示用户手持智能手机进行某些操作时的场景;随身携带场景表示用户将智能手机放在口袋或手提包中,随身携带该智能手机时的场景;静置场景表示用户将智能手机放在桌面上,没有使用时的场景。当然,所述用户场景还可包括其它场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n[0045] 其中,手持场景的特点是:智能手机无法做到水平放置,会有所倾斜,而且一般不会处于静止状态,手机屏幕也处于亮屏状态(即手机背光灯点亮),并且在白天时没有光线遮挡,环境亮度好,晚上时环境亮度较暗。随身携带场景的特点是:智能手机无法做到水平放置,会有所倾斜,而且一般不会处于静止状态,并且有光线遮挡,环境亮度差。静置场景的特点是:一般为水平方向放置,而且一般为静止状态。上述这些特点均可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如加速度传感器、光感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来检测。\n[0046] 综合可知,在步骤S100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包括加速度变化状态、亮屏状态、与人体接近程度、环境亮度、移动终端的水平状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根据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状态信息即可得知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是手持场景、还是随身携带场景、还是静置场景。\n[0047] 其中,在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为手持场景时,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变化状态和环境亮度状态;当加速度有变化,并在环境亮度大于预设值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手持场景;此时需保持背光灯为点亮状态,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配合移动终端的其它状态进行判断,例如,在手持场景时,移动终端处于倾斜状态、移动终端接近人体等,以此来提高判断的精确度。\n[0048] 应当说明的是,手持场景时,环境亮度的判断在白天和晚上会有些变化,在上述实施例中,环境亮度大于预设值表示为白天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状态;如果环境亮度小于预设值,则还需结合移动终端是否处于亮屏状态,来作进一步判断。\n[0049] 在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为随身携带场景时,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变化状态和环境亮度状态;当加速度有变化,并在环境亮度小于预设值,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随身携带场景;此时,不点亮背光灯,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从而节省电池电量。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配合移动终端的其它状态进行状态,例如,在随身携带场景时,环境亮度暗、移动终端处于倾斜状态、移动终端接近人体、及屏幕是否处于点亮的状态等。\n[0050] 由于在随身携带场景时,移动终端的环境亮度较暗,因此,为了区别随身携带场景和晚上使用移动终端的手持场景,本发明还可结合屏幕的点亮的状态作进一步判断。\n[0051] 在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为静置场景时,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变化状态和移动终端的水平状态;当加速度没有变化,且移动终端为水平状态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静置场景;此时,不点亮背光灯,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从而节省电池电量。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配合移动终端的其它状态进行状态,例如,在静置场景时,移动终端远离人体等。\n[0052] 因此,在识别用户场景时具体可包括:当有提醒事件时,检测移动终端的水平状态、加速度变化状态、亮屏状态、移动终端与人体的接近程度和移动终端所处的环境亮度;\n之后,根据移动终端的水平状态、加速度变化状态、亮屏状态、与人体的接近程度和环境亮度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手持场景、随身携带场景或者静置场景,通过多种状态结合来判断,提高识别结果的精确度。\n[0053] 在步骤S200中,所述预设提醒方式包括铃声提醒方式、或者振动提醒方式,或者包括铃声提醒方式和振动提醒方式。该预设提醒方式可以根据用户场景通过用户来设置,也可以设置为系统默认方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n[0054] 为了进一步节省电池电量,所述步骤S200还包括:根据所述用户场景控制指示灯的闪烁状态,当用户场景不需要点亮指示灯时,则关闭指示灯,从而进一步节省不必要的功耗,本发明仅在静置场景时点亮指示灯来提示用户,其它场景均可关闭指示灯,减少不必要的耗电。\n[0055]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仅在手持场景时才点亮背光,其它场景均关闭背光通过铃声或者振动提醒方式提示用户,并且关闭指示灯,最大限度的节省了提醒事件提醒时的功耗。\n[0056] 本发明通过场景特点的分析,来区分几种可以涵盖用户日常使用的场景,并利用传感器和处理器来进行场景检测和识别,针对不同的用户场景采用不同的指示策略,在不需要点亮背光的情况下,采用最合适的指示方式来提醒用户,可以大大减少无谓的功率消耗。\n[0057] 而且,目前智能手机中加速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即水平仪)和光感传感器已经成为了标准配置,其实现方式简单,有利于省电提醒方式的普及,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提升了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效果。\n[0058] 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的移动终端,请参阅图2,其包括:触发模块101、场景识别模块102和省电提醒模块103。本发明通过增加场景识别模块102和省电提醒模块103来决定有提醒事件的情况下,采用哪种提示策略来最大限度地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n[0059] 具体而言,所述触发模块101用于在有提醒事件时触发场景识别模块102,唤醒移动终端。所述场景识别模块102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识别移动终端当前的用户场景。所述省电提醒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场景控制背光灯的亮灭状态,并按预设提醒方式向用户提醒所述提醒事件。为了进一步节省电池功耗,所述省电提醒模块103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场景控制指示灯的闪烁状态。