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输入机构、传送机构、支撑架、熔接机构、下压机构、升降机构、熔接压头、耳带输送机构、耳带剪切机构和耳带夹持翻转机构;所述输入机构与所述传送机构呈L型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模,所述传送机构远离所述输入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下压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两组的所述熔接压头相对地设置在所述下压机构的底端;两组的所述熔接机构相对地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的两侧、且位于对应所述熔接压头的底端;两组的所述耳带输送机构分布在所述传送机构的两侧,用于耳带输送,两组的所述耳带剪切机构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且位于对应所述耳带输送机构的上端;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两组的所述耳带夹持翻转机构相对地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夹持所述耳带输送机构输出的耳带翻转到对应所述熔接机构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横杆,两所述耳带剪切机构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横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带剪切机构包括安装板、驱动电机、偏心轮、连杆、滑块和两剪切刀;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上端,所述偏心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上;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连杆连接所述偏心轮和所述滑块;两所述剪切刀叠合地枢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呈上下地设置有两组挤压杆,用于挤压两所述剪切刀夹持剪切和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带输送机构包括连接板、缓存组件、线盘、放线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平移机构、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导向件;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缓存组件、所述线盘和放线电机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放线电机,所述从动轮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连接板;所述平移机构和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移动;设置在所述线盘上的耳带依次地经过所述缓存组件、所述导向件和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平移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地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座、夹线座和压线气缸;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所述夹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夹线座上设置有夹线槽,所述压线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端,所述压线气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夹线槽内;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连接座和气动夹,所述第二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所述气动夹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气动夹的夹持端朝向所述第一夹持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驱动电机、第一导向轴、顶板、凸轮、底板和连接轴;所述下压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多件的所述第一导向轴上下地穿过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所述顶板连接各所述第一导向轴的顶端,各所述第一导向轴的上端均套设有压缩弹簧、且限位在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底板连接各所述第一导向轴的底端,两组所述连接轴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底板底端,所述熔接压头连接对应的所述连接轴;所述顶板的底部延伸有限位件,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下压驱动电机的主轴上、且抵接在所述限位件的上端,用于推动所述限位件下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第二偏心轮、第二连杆和升降架;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所述第二偏心轮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机上,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偏心轮和所述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滑动地穿过所述底板的第二导向轴,所述耳带剪切机构连接在所述升降架的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传送机构尾端的输出机构;所述输出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立板,两组皮带输送机构,设置在对应所述立板的内侧,以及取料机械手,连接在所述立板上;两所述皮带输送机构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传送机构、且延伸到所述传送机构的外侧;所述皮带输送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皮带传送机构和第二皮带传送机构,所述第一皮带传送机构延伸到所述传送机构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机构为皮带传送机构,所述输入机构两端的设置有与所述输入机构输送面贴合的导向辊轴。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两侧还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熔接机构的熔接面设置有间隙,供口罩经过。
