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在终端界面上的预定位置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
操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触控动作,生成相应的触控命令,以控制所述终端;
还包括:
属性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集成控制区设置在所述终端界面感应到的第一触控点的位置;
所述区域设置单元用于:
在所述集成控制区中显示出至少一个预设虚拟按键和/或感应在所述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的手势轨迹;以及
所述操控单元用于:
在至少一个所述虚拟按键被选中和/或所述手势轨迹与预设轨迹相匹配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触控命令;
起点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手势轨迹的起点是否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中;
模糊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起点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手势轨迹为针对所述集成控制区划出的;
所述手势轨迹包括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外的第二部分,则所述终端还包括:
面积比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面积比值;
比值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面积比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比例阈值;
所述模糊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比值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对所述手势轨迹进行处理,否则认定所述手势轨迹为误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接收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
触发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发单元接收到的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在所述终端界面上显示出所述集成控制区,和/或隐藏已显示的集成控制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单元接收的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
所述终端界面被触碰、所述终端界面被按压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终端界面的指定区域被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所述终端上的指定物理按键被按压、所述终端界面接收到与预设图案相匹配的手势图形、所述终端界面上的预设标识被选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设置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触控点在所述终端界面上的位置,设置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和/或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系统功能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的控制功能;
按键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系统功能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控制功能设置为所述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程序功能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以及针对每个所述操作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
关联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与所述程序操作功能进行关联存储;
按键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所处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相关联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所述相关联的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所述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功能自定义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自定义命令,对所述集成控制区中的至少一个虚拟按键的关联功能进行自定义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关联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关联存储;
手势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所处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以对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手势轨迹进行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集成控制区呈半透明,浮现在所述终端界面的显示内容之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属性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接收到的配置命令和/或检测到的所述终端的实时状态,配置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时状态包括:所述终端屏幕上的当前操作界面内容、所述终端的当前空间状态和/或所述终端被握持的方式;
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包括: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形状、所述集成控制区的数量、在所述终端界面上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的内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被单手握持时,由所述属性配置单元对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进行配置,使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处于预设的属性阈值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触发单元,用于接收功能说明区触发命令;
功能说明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触发单元接收到所述功能说明区触发命令的情况下,在所述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功能说明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功能说明区位于所述终端界面的顶部或所述集成控制区内。
15.一种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终端界面上的预定位置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
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触控动作,生成相应的触控命令,以控制所述终端;
还包括:
将所述集成控制区设置在所述终端界面感应到的第一触控点的位置;
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所述触控动作的过程包括:
若在所述集成控制区中显示出的至少一个虚拟按键被选中,和/或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到划出的与预设轨迹相匹配的手势轨迹,则生成对应的触控命令;
若所述手势轨迹的起点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中,则判定所述手势轨迹为针对所述集成控制区划出的;
所述手势轨迹包括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外的第二部分,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面积比值符合预设的比例阈值,则对所述手势轨迹进行处理,否则认定所述手势轨迹为误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在所述终端界面上显示出所述集成控制区,和/或隐藏已显示的集成控制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
所述终端界面被触碰、所述终端界面被按压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终端界面的指定区域被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所述终端上的指定物理按键被按压、所述终端界面接收到与预设图案相匹配的手势图形、所述终端界面上的预设标识被选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触控点在所述终端界面上的位置,设置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和/或大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显示出所述虚拟按键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的控制功能,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至少一个控制功能设置为所述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显示出所述虚拟按键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以及针对每个所述操作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
将所述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与所述程序操作功能进行关联存储;以及
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所处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相关联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所述相关联的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所述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自定义命令,对所述集成控制区中的至少一个虚拟按键的关联功能进行自定义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关联存储;
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所处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以对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手势轨迹进行匹配。
23.根据权利要求15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集成控制区呈半透明,浮现在所述终端界面的显示内容之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5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配置命令和/或检测到的所述终端的实时状态,配置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时状态包括:所述终端屏幕上的当前操作界面、所述终端的当前空间状态和/或所述终端被握持的方式;
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包括: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形状、所述集成控制区的数量、在所述终端界面上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的内容。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被单手握持时,对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进行配置,使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处于预设的属性阈值范围。
