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 |
申请号 | CN201510802113.8 | 申请日期 | 2015-11-18 |
法律状态 | 暂无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8399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IPC分类号 | F;2;5;B;3;0;/;0;6;;;F;2;4;H;4;/;0;2;;;E;0;3;C;1;/;1;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广州市设计院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体育东横街3-5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何恒钊 |
代理机构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雄 |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包括污水池和中水池,其特征在于污水池的出水端分为二路,第一路经过格栅连接调节池的进水端之一,形成粗滤回路;第二路依次通过除污过滤装置、水泵之一连接换热器的热水进水端,换热器的冷水出水端连接调节池的进水端之二,形成除污过滤及热交换回路;调节池的出水端通过接触过滤池、过滤器连接消毒装置的进水端,消毒装置的出水端连接中水池的进水端,形成能量回收结构;换热器的热水出水端通过制冷循环结构连接储热水池的进水端,形成生活热水供给回路。本发明具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有益效果。
1.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包括污水池(1)和中水池(9),污水池(1)的入水端接生活污水;其特征在于:污水池(1)的出水端分为二路,第一路经过格栅(4)连接调节池(5)的进水端之一,形成粗滤回路;第二路依次通过除污过滤装置(2)、水泵之一(19)连接换热器(3)的热水进水端,换热器(3)的冷水出水端连接调节池(5)的进水端之二,形成除污过滤及热交换回路;调节池(5)的出水端通过接触过滤池(6)、过滤器(7)连接消毒装置(8)的进水端,消毒装置(8)的出水端连接中水池(9)的进水端,形成能量回收结构;换热器(3)的冷水进水端连接生活用水给水端,换热器(3)的热水出水端通过制冷循环结构连接储热水池(10)的进水端,形成生活热水供给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污水池(1)的出水端与格栅(4)的连接处设置水阀之一(24),在在污水池(1)的出水端与除污过滤装置(2)的连接处设置水阀之二(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调节池(5)和接触过滤池(6)设置进管,以通过风机将空气分别送入调节池(5)和接触过滤池(6);
在两路风管中分别设置风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结构包括二个制冷循环回路,第一制冷循环回路由蒸发器之一(11)、压缩机之一(12)、冷凝器之一(13)和节流阀之一(14)依次通过制冷剂管道串接而成,第二制冷循环回路由蒸发器之二(15)、压缩机之二(16)、冷凝器之二(17)和节流阀之二(18)依次通过制冷剂管道串接而成;换热器(3)的热水输出端连接冷凝器之二(17)的换热输入端,冷凝器之二(17)的换热输出端连接冷凝器之一(13)的换热输入端,冷凝器之一(13)的换热输出端连接储热水池(10)的输入端;形成二级生活用水加热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所述的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器(7)由活性炭过滤器构成。
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水回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属于建筑给排水技术领域。\n背景技术\n[0002] 现有技术中,中水回收系统经常用在宾馆酒店、公共浴室等存在大量盥洗排水的场合。该中水回收系统存在以下缺点:中水回收系统只具有水资源回收利用的作用,没有充分利用中高温排水的热量,浪费热能。\n[0003]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能量回收作用的中水回收系统。具有对中水进行能量回收和水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特点。\n发明内容\n[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中水回收系统不能对中水能量进行回收利用导致热能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通过对中水进行能量回收和水资源回收利用,具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特点。