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低压二氧化碳智能消防车 |
申请号 | CN201220372242.X | 申请日期 | 2012-07-30 |
法律状态 | 放弃专利权 | 申报国家 | 暂无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IPC分类号 | A;6;2;C;2;7;/;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四川海川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镇民兴路7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四川海川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四川海川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金晓辉;陈斌;王利 |
代理机构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荣;伍姝茜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压二氧化碳智能消防车,包括设有旋转工作台、储罐、制冷机和油箱的车辆,在旋转工作台上设有多级的变幅臂,在最上方的变幅臂的前端设有作业臂总成,作业臂总成包括液压马达、键轴、铰座、气筒和缸筒,一中空的活塞杆设于气筒和缸筒内,活塞杆的前端固联有冲击头,冲击头内设有盲孔,在冲击头的前端设有数个喷射孔,在缸筒上的前、后油口分别与换向阀相连,该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油泵和旁路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旁路换向阀的工作油口还通过阀门与缸筒上的后油口相连,在旁路换向阀与阀门的连接油路上设有蓄能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将气体灭火剂输送至高层并同时破除建筑物的外墙或门窗,可对高层建筑物及其室内实施有效的灭火,并保证设备长期的正常运转。
1.一种低压二氧化碳智能消防车,包括设有旋转工作台和油箱的车辆,在旋转工作台上设有两级以上的变幅臂,最下方的变幅臂的一端铰接于旋转工作台,在旋转工作台相对一侧的车辆上设有支撑架,各变幅臂相邻的一端均通过铰接相连,最下方的变幅臂与旋转工作台之间、相邻两变幅臂的铰接端均通过至少一双作用油缸相连,连接相同两部件的双作用油缸的两油口均通过各自的液压锁和各自的换向阀与油泵相连,其特征在于在车辆上还设有储罐、设于储罐内的制冷机,在最上方的变幅臂的前端设有作业臂总成,作业臂总成包括设于最上方变幅臂前端的液压马达和键轴,液压马达通过对应的换向阀与油泵相连,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键轴相联,一铰座与键轴通过键相连,铰座的前端与一气筒相连,气筒的前端与一缸筒相连并位于缸筒内,一中空的活塞杆设于气筒和缸筒内,在缸筒内的活塞杆上设有活塞,在缸筒内设有导向套,在气筒前端和导向套内均设有密封圈,活塞杆的前端固联有冲击头,冲击头内设有盲孔,盲孔与活塞杆的内孔相通,在冲击头的前端设有与盲孔相通的数个喷射孔,在缸筒上设有位于活塞两侧的前油口和后油口,前、后油口分别与换向阀各自的一工作油口相连,该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油泵和旁路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该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油箱相连,该旁路换向阀的工作油口还通过阀门与缸筒上的后油口相连,并在旁路换向阀与阀门的连接油路上设有蓄能器;在铰座上设有与气筒内腔相通的灭火剂进口,灭火剂进口通过管路和阀门与储罐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二氧化碳智能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灭火剂进口和储罐的管路包括设于各变幅臂内的固定管以及连接最上方固定管与灭火剂进口、连接铰接处各相邻固定管的各软管、连接最下方固定管与储罐的管路。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压二氧化碳智能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为电液换向阀,所述旁路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阀门为电磁球阀,在蓄能器前的连接油路上还设有液压传感器,液压传感器与电磁换向阀相连。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二氧化碳智能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前、后油口均还通过双向节流阀和液压锁分别与换向阀各自的一工作油口相连。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压二氧化碳智能消防车,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冷气溶胶灭火装置,它包括设有进口和出口的储粉罐、设于储粉罐内的干粉状冷气溶胶和干燥剂,在储粉罐的进口装有单向阀,在储粉罐的出口装有出粉单向阀,出粉单向阀的出口连有负压阀,该负压阀装于与储罐相连的管路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压二氧化碳智能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在铰座上还设有摄像头。
