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绿色生物活性有机肥 |
申请号 | CN201019097012.X | 申请日期 | 2010-02-08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暂无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931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IPC分类号 | C;0;5;G;3;/;0;0;;;C;0;5;F;1;7;/;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徐贵阁 | 申请人地址 | 河南省滑县四间房乡九房村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徐贵阁 | 当前权利人 | 徐贵阁 |
发明人 | 徐贵阁 |
代理机构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聂孟民;宋金鼎 |
摘要
本发明涉及绿色生物活性有机肥,有效解决土地板结,环境污染,粮食、蔬菜、水果残留的化学物质对人身的危害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污泥、垃圾土粉、畜禽粪便、秸秆粉、饼粕、羽毛粉、氨基酸原粉、复合酶、第一组复合菌和第二组复合菌,总量为100%制成,先将污泥、垃圾土粉、畜禽粪便、秸秆粉、复合酶和第一组复合菌混合均匀,堆置,盖上麻袋片,进行生物反应,温度至50-55℃时,放置2日,加入饼粕、羽毛粉、氨基酸原粉搅拌均匀,二次反应,温度至50-55℃时,放置7-10日,加入第二组复合菌,混匀,造粒,检验、包装,即成,本发明配方科学,制作方法简单,效果好,无污染,对人身无危害。
1.一种绿色生物活性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污泥10-80%、垃圾土粉2-40%、畜禽粪便3-60%、秸秆粉7-35%、饼粕2-30%、羽毛粉2-30%、氨基酸原粉
3-25%、复合酶0.5-3%、第一组复合菌0.1-2%和第二组复合菌0.1-2%,总量为100%制成,其中,先将污泥、垃圾土粉、畜禽粪便、秸秆粉、复合酶和第一组复合菌混合均匀,堆置,盖上麻袋片,进行生物反应,温度升至50-55℃时,放置2日翻堆,加入饼粕、羽毛粉、氨基酸原粉搅拌均匀,进行二次反应,当温度升至50-55℃时,放置7-10日成肥料,在肥料中加入第二组复合菌,混匀,造粒,即成,所说的污泥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污泥;所说的垃圾土粉为生活垃圾分捡后土粉;所说的畜禽粪便为鸡粪、鸭粪、猪粪、羊粪和牛粪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说的秸秆粉为玉米秸秆粉、玉米芯粉、稻糠粉、小麦秸秆粉、花生壳粉和锯末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说的饼粕为大豆饼粕、棉籽饼粕、油菜饼粕和芝麻饼粕中的任意一种;所说的复合酶为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氧化还原酶和乳糖酶重量比混合组成的复合酶;所说的第一组复合菌为由乳酸菌群、光合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和耐热性芽孢杆菌群重量比混合组成的复合菌;所说的第二组复合菌为由解磷菌群、解钾菌群和固氮菌群混合组成的复合菌,解磷菌群、解钾菌群、固氮菌群的重量比为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生物活性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
污泥15%、垃圾土粉10%、畜禽粪便30%、秸秆粉20%、饼粕8%、羽毛粉8%、氨基酸原粉
7%、复合酶0.8%、第一组复合菌0.6%和第二组复合菌0.6%,总量为100%制成,其中,先将污泥、垃圾土粉、畜禽粪便、秸秆粉、复合酶和第一组复合菌混合均匀,堆置,盖上麻袋片,进行生物反应,温度升至51℃时,放置2日翻堆,加入饼粕、羽毛粉、氨基酸原粉搅拌均匀,进行二次反应,当温度升至51℃时,放置8日成肥料,在肥料中加入第二组复合菌,混匀,造粒,即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生物活性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污泥60%、垃圾土粉2%、畜禽粪便10%、秸秆粉12%、饼粕4%、羽毛粉4%、氨基酸原粉5%、复合酶1%、第一组复合菌1%和第二组复合菌1%,总量为100%制成,其中,先将污泥、垃圾土粉、畜禽粪便、秸秆粉、复合酶和第一组复合菌混合均匀,堆置,盖上麻袋片,进行生物反应,温度升至53℃时,放置2日翻堆,加入饼粕、羽毛粉、氨基酸原粉搅拌均匀,进行二次反应,当温度升至53℃时,放置9日成肥料,在肥料中加入第二组复合菌,混匀,造粒,即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生物活性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污泥41%、垃圾土粉8%、畜禽粪便20%、秸秆粉8%、饼粕6%、羽毛粉6%、氨基酸原粉6%、复合酶2%、第一组复合菌1.5%和第二组复合菌1.5%,总量为100%制成,其中,先将污泥、垃圾土粉、畜禽粪便、秸秆粉、复合酶和第一组复合菌混合均匀,2堆置,盖上麻袋片,进行生物反应,温度升至54℃时,放置2日翻堆,加入饼粕、羽毛粉、氨基酸原粉搅拌均匀,进行二次反应,当温度升至54℃时,放置10日成肥料,在肥料中加入第二组复合菌,混匀,造粒,即成。