27.根据权利要求15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功能说明区触发命令,则在所述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功能说明区。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说明区位于所述终端界面的顶部或所述集成控制区内。
终端和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触摸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和一种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在相关技术中,终端的操作系统或每种应用程序都存在其相应的操作控件,这些操作控件在终端界面上的位置由系统或应用程序的开发者设定,因而位置往往存在千差万别,不具有统一性;而即使是同一操作系统的操作界面或同一应用程序中,包含的多个控件的位置也往往比较分散。\n[0003] 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终端界面上,往往包括内容显示区304和功能按键区302,其中,在内容显示区304中,对该界面上的内容、信息等进行显示,而用户通过各个界面的功能按键区302对内容显示区304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进行操作,但不同界面往往存在不同的界面分布形式,同一界面中的功能按键区302也可能分布较广(如图3A)或分布在界面的各个区域(如图3B),使得在对上述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进行操作时,用户通常需要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触摸、点击等操作,而难以实现在固定的、较小的(比如在手掌或单个手指的覆盖面积以内,而不需要手指的大范围移动)范围内进行操作,更无法实现在单手握持终端的情况下,通过握持该终端的手的单只手指轻松实现控制。\n[0004]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终端触控技术,可以采用统一的集成操作方式实现对不同应用的控制,从而便于通过单手操作实现对终端的触摸控制。\n发明内容\n[0005]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终端触控技术,可以采用统一的集成操作方式实现对不同应用的控制,从而便于通过单手操作实现对终端的触摸控制。\n[0006]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在终端界面上的预定位置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操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触控动作,生成相应的触控命令,以控制所述终端。\n[0007]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操作的功能集成,用户不需要在整个终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寻找控制按键或控制区域,针对当前界面或终端的所有能够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方便用户的操作过程。具体地,可以对终端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进行获取,那么对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为用户常用的,可以由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设置),可以通过在集成控制区中设置相应的虚拟按键,使得用户在选中这些虚拟按键时,同样能够实现原有的操作功能,或是当用户在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相应的手势轨迹后,也能够实现原有的功能。由于无论当前界面为待机界面或是某个应用程序的功能界面,都可以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出集成控制区,并在集成控制区中显示出虚拟按键或接收用户的手势轨迹,从而实现对当前界面的控制,不必由于界面的变化和差异,使得用户不得不在屏幕的不同位置进行功能按键的选择,简化了用户操作。这里的预定位置可以是系统默认或用户设置的默认区域。这里的集成控制区可以为单个或多个,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当前所需操作功能的多少进行设置或自动调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设置”并不表示一定要显示出来,只要能够对用户的触控命令进行接收即可。\n[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触发单元,用于接收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触发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发单元接收到的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在所述终端界面上显示出所述集成控制区,和/或隐藏已显示的集成控制区。\n[0009]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控制区可以一直在终端界面上进行显示,并在终端界面进行切换时,同样对集成控制区中的内容进行更新;集成控制区也可以在由用户进行触发后再显示出来,从而使得用户在进行操作前,获取最大的显示面积;还可以随时将集成控制区进行隐藏,同样有利于用户的观察和使用。\n[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触发单元接收的所述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所述终端界面被触碰、所述终端界面被按压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终端界面的指定区域被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所述终端上的指定物理按键被按压、所述终端界面接收到与预设图案相匹配的手势图形、所述终端界面上的预设标识被选中。\n[0011]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不同用户希望对当前界面等进行操作时,往往会做出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操作,通过将这些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设置为触发命令的发出过程,从而便于对用户的操作进行正确判断。\n[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属性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集成控制区设置在所述终端界面感应到的第一触控点的位置。\n[0013]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触控点并不只是终端界面感应到的第一个触碰点,而必须是在用户对终端进行触发以激活集成控制区时,比如采用长按终端界面的方式,必须使按压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使得终端判定为接收到触发命令时,才能够对本次触发动作对应的第一个触碰点进行获取,并作为该第一触控点。特别地,对于采用“所述终端界面的指定区域被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的判断方式,显然可以在确定终端被触发时,将用户的视线首先进行聚焦的点作为该第一触控点。\n[00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属性设置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控点在所述终端界面上的位置,设置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和/或大小。\n[0015]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第一触控点位于终端界面中间部位,比如集成控制区为一个圆盘形,则可以对集成控制区进行完全展示,即显示出整个圆盘;若第一触控点位于终端界面的底角处,则可以将集成控制区变为1/4个圆盘形;若第一触控点位于终端界面的侧边,则可以将集成控制区变为半个圆盘形。通过对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大小等的改变,有利于用户获得更好的操作体验。\n[001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区域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集成控制区中显示出至少一个预设虚拟按键和/或感应在所述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的手势轨迹;以及所述操控单元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虚拟按键被选中和/或所述手势轨迹与预设轨迹相匹配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触控命令。\n[0017]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对于原来分布在界面上的各个部分的虚拟按键、或是原本在隐藏菜单(需要通过其他虚拟按键或实体按键唤出的菜单)中的选项的功能,其中的部分或全部都可以变为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通过对集成控制区中的这些虚拟按键进行直接操作,以实现对原来分布在界面各处的虚拟按键或隐藏菜单中的选项的功能。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行手势操作,而这里的手势命令,显然可以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控制功能、应用程序或应用功能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以及用户自定义的功能。\n[001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系统功能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的控制功能;按键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系统功能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控制功能设置为所述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n[0019]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硬件和操作系统来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的工作平台;这些应用程序中可以制定出各种不同的画面、操作方式、操作功能等,可能各不相同,但对于所有的应用程序而言,其基于该操作系统的层面上,会有一些通用的控制功能,比如屏幕亮度、音量、退出、调出系统菜单等,这些控制功能向所有的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实现对这些应用程序的统一控制。对于这些控制功能,可以作为相应的虚拟按键,在所有的或指定的应用程序对应的集成控制区中出现。\n[002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程序功能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以及针对每个所述操作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关联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与所述程序操作功能进行关联存储;按键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所处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相关联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所述相关联的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所述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n[0021] 在该技术方案中,针对每个应用程序或应用程序中的不同应用功能界面,由于需要实现的功能不相同,对应的操作控制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将每个应用程序或每个应用功能界面以及相对应的程序操作功能进行预先的关联存储,然后当用户进入某个操作界面后,可以查找到对应于该操作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这些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集成控制区中相应的虚拟按键。\n[002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功能自定义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自定义命令,对所述集成控制区中的至少一个虚拟按键的关联功能进行自定义设置。