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 |
申请号 | CN201210125074.9 | 申请日期 | 2012-04-26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3126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IPC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申请人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南京路106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当前权利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发明人 | 高保全;刘萍;李健;陈萍 |
代理机构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秉利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选择经过人工选育的亲蟹,采用循环水保持越冬池内的水温,投喂沙蚕、菲律宾蛤仔、鱿鱼等饵料进行亲蟹强化培育,利用单蟹、单池模式进行布池,幼体培育池底部铺设消毒海泥模拟海洋自然生态环境。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避免病害的垂直传播,减少煤炭的使用,实现节能减排;合理搭配饵料促进胚胎健康发育,减少幼体自残以提高苗种产量、质量。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使三疣梭子蟹苗种产量提高30-50%,室外养殖成活率提高10-15%,并且可广泛应用于近海海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1.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亲蟹选择:选择附肢齐全、体表光洁、不携带病原的三疣梭子蟹人工选育个体为亲蟹;
(2)室内越冬:越冬池底部铺10-15cm细沙,在亲蟹入池前对越冬池和亲蟹进行消毒,留有饵料台;亲蟹入池后亲蟹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3-5只,光照强度在500lx以下,采用循环水使越冬池内的水温保持9±0.5℃,单只亲蟹饵料的投喂量为单只亲蟹体重的3%-5%,室内越冬培养3-4个月;抽取地下卤水、淡水,按照1:1比例混合制得地下循环水,调整所述循环水的盐度为30‰,水温为16℃;
(3)强化培养:越冬培养结束后,越冬池水温每天提高0.5℃,达到21±0.5℃时,采用恒温培养,单只亲蟹饵料的投喂量为单只亲蟹体重的10%-15%,强化培养1-2个月; 所述步骤(2)和(3)中饵料选用沙蚕、菲律宾蛤仔或鱿鱼的一种或几种;
(4)布池排幼:当亲蟹腹部卵块呈黑灰色,卵膜内的溞状幼体心跳达到150-170次时,将亲蟹从越冬池中及时捞出,采用单蟹、单池模式,放入苗种培育池中;
(5)苗种培育:亲蟹排幼后,在苗种培育期间投喂鲜活饵料,当幼体发育至溞状幼体Ⅳ期第3天时,培育池底部铺设5cm-10cm消毒处理后的海泥;
所述步骤(5)中溞状幼体Ⅰ-Ⅱ期投喂轮虫,使其在育苗水体中保持有10-15个/ml的密度水平;溞状幼体Ⅲ-Ⅳ期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每天投喂4-8次,每次的投喂量为
1.5-3个/ml;大眼幼体平均每天投喂10-20个丰年虫成体/尾,Ⅰ期幼蟹平均每天投喂20个丰年虫成体/尾,Ⅱ期幼蟹平均每天投喂30个丰年虫成体/尾;
(6)蟹苗出池:幼体发育至Ⅱ期幼蟹第2天时,捞出健康蟹苗。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取的亲蟹体重≥250g,全甲宽≥155mm。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亲蟹不携带乳化病、弧菌病、纤毛虫病和白斑综合症病毒,且无任何机械损伤。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亲蟹的消毒方法为:每立方水体0.3g的二溴海因药浴15分钟,或每立方水体
200-300ml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药浴15分钟,或每立方水体1-2g聚维酮碘药浴1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越冬池的消毒方法为:先用漂白粉浸泡12-28h,浸泡过程中要将沙上下翻新2-3次;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h,浸泡过程中将沙上下翻新1-2次;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越冬池;最后用淡水冲洗干净。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投喂时间为上午8-9时,中午12时,下午3-4时,傍晚6-7时,晚上12时和凌晨4时。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投喂前均需消毒洗净。
