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地震避难安全舱 |
申请号 | CN201210495675.9 | 申请日期 | 2012-11-28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3585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IPC分类号 | E;0;4;H;9;/;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龚长山;龚娅雯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竹山路688号42幢103室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龚长山,龚娅雯 | 当前权利人 | 龚长山,龚娅雯 |
发明人 | 龚长山 |
代理机构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祎 |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震避难安全舱,它包括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和内层保护舱;所述内层保护舱外壳与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内壁之间通过弹性部件柔性固定连接,使内层保护舱柔性悬空于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内部;本发明在地震发生时不仅能够承受建筑物坍塌重物对安全舱内人员形成砸、挤、压、埋的伤害,还具有抗坠落能力,减少因坠落对人员的冲击伤害,并且具有抵抗火灾以及报警的功能,因其结构采用可拆装的结构,便于运输以及便于在已经建成的建筑物内组合安装。
1.地震避难安全舱,它包括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和内层保护舱(2);所述内层保护舱(2)外壳与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内壁之间通过弹性部件(3)柔性固定连接,使内层保护舱(2)柔性悬空于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截面呈椭圆形,该内层保护舱(2)由左右两半体(21、22)构成,所述左右两半体(21、22)对接并通过螺栓或铆件固定连接,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材质是金属材料或抗压的非金属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避难安全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3)是钢制弹簧、橡胶弹性块、塑料弹性块、气动避震器或液压避震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震避难安全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整体为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由金属管材或金属型材(11)通过螺栓或铆件相互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震避难安全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每个框架平面内设有由金属管材或金属型材(11)通过螺栓或铆件固定连接的支撑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震避难安全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材质是GS80钢板、25CrMo4钢板、26SiMnMo钢板、碳素钢板、聚酰亚胺、全芳族聚酰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材料,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外表面包覆有阻燃绝热材料层(23);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内表面铺设有阻燃保护材料层(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震避难安全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内表面固设有弹性安全座椅(4)以及与之匹配使用的安全带(5),对应于弹性安全座椅(4)位置的舱壁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安全防撞气囊(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震避难安全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保护舱(2)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内层防护安全门(25),所述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对应的位置设有外层防护安全门(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震避难安全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上贯通设置有带过滤装置的可开合的通气孔(26),所述内层保护舱的舱壁上还贯通设置有玻璃观察窗(27),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外表面设置有自动灯光报警装置(28)以及自动声音报警装置(2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震避难安全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的整体框架结构的外表面覆盖固定有抗压的金属材料或抗压的非金属材料的外层防护薄板(13),该外层防护薄板(13)对应内层防护安全门(25)位置、薄板(13)对应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外表面的通气孔(26)位置以及薄板(13)对应玻璃观察窗(27)位置分别设有开孔(131)。