\n[0023]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自行设定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对应的功能,以配合自己的操作习惯和操作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操作体验。这里进行自定义的虚拟按键可以是原本空缺的虚拟按键,也可以是原本存在一些对应功能的,比如对应于系统功能或程序操作功能,均可以由用户进行自行设置。\n[002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关联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关联存储;手势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所处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以对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手势轨迹进行匹配。\n[0025]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每个操作界面,都存在不同的操作功能,而所有操作界面将包含很多的操作功能,若为每个操作功能都设置一个预设轨迹,则预设轨迹必将数目众多且形状复杂,用户将难以记忆,不易操作,且容易造成误操作。因此,可以仅使用几种常用的轨迹与每个操作界面的功能进行关联,则同样的手势轨迹在不同界面可以实现不同的操作功能,便于用户对手势轨迹的记忆和使用。\n[002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操作区域设置单元,用于为每个所述虚拟按键设置相关联的操作区域;模糊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相关联的操作区域接收到的操作命令作为针对所述虚拟按键的操作。\n[0027] 在该技术方案中,虚拟按键往往以图标的方式进行呈现,由于终端屏幕的大小限制,图标的面积有限,因而往往会使得用户无法正好覆盖该图标,发生误操作。因此,对于每个虚拟按键,可以设置一个对应的操作区域,这个操作区域可以稍大于图标本身的面积,从而即使没有点击到虚拟按键,但点击到了该操作区域,仍然可以认为是对虚拟按键进行了操作,从而降低用户误操作率。\n[002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触控面积获取单元,用于在多个所述虚拟按键的操作区域同时感应到一个触控动作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触控动作在每个所述操作区域中的触控面积;以及所述模糊处理单元还用于:比较所有的触控面积,若存在最大触控面积,则判定所述触控动作为针对与该最大触控面积对应的虚拟按键的操作,若所有的触控面积均相等,则对感应到所述触控动作的多个虚拟按键进行标记,或忽略所述触控动作。\n[0029]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在进行触控操作时,比如使用手指在终端屏幕上进行点击,则手指与屏幕的接触面可能同时属于多个虚拟按键的操作区域,使得系统对于用户的真正操作意图难以判断,执行错误的应用功能,甚至造成系统的瘫痪。而由于用户在进行点击时,往往接触面将更接近于用户希望进行操作的虚拟按键,因此,在该虚拟按键的操作区域中,也会形成更大的触控面积,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推测出用户的操作意图。对于感应到触控动作的多个虚拟按键进行标记时,可以是对这些虚拟按键进行颜色、大小等显示属性上的变化,可以在虚拟按键上添加标记图标,还可以将这些功能生成为一个列表,在屏幕上进行显示,以便用户进行进一步选择确认。\n[003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计时单元,用于记录所述触摸感应单元连续感应到的多次触控动作之间的间隔时间;模糊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间隔时间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触摸感应单元记录对应于所述多次触控动作的一个手势轨迹。\n[0031] 在该技术方案中,有时用户在进行手势滑动时,可能出现一些意外的停顿,或者有些手势可能本身就是多段的,用户操作时若手指离开屏幕,则可能被系统误判断为执行先划出的一段手势。通过设置时间间隔,可以将上述意外情况排除,还有利于设置较为复杂的手势命令,特别是对于用户自定义的方式,可以由较为复杂的手势命令,实现更好的保密功能。\n[003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起点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手势轨迹的起点是否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中;模糊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起点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判定所述手势轨迹为针对所述集成控制区划出的。\n[0033]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控制区的面积有限,若进行手势轨迹的操作,用户极有可能划出集成控制区,而如果仅对集成控制区进行手势命令的采集,则可能出现误判断。用户往往会从屏幕上给定的区域(对于触控区,往往会显示为一个预置的区域)内划出手势轨迹,虽然可能会划出集成控制区,但起点却往往是从该区域开始的,因此,若手势轨迹从集成控制区开始,则无论该手势轨迹是否划出集成控制区,均可以全部进行采集,避免误判。\n[003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手势轨迹包括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外的第二部分,则所述终端还包括:面积比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面积比值;比值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面积比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比例阈值;所述模糊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比值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对所述手势轨迹进行处理,否则认定所述手势轨迹为误操作。\n[0035]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往往在屏幕上给定的区域内划出手势命令,则正常情况下,相应的手势轨迹的大部分轨迹应该处于该区域中,而只有一部分处于该区域的外部,因此,可以通过对处于集成控制区的内部或外部的轨迹的面积比值进行判断,若不符合预设的比例阈值,比如至少50%在集成控制区内,则该次手势轨迹可能为用户误操作,可以进行忽略。\n[003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集成控制区呈半透明,浮现在所述终端界面的显示内容之上。\n[0037] 在该技术方案中,这里的“浮现”是指将集成控制区的内容与终端界面上的原有内容的“叠加”或层叠放置,可以认为此时的集成控制区与终端界面的内容处于不同的显示层,其中,集成控制区处于上层,终端界面的内容处于下层,用户对于上层的操作(移动、缩放等,不包括功能的操作)不会对下层的内容造成影响,对于下层内容的操作(如切换界面、更换应用程序等)也不会对上层的内容造成影响。通过对集成控制区的这种设置,不会对终端界面上原有的界面内容进行阻挡,有利于用户获取最大化的显示面积。当然,这里的集成控制区的具体的透明度,显然是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的。\n[003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属性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接收到的配置命令和/或检测到的所述终端的实时状态,配置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n[0039] 在该技术方案中,配置命令可以是提前进行设置时发出的,用于在以后触发该集成控制区时,能够实现相应的效果;也可以在已经设置好集成控制区后,对该集成控制区进行实时调节,比如按住该区域后进行位置移动、通过多点触控实现区域缩放等操作。另外,当终端处于不同的状态时,比如竖直放置或水平放置(可以由重力传感器等进行检测),被用户左手握持还是右手握持(可以由温度传感器等进行检测)等,均需要对集成控制区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得用户获得最佳的操作体验。\n[004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实时状态包括:所述终端屏幕上的当前操作界面内容、所述终端的当前空间状态和/或所述终端被握持的方式;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包括: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形状、所述集成控制区的数量、在所述终端界面上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的内容。\n[004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所述终端被单手握持时,由所述属性配置单元对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进行配置,使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处于预设的属性阈值范围。\n[004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属性进行设置,有利于用户进行单手操作,尤其是通过单手握持终端时,利用握持终端的手的大拇指进行操作,比如当利用右手握持终端时,则此时对应的集成控制区可以位于终端右下角,呈1/4个圆盘状,且该圆盘的半径不大于用户的大拇指的长度,使得用户通过大拇指即可完成对当前界面的操作。\n[004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触发单元,用于接收功能说明区触发命令;功能说明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触发单元接收到所述功能说明区触发命令的情况下,在所述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功能说明区。\n[0044]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用户在使用单手操控区时,可能对于其操作方式、设置过程、每个虚拟按键或手势命令对应的操作功能等存在疑惑,因此,可以进行相应的功能说明信息的提示。这里为了与正常的操作进行区分,可以设置为其他的触发方式,具体地,可以为用户长按某个区域,比如该区域为某个虚拟按键,则在相应的功能说明区中,对该虚拟按键对应的功能、操作方式、设置方式等进行说明,具体的,功能说明信息可以为文字、图像等各种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而该功能说明区的形状、大小、透明度等属性,显然也是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的。\n[004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功能说明区位于所述终端界面的顶部或所述集成控制区内。\n[0046]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不影响用户对终端界面上的其他内容的查看,应尽量减少该功能说明区可能对界面内容的阻挡,因此,可以设置在终端界面的顶部的状态信息栏,也可以设置在集成控制区中,比如集成控制区为圆盘状,最外圈为多个虚拟按键构成的圆环,内侧为圆形的触控区,用于接收用户的手势轨迹,则可以在该内侧的圆形触控区中,对功能说明信息进行显示。\n[0047]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包括:在终端界面上的预定位置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触控动作,生成相应的触控命令,以控制所述终端。\n[0048]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操作的功能集成,用户不需要在整个终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寻找控制按键或控制区域,针对当前界面或终端的所有能够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方便用户的操作过程。具体地,可以对终端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进行获取,那么对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为用户常用的,可以由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设置),可以通过在集成控制区中设置相应的虚拟按键,使得用户在选中这些虚拟按键时,同样能够实现原有的操作功能,或是当用户在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相应的手势轨迹后,也能够实现原有的功能。