一种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罩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平面口罩是重要防疫物质,平面口罩是采用多层无纺布、熔喷布熔接成形,在将耳\n带熔接在口罩上。目前的平面口罩一般是将口罩熔接并滚切成单个口罩后,在将耳带熔接\n在口罩上,耳带熔接是通过剪刀将耳带剪断后,通过耳带夹夹持耳带的两端旋转到口罩的\n上,从而可以实现将耳带焊接在口罩上。目前口罩熔接成形后通过上下设置的皮带输送机\n夹持口罩输送,进而将口罩夹持地输送到耳带熔接机构的位置,由于皮带夹持输送,会造成\n口罩在输送的过程中会存在错位的问题,进而会导致耳带焊偏的问题。\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解决现有的平面口罩在焊\n接耳带时,耳带焊偏的问题。\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包括机架、\n输入机构、传送机构、支撑架、熔接机构、下压机构、升降机构、熔接压头、耳带输送机构、耳带剪切机构和耳带夹持翻转机构;所述输入机构与所述传送机构呈L型地设置在所述机架\n上;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模,所述传送机构远离所述输入机构的一侧\n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下压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两组的\n所述熔接压头相对地设置在所述下压机构的底端;两组的所述熔接机构相对地设置在所述\n传送机构的两侧、且位于对应所述熔接压头的底端;两组的所述耳带输送机构分布在所述\n传送机构的两侧,用于耳带输送,两组的所述耳带剪切机构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n侧,且位于对应所述耳带输送机构的上端;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两组的所述\n耳带夹持翻转机构相对地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夹持所述耳带输送机构输出的耳带翻转\n到对应所述熔接机构的顶部。\n[0005]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横杆,两所述耳带剪切机构可调节地设置在所\n述横杆上。\n[0006] 进一步,所述耳带剪切机构包括安装板、驱动电机、偏心轮、连杆、滑块和两剪切\n刀;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上端,所述偏心轮设置\n在所述驱动电机上;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连杆连接所述偏心轮和所述\n滑块;两所述剪切刀叠合地枢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呈上下地设置有两组挤压\n杆,用于挤压两所述剪切刀夹持剪切和打开。\n[0007] 进一步,所述耳带输送机构包括连接板、缓存组件、线盘、放线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平移机构、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导向件;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缓存组件、所述线盘和放线电机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放线电机,所述从\n动轮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连接板;所述平移机构和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n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n第二夹持件移动;设置在所述线盘上的耳带依次地经过所述缓存组件、所述导向件和所述\n第一夹持件;所述平移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地移动。\n[0008]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座、夹线座和压线气缸;所述第一连接座设\n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所述夹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夹线座上设置有夹线槽,\n所述压线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端,所述压线气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夹线槽内;\n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连接座和气动夹,所述第二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所述\n气动夹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气动夹的夹持端朝向所述第一夹持件。\n[0009] 进一步,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驱动电机、第一导向轴、顶板、凸轮、底板和连接\n轴;所述下压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多件的所述第一导向轴上下地穿过所述支撑\n架的上端,所述顶板连接各所述第一导向轴的顶端,各所述第一导向轴的上端均套设有压\n缩弹簧、且限位在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底板连接各所述第一导向轴的底端,两\n组所述连接轴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底板底端,所述熔接压头连接对应的所述连接轴;所述顶\n板的底部延伸有限位件,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下压驱动电机的主轴上、且抵接在所述限位\n件的上端,用于推动所述限位件下降。\n[0010]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第二偏心轮、第二连杆和升降架;所述升降\n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所述第二偏心轮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机上,所述第二连杆连\n接所述第二偏心轮和所述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滑动地穿过所述底板的第二导向\n轴,所述耳带剪切机构连接在所述升降架的底端。\n[0011]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传送机构尾端的输出机构;所述输出机构\n包括两相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立板,两组皮带输送机构,设置在对应所述立板的内侧,以\n及取料机械手,连接在所述立板上;两所述皮带输送机构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传送机构、且\n延伸到所述传送机构的外侧;所述皮带输送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皮带传送机构和第二\n皮带传送机构,所述第一皮带传送机构延伸到所述传送机构的外侧。\n[0012] 进一步,所述输入机构为皮带传送机构,所述输入机构两端的设置有与所述输入\n机构输送面贴合的导向辊轴。