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补充效果良好的燃烧器。一种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设有若干喷嘴以及相互独立的内环混气腔道、外环混气腔道和二次空气补给槽,若干喷嘴分别连通于内环混气腔道的进口端和外环混气腔道的进口端,二次空气补给槽位于内环混气腔道和外环混气腔道之间,二次空气补给槽顶部开口且与燃烧器本体外部连通;整流部件,设有流通腔和若干第一风孔,第一风孔连通所述流通腔和所述二次空气补给槽;风机,风机出风口通过所述流通腔与所述二次空气补给槽连通,风机出风口从位于邻近流通腔底部中心的位置连通于所述流通腔。本实用新型对燃烧火焰进行二次空气补给,稳定且均匀的增加燃烧火焰的二次空气,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该燃烧器包括:
燃烧器本体(1),所述燃烧器本体(1)设有若干喷嘴(101)以及相互独立的内环混气腔道(102)、外环混气腔道(103)和二次空气补给槽(104),所述若干喷嘴(101)分别连通于所述内环混气腔道(102)的进口端和所述外环混气腔道(103)的进口端,所述二次空气补给槽(104)位于内环混气腔道(102)和外环混气腔道(103)之间,二次空气补给槽(104)顶部开口且与燃烧器本体(1)外部连通;
整流部件(2),所述整流部件(2)设有流通腔(201)和若干第一风孔(202),所述第一风孔(202)连通所述流通腔(201)和所述二次空气补给槽(104);
风机(3),所述风机(3)出风口通过所述流通腔(201)与所述二次空气补给槽(104)连通,风机(3)出风口从位于邻近流通腔(201)底部中心的位置连通于所述流通腔(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件(2)还设有若干第二风孔(203),所述第二风孔(203)连通所述流通腔(201)和所述整流部件(2)外部,至少部分第二风孔(203)设于整流部件(2)邻近于若干喷嘴(101)的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1)包括分气盘(110)和设于分气盘(110)底部的底座(140),所述分气盘(110)底部设有凸出于分气盘(110)底面且朝向底座(140)延伸的底环壁(115),所述底环壁(115)底部抵接于底座(140)表面,分气盘(110)底面、底环壁(115)以及底座(140)表面被配置为所述整流部件(2),分气盘(110)底面与底环壁(115)以及底座(140)表面合围的空间被配置为所述流通腔(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1)设有若干内环火孔(105)和若干外环火孔(106),所述内环火孔(105)连通内环混气腔道(102)和燃烧器本体(1)外部,至少部分内环火孔(105)位于二次空气补给槽(104)的槽壁上,所述外环火孔(106)连通外环混气腔道(103)和燃烧器本体(1)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若干第一风孔(202)中的一部分设于整流部件(2)邻近于内环火孔(105)的部位,若干第一风孔(202)中的另一部分设于整流部件(2)远离于内环火孔(105)的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第一风孔(202)沿二次空气补给槽(104)底面的周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第二风孔(203)沿所述整流部件(2)的周向侧壁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1)还包括内环火盖(120)和外环火盖(130)所述分气盘(110)设有以分气盘(110)中轴线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内环壁(112)、中环壁(113)和外环壁(114),所述内环混气腔道(102)设于所述内环壁(112)内,所述二次空气补给槽(104)设于所述内环壁(112)和所述中环壁(113)之间,所述外环混气腔道(103)设于所述中环壁(113)和所述外环壁(114)之间,所述内环火盖(120)抵接于内环壁(112)顶部,所述外环火盖(130)抵接于中环壁(113)顶部和外环壁(114)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本体(1)底部设有进风腔(107),进风腔(107)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至少具有一个弯折部(108),进风腔(107)的进口连通于所述风机(3)的出风口,进风腔(107)的出口连通于所述流通腔(201)。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该燃气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燃烧器。