由于无论当前界面为待机界面或是某个应用程序的功能界面,都可以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出集成控制区,并在集成控制区中显示出虚拟按键或接收用户的手势轨迹,从而实现对当前界面的控制,不必由于界面的变化和差异,使得用户不得不在屏幕的不同位置进行功能按键的选择,简化了用户操作。这里的预定位置可以是系统默认或用户设置的默认区域。这里的集成控制区可以为单个或多个,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当前所需操作功能的多少进行设置或自动调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设置”并不表示一定要显示出来,只要能够对用户的触控命令进行接收即可。\n[004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在所述终端界面上显示出所述集成控制区,和/或隐藏已显示的集成控制区。\n[0050]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控制区可以一直在终端界面上进行显示,并在终端界面进行切换时,同样对集成控制区中的内容进行更新;集成控制区也可以在由用户进行触发后再显示出来,从而使得用户在进行操作前,获取最大的显示面积;还可以随时将集成控制区进行隐藏,同样有利于用户的观察和使用。\n[005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所述终端界面被触碰、所述终端界面被按压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终端界面的指定区域被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所述终端上的指定物理按键被按压、所述终端界面接收到与预设图案相匹配的手势图形、所述终端界面上的预设标识被选中。\n[0052]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不同用户希望对当前界面等进行操作时,往往会做出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操作,通过将这些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设置为触发命令的发出过程,从而便于对用户的操作进行正确判断。\n[005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将所述集成控制区设置在所述终端界面感应到的第一触控点的位置。\n[0054]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触控点并不只是终端界面感应到的第一个触碰点,而必须是在用户对终端进行触发以激活集成控制区时,比如采用长按终端界面的方式,必须使按压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使得终端判定为接收到触发命令时,才能够对本次触发动作对应的第一个触碰点进行获取,并作为该第一触控点。特别地,对于采用“所述终端界面的指定区域被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的判断方式,显然可以在确定终端被触发时,将用户的视线首先进行聚焦的点作为该第一触控点。\n[005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触控点在所述终端界面上的位置,设置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和/或大小。\n[0056]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第一触控点位于终端界面中间部位,比如集成控制区为一个圆盘形,则可以对集成控制区进行完全展示,即显示出整个圆盘;若第一触控点位于终端界面的底角处,则可以将集成控制区变为1/4个圆盘形;若第一触控点位于终端界面的侧边,则可以将集成控制区变为半个圆盘形。通过对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大小等的改变,有利于用户获得更好的操作体验。\n[005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所述触控动作的过程包括:若在所述集成控制区中显示出的至少一个所述虚拟按键被选中,和/或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到划出的与预设轨迹相匹配的手势轨迹,则生成对应的触控命令。\n[0058]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对于原来分布在界面上的各个部分的虚拟按键、或是原本在隐藏菜单(需要通过其他虚拟按键或实体按键唤出的菜单)中的选项的功能,其中的部分或全部都可以变为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通过对集成控制区中的这些虚拟按键进行直接操作,以实现对原来分布在界面各处的虚拟按键或隐藏菜单中的选项的功能。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行手势操作,而这里的手势命令,显然可以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控制功能、应用程序或应用功能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以及用户自定义的功能。\n[005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显示出所述虚拟按键之前,还包括:检测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的控制功能,并将所述操作系统的至少一个控制功能设置为所述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n[0060]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硬件和操作系统来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的工作平台;这些应用程序中可以制定出各种不同的画面、操作方式、操作功能等,可能各不相同,但对于所有的应用程序而言,其基于该操作系统的层面上,会有一些通用的控制功能,比如屏幕亮度、音量、退出、调出系统菜单等,这些控制功能向所有的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实现对这些应用程序的统一控制。对于这些控制功能,可以作为相应的虚拟按键,在所有的或指定的应用程序对应的集成控制区中出现。\n[006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显示出所述虚拟按键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以及针对每个所述操作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将所述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与所述程序操作功能进行关联存储;以及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所处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相关联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所述相关联的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所述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n[0062] 在该技术方案中,针对每个应用程序或应用程序中的不同应用功能界面,由于需要实现的功能不相同,对应的操作控制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将每个应用程序或每个应用功能界面以及相对应的程序操作功能进行预先的关联存储,然后当用户进入某个操作界面后,可以查找到对应于该操作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这些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集成控制区中相应的虚拟按键。\n[006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自定义命令,对所述集成控制区中的至少一个虚拟按键的关联功能进行自定义设置。\n[0064]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自行设定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对应的功能,以配合自己的操作习惯和操作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操作体验。这里进行自定义的虚拟按键可以是原本空缺的虚拟按键,也可以是原本存在一些对应功能的,比如对应于系统功能或程序操作功能,均可以由用户进行自行设置。\n[006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将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关联存储;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所处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以对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手势轨迹进行匹配。\n[0066]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每个操作界面,都存在不同的操作功能,而所有操作界面将包含很多的操作功能,若为每个操作功能都设置一个预设轨迹,则预设轨迹必将数目众多且形状复杂,用户将难以记忆,不易操作,且容易造成误操作。因此,可以仅使用几种常用的轨迹与每个操作界面的功能进行关联,则同样的手势轨迹在不同界面可以实现不同的操作功能,便于用户对手势轨迹的记忆和使用。\n[006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每个所述虚拟按键设置有相关联的操作区域,将所述相关联的操作区域接收到的操作命令作为针对所述虚拟按键的操作。\n[0068] 在该技术方案中,虚拟按键往往以图标的方式进行呈现,由于终端屏幕的大小限制,图标的面积有限,因而往往会使得用户无法正好覆盖该图标,发生误操作。因此,对于每个虚拟按键,可以设置一个对应的操作区域,这个操作区域可以稍大于图标本身的面积,从而即使没有点击到虚拟按键,但点击到了该操作区域,仍然可以认为是对虚拟按键进行了操作,从而降低用户误操作率。\n[006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当多个所述虚拟按键的操作区域同时感应到一个触控动作时,获取所述触控动作在每个所述操作区域中的触控面积,若存在最大触控面积,则判定所述触控动作为针对与该最大触控面积对应的虚拟按键的操作,若所有的触控面积均相等,则对感应到所述触控动作的多个虚拟按键进行标记,或忽略所述触控动作。\n[0070]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在进行触控操作时,比如使用手指在终端屏幕上进行点击,则手指与屏幕的接触面可能同时属于多个虚拟按键的操作区域,使得系统对于用户的真正操作意图难以判断,执行错误的应用功能,甚至造成系统的瘫痪。而由于用户在进行点击时,往往接触面将更接近于用户希望进行操作的虚拟按键,因此,在该虚拟按键的操作区域中,也会形成更大的触控面积,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推测出用户的操作意图。对于感应到触控动作的多个虚拟按键进行标记时,可以是对这些虚拟按键进行颜色、大小等显示属性上的变化,可以在虚拟按键上添加标记图标,还可以将这些功能生成为一个列表,在屏幕上进行显示,以便用户进行进一步选择确认。\n[007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所述触控动作的过程还包括:若多次触控动作之间的间隔时间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记录对应于所述多次触控动作的一个手势轨迹。\n[0072] 在该技术方案中,有时用户在进行手势滑动时,可能出现一些意外的停顿,或者有些手势可能本身就是多段的,用户操作时若手指离开屏幕,则可能被系统误判断为执行先划出的一段手势。通过设置时间间隔,可以将上述意外情况排除,还有利于设置较为复杂的手势命令,特别是对于用户自定义的方式,可以由较为复杂的手势命令,实现更好的保密功能。\n[007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所述手势轨迹的起点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中,则判定所述手势轨迹为针对所述集成控制区划出的。\n[0074]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控制区的面积有限,若进行手势轨迹的操作,用户极有可能划出集成控制区,而如果仅对集成控制区进行手势命令的采集,则可能出现误判断。用户往往会从屏幕上给定的区域(对于触控区,往往会显示为一个预置的区域)内划出手势轨迹,虽然可能会划出集成控制区,但起点却往往是从该区域开始的,因此,若手势轨迹从集成控制区开始,则无论该手势轨迹是否划出集成控制区,均可以全部进行采集,避免误判。\n[007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手势轨迹包括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集成控制区外的第二部分,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面积比值符合预设的比例阈值,则对所述手势轨迹进行处理,否则认定所述手势轨迹为误操作。