低压二氧化碳智能消防车\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二氧化碳消防车。\n背景技术\n[0002] 现有的消防车可对高层建筑物火灾进行灭火,但它只能采用水作灭火剂;低压二氧化碳灭火具有环保、安全、经济等优点,可对忌水物质的火灾提供无污染洁净的灭火,但其主要用于室内的固定式自动灭火,对于高层建筑物及其室内的移动式灭火,该方式还不适用,因为现有气体喷射灭火时的冲击力较弱,无法破除窗户或外墙,还无一种装置可有效地将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剂输送至高层并同时破除建筑物的外墙或门窗,从而无法实施有效的灭火。\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低压二氧化碳智能消防车,它能有效地将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剂输送至高层并同时破除建筑物的外墙或门窗,可对高层建筑物及其室内实施有效的灭火。 \n[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低压二氧化碳智能消防车,包括设有旋转工作台和油箱的车辆,在旋转工作台上设有两级以上的变幅臂,最下方的变幅臂的一端铰接于旋转工作台,在旋转工作台相对一侧的车辆上设有支撑架,各变幅臂相邻的一端均通过铰接相连,最下方的变幅臂与旋转工作台之间、相邻两变幅臂的铰接端均通过至少一双作用油缸相连,连接相同两部件的双作用油缸的两油口均通过各自的液压锁和各自的换向阀与油泵相连,其特征在于在车辆上还设有储罐、设于储罐内的制冷机,在最上方的变幅臂的前端设有作业臂总成,作业臂总成包括设于最上方变幅臂前端的液压马达和键轴,液压马达通过对应的换向阀与油泵相连,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键轴相联,一铰座与键轴通过键相连,铰座的前端与一气筒相连,气筒的前端与一缸筒相连并位于缸筒内,一中空的活塞杆设于气筒和缸筒内,在缸筒内的活塞杆上设有活塞,在缸筒内设有导向套,在气筒前端和导向套内均设有密封圈,活塞杆的前端固联有冲击头,冲击头内设有盲孔,盲孔与活塞杆的内孔相通,在冲击头的前端设有与盲孔相通的数个喷射孔,在缸筒上设有位于活塞两侧的前油口和后油口,前、后油口分别与换向阀各自的一工作油口相连,该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油泵和旁路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该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油箱相连,该旁路换向阀的工作油口还通过阀门与缸筒上的后油口相连,并在旁路换向阀与阀门的连接油路上设有蓄能器;在铰座上设有与气筒内腔相通的灭火剂进口,灭火剂进口通过管路和阀门与储罐相连。\n[0005] 平时各变幅臂收拢,其前端放于支撑架上;工作时,油泵供油,各换向阀依次或同时动作,使得各双作用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各变幅臂展开,旋转工作台配合旋转,调整变幅臂在水平面内的位置,将作业臂总成送至所需位置,操作与液压马达相连的换向阀,液压马达动作,带动键轴旋转,可调整铰座及气筒和缸筒在纵向平面内的指向,对准着火目标;再操作换向阀,对缸筒上的后油口的供油,使得活塞杆向前伸出到适当的位置;事先操作旁路换向阀对蓄能器充能,此时旁路换向阀关闭,打开阀门和液压锁,蓄能器内的高压油快速充入缸筒上的后油口,前推活塞形成冲击,冲击头可破碎建筑物的外墙或门窗,同时打开阀门,储罐内的高压二氧化碳气液混合物沿管路进入低压的气筒内,二氧化碳得到充分的气化、体积膨胀,再经活塞杆的内孔、冲击头的盲孔和喷射孔向外喷射,从而实施有效的灭火;\n[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灭火剂进口和储罐的管路包括设于各变幅臂内的固定管以及连接最上方固定管与灭火剂进口、连接铰接处各相邻固定管的各软管、连接最下方固定管与储罐的管路;各段灭火剂管的位置基本固定,可避免变幅臂收拢时灭火剂管的缠绕和被压坏,保证设备长期的正常运转;\n[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向阀为电液换向阀,所述旁路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阀门为电磁球阀,在蓄能器前的连接油路上还设有液压传感器,液压传感器与电磁换向阀相连,用于控制电磁换向阀的开闭;当液压传感器检测到油压达到预设值时,可自动关闭电磁换向阀,加上电液换向阀、电磁球阀均可实现自动控制,可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n[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前、后油口均还通过双向节流阀和液压锁分别与换向阀各自的一工作油口相连;双向节流阀可调节活塞杆预伸和回收时的速度,液压锁可对活塞杆的预伸位置进行定位;\n[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冷气溶胶灭火装置,它包括设有进口和出口的储粉罐、设于储粉罐内的干粉状冷气溶胶和干燥剂,在储粉罐的进口装有单向阀,在储粉罐的出口装有出粉单向阀,出粉单向阀的出口连有负压阀,该负压阀装于与储罐相连的管路上;当阀门开启,二氧化碳在负压阀内流动,阀内的集流口形成负压,打开出粉单向阀,喷放冷气溶胶,汇同二氧化碳实施灭火,储罐一般倒立安装,干粉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只需很小负压,就会被吸出;冷气溶胶具有灭火速度快、灭火效率高的优点,与二氧化碳混合可扑救大规模固体深位火灾,提高灭火效果;\n[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铰座上还设有摄像头;便于对灭火目标进行观察;\n[00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将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剂输送至高层并同时破除建筑物的外墙或门窗,可对高层建筑物及其室内实施有效的灭火,并保证设备长期的正常运转。