一种燃烧器及具有该燃烧器的燃气灶\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及具有该燃烧器的燃气灶,属于燃气灶技术领域。\n背景技术\n[0002] 燃烧器作为燃气灶的核心部件,其燃烧效率对于燃气灶的能耗等级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现有燃烧器的结构使其在燃烧使用过程中未能获得充足的一次空气和/或二次空气,从而影响燃烧效率,采用风机鼓风进行空气补充的方式虽然能够提高燃烧器中一次空气和/或二次空气的进给量,但采用该方式补充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流速,造成燃烧时局部空气流量过大、流速过高,仍会影响燃烧效率。\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基于以上背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补充效果良好的燃烧器,从而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n[0004]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燃烧器的燃气灶,从而提高燃气灶的能耗等级。\n[0005]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n[0006] 一种燃烧器,包括:\n[0007] 燃烧器本体,所述燃烧器本体设有若干喷嘴以及相互独立的内环混气腔道、外环混气腔道和二次空气补给槽,所述若干喷嘴分别连通于所述内环混气腔道的进口端和所述外环混气腔道的进口端,所述二次空气补给槽位于内环混气腔道和外环混气腔道之间,二次空气补给槽顶部开口且与燃烧器本体外部连通;\n[0008] 整流部件,所述整流部件设有流通腔和若干第一风孔,所述第一风孔连通所述流通腔和所述二次空气补给槽;\n[0009] 风机,所述风机出风口通过所述流通腔与所述二次空气补给槽连通,风机出风口从位于邻近流通腔底部中心的位置连通于所述流通腔。\n[0010] 风机射出的气流进入邻近流通腔底部中心的位置,从流通腔的中心区域开始向流通腔的外部区域均匀扩散,气流的流速因此降低,之后通过第一风孔进入二次空气补给槽,从内环混气腔道和外环混气腔道的外部对燃烧火焰进行二次空气补给,稳定且均匀的增加燃烧火焰的二次空气,使火焰燃烧充分,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n[0011] 作为优选,所述整流部件还设有若干第二风孔,所述第二风孔连通所述流通腔和所述整流部件外部,至少部分第二风孔设于整流部件邻近于若干喷嘴的部位。风机的气流在流通腔内被匀流减速后通过第二风孔分布于若干喷嘴附近,将一次空气均匀补充至内环混气腔道的进口端和外环混气腔道的进口端。\n[0012] 作为优选,所述燃烧器本体包括分气盘和设于分气盘底部的底座,所述分气盘底部设有凸出于分气盘底面且朝向底座延伸的底环壁,所述底环壁底部抵接于底座表面,分气盘底面、底环壁以及底座表面被配置为所述整流部件,分气盘底面与底环壁以及底座表面合围的空间被配置为所述流通腔。\n[0013] 作为优选,所述燃烧器本体设有若干内环火孔和若干外环火孔,所述内环火孔连通内环混气腔道和燃烧器本体外部,至少部分内环火孔位于二次空气补给槽的槽壁上,所述外环火孔连通外环混气腔道和燃烧器本体外部。\n[0014] 作为优选,若干第一风孔中的一部分设于整流部件邻近于内环火孔的部位,若干第一风孔中的另一部分设于整流部件远离于于内环火孔的部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部分第一风孔射出的气流朝向于内环火孔从而将二次空气直接补充至内环火孔火焰的根部,另一部分第一风孔射出的气流朝向于外环火孔,进一步提高对于内环火孔火焰和外环火孔火焰的二次空气补充效果。\n[0015] 作为优选,至少部分第一风孔沿二次空气补给槽底面的周向均匀分布。至少部分第一风孔在二次空气补给槽底面接近于环状分布,使流通腔内的气流均匀的射出至二次空气补给槽。\n[0016] 作为优选,至少部分第二风孔沿所述整流部件的周向侧壁均匀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流通腔内的气流均匀的射出至若干喷嘴附近。\n[0017] 作为优选,所述燃烧器本体底部设有进风腔,进风腔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至少具有一个弯折部,进风腔的进口连通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进风腔的出口连通于所述流通腔。风机射出的气流先通过进风腔的弯折部进行减速后再进入流通腔内,进一步提升对气流的减速效果。\n[0018] 作为优选,所述流通腔的口径大于所述进风腔出口的口径和所述进风腔进口的口径。\n[0019] 一种燃气灶,包括以上所述的燃烧器。通过以上所述燃烧器中流通腔对风机气流的匀流减速作用,稳定且均匀的增加燃烧火焰的二次空气,使火焰燃烧充分,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从而提高燃气灶的能耗等级。