\n[0076]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往往在屏幕上给定的区域内划出手势命令,则正常情况下,相应的手势轨迹的大部分轨迹应该处于该区域中,而只有一部分处于该区域的外部,因此,可以通过对处于集成控制区的内部或外部的轨迹的面积比值进行判断,若不符合预设的比例阈值,比如至少50%在集成控制区内,则该次手势轨迹可能为用户误操作,可以进行忽略。\n[007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集成控制区呈半透明,浮现在所述终端界面的显示内容之上。\n[0078] 在该技术方案中,这里的“浮现”是指将集成控制区的内容与终端界面上的原有内容的“叠加”或层叠放置,可以认为此时的集成控制区与终端界面的内容处于不同的显示层,其中,集成控制区处于上层,终端界面的内容处于下层,用户对于上层的操作(移动、缩放等,不包括功能的操作)不会对下层的内容造成影响,对于下层内容的操作(如切换界面、更换应用程序等)也不会对上层的内容造成影响。通过对集成控制区的这种设置,不会对终端界面上原有的界面内容进行阻挡,有利于用户获取最大化的显示面积。当然,这里的集成控制区的具体的透明度,显然是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的。\n[007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配置命令和/或检测到的所述终端的实时状态,配置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n[0080] 在该技术方案中,配置命令可以是提前进行设置时发出的,用于在以后触发该集成控制区时,能够实现相应的效果;也可以在已经设置好集成控制区后,对该集成控制区进行实时调节,比如按住该区域后进行位置移动、通过多点触控实现区域缩放等操作。另外,当终端处于不同的状态时,比如竖直放置或水平放置(可以由重力传感器等进行检测),被用户左手握持还是右手握持(可以由温度传感器等进行检测)等,均需要对集成控制区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得用户获得最佳的操作体验。\n[008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实时状态包括:所述终端屏幕上的当前操作界面、所述终端的当前空间状态和/或所述终端被握持的方式;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包括:\n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形状、所述集成控制区的数量、在所述终端界面上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的内容。\n[008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当所述终端被单手握持时,对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进行配置,使所述集成控制区的属性处于预设的属性阈值范围。\n[0083]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属性进行设置,有利于用户进行单手操作,尤其是通过单手握持终端时,利用握持终端的手的大拇指进行操作,比如当利用右手握持终端时,则此时对应的集成控制区可以位于终端右下角,呈1/4个圆盘状,且该圆盘的半径不大于用户的大拇指的长度,使得用户通过大拇指即可完成对当前界面的操作。\n[008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功能说明区域触发命令,在所述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功能说明区。\n[0085]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用户在使用单手操控区时,可能对于其操作方式、设置过程、每个虚拟按键或手势命令对应的操作功能等存在疑惑,因此,可以进行相应的功能说明信息的提示。这里为了与正常的操作进行区分,可以设置为其他的触发方式,具体地,可以为用户长按某个区域,比如该区域为某个虚拟按键,则在相应的功能说明区中,对该虚拟按键对应的功能、操作方式、设置方式等进行说明,具体的,功能说明信息可以为文字、图像等各种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而该功能说明区的形状、大小、透明度等属性,显然也是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的。\n[008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功能说明区位于所述终端界面的顶部或所述集成控制区内。\n[0087]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不影响用户对终端界面上的其他内容的查看,应尽量减少该功能说明区可能对界面内容的阻挡,因此,可以设置在终端界面的顶部的状态信息栏,也可以设置在集成控制区中,比如集成控制区为圆盘状,最外圈为多个虚拟按键构成的圆环,内侧为圆形的触控区,用于接收用户的手势轨迹,则可以在该内侧的圆形触控区中,对功能说明信息进行显示。\n[0088]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采用统一的集成操作方式实现对不同应用的控制,从而便于通过单手操作实现对终端的触摸控制。\n附图说明\n[0089] 图1A至图1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n[0090] 图2A至图2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的流程图;\n[0091] 图3A和图3B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触摸控制方法的示意图;\n[0092] 图4A至图4T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的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93]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n[0094]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n[0095] 图1A至图1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n[0096] 如图1A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100A,包括:区域设置单元102,用于在终端界面上的预定位置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操控单元104,用于根据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触控动作,生成相应的触控命令,以控制终端100A。\n[0097]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操作的功能集成,用户不需要在整个终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寻找控制按键或控制区域,针对当前界面或终端100A的所有能够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方便用户的操作过程。具体地,可以对终端100A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进行获取,那么对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为用户常用的,可以由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设置),可以通过在集成控制区中设置相应的虚拟按键,使得用户在选中这些虚拟按键时,同样能够实现原有的操作功能,或是当用户在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相应的手势轨迹后,也能够实现原有的功能。由于无论当前界面为待机界面或是某个应用程序的功能界面,都可以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出集成控制区,并在集成控制区中显示出虚拟按键或接收用户的手势轨迹,从而实现对当前界面的控制,不必由于界面的变化和差异,使得用户不得不在屏幕的不同位置进行功能按键的选择,简化了用户操作。这里的预定位置可以是系统默认或用户设置的默认区域。这里的集成控制区可以为单个或多个,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当前所需操作功能的多少进行设置或自动调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设置”并不表示一定要显示出来,只要能够对用户的触控命令进行接收即可。\n[009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触发单元105,用于接收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触发处理单元107,用于在终端界面上设置集成控制区之后,根据接收到的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出集成控制区,和/或隐藏已显示的集成控制区。\n[0099]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控制区可以一直在终端界面上进行显示,并在终端界面进行切换时,同样对集成控制区中的内容进行更新;集成控制区也可以在由用户进行触发后再显示出来,从而使得用户在进行操作前,获取最大的显示面积;还可以随时将集成控制区进行隐藏,同样有利于用户的观察和使用。\n[010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触发单元105接收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之前,终端100A被触发的过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界面被触碰、终端界面被按压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终端界面的指定区域被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终端100A上的指定物理按键被按压、终端界面接收到与预设图案相匹配的手势图形、终端界面上的预设标识被选中。\n[0101]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不同用户希望对当前界面等进行操作时,往往会做出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操作,通过将这些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设置为触发命令的发出过程,从而便于对用户的操作进行正确判断。\n[010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属性设置单元109,用于将集成控制区设置在终端界面感应到的第一触控点的位置。\n[0103]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触控点并不只是终端界面感应到的第一个触碰点,而必须是在用户对终端进行触发以激活集成控制区时,比如采用长按终端界面的方式,必须使按压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使得终端判定为接收到触发命令时,才能够对本次触发动作对应的第一个触碰点进行获取,并作为该第一触控点。特别地,对于采用“所述终端界面的指定区域被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的判断方式,显然可以在确定终端被触发时,将用户的视线首先进行聚焦的点作为该第一触控点。\n[010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属性设置单元109还用于:根据第一触控点在终端界面上的位置,设置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和/或大小。\n[010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区域设置单元102用于:在集成控制区中显示出至少一个预设虚拟按键;以及操控单元104包括:判断子单元1042,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虚拟按键被选中;命令生成子单元1044,用于生成对应于被选中的虚拟按键的触控命令。\n[0106]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原来分布在界面上的各个部分的虚拟按键、或是原本在隐藏菜单(需要通过其他虚拟按键或实体按键唤出的菜单)中的选项的功能,其中的部分或全部都可以变为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通过对集成控制区中的这些虚拟按键进行直接操作,以实现对原来分布在界面各处的虚拟按键或隐藏菜单中的选项的功能。\n[010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系统功能检测单元106,用于检测终端100A的操作系统的控制功能;按键设置单元108,用于将系统功能检测单元106检测到的至少一个控制功能设置为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n[0108]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100A通过硬件和操作系统来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的工作平台;这些应用程序中可以制定出各种不同的画面、操作方式、操作功能等,可能各不相同,但对于所有的应用程序而言,其基于该操作系统的层面上,会有一些通用的控制功能,比如屏幕亮度、音量、退出、调出系统菜单等,这些控制功能向所有的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实现对这些应用程序的统一控制。