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属于梭子蟹人工苗种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动物,由于其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深受群众喜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其作为养殖对象逐渐展开,目前养殖面积50万亩,产量达10万吨,已成为我国海洋养殖主导种类之一。目前每年养殖需要三疣梭子蟹苗种15亿尾左右,但近年来,苗种产量、质量有下降趋势,在山东潍坊地区,2000年前后梭子蟹苗种单产平均为1万尾/立方水体,而近年来平均单产仅为4000尾/立方水体。分析原因主要有如下两方面:一方面可能是捕捞的野生亲蟹携带感染性病毒;另一方面可能是水资源恶化、野生资源种质退化。\n发明内容\n[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三疣梭子蟹种质资源退化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本发明选用人工选育亲蟹,且通过采取单池单蟹和培育池底铺设海泥等措施,可以提高苗种产量30-50%,养殖成活率也提高10-15%,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野生亲蟹工厂化苗种培育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n[0004]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n[0005] 一种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n[0006] (1)亲蟹选择:选择附肢齐全、体表光洁、不携带病原的三疣梭子蟹人工选育个体为亲蟹; \n[0007] (2)室内越冬:越冬池底部铺10-15cm细沙,在亲蟹入池前对越冬池和亲蟹进行消毒,留有饵料台;亲蟹入池后亲蟹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3-5只,光照强度在500lx以下,采用地下循环水使越冬池内的水温保持9±0.5℃,单只亲蟹饵料的投喂量为单只亲蟹体重的\n3%-5%,室内越冬培养3-4个月;\n[0008] (3)强化培养:越冬培养结束后,越冬池水温每天提高0.5℃,达到21±0.5℃时,采用恒温培养,单只亲蟹饵料的投喂量为单只亲蟹体重的10%-15%,强化培养1-2个月; [0009] (4)布池排幼:当亲蟹腹部卵块呈黑灰色,卵膜内的溞状幼体心跳达到150-170次时,将亲蟹从越冬池中及时捞出,采用单蟹、单池模式,放入苗种培育池中;\n[0010] (5)苗种培育:亲蟹排幼后,在苗种培育期间投喂鲜活饵料,当幼体发育至溞状幼体Ⅳ期第3天时,培育池底部铺设5cm-10cm消毒处理后的海泥;\n[0011] (6)蟹苗出池:幼体发育至Ⅱ期幼蟹第2天时,捞出健康蟹苗。\n[0012]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选取的亲蟹体重≥250g,全甲宽≥155mm。\n[0013]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亲蟹不携带乳化病、弧菌病、纤毛虫病和白斑综合症病毒,且无任何机械损伤。\n[0014]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亲蟹的消毒方法为:每立方水体\n0.3g的二溴海因药浴15分钟,或每立方水体200-300ml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或每立方水体1-2g聚维酮碘药浴15分钟。 \n[0015]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越冬池的消毒方法为:先用漂白粉浸泡12-28h,浸泡过程中要将沙上下翻新2-3次;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h,浸泡过程中将沙上下翻新1-2次;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越冬池;最后用淡水冲洗干净。\n[0016]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地下循环水的盐度为30‰,水温为16℃。\n[0017]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和(3)中饵料选用沙蚕、菲律宾蛤仔或鱿鱼的一种或几种。\n[0018]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中溞状幼体Ⅰ-Ⅱ期投喂轮虫,使其在育苗水体中保持有10-15个/ml的密度水平;溞状幼体Ⅲ-Ⅳ期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每天投喂4-8次,每次的投喂量为1.5-3个/ml;大眼幼体平均每天投喂10-20个丰年虫成体/尾,Ⅰ期幼蟹平均每天投喂20个丰年虫成体/尾,Ⅱ期幼蟹平均每天投喂30个丰年虫成体/尾。\n[0019]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投喂时间为上午8-9时,中午12时,下午3-4时,傍晚6-7时,晚上12时和凌晨4时。\n[0020]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饵料投喂前均需消毒洗净。