地震避难安全舱\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建筑物内的避险装置,尤其涉及地震避难安全舱。\n背景技术\n[0002] 现有的地震避难舱(设施)及井下安全舱包括其它安全舱,其核心结构是由保护舱和保护舱外层的主体防护结构固定连接构成;保护舱与外层主体防护结构间的连接均为硬连接,或者是在外层保护结构上包覆部分的缓冲材料,减小重物对舱体的冲击;这些保护舱只能提供防止物体对舱内人员砸伤、碰伤或压伤的保护,而当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倒塌,保护舱随着建筑物一起跌落时,舱体及乘坐于舱体内的人员在跌落过程中会发生硬性碰撞,不能避免舱体坠落对舱内人员的冲击伤害。\n[0003] 另外,现有的地震避难舱是在建设建筑物的同时,同时建设于建筑物内,不能根据建筑的需要,在建筑物建成后设置于建筑物内。\n发明内容\n[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地震避难安全舱,其在地震发生时不仅能够承受建筑物坍塌重物对安全舱内人员形成砸、挤、压、埋的伤害,还具有抗坠落能力,减少因坠落对人员的冲击伤害,并且具有抵抗火灾以及报警的功能,因其结构采用可拆装的结构,便于运输以及便于在已经建成的建筑物内组合安装。\n[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地震避难安全舱,它包括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和内层保护舱,所述内层保护舱外壳与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内壁之间通过弹性部件柔性固定连接,使内层保护舱柔性悬空于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内部;通过在内层保护舱外壳各个方向安装多个弹性部件分别与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对应部位的连接,使内层保护舱柔性悬空在主体保护结构体内,这样,当地震发生时,一旦地震避难安全舱随房屋一起倒塌下坠时,地震避难安全舱无论朝哪个方向着地,内层保护舱与着地相反方向的弹性部件将受弹力拉伸作用,使内层保护舱下移趋势减缓,同时内层保护舱与着地同向的弹性部件收压缩弹力作用力,抵消内层保护舱的下坠力,避免了内层保护舱下坠力对舱内人员的冲击伤害,而内层保护舱水平周向的弹性部件会分解一部分内层保护舱的下坠力,使内层保护舱做水平环状运动,进一步避免内层保护舱下坠冲击力对舱内人员的冲击伤害;通过弹性部件的连接,还使得内层保护舱与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之间不会发生直接硬碰撞,避免了内层保护舱受硬碰撞而变形,无法打开内层保护舱的舱门。\n[0006] 所述弹性部件是钢制弹簧、橡胶弹性块、塑料弹性块、气动避震器或液压避震器。\n[0007] 所述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整体为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由金属管材或型材通过螺栓或铆件相互连接固定,以便于使地震避难安全舱在建筑物内快速拆装组合。\n[0008] 所述框架结构的每个框架平面内设有由金属管材或型材通过螺栓或铆件固定连接的支撑加强筋,以增强每个框架平面的支撑力,防止框架结构碰撞时结构变形。\n[0009] 所述内层保护舱的截面呈椭圆形,该内层保护舱由左右两半体构成,所述左右两半体对接并通过螺栓或铆件固定连接,这样不仅抗压能力增强,而且便于地震避难安全舱在建筑物内快速拆装组合,所述内层保护舱的舱壁材质是金属材料或抗压的非金属材料,所述金属材料是GS80钢板、25CrMo4钢板、26SiMnMo钢板或碳素钢板,所述抗压的非金属材料是聚酰亚胺、全芳族聚酰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材料。\n[0010] 所述内层保护舱的舱壁外表面包覆有阻燃绝热材料层,该阻燃绝热材料层侧材质是硅酸铝材料或石棉材料,以防止地震时引起的火灾对保护舱内人员的伤害;所述内层保护舱的舱壁内表面铺设有阻燃保护材料层,该阻燃保护材料层材质是阻燃性聚氨酯发泡材料、阻燃性橡胶发泡材料或阻燃性塑料发泡材料,以防止地震时引起的火灾对保护舱内人员的伤害以及保护舱下坠时对舱内人员的冲击伤害。\n[0011] 所述内层保护舱的舱壁内表面固设有弹性安全座椅以及与之匹配使用的安全带,对应于弹性安全座椅位置的舱壁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安全防撞气囊,以进一步保护舱内人员的安全。\n[0012] 所述内层保护舱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内层防护安全门,所述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对应的位置设有外层防护安全门。\n[0013] 所述内层保护舱的舱壁上贯通设置有带过滤装置的可开合的通气孔,所述内层保护舱的舱壁上还贯通设置有玻璃观察窗,以保证舱内人员氧气的供给以及随时了解舱外即时状况。\n[0014] 所述内层保护舱的舱壁外表面设置有自动灯光报警装置以及自动声音报警装置,以便于救援人员可即时发现该地震避难安全舱。\n[0015] 所述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的整体框架结构的外表面覆盖固定有抗压的金属材料或抗压的非金属材料的外层防护薄板,以避免体积小的坠落物穿过框架结构撞击损坏内层保护舱,或者避免体积小的坠落物穿过框架结构卡设于外层框架结构体和内层保护舱之间,使得弹性部件无法发挥缓冲作用导致内层保护舱受到硬碰撞从而对舱内人员带来冲击损害,该外层防护薄板对应外层防护安全门位置、薄板对应内层保护舱的舱壁外表面的通气孔位置以及薄板对应玻璃观察窗位置分别设有开孔,以方便打开外层防护安全门,同时使内层保护舱可以通风换气保持舱内含氧量并使得内层保护舱内的人员可以观察地震避难安全舱外的实时状况。\n[0016] 本发明在地震发生时不仅能够承受建筑物坍塌重物对安全舱内人员形成砸、挤、压、埋的伤害,还具有抗坠落能力,减少因坠落对人员的冲击伤害,并且具有抵抗火灾以及报警的功能,因其结构采用可拆装的结构,便于运输以及便于在已经建成的建筑物内组合安装。