对于这些控制功能,可以作为相应的虚拟按键,在所有的或指定的应用程序对应的集成控制区中出现。\n[010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程序功能检测单元110,用于检测终端100A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以及针对每个操作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关联存储单元112,用于将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与程序操作功能进行关联存储;按键设置单元108,用于根据集成控制区所处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相关联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相关联的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n[0110] 在该技术方案中,针对每个应用程序或应用程序中的不同应用功能界面,由于需要实现的功能不相同,对应的操作控制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将每个应用程序或每个应用功能界面以及相对应的程序操作功能进行预先的关联存储,然后当用户进入某个操作界面后,可以查找到对应于该操作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这些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集成控制区中相应的虚拟按键。\n[011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功能自定义单元114,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自定义命令,对集成控制区中的至少一个虚拟按键的关联功能进行自定义设置。\n[0112]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自行设定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对应的功能,以配合自己的操作习惯和操作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操作体验。这里进行自定义的虚拟按键可以是原本空缺的虚拟按键,也可以是原本存在一些对应功能的,比如对应于系统功能或程序操作功能,均可以由用户进行自行设置。\n[011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操作区域设置单元,用于为每个虚拟按键设置相关联的操作区域;模糊处理单元118,用于将相关联的操作区域接收到的操作命令作为针对虚拟按键的操作。\n[0114] 在该技术方案中,虚拟按键往往以图标的方式进行呈现,由于终端屏幕的大小限制,图标的面积有限,因而往往会使得用户无法正好覆盖该图标,发生误操作。因此,对于每个虚拟按键,可以设置一个对应的操作区域,这个操作区域可以稍大于图标本身的面积,从而即使没有点击到虚拟按键,但点击到了该操作区域,仍然可以认为是对虚拟按键进行了操作,从而降低用户误操作率。\n[011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触控面积获取单元,用于在多个虚拟按键的操作区域同时感应到一个触控动作的情况下,获取触控动作在每个操作区域中的触控面积;以及模糊处理单元118还用于:比较所有的触控面积,若存在最大触控面积,则判定触控动作为针对与该最大触控面积对应的虚拟按键的操作,若所有的触控面积均相等,则对感应到触控动作的多个虚拟按键进行标记,或忽略触控动作。\n[0116]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在进行触控操作时,比如使用手指在终端屏幕上进行点击,则手指与屏幕的接触面可能同时属于多个虚拟按键的操作区域,使得系统对于用户的真正操作意图难以判断,执行错误的应用功能,甚至造成系统的瘫痪。而由于用户在进行点击时,往往接触面将更接近于用户希望进行操作的虚拟按键,因此,在该虚拟按键的操作区域中,也会形成更大的触控面积,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推测出用户的操作意图。对于感应到触控动作的多个虚拟按键进行标记时,可以是对这些虚拟按键进行颜色、大小等显示属性上的变化,可以在虚拟按键上添加标记图标,还可以将这些功能生成为一个列表,在屏幕上进行显示,以便用户进行进一步选择确认。\n[0117] 除了采用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进行控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控制方式,比如在集成控制区中接收用户的手势命令,以进行相应的控制,具体如图1B。\n[0118] 如图1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100B,包括:区域设置单元102,用于在终端界面上的预定位置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操控单元104,用于根据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触控动作,生成相应的触控命令,以控制终端100B。\n[0119]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操作的功能集成,用户不需要在整个终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寻找控制按键或控制区域,针对当前界面或终端100B的所有能够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方便用户的操作过程。这里的预定位置可以是系统默认或用户设置的默认区域,无论终端100B当前所处的是何界面,当用户进行触发后,都可以在该区域唤出集成控制区。这里的集成控制区可以为单个或多个,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当前所需操作功能的多少进行设置或自动调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设置”并不表示一定要显示出来,只要能够对用户的触控命令进行接收即可。\n[012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触发单元105,用于接收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触发处理单元107,用于在终端界面上设置集成控制区之前,根据接收到的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在终端界面上显示集成控制区,和/或在终端界面上已经完成对集成控制区的设置之后,根据接收到的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隐藏以显示的集成控制区。\n[0121]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控制区可以一直在终端界面上进行显示,并在终端界面进行切换时,同样对集成控制区中的内容进行更新;集成控制区也可以在由用户进行触发后再显示出来,从而使得用户在进行操作前,获取最大的显示面积;还可以随时将集成控制区进行隐藏,同样有利于用户的观察和使用。\n[012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触发单元105接收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之前,终端100B被触发的过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界面被触碰、终端界面被按压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终端界面的指定区域被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终端100B上的指定物理按键被按压、终端界面接收到与预设图案相匹配的手势图形、终端界面上的预设标识被选中。\n[0123]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用户希望对当前界面等进行操作时,往往会做出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操作,通过将这些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设置为触发命令的发出过程,从而便于对用户的操作进行正确判断。\n[012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属性设置单元109,用于将集成控制区设置在终端界面感应到的第一触控点的位置。\n[0125]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触控点并不只是终端界面感应到的第一个触碰点,而必须是在用户对终端进行触发以激活集成控制区时,比如采用长按终端界面的方式,必须使按压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使得终端判定为接收到触发命令时,才能够对本次触发动作对应的第一个触碰点进行获取,并作为该第一触控点。特别地,对于采用“所述终端界面的指定区域被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的判断方式,显然可以在确定终端被触发时,将用户的视线首先进行聚焦的点作为该第一触控点。\n[012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属性设置单元109还用于:根据第一触控点在终端界面上的位置,设置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和/或大小。\n[012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触摸感应单元134,感应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的手势轨迹;手势匹配单元136,判断触摸感应单元134感应到的手势轨迹与预设轨迹是否相匹配;以及操控单元104具体用于:在手势匹配单元136的匹配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生成与预设轨迹相对应的触控命令。\n[0128]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生成虚拟按键,还可以进行手势操作,而这里的手势命令,显然可以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控制功能、应用程序或应用功能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以及用户自定义的功能。\n[012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关联存储单元112,用于将终端100B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与预设轨迹进行关联存储;手势设置单元122,用于根据集成控制区所处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以对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手势轨迹进行匹配。\n[0130]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每个操作界面,都存在不同的操作功能,而所有操作界面将包含很多的操作功能,若为每个操作功能都设置一个预设轨迹,则预设轨迹必将数目众多且形状复杂,用户将难以记忆,不易操作,且容易造成误操作。因此,可以仅使用几种常用的轨迹与每个操作界面的功能进行关联,则同样的手势轨迹在不同界面可以实现不同的操作功能,便于用户对手势轨迹的记忆和使用。\n[013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计时单元,用于记录触摸感应单元134连续感应到的多次触控动作之间的间隔时间;模糊处理单元118,用于在间隔时间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时,控制触摸感应单元134记录对应于多次触控动作的一个手势轨迹。\n[0132] 在该技术方案中,有时用户在进行手势滑动时,可能出现一些意外的停顿,或者有些手势可能本身就是多段的,用户操作时若手指离开屏幕,则可能被系统误判断为执行先划出的一段手势。通过设置时间间隔,可以将上述意外情况排除,还有利于设置较为复杂的手势命令,特别是对于用户自定义的方式,可以由较为复杂的手势命令,实现更好的保密功能。\n[013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起点判断单元140,用于判断手势轨迹的起点是否位于集成控制区中;模糊处理单元118,用于在起点判断单元140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判定手势轨迹为针对集成控制区划出的。\n[0134]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控制区的面积有限,若进行手势轨迹的操作,用户极有可能划出集成控制区,而如果仅对集成控制区进行手势命令的采集,则可能出现误判断。用户往往会从屏幕上给定的区域(对于触控区,往往会显示为一个预置的区域)内划出手势轨迹,虽然可能会划出集成控制区,但起点却往往是从该区域开始的,因此,若手势轨迹从集成控制区开始,则无论该手势轨迹是否划出集成控制区,均可以全部进行采集,避免误判。