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床板结构及折叠床 |
申请号 | CN202221409944.0 | 申请日期 | 2022-05-31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47C19/12 | IPC分类号 | A;4;7;C;1;9;/;1;2;;;A;4;7;C;1;9;/;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上海荣奥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411(B)号2002室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上海荣奥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上海荣奥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何一凡 |
代理机构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玲玲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板结构及折叠床。所述床板结构,包括背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传动部,包括支点端和偏心端,所述支点端被预制成作为所述偏心端的转动支点,所述偏心端与所述背板转动配合;限位部,对应于所述第一端设置,且所述偏心端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其中通过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偏心端的配合,所述偏心端在转动时将所述第二端抬升,且所述限位部使得所述第一端向所述支点端位移。本实用新型具有背板抬升时,降低对用户背部的剪切力以及有助于防止用户从床单上滑落的优点。
1.一种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1),包括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
传动部(2),包括支点端(2‑1)和偏心端(2‑2),所述支点端(2‑1)被预制成作为所述偏心端(2‑2)的转动支点,所述偏心端(2‑2)与所述背板(1)转动配合;
限位部(3),对应于所述第一端(1‑1)设置,且所述偏心端(2‑2)位于所述第一端(1‑1)与所述第二端(1‑2)之间;其中:
通过所述限位部(3)与所述偏心端(2‑2)的配合,所述偏心端(2‑2)在转动时将所述第二端(1‑2)抬升,且所述限位部(3)使得所述第一端(1‑1)向所述支点端(2‑1)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凹陷部(4),自所述第一端(1‑1)向内凹陷形成于所述背板(1)上;
填充部(5),其位于所述凹陷部(4)内,并与所述背板(1)呈分体式结构,且所述限位部(3)设置在所述填充部(5)与所述凹陷部(4)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包括限位槽(3‑1)和限位轮(3‑2),所述限位槽(3‑1)开设在所述填充部(5)的侧面,所述限位轮(3‑2)与所述限位槽(3‑1)配合,且所述限位轮(3‑2)安装在所述第一端(1‑1)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端(2‑1)与所述偏心端(2‑2)之间设有支撑部(2‑3),所述支撑部(2‑3)平行于所述背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用于初始状态下支撑在所述背板(1)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2)与限位部(3)对应于所述背板(1)的两侧均设置一个。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部(2) 之间固定有同步杆(2‑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可通过在其两侧设置把手以利用人力使得所述背板(1)上抬,或者也可设置成利用动力装置连接所述传动部(2)驱动所述背板(1)上抬。
8.一种折叠床,包括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床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板(6)和床架(7),所述座板(6)的一端对应于所述第一端(1‑1)设置,所述支点端(2‑1)被支撑在所述床架(7)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当设置有所述填充部(5)时,所述填充部(5)设置在所述座板(6)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部(5)与所述座板(6)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一种床板结构及折叠床\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床板结构及折叠床。\n背景技术\n[0002] 折叠床在变椅过程中,其背板的一端向上抬升,另一端被转动设置在床架或相邻的座板上,这就导致背板抬升时,用户背部受到剪切力较大,且易导致用户从床垫上滑落。\n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床板结构及折叠床。\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板结构及折叠床,从而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n[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床板结构,包括:\n[0005] 背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n[0006] 传动部,包括支点端和偏心端,所述支点端被预制成作为所述偏心端的转动支点,所述偏心端与所述背板转动配合;\n[0007] 限位部,对应于所述第一端设置,且所述偏心端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其中:\n[0008] 通过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偏心端的配合,所述偏心端在转动时将所述第二端抬升,且所述限位部使得所述第一端向所述支点端位移。\n[0009]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板结构,可选地,还包括:\n[0010] 凹陷部,自所述第一端向内凹陷形成于所述背板上;\n[0011] 填充部,其位于所述凹陷部内,并与所述背板呈分体式结构,且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填充部与所述凹陷部之间。\n[0012]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板结构,可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槽和限位轮,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填充部的侧面,所述限位轮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且所述限位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端上。\n[0013]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板结构,可选地,所述支点端与所述偏心端之间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平行于所述背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用于初始状态下支撑在所述背板的底部。\n[0014]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板结构,可选地,所述传动部与限位部对应于所述背板的两侧均设置一个。\n[0015]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板结构,可选地,两个所述传动部之间固定有同步杆。\n[0016]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板结构,可选地,所述背板可通过在其两侧设置把手以利用人力使得所述背板上抬,或者也可设置成利用动力装置连接所述传动部驱动所述背板上抬。\n[0017]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折叠床,包括座板和床架,所述座板的一端对应于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支点端被支撑在所述床架上。