绿色生物活性有机肥\n一、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肥料,特别是一种绿色生物活性有机肥。\n二、背景技术\n[0002]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农业开始进入常规现代化的阶段,其标志是高产品种的大批育成和化肥农药使用量的迅速增长,保证了人口增长对粮食增长的需求,中国农业的高速发展,事实上也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代价,因此,我们面临着严重的危害和挑战。\n[0003] 一、土地板结,环境污染:a、化肥在土壤中具有化学固定作用,超量施用可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酸性增加等不良后果,同时,必然导致地表及地下水污染的加重。我国地面水体多已受到氨、磷、钾等物质的污染,据资料记载,仅太湖的污染治理就需投入2000亿元,这相当于江苏省96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倍;b、规模养殖场的迅猛发展,则使大量的畜禽粪便不加处理进入土壤施肥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全国2000年畜禽粪便数量为27亿吨,其危害不亚于生活垃圾、畜禽疾病的传播,严重危害人身健康,破坏了生态平衡。\n[0004] 二、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下降:粮食、蔬菜、水果中残留的化学物质不仅可以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畸形病变。据广州环保资料记载,广州地区蔬菜硝酸盐含量平均为867毫克/公斤,是国际限定标准的2倍,(小于432毫克/公斤)。由于化肥、农药、激素等的大量使用,使农产品的质量下降,造成残留增高。\n[0005] 为减少环境的污染和对人身的危害,国家大力提倡用天然的、无污染的肥料种植粮食、蔬菜、水果,并能合理利用畜禽粪便,但是,目前,市场上除晒干鸡粪、烘干鸡粪、利用化学合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外,至今没有研制出一种无污染的绿色生物活性有机肥,故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n三、发明内容\n[0006]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绿色生物活性有机肥,可有效解决土地板结,环境污染,粮食、蔬菜、水果残留的化学物质对人身的危害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污泥10-80%、垃圾土粉\n2-40%、畜禽粪便3-60%、秸秆粉7-35%、饼粕2-30%、羽毛粉2-30%、氨基酸原粉3-25%、复合酶0.5-3%、第一组复合菌0.1-2%和第二组复合菌0.1-2%,总量为100%制成,其中,先将污泥、垃圾土粉、畜禽粪便、秸秆粉、复合酶和第一组复合菌混合均匀,堆置,盖上麻袋片,进行生物反应,温度升至50-55℃时,放置2日翻堆,加入饼粕、羽毛粉、氨基酸原粉搅拌均匀,进行二次反应,当温度升至50-55℃时,放置7-10日成肥料,在肥料中加入第二组复合菌,混匀,造粒,检验、包装,即成本发明有机肥;所说的污泥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污泥;\n所说的垃圾土粉为生活垃圾分捡后土粉;所说的畜禽粪便为鸡粪、鸭粪、猪粪、羊粪和牛粪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说的秸秆粉为玉米秸秆粉、玉米芯粉、稻糠粉、小麦秸秆粉、花生壳粉和锯末粉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说的饼粕为大豆饼粕、菜籽饼粕、棉籽饼粕、油菜饼粕和芝麻饼粕等中的任意一种;所说的复合酶为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氧化还原酶和乳糖酶等重量比混合组成的复合酶;所说的第一组复合菌为由乳酸菌群、光合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和耐热性芽孢杆菌群等重量比混合组成的复合菌;所说的第二组复合菌为由解磷菌群、解钾菌群和固氮菌群混合组成的复合菌,解磷菌群、解钾菌群、固氮菌群的重量比为1∶1∶1,其中,固氮菌是能固定空气中游离的分子态氮素,并能将其转化成植物可利用的化合态氮素;解磷菌是利用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各种有机酸,将土壤中一些难溶性的矿质磷酸盐溶解成为可利用的速效磷,尚能形成维生素、异生长素和类赤霉素一类的刺激性物质对作物的生长有刺激作用;解钾菌是能强烈分解土壤中硅酸盐类的钾,使其转化为可利用的有效钾,并有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磷的能力,还可以抑制作物病害,提高作物的抗病性。本发明配方科学,制作方法简单,效果好,无污染,对人身无危害,是肥料上的创新。\n四、具体实施方式\n[0007]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n[0008] 由技术方案给出,具体实施如下:\n[0009] 实施例1: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了中,可由以上组分给出:\n[0010] 本发明还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污泥15%、垃圾土粉10%、畜禽粪便30%、秸秆粉20%、饼粕8%、羽毛粉8%、氨基酸原粉7%、复合酶0.8%、第一组复合菌0.6%和第二组复合菌0.6%,总量为100%制成,其中,先将污泥、垃圾土粉、畜禽粪便、秸秆粉、复合酶和第一组复合菌混合均匀,堆置,盖上麻袋片,进行生物反应,温度升至51℃时,放置2日翻堆,加入饼粕、羽毛粉、氨基酸原粉搅拌均匀,进行二次反应,当温度升至51℃时,放置8日成肥料,在肥料中加入第二组复合菌,混匀,造粒,检验、包装,即成本发明有机肥。