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助力转向机生产用双工位转移装置 |
申请号 | CN202220179114.7 | 申请日期 | 2022-01-20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IPC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7;/;5;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浙江万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南明山街道百仙路3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浙江万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浙江万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易鹏程;易凯 |
代理机构 | 浙江亿创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晓红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工位转换相关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助力转向机生产用双工位转移装置,包括竖直安装板、两轴平移装置、定向装置、第一安装架、滑轮机构和夹具组件,两轴平移装置固定设置在竖直安装板上,两轴平移装置具有一个在竖直平面内移动的输出端,定向装置通过两个第一安装架与竖直安装板固定连接,定向装置包括有一个在竖直平面内滑动的滑轮机构,夹具组件用于夹取机体,夹具组件分别与两轴平移装置的输出端和滑轮机构固定连接,该设备实现了双工位之间的转换,代替了人工进行操作,提高制造的自动化程度,夹具组件能够根据机体的不同规格进行调节,调节两个橡胶夹块之间的距离,能够夹住各个规格不同的机体,实用性强。
1.一种助力转向机生产用双工位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直安装板(1);
两轴平移装置(2),其固定设置在竖直安装板(1)上,两轴平移装置(2)具有一个在竖直平面内移动的输出端;
定向装置(3),其通过两个第一安装架(4)与竖直安装板(1)固定连接,定向装置(3)包括有一个在竖直平面内滑动的滑轮机构(5),滑轮机构(5)的移动平面与两轴平移装置(2)输出端的移动平面平行;
夹具组件(6),其用于夹取机体(7),夹具组件(6)位于定向装置(3)和两轴平移装置(2)中间,夹具组件(6)分别与两轴平移装置(2)的输出端和滑轮机构(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转向机生产用双工位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装置(3)还包括有一个竖直的连接板(8),连接板(8)与竖直安装板(1)平行,所述连接板(8)上成型有与滑轮机构(5)滑动连接的滑槽(9),所述滑槽(9)由一个水平部(10)、两个竖直部(11)和两个弧形部(12)组成,两个弧形部(12)和两个竖直部(11)均关于水平部(10)对称分布,两个弧形部(12)分别与两个水平部(10)的两端连接,两个竖直部(11)的上端分别与两个弧形部(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助力转向机生产用双工位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6)包括:
水平连接板(13),其分别与两轴平移装置(2)的输出端和滑轮机构(5)固定连接;
竖直连接板(14),其长度方向与水平部(10)的长度方向一致,位于水平连接板(13)的正下方;
气缸(15),其呈竖直的倒置状态,气缸(15)固定设置在水平连接板(13)上,气缸(15)的输出端与竖直连接板(14)的上端固定连接;
导向器(16),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导向器(16)均固定设置在水平连接板(13)上,若干个导向器(16)沿水平部(10)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每个导向器(16)上均滑动插设有竖直的第一导向栓(17),每个第一导向栓(17)的端部均向下穿过水平连接板(13)与竖直连接板(14)的上端旋接固定;
滑座(18),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座(18)沿竖直连接板(14)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并且两个滑座(18)关于竖直连接板(14)对称分布,每个滑座(18)均通过第二安装架(19)与水平连接板(13)固定连接;
夹臂装置(20),数量为两组,两组夹臂装置(20)关于竖直连接板(14)对称分布,两组夹臂装置(20)分别与两个滑座(18)沿水平部(10)的长度方向的水平滑动连接,并且每组夹臂装置(20)均与竖直连接板(1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助力转向机生产用双工位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连接板(14)上成型有对称的两个第一条形滑槽(21),两个第一条形滑槽(21)均呈倾斜状态,两个第一条形滑槽(21)的上端在相互靠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助力转向机生产用双工位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装置(20)包括:
连接件(22),其呈水平状态,连接件(22)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部(10)的长度方向平行,连接件(22)的端部上插设有水平的第二导向栓(23),第二导向栓(23)与靠近连接件(22)的第一条形滑槽(21)滑动连接,并且连接件(22)与滑座(18)水平滑动连接;
夹臂(24),其呈竖直状态,夹臂(24)的上端与连接件(22)固定连接;
橡胶夹块(25),其与夹臂(24)的下端固定连接,橡胶夹块(25)抵触在机体(7)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助力转向机生产用双工位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的上端成型有水平的滑条部(26),滑条部(26)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部(10)的长度方向平行,滑条部(26)与滑座(18)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22)的下端成型有水平的矩形部(27),矩形部(27)上成型有两个水平的第二条形滑槽(28),每个第二条形滑槽(28)的长度方向均与滑条部(26)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第二条形滑槽(28)沿与自身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间距设置,所述夹臂(24)的上端成型有四个竖直的呈矩阵状分布的导向柱(29),每个第二条形滑槽(28)内均滑动插设有两个导向柱(29),所述每个第二条形滑槽(28)内都设置有锁紧螺栓(30),每个锁紧螺栓(30)的下端均向下穿过第二条形滑槽(28)与连接件(22)旋接固定。
一种助力转向机生产用双工位转移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工位转换相关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助力转向机生产用双工位转移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助力转向机的流水线制造过程中,部分工位需要将机体在双工位之间进行调换,而在现有的助力转向机的流水线制造过程中,双工位的转换通过人工手动操作完成,不仅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操作人员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会出现消极怠工的状态,使得生产效率低,并且长时间靠人力实现双工位的转换,对操作人员的体力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也有一定的伤害。\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助力转向机生产用双工位转移装置。\n[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助力转向机生产用双工位转移装置,包括:\n[0005] 竖直安装板;\n[0006] 两轴平移装置,其固定设置在竖直安装板上,两轴平移装置具有一个在竖直平面内移动的输出端;\n[0007] 定向装置,其通过两个第一安装架与竖直安装板固定连接,定向装置包括有一个在竖直平面内滑动的滑轮机构,滑轮机构的移动平面与两轴平移装置输出端的移动平面平行;\n[0008] 夹具组件,其用于夹取机体,夹具组件位于定向装置和两轴平移装置中间,夹具组件分别与两轴平移装置的输出端和滑轮机构固定连接。\n[0009] 进一步的,所述定向装置还包括有一个竖直的连接板,连接板与竖直安装板平行,所述连接板上成型有与滑轮机构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滑槽由一个水平部、两个竖直部和两个弧形部组成,两个弧形部和两个竖直部均关于水平部对称分布,两个弧形部分别与两个水平部的两端连接,两个竖直部的上端分别与两个弧形部连接。\n[0010]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组件包括:\n[0011] 水平连接板,其分别与两轴平移装置的输出端和滑轮机构固定连接;\n[0012] 竖直连接板,其长度方向与水平部的长度方向一致,位于水平连接板的正下方;\n[0013] 气缸,其呈竖直的倒置状态,气缸固定设置在水平连接板上,气缸的输出端与竖直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n[0014] 导向器,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导向器均固定设置在水平连接板上,若干个导向器沿水平部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每个导向器上均滑动插设有竖直的第一导向栓,每个第一导向栓的端部均向下穿过水平连接板与竖直连接板的上端旋接固定;\n[0015] 滑座,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座沿竖直连接板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并且两个滑座关于竖直连接板对称分布,每个滑座均通过第二安装架与水平连接板固定连接;\n[0016] 夹臂装置,数量为两组,两组夹臂装置关于竖直连接板对称分布,两组夹臂装置分别与两个滑座沿水平部的长度方向的水平滑动连接,并且每组夹臂装置均与竖直连接板滑动连接。\n[0017]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连接板上成型有对称的两个第一条形滑槽,两个第一条形滑槽均呈倾斜状态,两个第一条形滑槽的上端在相互靠拢。