\n[0018]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床中,可选地,当设置有所述填充部时,所述填充部设置在所述座板上。\n[0019]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床中,可选地,所述填充部与所述座板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n[00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床板结构中,通过对应于背板设置传动部和限位部,背板的第二端在上抬过程中,其第一端通过位移,具有可减少背板上体时对用户皮肤的剪切力,并有助于阻止用户从床垫上滑下的优点。\n[002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床板结构中,背板的位移过程是通过传动部实现,具有无需在背板上安装动力装置的优点。\n[00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床板结构中,通过设置填充部和凹陷部,允许用户在靠背升高时保持其重量得到支撑,并避免在靠背升高到最大值时在用户下方产生空隙。\n[002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中,在应用上述床板结构之后,背板在上抬时,有利于用户更好的保持在座板上,可防止其从座板的床垫上滑落。\n附图说明\n[0024]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在附图中:\n[0025] 图1是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的示意图。\n[0026] 图2是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的侧视图。\n[0027] 图3是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n[0028] 图4是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的图1中的B处放大图。\n[0029] 图5是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的图1中的C处放大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30]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板结构及折叠床的结构组成、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不应用于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n[0031] 在本文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仅是用于进行区分性表述目的而无意于表示它们的顺序和相对重要性。此外,对于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仍然允许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而不存在任何的技术障碍,从而应当认为这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实施例也是在本文的额记载范围之内。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零部件和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或若干处进行标示。\n[0032] 首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床板结构包括背板1、传动部2 和限位部3。\n[0033] 背板1包括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具体设置时,第一端1‑1可对应于床尾设置,第二端1‑2可对应于床头设置。背板1对应于用户的躺姿和坐姿分别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背板1通过第二端1‑2上抬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n[0034] 传动部2包括支点端2‑1和偏心端2‑2,支点端2‑1被预制成作为偏心端2‑2的转动支点,偏心端2‑2与背板1转动配合。偏心端2‑2通过以支点端2‑1为支点转动,控制背板1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此方式中,支点端2‑1保持位置不变。\n[0035] 限位部3对应于第一端1‑1设置,且偏心端2‑2位于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之间,其中:\n[0036] 通过限位部3与偏心端2‑2的配合,偏心端2‑2在转动时将第二端1‑2 抬升,且限位部3使得第一端1‑1向支点端2‑1位移。\n[0037]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床板结构中,其主要是针对背板1的第二端1‑2 上抬过程中,利用传动部2和限位部3的配合,使得背板1的第一端1‑1相对于用于具有反向位移的过程,此时,可降低背板1对用户皮肤的剪切力,提高舒适性。同时,有助于阻止用户从床垫上滑落。此外,背板1第一端1‑1 的位移过程无需在背板1上增设新的动力装置,直接利用背板1上抬过程作为动力并配合传动部2实现,不仅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同时也降低了为实现该功能增加动力装置时所占的空间,使得折叠床整体的布局更加简便、合理。\n[0038] 作为其中一个示例,还包括凹陷部4和填充部5,凹陷部4设置在背板1 上,其通过在背板1上自第一端1‑1向内凹陷形成。填充部5位于凹陷部4 内,并与背板1呈分体式结构,使得背板1在动作过程中,填充部5相对于背板1保持静止状态。限位部3设置在填充部5与凹陷部4之间。\n[0039] 作出如上示例的设置,使得在背板1移动之后,将降低背板1整个宽度方向形成的间隙,从而更好的支持用户。\n[0040] 其中,作为限位部3的其中一个情形,限位部3包括限位槽3‑1和限位轮3‑2,限位槽\n3‑1开设在填充部5的侧面,限位轮3‑2与限位槽3‑1配合,且限位轮3‑2安装在第一端1‑1上。\n具体的,限位轮3‑2转动安装在第一端 1‑1上。\n[0041] 作出如上情形的设置,使得背板1的移动过程中,限位轮3‑2在限位槽 3‑1内转动,同时,限位槽3‑1通过对限位轮3‑2导向,以实现对背板1第一端1‑1的限位和导向作用。其中,限位槽3‑1可设置成水平状态。\n[0042] 作为其中一个示例说明,支点端2‑1与偏心端2‑2之间设有支撑部2‑3,支撑部2‑3平行于背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用于初始状态下支撑在背板1的底部。\n[0043] 作出如上示例的设置,使得传动部2在初始状态下具有对背板1的支撑作用,以提高背板1的稳定性和对用户的支撑性能。\n[0044] 具体的,传动部2在其支点端2‑1和偏心端2‑2之间可设置呈“L”形的结构以形成支撑部2‑3,支撑部2‑3呈平行于背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n[0045] 其中,传动部2与限位部3对应于背板1的两侧均设置一个,且两个传动部2之间固定有同步杆2‑4,利用同步杆2‑4配合两个传动部2的设置,以提高背板1两侧的稳定性和协调性。\n[0046] 作为其中一个示例说明,背板1可通过在其两侧设置把手以利用人力使得背板1上抬,或者也可设置成利用动力装置连接传动部2驱动背板1上抬。在此不作限定,但是当利用动力装置驱动时,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传动部2上,且动力装置无需直接固定在背板1上。\n[0047]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包括座板6和床架7,座板6的一端对应于第一端1‑1设置,支点端2‑1被支撑在床架7上。具体的,支点端2‑1被转动安装在床架7上。\n[0048] 作为其中一个示例说明,当设置填充部5时,填充部5设置在座板6上。具体的,填充部5可与座板6呈一体式机构或分体式结构。在此不做限定。\n[0049] 以上仅以举例方式来详细阐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玻双面光伏组件。这些个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形和改进。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并为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权利要求所限定。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