\n[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n[002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烧器,通过设置流通腔,使风机射出的气流在进入流通腔后气流的流速降低,均匀扩散,之后通过第一风孔进入二次空气补给槽,从内环混气腔道和外环混气腔道的外部对燃烧火焰进行二次空气补给,稳定且均匀的增加燃烧火焰的二次空气,使火焰燃烧充分,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n附图说明\n[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n[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n[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n[0025] 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n[0026] 图4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n[0027] 图中:1、燃烧器本体;2、整流部件;3、风机;101、喷嘴;102、内环混气腔道;103、外环混气腔道;104、二次空气补给槽;105、内环火孔;106、外环火孔;107、进风腔;108、弯折部;110、分气盘;120、内环火盖;130、外环火盖;140、底座;111、中央环壁;112、内环壁;113、中环壁;114、外环壁;115、底环壁;201、流通腔;202、第一风孔;203、第二风孔。\n具体实施方式\n[0028]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n[0029]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部件或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n[0030] 设置在燃气灶上的燃烧器的工作过程为:燃气通过燃气管道由喷嘴101射入混气腔道,并在混气腔道的进口端由于燃气射流的作用形成负压,使部分空气与燃气一起被引射入混气腔道,此部分空气即为一次空气,燃气和空气混合后在燃烧器上的火孔处燃烧,燃烧过程中燃烧器外部的环境空气对火焰进行空气补充,此部分空气即为二次空气。现有燃烧器,尤其是上进风式燃烧器,受限于燃烧器结构,二次空气补充量有限,不均匀且不稳定,不能保证燃气的完全燃烧,影响燃烧器的燃烧效率。\n[0031]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1、整流部件2和风机3。燃烧器本体1设有若干喷嘴101以及相互独立的内环混气腔道102、外环混气腔道103和二次空气补给槽104,若干喷嘴101分别连通于内环混气腔道102的进口端和外环混气腔道103的进口端,二次空气补给槽104位于内环混气腔道102和外环混气腔道103之间,二次空气补给槽104顶部开口且与燃烧器本体1外部连通。整流部件2设有流通腔201和若干第一风孔202,第一风孔202连通流通腔201和二次空气补给槽104。风机3出风口通过流通腔201以及第一风孔202与二次空气补给槽104连通,风机3出风口从位于邻近流通腔201底部中心的位置连通于所述流通腔。通过流通腔201对风机3气流的匀流减速作用,稳定且均匀的增加燃烧火焰的二次空气,使火焰燃烧充分,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n[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出详细说明,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实施。\n[0033]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燃烧器,为上进风式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1、整流部件2和风机3。燃烧器本体1设有四个喷嘴101以及相互独立的内环混气腔道102、外环混气腔道103和二次空气补给槽104,四个喷嘴101分别连通于内环混气腔道102的进口端和外环混气腔道103的进口端,二次空气补给槽104位于内环混气腔道102和外环混气腔道103之间,二次空气补给槽104顶部开口且与燃烧器本体1外部连通。整流部件2位于二次空气补给槽104的下方,整流部件2设有流通腔201和多个第一风孔202,第一风孔202连通流通腔201和二次空气补给槽104。风机3出风口通过流通腔201与二次空气补给槽104连通。\n[0034] 具体地,燃烧器本体1包括分气盘110、内环火盖120、外环火盖130和底座140,分气盘110设于底座140上,分气盘110设有以分气盘110中轴线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内环壁112、中环壁113和外环壁114,内环混气腔道102设于内环壁112内,二次空气补给槽104设于内环壁112和中环壁113之间,外环混气腔道103设于中环壁113和外环壁114之间,内环火盖120抵接于内环壁112顶部,外环火盖130抵接于中环壁113顶部和外环壁114顶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燃烧于内环火盖120部位的内环火分布更广,在分气盘110最邻近其中轴线的位置还设置了中央环壁111,以将内环混气腔道102分隔为两个单独腔体,从而使内环火分为两圈火焰。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该中央环壁111,将内环混气腔道102保持为单个腔体,而使内环火为单圈火焰。\n[0035] 燃烧器本体1设有多个内环火孔105和多个外环火孔106。内环火孔105连通内环混气腔道102和燃烧器本体1外部,内环火孔105位于二次空气补给槽104的槽壁上,在本实施例中,一部分内环火孔105沿内环火盖120侧壁周向分布,另外一部分内环火孔105分布于内环火盖120顶面。当然,也可以设置全部的内环火孔105均沿内环火盖120侧壁的周向均匀分布并朝向于外环火盖130的方向,内环火盖120侧壁作为二次空气补给槽104的槽壁的一部分。