\n[0018] 进一步的,所述夹臂装置包括:\n[0019] 连接件,其呈水平状态,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部的长度方向平行,连接件的端部上插设有水平的第二导向栓,第二导向栓与靠近连接件的第一条形滑槽滑动连接,并且连接件与滑座水平滑动连接;\n[0020] 夹臂,其呈竖直状态,夹臂的上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n[0021] 橡胶夹块,其与夹臂的下端固定连接,橡胶夹块抵触在机体的侧壁上。\n[0022]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上端成型有水平的滑条部,滑条部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部的长度方向平行,滑条部与滑座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下端成型有水平的矩形部,矩形部上成型有两个水平的第二条形滑槽,每个第二条形滑槽的长度方向均与滑条部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第二条形滑槽沿与自身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间距设置,所述夹臂的上端成型有四个竖直的呈矩阵状分布的导向柱,每个第二条形滑槽内均滑动插设有两个导向柱,所述每个第二条形滑槽内都设置有锁紧螺栓,每个锁紧螺栓的下端均向下穿过第二条形滑槽与连接件旋接固定。\n[002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一,该设备实现了双工位之间的转换,代替了人工进行操作,提高制造的自动化程度;\n[0024] 其二,夹具组件能够根据机体的不同规格进行调节,调节两个橡胶夹块之间的距离,能够夹住各个规格不同的机体,实用性强。\n附图说明\n[0025]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6] 图2是实施例的定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7] 图3是实施例的夹具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8] 图4是实施例的夹具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9] 图5是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30] 图6是实施例的夹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31] 图中标号为:1‑竖直安装板;2‑两轴平移装置;3‑定向装置;4‑第一安装架;5‑滑轮机构;6‑夹具组件;7‑机体;8‑连接板;9‑滑槽;10‑水平部;11‑竖直部;12‑弧形部;13‑水平连接板;14‑竖直连接板;15‑气缸;16‑导向器;17‑第一导向栓;18‑滑座;19‑第二安装架;\n20‑夹臂装置;21‑第一条形滑槽;22‑连接件;23‑第二导向栓;24‑夹臂;25‑橡胶夹块;26‑滑条部;27‑矩形部;28‑第二条形滑槽;29‑导向柱;30‑锁紧螺栓。\n具体实施方式\n[0032]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n[0033] 参考图1至图6所示,一种助力转向机生产用双工位转移装置,包括:\n[0034] 竖直安装板1;\n[0035] 两轴平移装置2,其固定设置在竖直安装板1上,两轴平移装置2具有一个在竖直平面内移动的输出端;\n[0036] 定向装置3,其通过两个第一安装架4与竖直安装板1固定连接,定向装置3包括有一个在竖直平面内滑动的滑轮机构5,滑轮机构5的移动平面与两轴平移装置2输出端的移动平面平行;\n[0037] 夹具组件6,其用于夹取机体7,夹具组件6位于定向装置3和两轴平移装置2中间,夹具组件6分别与两轴平移装置2的输出端和滑轮机构5固定连接。\n[0038] 竖直安装板1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设备主体为现有技术,图中并未示出,当需要将机体7转移工位时,两轴平移装置2带动夹具组件6在竖直平面内移动,控制终端通过两组平移装置来控制夹具组件6的移动轨迹,控制终端为现有技术,图中并未示出,定向装置3起辅助的导向作用,当夹具组件6带动滑轮机构5滑动,当滑轮机构5滑动至定向装置3的端部时,夹具组件6夹住机体7,两轴平移装置2带动夹具组件6移动,夹具组件6带动滑轮机构5滑动至定向装置3的另一端,即将机体7移动至另一个工位,夹具组件6松开机体7,完成工位之间的转换。\n[0039] 所述定向装置3还包括有一个竖直的连接板8,连接板8与竖直安装板1平行,所述连接板8上成型有与滑轮机构5滑动连接的滑槽9,所述滑槽9由一个水平部10、两个竖直部\n11和两个弧形部12组成,两个弧形部12和两个竖直部11均关于水平部10对称分布,两个弧形部12分别与两个水平部10的两端连接,两个竖直部11的上端分别与两个弧形部12连接。\n[0040] 现有工位上的夹具多采用橡胶环套,需要将机体7向下按压将机体7的下端压入橡胶环套内,橡胶环套图中未示出,当需要装置工位时,夹具组件6夹住机体7,双轴平移装置带动夹具组件6移动,从而带动滑轮机构5沿着滑槽9滑动,当滑轮机构5从竖直部11的下端移动至竖直部11的上端时,夹具组件6将机体7向上拔出橡胶环套,滑轮机构5通过弧形部12滑入水平部10,滑轮机构5在水平部10上滑动,再通过水平部10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弧形部\n12滑入另一个竖直部11中,两个弧形部12起连接作用,当滑轮机构5从竖直部11的上端滑至下端时,夹具组件6夹住机体7向下移动插入另一个工位的橡胶环套中,完成工位的转换。