\n附图说明\n[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n[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状态的立体图。\n[0014] 图3为作业臂总成的液压原理图。\n[0015] 图4为图2中作业臂总成的放大图。\n[0016] 图5为图2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n[0017] 图6为键轴的主视图。\n[0018] 图7为冷气溶胶灭火装置与储罐的局部视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n[0020] 如图1至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低压二氧化碳智能消防车,包括设有旋转工作台2和油箱(未示出)的车辆1,在旋转工作台2上设有五级的变幅臂,最下方的变幅臂3的一端通过铰轴铰接于旋转工作台2上,在旋转工作台相对一侧的车辆1上设有支撑架4,各变幅臂相邻的一端均通过铰接相连,最下方的变幅臂3与旋转工作台2的铰接端通过一双作用油缸5相连,相邻两变幅臂的铰接端均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双作用油缸6相连,各变幅臂均设有中空的内腔,各变幅臂的内腔中均固设有一进油管和一回油管,铰接处两变幅臂对应的两油管通过各自的软管相连,以实现油路的连贯,双作用油缸5和连接相同两变幅臂的两个双作用油缸6的两油口均通过各自的液压锁(未示出)和各自的换向阀(未示出)与油泵(未示出)相连,在车辆1上还设有储罐7、设于储罐7内的制冷机(未示出),在最上方的变幅臂8的前端设有作业臂总成9,作业臂总成9包括设于变幅臂8前端的液压马达10和键轴11,液压马达10的输出轴与键轴11相联,一铰座14与键轴11通过键相连,在铰座14上还设有摄像头35,如图3所示,液压马达10通过换向阀12与油泵13相连,铰座14的前端与一气筒15通过螺纹相连,气筒15的前端与一缸筒16通过螺纹相连并位于缸筒16内,一中空的活塞杆17设于气筒15和缸筒16内,在缸筒16内的活塞杆17上设有活塞18,通过端盖37在缸筒16内设有导向套36,在气筒前端和导向套36内均设有密封圈20,活塞杆\n17的前端固联有冲击头19,冲击头19内设有盲孔,盲孔与活塞杆17的内孔相通,在冲击头\n19的前端设有与盲孔相通的数个喷射孔21,在缸筒16上设有位于活塞18两侧的前油口22和后油口23,前油口22、后油口23通过双向节流阀31和液压锁32分别与电液换向阀24各自的一工作油口相连,该电液换向阀24的进油口与油泵13和旁路电磁换向阀25的进油口相连,该电液换向阀24的回油口与油箱26相连,该旁路电磁换向阀25的工作油口还通过电磁球阀27与缸筒16上的后油口23相连,并在旁路电磁换向阀25与电磁球阀27的连接油路上设有蓄能器28和液压传感器29;在铰座14上设有与气筒内腔相通的灭火剂进口\n30,灭火剂进口30通过设于各变幅臂的固定管以及连接最上方固定管与灭火剂进口30的软管38、连接铰接处各相邻固定管39的各软管46、连接最下方固定管与储罐7的管路相连,在储罐7前的管路上还设有阀门33和冷气溶胶灭火装置34,它包括设有进口和出口的储粉罐40、设于储粉罐40内的干粉状冷气溶胶41和干燥剂42,在储粉罐40的进口装有单向阀43,在储粉罐40的出口装有出粉单向阀44,出粉单向阀44的出口连有负压阀45,该负压阀45装于与储罐7相连的管路上;\n[0021] 平时各变幅臂收拢,其前端放于支撑架4上;事先,液压传感器29检测到蓄能器\n28内的压力不足时,可自动控制旁路电磁换向阀25对蓄能器28充能,充完后旁路电磁换向阀25自动关闭;工作时,油泵供油,各换向阀依次或同时动作,使得各双作用油缸5或6的活塞杆伸出,各变幅臂展开,旋转工作台2配合旋转,调整变幅臂在水平面内的位置,将作业臂总成9送至所需位置,操作与液压马达10相连的换向阀12,液压马达10动作,带动键轴11旋转,可调整铰座14及气筒15和缸筒16在纵向平面内的指向,对准着火目标;再操作电液换向阀24,对缸筒16上的后油口23的供油,使得活塞杆17向前伸出到适当的位置,再打开电磁球阀27和液压锁32,蓄能器28内的高压油快速充入缸筒16上的后油口23,前推活塞18形成冲击,冲击头19可破碎建筑物的外墙或门窗,同时打开阀门33,储罐7内的高压二氧化碳气液混合物流经负压阀45时,阀内的集流口形成负压,打开出粉单向阀44,喷放冷气溶胶41,单向阀43也几乎同时打开,持续排出的冷气溶胶41汇同二氧化碳一起沿管路进入低压的气筒15内,二氧化碳得到充分的气化、体积膨胀,再经活塞杆17的内孔、冲击头19的盲孔和喷射孔21向外喷射,从而实施有效的灭火;储粉罐40一般倒立安装,冷气溶胶41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只需很小负压,就会被吸出;\n[0022] 本实用新型各段灭火剂管的位置基本固定,可避免变幅臂收拢时灭火剂管的缠绕和被压坏,保证设备长期的正常运转;双向节流阀31可调节活塞杆17预伸和回收时的速度,液压锁32可对活塞杆17的预伸位置进行定位;冷气溶胶41具有灭火速度快、灭火效率高的优点,与二氧化碳混合可扑救大规模固体深位火灾,提高灭火效果。
法律信息
- 2014-10-22
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
申请日: 2012.07.30
授权公告日: 2013.02.13
放弃生效日: 2014.10.22
- 2013-02-13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07-30 | 2012-07-30 | | |
2 | | 2015-04-30 | 2015-04-30 | | |
3 | | 2013-12-14 | 2013-12-14 | | |
4 | | 2012-07-30 | 2012-07-3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