具体请参阅上述省电提醒方法中的具体实施例。\n[0060] 当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等通信终端时,所述提醒事件包括:来电提醒、短信通知、闹钟、邮件通知、微博通知等即时提醒事件。所述预设提醒方式包括铃声提醒方式或振动提醒方式,或者铃声提醒方式和振动提醒方式。\n[0061] 具体实施时,所述场景识别模块102包括:加速度传感器、环境亮度传感器和处理器。其中,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移动的加速度变化量。环境亮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亮度状态,当检测值大于预设值时,表示亮度较亮,当检测值小于预设值时,表示亮度较暗。处理器,用于在加速度有变化,及环境亮度大于预设值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手持场景。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实现三轴(即X、Y、Z轴)方向的加速度的检测,主要用于采集移动终端的方位、及多个时间点的加速度是否有变化。环境亮度传感器可采用光敏元件,主要用来检测光线强度,在白天使用移动终端时光线较强,晚上或者放手提包里或者放在衣兜里时,光线较暗。\n[0062]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加速度有变化,并环境亮度小于预设值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随身携带场景。所述场景识别模块还包括:亮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背光灯是否为点亮状态,配合环境亮度传感器检测的结果,判断移动终端处于随身携带场景还是晚上使用移动终端的手持场景。\n[0063] 其中,所述场景识别模块还包括: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检测移动终端所处的水平状态;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加速度有变化,且移动终端为水平状态时,识别所述用户场景为静置场景。其中,角度传感器又称水平仪或倾角仪,用来检测移动终端是处理倾斜状态还是水平状态。\n[0064] 进一步的,所述场景识别模块还包括:接近传感器,其可采用红外感应技术实现物体接近程度的检测,主要用于采集移动终端是远离人体还是接近人体,当接近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与人体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如30cm)时,表示移动终端接近人体,此时用户场景为手持场景或者随身携带场景;当大于等于预设距离时表示移动终端远离人体。\n[0065] 以下根据各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及处理器的处理结果,对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提醒事件的省电提醒方法进行详细说明:\n[0066] 在手持场景时,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有倾斜,并且加速度有变化,同时接近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接近人体,此时环境亮度传感器的数据可以系统默认设置选择是否需要采用,在白天使用时光线较强,夜晚使用时光线较暗。此时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当移动终端处于手持场景时,如果有提醒事件,此时都需保持背光灯为点亮状态(因为手持场景移动终端必须亮屏)、关闭指示灯,并通过铃声或者振动方式提示用户有提醒事件。\n[0067] 在随身携带模式时(如放在口袋里),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有倾斜,并且加速度有变化,同时接近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接近,且环境亮度传感器检测光线较暗。当移动终端处于随身携带场景时,如果有提醒事件,可关闭背光灯和指示灯,并通过铃声或者振动方式提示用户有提醒事件,避免不必要(如背光和指示灯)的功耗。\n[0068] 在静置场景时(如放在桌面上),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为水平,并且加速度没有变化(即移动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同时接近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接近或者远离人体。\n当静置场景有提醒事件时,关闭背光灯并通过铃声或者振动提醒方式提示用户有提醒事件,并且在提醒事件结束后,可在一段时间内(如2分钟)开启指示灯提示用户有提醒事件,避免不必要(如背光和指示灯)的功耗。\n[0069] 在静置场景中,如果接近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远离人体,则无需考虑环境亮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如果接近传感器检测移动终端接近人体,则可以考虑环境亮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譬如,在静置场景中如果提醒事件在晚上发生,则可点亮背光,可方便用户找到手机。\n[0070] 当然,本发明还可以结合其它方式进一步降低功耗,譬如,可结合情景模式来控制移动终端的省电提醒方式。如果情景模式为会议模式,当移动终端处于手持场景时,其提醒方式直接默认为振动提醒方式(即关闭铃声);当移动终端处于静置场景时,如果环境亮度较暗,此时用户可能是睡觉,其提醒方式可直接默认为振动提醒方式,并且关闭指示灯。\n[0071]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有提醒事件时,先通过触发模块触发移动终端,之后开启各传感器检测相应的数据,然后通过处理器识别用户场景,再根据用户场景确认是否需要开启背光,从而根据不同的用户场景在用户无法感知到提醒事件或者无法及时查看提醒事件时关闭背电,节省了背光耗电。\n[0072] 另外,本发明仅在移动终端判断为手持场景时,才在有提醒事件时点亮背光,其它场景均关闭背光,最大限度地节省了背光耗电,从而节省了电池电量,延长了电池的待机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效果,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n[0073]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法律信息
- 2022-08-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H04M 1/725
专利号: ZL 201310427067.9
申请日: 2013.09.18
授权公告日: 2016.01.20
- 2016-01-20
- 2014-0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H04M 1/725
专利申请号: 201310427067.9
申请日: 2013.09.18
- 2014-01-0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11-28
|
2012-08-21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