\n[0041] 所述夹具组件6包括:\n[0042] 水平连接板13,其分别与两轴平移装置2的输出端和滑轮机构5固定连接;\n[0043] 竖直连接板14,其长度方向与水平部10的长度方向一致,位于水平连接板13的正下方;\n[0044] 气缸15,其呈竖直的倒置状态,气缸15固定设置在水平连接板13上,气缸15的输出端与竖直连接板14的上端固定连接;\n[0045] 导向器16,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导向器16均固定设置在水平连接板13上,若干个导向器16沿水平部10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每个导向器16上均滑动插设有竖直的第一导向栓17,每个第一导向栓17的端部均向下穿过水平连接板13与竖直连接板14的上端旋接固定;\n[0046] 滑座18,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座18沿竖直连接板14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并且两个滑座18关于竖直连接板14对称分布,每个滑座18均通过第二安装架19与水平连接板13固定连接;\n[0047] 夹臂装置20,数量为两组,两组夹臂装置20关于竖直连接板14对称分布,两组夹臂装置20分别与两个滑座18沿水平部10的长度方向的水平滑动连接,并且每组夹臂装置20均与竖直连接板14滑动连接。\n[0048] 当需要夹具组件6夹紧机体7时,气缸15的输出端竖直向下移动,带动竖直连接板\n14竖直向下移动,竖直连接板14带动第一导向栓17在导向器16上竖直向下滑动,竖直连接板14带动两个夹臂装置20在两个滑座18上相互靠拢的滑动,两个夹臂装置20相互靠拢夹紧机体7。\n[0049] 当需要将机体7松开时,气缸15的输出端竖直向上移动,带动竖直连接板14竖直向上移动,竖直连接板14带动第一导向栓17在导向器16上竖直向上滑动,竖直连接板14带动两个夹臂装置20在两个滑座18上相互远离的滑动,两个夹臂装置20相互远离松开机体7。\n[0050] 所述竖直连接板14上成型有对称的两个第一条形滑槽21,两个第一条形滑槽21均呈倾斜状态,两个第一条形滑槽21的上端在相互靠拢。\n[0051] 两个第一条形滑槽21的的上端在相互靠拢,两个第一条形滑槽21的下端在相互靠近,两个夹臂装置20只能够水平滑动,当竖直连接板14向上移动时,夹臂装置20在第一条形滑槽21的上端滑动至第一条形滑槽21的下端,两个夹臂装置20相互远离松开机体7,当竖直连接板14向下移动时,夹臂装置20在第一条形滑槽21的下端滑动至第一条形滑槽21的上端,两个夹臂装置20相互靠近夹紧机体7。\n[0052] 所述夹臂装置20包括:\n[0053] 连接件22,其呈水平状态,连接件22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部10的长度方向平行,连接件22的端部上插设有水平的第二导向栓23,第二导向栓23与靠近连接件22的第一条形滑槽\n21滑动连接,并且连接件22与滑座18水平滑动连接;\n[0054] 夹臂24,其呈竖直状态,夹臂24的上端与连接件22固定连接;\n[0055] 橡胶夹块25,其与夹臂24的下端固定连接,橡胶夹块25抵触在机体7的侧壁上。\n[0056] 当竖直连接板14竖直向下移动时,每个第二导向栓23均由第一条形滑槽21的下端滑动至第一条形滑槽21的上端,两个第二导向栓23在相互靠近,带动两个连接件22在滑座\n18上相互靠近的滑动,带动两个夹臂24在相互靠近,从而带动两个橡胶夹块25相互靠近夹紧机体7。\n[0057] 当竖直连接板14竖直向上移动时,每个第二导向栓23均由第一条形滑槽21的上端滑动至第一条形滑槽21的下端,两个第二导向栓23在相互远离,带动两个连接件22在滑座\n18上相互远离的滑动,带动两个夹臂24在相互远离,从而带动两个橡胶夹块25相互远离松开机体7。\n[0058] 所述连接件22的上端成型有水平的滑条部26,滑条部26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部10的长度方向平行,滑条部26与滑座18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22的下端成型有水平的矩形部27,矩形部27上成型有两个水平的第二条形滑槽28,每个第二条形滑槽28的长度方向均与滑条部26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第二条形滑槽28沿与自身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间距设置,所述夹臂24的上端成型有四个竖直的呈矩阵状分布的导向柱29,每个第二条形滑槽28内均滑动插设有两个导向柱29,所述每个第二条形滑槽28内都设置有锁紧螺栓30,每个锁紧螺栓30的下端均向下穿过第二条形滑槽28与连接件22旋接固定。\n[0059] 当连接件22水平移动时,滑条部26在滑座18上水平滑动。\n[0060] 由于各个规格的机体7的外形不一致,所以两个橡胶夹块25之间的距离是可以进行调整的,当需要将两个橡胶夹块25之间的距离调大时,将锁紧螺栓30旋转,导向柱29就能够在第二条形滑槽28内滑动,将夹臂24向远离竖直连接板14的方向移动,导向柱29在第二滑槽9内向远离竖直连接板14的方向移动,当位置调节好后,将锁紧螺栓30旋紧,将夹臂24的上端与矩形部27固定连接在一起,当需要将两个橡胶夹块25之间的距离调小时,在旋设锁紧螺栓30后,将夹臂24向靠近竖直连接板14的方向移动,导向柱29在第二滑槽9内向靠近竖直连接板14的方向移动,夹臂24调节结束后将锁紧螺栓30旋紧。\n[0061]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