\n[013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手势轨迹包括位于集成控制区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集成控制区外的第二部分,则终端100B还包括:面积比值计算单元142,用于计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面积比值;比值判断单元144,用于判断面积比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比例阈值;模糊处理单元118还用于:在比值判断单元144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对手势轨迹进行处理,否则认定手势轨迹为误操作。\n[0136]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往往在屏幕上给定的区域内划出手势命令,则正常情况下,相应的手势轨迹的大部分轨迹应该处于该区域中,而只有一部分处于该区域的外部,因此,可以通过对处于集成控制区的内部或外部的轨迹的面积比值进行判断,若不符合预设的比例阈值,比如至少50%在集成控制区内,则该次手势轨迹可能为用户误操作,可以进行忽略。\n[0137] 以上,图1A所示的终端100A,能够通过设置虚拟按键实现控制过程,图1B所示的终端100B,能够通过获取用户的手势命令实现控制过程,但这两种终端都只能够实现单独一种方式,而实际上,可以由一种终端同时包含这两种控制方式,具体如图1C。\n[0138] 在图1C中,提供了一种终端100C,包含有如图1A所示的100A和如图1B所示的100B的任一技术方案。\n[0139] 在上述如图1A、图1B或图1C所示的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集成控制区呈半透明,浮现在终端界面的显示内容之上。\n[0140] 在该技术方案中,这里的“浮现”是指将集成控制区的内容与终端界面上的原有内容的“叠加”或层叠放置,可以认为此时的集成控制区与终端界面的内容处于不同的显示层,其中,集成控制区处于上层,终端界面的内容处于下层,用户对于上层的操作(移动、缩放等,不包括功能的操作)不会对下层的内容造成影响,对于下层内容的操作(如切换界面、更换应用程序等)也不会对上层的内容造成影响。通过对集成控制区的这种设置,不会对终端界面上原有的界面内容进行阻挡,有利于用户获取最大化的显示面积。当然,这里的集成控制区的具体的透明度,显然是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的。\n[0141]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属性配置单元126,用于根据终端接收到的配置命令和/或检测到的终端的实时状态,配置集成控制区的属性。\n[0142] 在该技术方案中,配置命令可以是提前进行设置时发出的,用于在以后触发该集成控制区时,能够实现相应的效果;也可以在已经设置好集成控制区后,对该集成控制区进行实时调节,比如按住该区域后进行位置移动、通过多点触控实现区域缩放等操作。另外,当终端处于不同的状态时,比如竖直放置或水平放置(可以由重力传感器等进行检测),被用户左手握持还是右手握持(可以由温度传感器等进行检测)等,均需要对集成控制区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得用户获得最佳的操作体验。\n[0143]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实时状态包括:终端屏幕上的当前操作界面内容、终端的当前空间状态和/或终端被握持的方式;集成控制区的属性包括:集成控制区的形状、集成控制区的数量、在终端界面上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的内容。\n[014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在终端被单手握持时,由属性配置单元126对集成控制区的属性进行配置,使集成控制区的属性处于预设的属性阈值范围。\n[0145]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属性进行设置,有利于用户进行单手操作,尤其是通过单手握持终端时,利用握持终端的手的大拇指进行操作,比如当利用右手握持终端时,则此时对应的集成控制区可以位于终端右下角,呈1/4个圆盘状,且该圆盘的半径不大于用户的大拇指的长度,使得用户通过大拇指即可完成对当前界面的操作。\n[0146]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触发单元130,用于接收功能说明区触发命令;功能说明信息显示单元132,用于在第二触发单元130接收到功能说明区触发命令的情况下,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功能说明区。\n[0147]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用户在使用单手操控区时,可能对于其操作方式、设置过程、每个虚拟按键或手势命令对应的操作功能等存在疑惑,因此,可以进行相应的功能说明信息的提示。这里为了与正常的操作进行区分,可以设置为其他的触发方式,具体地,可以为用户长按某个区域,比如该区域为某个虚拟按键,则在相应的功能说明区中,对该虚拟按键对应的功能、操作方式、设置方式等进行说明,具体的,功能说明信息可以为文字、图像等各种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而该功能说明区的形状、大小、透明度等属性,显然也是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的。\n[0148]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功能说明区位于终端界面的顶部或集成控制区内。\n[0149]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不影响用户对终端界面上的其他内容的查看,应尽量减少该功能说明区可能对界面内容的阻挡,因此,可以设置在终端界面的顶部的状态信息栏,也可以设置在集成控制区中,比如集成控制区为圆盘状,最外圈为多个虚拟按键构成的圆环,内侧为圆形的触控区,用于接收用户的手势轨迹,则可以在该内侧的圆形触控区中,对功能说明信息进行显示。\n[0150] 图2A至图2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的流程图。\n[0151] 如图2A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包括:步骤202,在终端界面上的预定位置设置至少一个集成控制区;步骤204,根据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触控动作,生成相应的触控命令,以控制终端。\n[015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操作的功能集成,用户不需要在整个终端界面的不同位置寻找控制按键或控制区域,针对当前界面或终端的所有能够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该集成控制区中进行,方便用户的操作过程。具体地,可以对终端不同界面下的操作功能或已存在的功能控件进行获取,那么对于上述操作功能或功能控件中的全部或指定部分(通常为用户常用的,可以由厂商预设或用户自定义设置),可以通过在集成控制区中设置相应的虚拟按键,使得用户在选中这些虚拟按键时,同样能够实现原有的操作功能,或是当用户在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相应的手势轨迹后,也能够实现原有的操作功能。由于无论当前界面为待机界面或是某个应用程序的功能界面,都可以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出集成控制区,并在集成控制区中显示出虚拟按键或接收用户的手势轨迹,从而实现对当前界面的控制,不必由于界面的变化和差异,使得用户不得不在屏幕的不同位置进行功能按键的选择,简化了用户操作。这里的预定位置可以是系统默认或用户设置的默认区域。这里的集成控制区可以为单个或多个,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当前所需操作功能的多少进行设置或自动调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设置”并不表示一定要显示出来,只要能够对用户的触控命令进行接收即可。\n[015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终端界面上设置集成控制区之后,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出集成控制区,和/或隐藏已显示的集成控制区。\n[0154]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控制区可以一直在终端界面上进行显示,并在终端界面进行切换时,同样对集成控制区中的内容进行更新;集成控制区也可以在由用户进行触发后再显示出来,从而使得用户在进行操作前,获取最大的显示面积;还可以随时将集成控制区进行隐藏,同样有利于用户的观察和使用。\n[015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接收集成控制区触发命令之前,终端被触发的过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界面被触碰、终端界面被按压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终端界面的指定区域被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终端上的指定物理按键被按压、终端界面接收到与预设图案相匹配的手势图形、终端界面上的预设标识被选中。\n[0156]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不同用户希望对当前界面等进行操作时,往往会做出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操作,通过将这些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设置为触发命令的发出过程,从而便于对用户的操作进行正确判断。\n[015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将集成控制区设置在终端界面感应到的第一触控点的位置。\n[0158]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触控点并不只是终端界面感应到的第一个触碰点,而必须是在用户对终端进行触发以激活集成控制区时,比如采用长按终端界面的方式,必须使按压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使得终端判定为接收到触发命令时,才能够对本次触发动作对应的第一个触碰点进行获取,并作为该第一触控点。特别地,对于采用“所述终端界面的指定区域被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的判断方式,显然可以在确定终端被触发时,将用户的视线首先进行聚焦的点作为该第一触控点。\n[015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根据第一触控点在终端界面上的位置,设置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和/或大小。\n[0160]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第一触控点位于终端界面中间部位,比如集成控制区为一个圆盘形,则可以对集成控制区进行完全展示,即显示出整个圆盘;若第一触控点位于终端界面的底角处,则可以将集成控制区变为1/4个圆盘形;若第一触控点位于终端界面的侧边,则可以将集成控制区变为半个圆盘形。通过对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大小等的改变,有利于用户获得更好的操作体验。\n[0161] 如图2B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204中,集成控制区感应触控动作的过程可以包括:步骤204A,集成控制区中显示的至少一个预设虚拟按键被选中。\n[0162]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原来分布在界面上的各个部分的虚拟按键、或是原本在隐藏菜单(需要通过其他虚拟按键或实体按键唤出的菜单)中的选项的功能,其中的部分或全部都可以变为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通过对集成控制区中的这些虚拟按键进行直接操作,以实现对原来分布在界面各处的虚拟按键或隐藏菜单中的选项的功能。\n[016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显示出虚拟按键之前,还包括:步骤2002A,检测终端的操作系统的控制功能,并将操作系统的至少一个控制功能设置为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n[0164]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硬件和操作系统来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的工作平台;这些应用程序中可以制定出各种不同的画面、操作方式、操作功能等,可能各不相同,但对于所有的应用程序而言,其基于该操作系统的层面上,会有一些通用的控制功能,比如屏幕亮度、音量、退出、调出系统菜单等,这些控制功能向所有的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实现对这些应用程序的统一控制。对于这些控制功能,可以作为相应的虚拟按键,在所有的或指定的应用程序对应的集成控制区中出现。