\n[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n[0006] 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包括污水池和中水池,污水池的入水端接生活污水;其结构特点在于:污水池的出水端分为二路,第一路经过格栅连接调节池的进水端之一,形成粗滤回路;第二路依次通过除污过滤装置、水泵之一连接换热器的热水进水端,换热器的冷水出水端连接调节池的进水端之二,形成除污过滤及热交换回路;调节池的出水端通过接触过滤池、过滤器连接消毒装置的进水端,消毒装置的出水端连接中水池的进水端,形成能量回收结构;换热器的冷水进水端连接生活用水给水端,换热器的热水出水端通过制冷循环结构连接储热水池的进水端,形成生活热水供给回路。\n[0007]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n[0008] 进一步地,在污水池的出水端与格栅的连接处设置水阀之一,在在污水池的出水端与除污过滤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水阀之二。\n[0009] 进一步地,在调节池和接触过滤池设置进管,以通过风机将空气分别送入调节池和接触过滤池;在两路风管中分别设置风阀。\n[0010]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循环结构包括二个制冷循环回路,第一制冷循环回路由蒸发器之一、压缩机之一、冷凝器之一和节流阀之一依次通过制冷剂管道串接而成,第二制冷循环回路由蒸发器之二、压缩机之二、冷凝器之二和节流阀之二依次通过制冷剂管道串接而成;换热器的热水输出端连接冷凝器之二的换热输入端,冷凝器之二的换热输出端连接冷凝器之一的换热输入端,冷凝器之一的换热输出端连接储热水池的输入端;形成二级生活用水加热结构。\n[0011] 进一步地,过滤器由活性炭过滤器构成。\n[0012] 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n[0013] 1、本发明由于污水池的出水端分为二路,第一路经过格栅连接调节池的进水端之一,形成粗滤回路;第二路依次通过除污过滤装置、水泵之一连接换热器的热水进水端,换热器的冷水出水端连接调节池的进水端之二,形成除污过滤及热交换回路;调节池的出水端通过接触过滤池、过滤器连接消毒装置的进水端,消毒装置的出水端连接中水池的进水端,形成能量回收结构;因此能够解决现有中水回收系统不能对中水能量进行回收利用导致热能浪费的问题,具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益效果。\n[0014] 2、本发明通过增加制冷循环回路结构,一方面,中水热量与生活用水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器具有中水腔室(或管道)与生活用水腔室(或管道),两者相互贴近且互不干涉,水分别通过两腔室时通过热传递实现热量交换,使生活用水实现一级加热,使水资源回收利用的同时进行中水热量的利用;另一方面,利用制冷循环回路结构内部的热交换对水进行加热,即通过冷凝器进行进一步换热达到二级加热,即可供给至储热水池。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在后期加热时对燃气的需求,从而保护环境、回收中水作为非传统水源进行利用,节约水资源的有益效果。\n[0015] 3、本发明适应盥洗排水杂质较少的特点,系统较简单,初投资较低,能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n附图说明\n[0016] 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n[0017] 其中,1-污水池、2-除污过滤装置、3-换热器、4-格栅、5-调节池,6接触过滤池、7-过滤器、8-消毒装置、9-中水池,10-储热水池,11-蒸发器之一、15-蒸发器之二,12-压缩机之一、16-压缩机之二、13-冷凝器之一、17-冷凝器之二,14-节流阀之一、18-节流阀之二,\n19-水泵之一、20-水泵之二、21-水泵之三、22-水泵之四、23-风机、24-水阀之一、25-水阀之二、26-风阀之一、27-风阀之二。\n具体实施方式\n[0018]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n[0019] 具体实施例1\n[0020] 参照图1,本实施例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中水回收系统,包括污水池1和中水池9,污水池1的入水端接生活污水;污水池1的出水端分为二路,第一路经过格栅4连接调节池5的进水端之一,形成粗滤回路;第二路依次通过除污过滤装置2、水泵之一19连接换热器3的热水进水端,换热器3的冷水出水端连接调节池5的进水端之二,形成除污过滤及热交换回路;调节池5的出水端通过接触过滤池6、过滤器7连接消毒装置8的进水端,消毒装置8的出水端连接中水池9的进水端,形成能量回收结构;换热器3的冷水进水端连接生活用水给水端,换热器3的热水出水端通过制冷循环结构连接储热水池10的进水端,形成生活热水供给回路。\n[0021] 本实施例中:\n[0022] 在污水池1的出水端与格栅4的连接处设置水阀之一24,在在污水池1的出水端与除污过滤装置2的连接处设置水阀之二25。\n[0023] 在调节池5和接触过滤池6设置进管,以通过风机将空气分别送入调节池5和接触过滤池6;在两路风管中分别设置风阀。\n[0024] 所述制冷循环结构包括二个制冷循环回路,第一制冷循环回路由蒸发器之一11、压缩机之一12、冷凝器之一13和节流阀之一14依次通过制冷剂管道串接而成,第二制冷循环回路由蒸发器之二15、压缩机之二16、冷凝器之二17和节流阀之二18依次通过制冷剂管道串接而成;换热器3的热水输出端连接冷凝器之二17的换热输入端,冷凝器之二17的换热输出端连接冷凝器之一13的换热输入端,冷凝器之一13的换热输出端连接储热水池10的输入端;形成二级生活用水加热结构。