外环火孔106连通外环混气腔道103和燃烧器本体1外部。\n[0036]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于内环火孔105火焰和外环火孔106火焰的二次空气补充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风孔202中的一部分设于整流部件2邻近于内环火孔105的部位,多个第一风孔202中的另一部分设于整流部件2远离于内环火孔105的部位。具体地,多个第一风孔202被分成两组,第一组第一风孔202贴近于内环壁112设置,第一组第一风孔202射出的气流朝向于内环火孔105从而将二次空气直接补充至内环火孔105火焰的根部。第二组第一风孔202贴近于中环壁113设置,第二组第一风孔202射出的气流朝向于外环火孔106,由于外环火孔106的燃烧火焰能够在外环火盖130上从两个方向进行二次空气补充,即外环火盖130朝向于内环火盖120的方向和远离于内环火盖120的方向,所以第二组第一风孔202虽然不能将二次空气直接补充至外环火孔106火焰的根部,但其二次空气补给量已经足够满足外环火孔106火焰的充分燃烧。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二次空气补给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外环火孔106在外环火盖130的位置设计的更为邻近中环壁113。\n[0037] 为了进一步提高二次空气补充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一部分第一风孔202沿二次空气补给槽104底面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使流通腔201内的气流均匀的射出至二次空气补给槽\n104。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对燃烧器本体1的结构进行调整,且将全部的第一风孔\n202沿二次空气补给槽104底面周向均匀分布,从而使第一风孔202在二次空气补给槽104底面接近于环状分布。\n[0038] 在本实施例中,分气盘110底部设有凸出于分气盘110底面且朝向底座140延伸的底环壁115,底环壁115底部抵接于底座140表面,分气盘110底面、底环壁115以及底座140表面被配置为整流部件2,分气盘110底面与底环壁115以及底座140表面合围的空间被配置为流通腔201。通过上述设计,整流部件2的上部与分气盘110底部形成为一体结构,二次空气补给槽104的槽底同时作为流通腔201的腔顶,仅需在二次空气补给槽104的槽底开设通孔即形成第一风孔202,而整流部件2的下部与底座140顶部形成为一体结构,底座140表面同时作为流通腔201的腔底,将加工完毕的分气盘110直接安装于底座140即在两者之间形成流通腔201,从而大幅简化加工工序且提高安装便利度。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整流部件\n2与分气盘110和/或底座140也可以是分体结构,整流部件2设计为独立于分气盘110和/或底座140的单独部件。\n[0039] 为了同时对燃烧器燃烧过程的一次空气也进行补充,在本实施例中,整流部件2还设有多个第二风孔203,第二风孔203连通流通腔201和整流部件2外部,至少部分第二风孔\n203设于整流部件2邻近于四个喷嘴101的部位。风机3的气流在流通腔201内被匀流减速后通过第二风孔203分布于四个喷嘴101附近,将一次空气均匀补充至内环混气腔道102的进口端和外环混气腔道103的进口端。\n[0040] 为了使流通腔201内的气流均匀的射出至四个喷嘴101附近,至少部分第二风孔\n203沿整流部件2的周向侧壁均匀分布。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风孔203均匀分布于底环壁115的壁面。\n[0041] 为了进一步提升对气流的减速效果,燃烧器本体1底部设有进风腔107,进风腔107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至少具有一个弯折部108,进风腔107的进口连通于风机3的出风口,进风腔107的出口连通于流通腔20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进风腔107被设置为截面呈L形的腔体,从而使进风腔107内具有一个呈直角的弯折部108,风机3射出的气流先通过进风腔107的弯折部108进行减速后再进入流通腔201内。流通腔201的口径大于进风腔107出口的口径和进风腔107进口的口径,从而使风机3射出的气流从进风腔107出口进入流通腔201初始即开始扩散而减速。\n[0042]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阐述中所提到的各个风孔可以是圆形通孔,也可以是横截面为其它形状的通孔,或者也可以是槽型孔,又或者具有其它形状的孔道,只要能够起到使空气气流通过的作用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包括以上所述的燃烧器。通过以上所述燃烧器中流通腔201对风机3气流的匀流减速作用,稳定且均匀的增加燃烧火焰的二次空气,使火焰燃烧充分,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从而提高燃气灶的能耗等级。\n[0043]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