\n[0013] 进一步,所述传送机构的两侧还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熔接机构的熔\n接面设置有间隙,供口罩经过。\n[00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n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n[0015] 1、通过输入机构逐一地将熔接成形的平面口罩输送到传送机构的定位模内,定位\n模对口罩定位。通过传送机构将定位模输送到熔接压头的底端;耳带输送机构将耳带输送,\n并由耳带夹持翻转机构夹持住耳带,再由耳带剪切机构将耳带剪断,同时耳带夹持翻转机\n构将耳带的两端翻转口罩上,由下压机构驱动熔接压头下压,与熔接机构将耳带熔接在口\n罩上,进而完成耳带与口罩的熔接。由于口罩在输送到耳带熔接位置时,通过定位模对口罩\n定位,有效地避免口罩位置偏离的问题,保证耳带与口罩熔接的位置,进而保证了口罩熔接\n后的质量。\n附图说明\n[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n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n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n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的结构图。\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所述支撑架部分的结构图。\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所述升降机构部分的结构\n图。\n[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耳带剪切机构的结构图。\n[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平移机构部分的结构图。\n[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的输出机构部分的结构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3]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n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n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n新型的限制。\n[002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n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n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n[0025]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n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n[002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n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n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n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n[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6,一种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包括机\n架100、输入机构200、传送机构300、支撑架400、熔接机构500、下压机构600、升降机构700、熔接压头800、耳带输送机构900、耳带剪切机构910 和耳带夹持翻转机构920。所述输入机\n构200与所述传送机构300呈L型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传送机构300的传送面上设\n置有多个定位模301,所述传送机构300远离所述输入机构20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件(附图未\n示),输入机构200逐一地将口罩输送到传送机构300的定位模301内,并通过限位件对口罩\n限位,达到对口罩起到定位作用,保证口罩在定位模301内的位置。所述支撑架400设置在所\n述机架100上,所述下压机构60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0 上,两组的所述熔接压头800相对地\n设置在所述下压机构600的底端;两组的所述熔接机构500相对地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300\n的两侧、且位于对应所述熔接压头800的底端。两组的所述耳带输送机构900分布在所述传\n送机构300的两侧,用于耳带输送。两组的所述耳带剪切机构900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 \n400的两侧,且位于对应所述耳带输送机构900的上端。所述升降机构70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n400上,两组的所述耳带夹持翻转机构920相对地连接所述升降机构700,用于夹持所述耳带\n输送机构900输出的耳带翻转到对应所述熔接机构 500的顶部。\n[0028]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输入机构200逐一地将熔接成形的平面口罩输送到传送机构\n300的定位模301内,定位模301对口罩定位。通过传送机构300将定位模301输送到熔接压头\n800的底端;耳带输送机构900将耳带输送,并由耳带夹持翻转机构920夹持住耳带,再由耳\n带剪切机构910将耳带剪断,同时耳带夹持翻转机构920将耳带的两端翻转口罩上,由下压\n机构600驱动熔接压头 800下压,与熔接机构500将耳带熔接在口罩上,进而完成耳带与口\n罩的熔接。由于口罩在输送到耳带熔接位置时,通过定位模301对口罩定位,有效地避免口\n罩位置偏离的问题,保证耳带与口罩熔接的位置,进而保证了口罩熔接后的质量。\n[0029] 进一步,参照图2,所述支撑架400的一侧设置有横杆401,两所述耳带剪切机构910\n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横杆401上。本实施例中,可以实现耳带剪切机构910在横杆401上滑\n动,进而可以调整耳带剪切机构910的位置,使得耳带剪切机构910能精准地将耳带剪断。\n[0030] 进一步,参照图4,所述耳带剪切机构910包括安装板911、驱动电机912、偏心轮\n913、连杆914、滑块915和两剪切刀916。所述安装板911连接所述支撑架400,所述驱动电机\n912设置在所述安装板911的上端,所述偏心轮913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912上。所述滑块915\n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911上,所述连杆914连接所述偏心轮913和所述滑块915。两所述剪\n切刀916叠合地枢接在所述安装板911上。所述安装板911上呈上下地设置有两组挤压杆\n917,918,用于挤压两所述剪切刀916夹持剪切和打开。具体的,两剪切刀916呈交叉地枢接\n在所述安装班911上,挤压杆917包括有两件相对设置的销轴,用于将两剪切刀916撑开;挤\n压杆918包括有两件相对设置的销轴,用于挤压两剪切刀 916夹持剪切。