\n[0025] 过滤器7由活性炭过滤器构成。\n[0026] 本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如下:\n[0027] 污水池1收集得到建筑内的杂排水。污水池1中的杂排水可由两路管道流走。两路均有阀门,即水阀之一24、水阀之二25,以对该路的水流有通断的作用。为方便叙述,记通过水阀之一24的水路为A路,通过水阀之二25的水路为B路。A路的水流从污水池1流出后,依次流经水阀之一24、格栅4,到达调节池5。B路的水流从污水池1流出后,依次流经水阀之二25、除污过滤装置2、水泵之一19、换热器3、蒸发器之一11、蒸发器之二15,然后流入调节池5。\n[0028] A路和B路的水流在调节池5汇集后,经过加压水泵之四22和管道,流至接触过滤池\n6。之后,经过加压水泵之三21和管道,依次流入过滤器7、消毒装置8,最终到达中水池9。中水池9内的水可经管道接至中水用水点使用。优先地,过滤器7可以是活性炭过滤器。\n[0029] 在中水回收系统中设置风机23,将空气送入风管后,空气经过风管和风阀之一26进入调节池5,空气经过风管和风阀之二27进入接触过滤池6。\n[0030] 记生活热水的水流为C路。C路水接自生活用水给水,经水泵之二20加压后,在换热器3与B路水逆流换热,再依次进入冷凝器17、冷凝器13,最终到达储热水池10,经管道接至生活热水用水点使用。\n[0031] 上述的蒸发器之一11和冷凝器之一13,与压缩机之一12、节流阀之一14共同构成第一制冷循环回路。制冷剂经管道依次流过蒸发器之一11、压缩机之一12、冷凝器之一13、节流阀之一14,之后再次进入蒸发器之一11,构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从而降低流经蒸发器之一11的B路水的温度,提高流经冷凝器之一13的C路水的温度。\n[0032] 类似地,上述的蒸发器之二15和冷凝器之二17,与压缩机之二16、节流阀之二18共同构成第二制冷循环回路。制冷剂经管道依次流过蒸发器之二15、压缩机之二16、冷凝器之二17、节流阀之二18,之后再次进入蒸发器之二15,构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从而降低流经蒸发器之二15的B路水的温度,提高流经冷凝器之二17的C路水的温度。\n[0033] 调节池5中的水,经水泵之四22加压后,进入接触过滤池6。由于设置了风机23和风阀之一26、风阀之二27,因此可将适量空气分别送入调节池5和接触过滤池6,提高水的含氧量并均和水质。\n[0034] 接触过滤池6中的水,经过水泵之三21,之后依次流入过滤器7、消毒装置8,保证水质到达使用标准后,进入中水池9,可作为中水用水水源。\n[0035] 而对于生活热水来说,在生活用水经过水泵之二20加压后,进入换热器3与B路水进行逆流换热,再依次进入冷凝器之二17、冷凝器之一13,水温渐次升高,最终到达储热水池10,可作为生活热水,经管道接至生活热水用水点使用。\n[0036] 两个制冷循环回路,即蒸发器之一11、压缩机之一12、冷凝器之一13、节流阀之一\n14及相关的管道、附件,以及蒸发器之二15、压缩机之二16、冷凝器之二17、节流阀之二18及相关的管道、附件,起到降低B路水水温,提高生活热水水温的作用。通过利用B路水较高的温度和分设两个制冷循环,从而提高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降低制造热水的能耗,达到节能省钱的目的。\n[0037] 综上所述,具有能量回收作用的中水回收系统有能源回收和资源回用的作用,提高了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产生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n[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法律信息
- 2021-07-3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专利权人由广州市设计院变更为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由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体育东横街3-5号变更为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体育东横街3-5号
- 2018-11-13
- 2017-0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25B 30/06
专利申请号: 201510802113.8
申请日: 2015.11.18
- 2016-01-20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5-11-11
|
2015-07-27
| | |
2
| |
2012-12-19
|
2012-09-20
| | |
3
| | 暂无 |
2013-04-09
| | |
4
| | 暂无 |
2014-12-18
| | |
5
| | 暂无 |
2009-09-11
| | |
6
| | 暂无 |
2010-09-21
| | |
7
| | 暂无 |
2015-11-18
| | |
8
| | 暂无 |
2003-06-13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