\n[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选用不携带任何病害的人工选育亲蟹,以避免培育期间引起病害垂直传播;越冬期间采用地下水循环技术,切断病害的传播途径,且可以实现节能减排;饵料搭配合理,营养齐全,促进亲蟹胚胎健康发育,为健康苗种的培育做好了准备;单蟹、单池模式育苗,幼体从亲蟹腹部排出时,可迅速散开,避免局部密度过大而缺氧,另外幼体出生时间、种质、体质一致,发育同步,减少蜕壳不同步引起的残杀,提高苗种产量与质量;通过采用幼体培育池底部铺设海泥,模仿海洋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底部水质环境,同时为幼体潜泥等提供材料,减少蜕壳期间的残杀,提高苗种产量与质量;在整个苗种培育期间,几乎不用任何药剂的生态育苗,保证苗种的质量。\n具体实施方式\n[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n[0023] 实施例1\n[0024] 本发明所述的三疣梭子蟹的高效生态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0025] 1、亲蟹选择:本发明选择的亲蟹为人工选育的三疣梭子蟹,选择的亲蟹须符合以下条件:肥满度高、附肢齐全、体表光洁、健康活力强、不携带任何特定病原、无任何机械损伤;规格大,体重≥250g,全甲宽≥155mm;对乳化病、弧菌病、纤毛虫病进行检验,对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进行检测,保证亲蟹不携带上述特定病原。\n[0026] 2、室内越冬:当年11月份亲蟹入池越冬,亲蟹入越冬池前需要对越冬池及亲蟹进行严格消毒,亲蟹消毒方法为:将亲蟹在每立方水体使用0.3g的二溴海因进行药浴15分钟,或每立方水体使用200-300ml的摩力尔(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药浴15分钟,或每立方水体使用1-2g聚维酮碘药浴15分钟。\n[0027] 越冬池消毒方法为:清除底污,清洗池壁,池底铺10-15cm细沙,先用100mg/L漂白粉浸泡24h, 浸泡过程中要将沙上下翻新2-3次;然后用20mg/L高锰酸钾浸泡1-2h,浸泡过程中将沙上下翻新1-2次,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池壁、充气头;最后用淡水将沙、池壁、充气头洗干净。将沙整理平整,靠近排水口处用砖隔出20-30%面积大的投饵台,用于投饵、清除残饵。\n[0028] 亲蟹入越冬池后,亲蟹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3-5只;光照强度控制在500lx以下;\n饵料主要为沙蚕、菲律宾蛤仔、鱿鱼等饵料,单只亲蟹投喂量为单只亲蟹体重3-5%。采用地下循环水方法,使越冬期间水温保持9±0.5℃。室内越冬持续3-4个月。\n[0029] 循环水方法:抽取地下卤水、淡水,按照1:1比例混合制得地下循环水,将其盐度调整到自然海水盐度30‰,水温为16℃,储存在蓄水池中备用。当越冬池中自然水温低于9℃时,将越冬池排水口打开,将蓄水池中水注入越冬池,通过控制注水速度,达到保持\n9±0.5℃恒温的效果,利用这种地下循环水方法还可以实现节能减排,而且避免自然海水中病原的传播。\n[0030] 3、强化培养:第二年3月上旬,将越冬池水温每天提高0.5℃,当达到21±0.5℃时,采用恒温培养,投喂沙蚕、菲律宾蛤仔、鱿鱼等饵料,加强营养,促进胚胎健康发育;单只亲蟹的投喂量为单只亲蟹体重的10-15%,以饵料略有剩余为宜,投喂前饵料消毒(高锰酸钾)洗净,避免携带病原。强化培养持续1-2个月。\n[0031] 4、布池排幼:当亲蟹腹部卵块呈黑灰色,当卵膜内的溞状幼体心跳达到150-170次时,将亲蟹从越冬池中及时捞出,采用单蟹、单池模式,放入苗种培育池中。幼体排出时,可以迅速在水中散开,避免局部密度过大,引起幼体缺氧;另外幼体出生时间、种质、体质一致,发育同步,减少蜕壳不同步引起的残杀,提高苗种产量与质量。\n[0032] 本发明主要利用现有的工厂化室内育苗30m3左右水泥池,每个水泥池放入1只即将排幼的人工选育亲蟹。\n[0033] 5、苗种培育:在苗种培育期间,主要投喂鲜活饵料:轮虫、卤虫等。苗种培育期间饵料及投喂方法如下。\n[0034] 在溞状幼体Ⅰ-Ⅱ期投喂轮虫,使其在育苗水体中保持有10-15个/ml的密度水平;溞状幼体Ⅲ-Ⅳ期主要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每天投喂4-8次,每次的投喂量为1.5-3个/ml,在溞状幼体Ⅳ期第3天适量投喂丰年虫成体,为大眼幼体提供饵料。\n[0035] 大眼幼体、幼蟹主要投喂丰年虫成体,大眼幼体平均每天投喂10-20个丰年虫成体/尾,Ⅰ期幼蟹平均每天投喂20个丰年虫成体/尾,Ⅱ期幼蟹平均每天投喂30个丰年虫成体/尾。\n[0036] 投喂时间上午8-9时,中午12时,下午3-4时,傍晚6-7时,晚上12时和凌晨4时,在投喂前可用烧杯盛池水检查,根据饵料剩余情况,决定下次投喂量。\n[0037] 幼体培育池底部铺设海泥:从苗种培育场附近海域底部挖取底泥,晒干后,粉碎,再用锅加热,杀菌消毒后,备用。当幼体发育至溞状幼体Ⅳ期(孙颖民等,水产学报,1984)第3天时,采用遮光照明的方式(用遮阳网盖住整个幼体培育池,然后在培育池的一角打开\n200瓦日光灯),将幼体光诱到一定区域,然后从另外的区域,将底泥铺入育苗池中,厚度达到5cm左右;底泥加入后可以改善底部水质环境,幼体也可以潜伏入海泥中,减少残杀等,
法律信息
- 2014-03-12
- 2012-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01K 61/00
专利申请号: 201210125074.9
申请日: 2012.04.26
- 2012-08-0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