\n附图说明\n[0017] 图1是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n[0018] 图2是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n[0019] 图3是本发明右视结构示意图;\n[0020] 图4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1] 图5是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n[0022] 图6是图5局部内层保护舱的左右两半体剖面结构示意图;\n[0023] 图7是本发明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n[0024] 图8是图7局部内层保护舱的舱壁剖面结构示意图;\n[0025] 图9是图1的半剖结构示意图;\n[0026] 图10是本发明顶部去除外层防护薄板结构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7] 实施例1\n[0028] 参见图1~图10所示,地震避难安全舱,它包括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和内层保护舱2,所述内层保护舱2外壳与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内壁之间通过六十根钢制弹簧3柔性固定连接,使内层保护舱2柔性悬空于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内部。\n[0029] 所述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整体为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由金属管材11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固定。\n[0030] 所述框架结构的每个框架平面内设有由金属管材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支撑加强筋。\n[0031] 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截面呈椭圆形,该内层保护舱2由左右两半体21、22构成,所述左右两半体21、22对接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材质是GS80钢板。\n[0032] 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外表面包覆有阻燃绝热材料层23,该阻燃绝热材料层23材质是硅酸铝材料;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内表面铺设有阻燃保护材料层24,该阻燃保护材料层24材质是阻燃性聚氨酯发泡材料。\n[0033] 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内表面固设有四个弹性安全座椅4以及与之匹配使用的四条安全带5,对应于弹性安全座椅4位置的舱壁内表面设有四个安全防撞气囊6。\n[0034] 所述内层保护舱2左右两端面分别设有可对开的内层防护安全门25,所述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对应的位置设有可对开的外层防护安全门12。\n[0035] 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椭圆周向上贯通设置有四个带过滤装置的可开合的通气孔26,所述内层保护舱的舱壁椭圆周向上还贯通设置四个有玻璃观察窗27。\n[0036] 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外表面椭圆周向设置有四个自动灯光报警装置28以及四个自动声音报警装置29。\n[0037] 所述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的整体框架结构的外表面覆盖固定有GS80钢板的外层防护薄板13,该外层防护薄板13对应内层防护安全门25位置、薄板13对应内层保护舱\n2的舱壁外表面的通气孔26位置以及薄板13对应玻璃观察窗27位置分别设有开孔131。\n[0038] 实施例2\n[0039] 所述弹性部件3是气动避震器。\n[0040] 地震避难安全舱,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材质是抗压的聚酰亚胺材料。\n[0041] 所述阻燃绝热材料层23材质是石棉材料;所述阻燃保护材料层24材质是阻燃性橡胶发泡材料。\n[0042] 所述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的整体框架结构的外表面覆盖固定有抗压的聚酰亚胺的外层防护薄板13。\n[0043] 实施例3\n[0044] 所述弹性部件3是液压避震器。\n[0045] 地震避难安全舱,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内层保护舱2的舱壁材质是\n25CrMo4钢板。\n[0046] 所述阻燃绝热材料层23材质是石棉材料;所述阻燃保护材料层24材质是阻燃性塑料发泡材料。\n[0047] 所述外层主体保护结构体1的整体框架结构的外表面覆盖固定有25CrMo4钢板的外层防护薄板13。\n[0048] 如上所述,本发明地震避难安全舱,所述的实施例及图,只是本发明较好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只局限于本发明,凡是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法律信息
- 2022-11-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E04H 9/02
专利号: ZL 201210495675.9
申请日: 2012.11.28
授权公告日: 2014.09.17
- 2020-11-27
专利权的转移
登记生效日: 2020.11.17
专利权人由龚长山变更为菏泽华升木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由211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竹山路688号42幢103室变更为274400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庄寨镇工业园
专利权人由龚娅雯 变更为空
- 2014-09-17
- 2013-04-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E04H 9/02
专利申请号: 201210495675.9
申请日: 2012.11.28
- 2013-02-2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09-26
|
2012-06-21
| | |
2
| | 暂无 |
2008-07-05
| | |
3
| | 暂无 |
2008-07-31
| | |
4
| | 暂无 |
2012-11-28
| | |
5
| | 暂无 |
2008-06-30
| | |
6
| |
2013-01-02
|
2011-06-30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