\n[0011] 实施例2:\n[0012] 本发明还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污泥60%、垃圾土粉2%、畜禽粪便10%、秸秆粉12%、饼粕4%、羽毛粉4%、氨基酸原粉5%、复合酶1%、第一组复合菌1%和第二组复合菌1%,总量为100%制成,其中,先将污泥、垃圾土粉、畜禽粪便、秸秆粉、复合酶和第一组复合菌混合均匀,堆置,盖上麻袋片,进行生物反应,温度升至53℃时,放置2日翻堆,加入饼粕、羽毛粉、氨基酸原粉搅拌均匀,进行二次反应,当温度升至53℃时,放置9日成肥料,在肥料中加入第二组复合菌,混匀,造粒,检验、包装,即成本发明有机肥。\n[0013] 实施例3:\n[0014] 本发明还可由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污泥41%、垃圾土粉8%、畜禽粪便20%、秸秆粉8%、饼粕6%、羽毛粉6%、氨基酸原粉6%、复合酶2%、第一组复合菌1.5%和第二组复合菌1.5%,总量为100%制成,其中,先将污泥、垃圾土粉、畜禽粪便、秸秆粉、复合酶和第一组复合菌混合均匀,堆置,盖上麻袋片,进行生物反应,温度升至54℃时,放置2日翻堆,加入饼粕、羽毛粉、氨基酸原粉搅拌均匀,进行二次反应,当温度升至54℃时,放置10日成肥料,在肥料中加入第二组复合菌,混匀,造粒,检验、包装,即成本发明有机肥。\n[0015] 本发明是利用“三废”(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秸秆)生产的绿色无污染的生态活性有机肥代替化学肥料,种植出无公害的粮食、蔬菜、水果,对当前发展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净化环境和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等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途径。\n[0016] “三废”在复合菌生物反映过程中快速除臭,杀灭有害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和杂草种子,并具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空隙度、降低容重,提高土壤持水保肥能力及改良盐碱地,补充土壤养分,净化土壤致病菌,提高作物抗病性,同时能分解土壤化学农药及化肥的残留物质。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产量、提高含糖量、改善产品品质等功效。\n[0017] 本发明经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试验如下:\n[0018] 03年浚县10户在种植优质小麦进行试验,用同一品种种子,同一天耕种,每亩地投入本发明生物活性有机肥112.5kg×0.8元+复合肥20kg×3元=150元和复合肥\n50kg×3元=150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生物活性有机肥作底肥的小麦长势好、保墒、提温性强、产量高、苗期死亡率低,仅占5%,成熟期没有发现死芒现象,产量提高15%以上,而用复合肥做底肥的小麦苗期死亡率占40%,成熟期死芒现象严重。(注:2003年天气低温寒冷)\n[0019] 2004年春天,在滑县蔬菜示范园5户用大棚种植黄瓜进行实验,每棚0.5亩,每亩投入本发明生物活性有机肥300kg×0.8元+复合肥30kg×3=330元与复合肥110kg×3元=330元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用本发明生物活性有机肥作底肥,苗期死亡率占2%,棚内没有氨气,且瓜苗叶面发绿发厚,抗病性强,开花期早、果重、口感好,产量提高30%以上,而用鸡粪加复合肥作底肥的大棚,苗期死亡率占20-40%,大棚内氨气刺眼,且有白叶病、烂根病,开花晚等现象。\n[0020] 2005年7月初,在滑县慈周寨尚寨村10户,用本发明生物活性有机肥在花生、玉米做追肥试验中,本发明生物活性有机肥亩投入120kg×0.8元+尿素15kg×2元=126元与尿素亩投入63kg×2元=126元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本发明生物活性有机肥作追肥的花生叶绿叶厚,花生开花早、花多、果饱,产量提高25%以上;玉米秆粗、叶绿、叶厚、双穗多等,产量提高30%以上,而且尿素做追肥的花生叶黄、花生嫩果多,玉米叶黄、秆细、虚尖等。\n[0021] 2009年6月底,在长垣宏力公司万亩葡萄园一次膨果,二次膨果期,用同样品种葡萄投入同样成本,施入本发明生物活性有机肥与化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9月底采果时,用本发明生物活性有机肥的葡萄色泽好、口感纯正,单粒重增加0.4克/粒,含糖量提高\n1.2度,提高座果率,增加果肉硬度,降低裂果及烂果率等。\n[0022] \n 对照组 处理组\n 平均单粒重 10.5克 10.9克\n 含糖量 11.4度 12.6度\n[0023] 本发明经检测,无毒副作用,具体数据如下:\n[0024] 产品质量指标:\n[0025] \n 总养分含量 单位 标准含量 产品检测结果
法律信息
- 2016-03-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C05G 3/00
专利号: ZL 201019097012.X
申请日: 2010.02.08
授权公告日: 2013.01.02
- 2013-01-02
- 2010-09-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C05G 3/00
专利申请号: 201019097012.X
申请日: 2010.02.08
- 2010-07-2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5-08-10
|
2004-02-08
| | |
2
| |
2008-08-13
|
2008-03-12
| | |
3
| |
2006-11-22
|
2006-05-31
| | |
4
| |
2003-11-12
|
2003-05-12
| | |
5
| |
2002-02-27
|
2001-09-20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