本实施例具体的是\n通过驱动电机912驱动偏心轮913旋转,通过连杆914拉动滑块915上下滑动,在两组挤压杆\n917,918的作用下,使得剪切刀916打开和夹持剪切,使得结构剪断,并且在运行的过程中,稳定,并且没有噪音。\n[0031] 进一步,参照图2,所述耳带输送机构900包括连接板901、缓存组件902、线盘(附图\n未示)、放线电机904、主动轮903、从动轮909、平移机构905、第一夹持件906、第二夹持件907和导向件908。所述连接板90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00上,所述缓存组件902、所述线盘903和\n放线电机904设置在所述连接板901上,主动轮903连接所述放线电机904,从动轮909转动里\n连接在连接板 901上。所述平移机构905和所述导向件908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一\n夹持件906和所述第二夹持件907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905,所述平移机构905 驱动所述第\n一夹持件906和所述第二夹持件907移动。设置在所述线盘903上的耳带依次地经过所述缓\n存组件902、所述导向件908和所述第一夹持件907。具体的,缓存组件902包括有两导向杆和\n滑动连接在两所述导向杆之间的滑轮。在本实施例中,耳带可以设置在线盘上,并且耳带的\n线头从主动轮903和从从动轮904之间穿过,再绕在缓存组件902的滑轮上,再绕过导向件\n908后从第一夹持件906中穿过。可以通过第二夹持件907夹持住耳带的头部,由平移机构\n905驱动第二夹持件907移动,进而将耳带拉出一定长度,再由耳带剪切机构910将耳带剪\n断。\n[0032] 进一步,参照图2和图5,所述第一夹持件906包括第一连接座961、夹线座962和压\n线气缸963。所述第一连接座961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905上,所述夹线座962设置在所述第\n一连接座961上,所述夹线座962上设置有夹线槽,所述压线气缸96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n961的底端,所述压线气缸963的活塞杆伸入所述夹线槽内。所述第二夹持件907包括第二连\n接座971和气动夹972,所述第二连接座971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905上,所述气动夹972设置\n在所述第二连接座971上,所述气动夹972的夹持端朝向所述第一夹持件906。在本实施例\n中,压线气缸963将耳带的一端夹持在夹线槽内,通过平移机构905驱动第一连接座961和第\n二连接座971相向的移动,使得第一夹持件906与第二夹持夹907相互靠近,使第二夹持件\n907能夹持到第一夹持件906上的耳带,第一夹持夹906松开耳带,并且平移机构905驱动第\n一夹持件906和第二夹持件 907反向移动,进而通过第二夹持件907将耳带拉出一定的长\n度,再由第一夹持件906和耳带夹持翻转机构920夹持耳带,同时耳带剪切机构910将耳带剪\n断即可。\n[0033] 更具体的,平移机构包括导轨、一对同步轮、同步电机和同步带;同步轮分别设置\n在导轨的两端,同步带连接两同步轮,并且同步电机连接一同步轮,第一连接座961和第二\n连接座971滑动连接在导轨上,并且第一连接座961连接同步带底下的一层,第二连接座971\n连接同步带顶上的一层。\n[0034] 进一步,参照图2和图3,所述下压机构600包括下压驱动电机601、第一导向轴602、\n顶板603、凸轮604、底板605和连接轴606。所述下压驱动电机 60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00上,多件的所述第一导向轴602上下地穿过所述支撑架400的上端,所述顶板603连接各所述第\n一导向轴602的顶端,各所述第一导向轴602的上端均套设有压缩弹簧607、且限位在所述顶\n板603与所述支撑架 400之间;所述底板605连接各所述第一导向轴602的底端,两组所述连\n接轴 606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底板605底端,所述熔接压头800连接对应的所述连接轴 606。\n所述顶板603的底部延伸有限位件608,所述凸轮604设置在所述下压驱动电机601的主轴\n上、且抵接在所述限位件608的上端,用于推动所述限位件 608下降。在本实施例中,下压驱动电机601驱动凸轮604旋转,凸轮604相下挤压限位件608,使得顶板603克服压缩弹簧607\n的弹力,使得整体下降,因此在耳带夹持翻转机构920夹持耳带的两端翻转到口罩上时,熔\n接压头800将耳带端部压紧在对应的熔接机构500上,从而将耳带熔接在口罩上。\n[0035] 进一步,参照图3,所述升降机构700包括升降电机701、第二偏心轮702、第二连杆\n703和升降架704。所述升降电机70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00的底部,所述第二偏心轮702设置\n在所述升降电机701上,所述第二连杆703连接所述第二偏心轮702和所述升降架704,所述\n升降架704上设置有滑动地穿过所述底板605的第二导向轴705,所述耳带剪切机构910连接\n在所述升降架400的底端。本实施例中,在耳带夹持翻转机构920需要下降时,通过升降电机\n701驱动第二偏心轮702旋转,第二偏心轮702推动第二连杆703,进而推动升降架704升降,\n使得耳带夹持翻转机构920升降。\n[0036] 进一步,参照图1和图6,所述机架100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传送机构尾端的输出机\n构110;所述输出机构110包括两相对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的立板 111,两组皮带输送机构\n112,设置在对应所述立板111的内侧,以及取料机械手113,连接在所述立板111上。两所述\n皮带输送机构11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传送机构300、且延伸到所述传送机构300的外侧。所\n述皮带输送机构112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皮带传送机构和第二皮带传送机构,所述第一皮\n带传送机构延伸到所述传送机构300的外侧。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定位模301 内的口罩被输送到第一皮带传送机构的底端时,第一皮带传送机构引导口罩输送,并且定\n位模301向下翻转到传送机构300的底端,进而使得口罩能被夹持在第一皮带传送机构和第\n二皮带传送机构之间传送,在传动到取料机械手113 底端时,取料机械手113将口罩吸取,\n并放置到下面的包装线上,完成口罩包装。\n[0037] 进一步,所述输入机构200为皮带传送机构,所述输入机构200两端的设置有与所\n述输入机构200输送面贴合的导向辊轴201。通过两导向辊轴201便于口罩输送到输入机构\n200上,以及便于口罩从输入机构200输出到定位模301 内。\n[0038] 进一步,所参照图2,述传送机构300的两侧还设置有导向板302,所述导向板302与\n所述熔接机构500的熔接面设置有间隙,供口罩经过。在本实施例中,口罩在传送机构300上\n传送时,通过导向板302对口罩的两端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口罩的两端等支撑在对应的熔接\n机构500上,并在口罩熔接有耳带后,导向板302能对耳带起到隔离作用,避免耳带的位置散\n乱,便于后续口罩的包装。\n[0039]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n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n护范围之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