\n[016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显示出虚拟按键之前,还包括:步骤2002B,获取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以及针对每个操作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步骤2004,将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与程序操作功能进行关联存储;以及步骤2006,根据集成控制区所处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相关联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相关联的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n[0166] 在该技术方案中,针对每个应用程序或应用程序中的不同应用功能界面,由于需要实现的功能不相同,对应的操作控制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将每个应用程序或每个应用功能界面以及相对应的程序操作功能进行预先的关联存储,然后当用户进入某个操作界面后,可以查找到对应于该操作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并将这些程序操作功能设置为集成控制区中相应的虚拟按键。\n[016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步骤2002C,根据接收到的自定义命令,对集成控制区中的至少一个虚拟按键的关联功能进行自定义设置。\n[0168]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自行设定集成控制区中的虚拟按键对应的功能,以配合自己的操作习惯和操作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操作体验。这里进行自定义的虚拟按键可以是原本空缺的虚拟按键,也可以是原本存在一些对应功能的,比如对应于系统功能或程序操作功能,均可以由用户进行自行设置。\n[016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每个虚拟按键设置有相关联的操作区域,将相关联的操作区域接收到的操作命令作为针对虚拟按键的操作。\n[0170] 在该技术方案中,虚拟按键往往以图标的方式进行呈现,由于终端屏幕的大小限制,图标的面积有限,因而往往会使得用户无法正好覆盖该图标,发生误操作。因此,对于每个虚拟按键,可以设置一个对应的操作区域,这个操作区域可以稍大于图标本身的面积,从而即使没有点击到虚拟按键,但点击到了该操作区域,仍然可以认为是对虚拟按键进行了操作,从而降低用户误操作率。\n[017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当多个虚拟按键的操作区域同时感应到一个触控动作时,获取触控动作在每个操作区域中的触控面积,若存在最大触控面积,则判定触控动作为针对与该最大触控面积对应的虚拟按键的操作,若所有的触控面积均相等,则对感应到触控动作的多个虚拟按键进行标记,或忽略该触控动作。\n[0172]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在进行触控操作时,比如使用手指在终端屏幕上进行点击,则手指与屏幕的接触面可能同时属于多个虚拟按键的操作区域,使得系统对于用户的真正操作意图难以判断,执行错误的应用功能,甚至造成系统的瘫痪。而由于用户在进行点击时,往往接触面将更接近于用户希望进行操作的虚拟按键,因此,在该虚拟按键的操作区域中,也会形成更大的触控面积,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推测出用户的操作意图。对于感应到触控动作的多个虚拟按键进行标记时,可以是对这些虚拟按键进行颜色、大小等显示属性上的变化,可以在虚拟按键上添加标记图标,还可以将这些功能生成为一个列表,在屏幕上进行显示,以便用户进行进一步选择确认。\n[017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204中,集成控制区感应触控动作的过程还可以包括:\n步骤204B,感应在集成控制区中划出的与预设轨迹相匹配的手势轨迹,以生成与预设轨迹相对应的触控命令。\n[0174] 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了生成虚拟按键,还可以进行手势操作,而这里的手势命令,显然可以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控制功能、应用程序或应用功能界面的程序操作功能、以及用户自定义的功能。\n[017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将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界面与预设轨迹进行关联存储;根据集成控制区所处的当前操作界面,获取相关联的预设轨迹,以对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手势轨迹进行匹配。\n[0176]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每个操作界面,都存在不同的操作功能,而所有操作界面将包含很多的操作功能,若为每个操作功能都设置一个预设轨迹,则预设轨迹必将数目众多且形状复杂,用户将难以记忆,不易操作,且容易造成误操作。因此,可以仅使用几种常用的轨迹与每个操作界面的功能进行关联,则同样的手势轨迹在不同界面可以实现不同的操作功能,便于用户对手势轨迹的记忆和使用。\n[017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集成控制区感应触控动作的过程还包括:若多次触控动作之间的间隔时间小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记录对应于多次触控动作的一个手势轨迹。\n[0178] 在该技术方案中,有时用户在进行手势滑动时,可能出现一些意外的停顿,或者有些手势可能本身就是多段的,用户操作时若手指离开屏幕,则可能被系统误判断为执行先划出的一段手势。通过设置时间间隔,可以将上述意外情况排除,还有利于设置较为复杂的手势命令,特别是对于用户自定义的方式,可以由较为复杂的手势命令,实现更好的保密功能。\n[017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手势轨迹的起点位于集成控制区中,则判定手势轨迹为针对集成控制区划出的。\n[0180]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控制区的面积有限,若进行手势轨迹的操作,用户极有可能划出集成控制区,而如果仅对集成控制区进行手势命令的采集,则可能出现误判断。用户往往会从屏幕上给定的区域(对于触控区,往往会显示为一个预置的区域)内划出手势轨迹,虽然可能会划出集成控制区,但起点却往往是从该区域开始的,因此,若手势轨迹从集成控制区开始,则无论该手势轨迹是否划出集成控制区,均可以全部进行采集,避免误判。\n[018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手势轨迹包括位于集成控制区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集成控制区外的第二部分,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面积比值符合预设的比例阈值,则对手势轨迹进行处理,否则认定手势轨迹为误操作。\n[0182]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往往在屏幕上给定的区域内划出手势命令,则正常情况下,相应的手势轨迹的大部分轨迹应该处于该区域中,而只有一部分处于该区域的外部,因此,可以通过对处于集成控制区的内部或外部的轨迹的面积比值进行判断,若不符合预设的比例阈值,比如至少50%在集成控制区内,则该次手势轨迹可能为用户误操作,可以进行忽略。\n[018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集成控制区呈半透明,浮现在终端界面的显示内容之上。\n[0184] 在该技术方案中,这里的“浮现”是指将集成控制区的内容与终端界面上的原有内容的“叠加”或层叠放置,可以认为此时的集成控制区与终端界面的内容处于不同的显示层,其中,集成控制区处于上层,终端界面的内容处于下层,用户对于上层的操作(移动、缩放等,不包括功能的操作)不会对下层的内容造成影响,对于下层内容的操作(如切换界面、更换应用程序等)也不会对上层的内容造成影响。通过对集成控制区的这种设置,不会对终端界面上原有的界面内容进行阻挡,有利于用户获取最大化的显示面积。当然,这里的集成控制区的具体的透明度,显然是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的。\n[018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配置命令和/或检测到的终端的实时状态,配置集成控制区的属性。\n[0186] 在该技术方案中,配置命令可以是提前进行设置时发出的,用于在以后触发该集成控制区时,能够实现相应的效果;也可以在已经设置好集成控制区后,对该集成控制区进行实时调节,比如按住该区域后进行位置移动、通过多点触控实现区域缩放等操作。另外,当终端处于不同的状态时,比如竖直放置或水平放置(可以由重力传感器等进行检测),被用户左手握持还是右手握持(可以由温度传感器等进行检测)等,均需要对集成控制区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得用户获得最佳的操作体验。\n[018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实时状态包括:终端屏幕上的当前操作界面、终端的当前空间状态和/或终端被握持的方式;集成控制区的属性包括:集成控制区的形状、集成控制区的数量、在终端界面上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的内容。\n[018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当终端被单手握持时,对集成控制区的属性进行配置,使集成控制区的属性处于预设的属性阈值范围。\n[0189]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集成控制区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属性进行设置,有利于用户进行单手操作,尤其是通过单手握持终端时,利用握持终端的手的大拇指进行操作,比如当利用右手握持终端时,则此时对应的集成控制区可以位于终端右下角,呈1/4个圆盘状,且该圆盘的半径不大于用户的大拇指的长度,使得用户通过大拇指即可完成对当前界面的操作。\n[019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根据集成控制区感应到的功能说明区域触发命令,在终端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功能说明区。\n[0191]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用户在使用单手操控区时,可能对于其操作方式、设置过程、每个虚拟按键或手势命令对应的操作功能等存在疑惑,因此,可以进行相应的功能说明信息的提示。这里为了与正常的操作进行区分,可以设置为其他的触发方式,具体地,可以为用户长按某个区域,比如该区域为某个虚拟按键,则在相应的功能说明区中,对该虚拟按键对应的功能、操作方式、设置方式等进行说明,具体的,功能说明信息可以为文字、图像等各种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而该功能说明区的形状、大小、透明度等属性,显然也是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的。\n[019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功能说明区位于终端界面的顶部或集成控制区内。\n[0193]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不影响用户对终端界面上的其他内容的查看,应尽量减少该功能说明区可能对界面内容的阻挡,因此,可以设置在终端界面的顶部的状态信息栏,也可以设置在集成控制区中,比如集成控制区为圆盘状,最外圈为多个虚拟按键构成的圆环,内侧为圆形的触控区,用于接收用户的手势轨迹,则可以在该内侧的圆形触控区中,对功能说明信息进行显示。\n[0194] 下面结合图4A至图4T,对基于本发明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其中,图4A至图4T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的示意图。\n[0195] 如图4A所示,在对终端界面进行操作时,可以通过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出的集成控制区402进行操作。该集成控制区402可以一直显示在终端界面上,也可以在接收到用户的触发命令后,才从隐藏状态激活,显示在终端界面上。发出触发命令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终端界面被触碰、终端界面被按压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终端界面的指定区域被用户的视线聚焦的时间超过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终端上的指定物理按键被按压、终端界面接收到与预设图案相匹配的手势图形、终端界面上的预设标识被选中等。在用户长时间不会集成控制区402或终端界面进行操作时,还可以再次对该集成控制区402进行隐藏,直至下一次被触发。\n[0196] 集成控制区40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置。每个集成控制区402的形状、大小、背景颜色、透明度等熟悉均可以进行自由设定,从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对于每个集成控制区402中的内容是类似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虚拟按键404,可以包括触摸控制区406,也可以同时包含虚拟按键404和触摸控制器406。\n[0197] 具体地,比如图4A中,在终端界面上同时显示出了两个集成控制区402,但位于图片上方的集成控制区402呈长方形,包括左侧的触摸控制区406和右侧的四个虚拟按键404,而位于图片下方的集成控制区402呈圆形,包括内侧的触摸控制区406和外侧的八个虚拟按键404。\n[0198] 以图4B所示的音乐播放器的操作界面为例,对集成控制区402的一些具体操作进行说明。\n[0199] 如图4B所示,当用户开启“音乐播放器”程序时,进入该界面。在该界面上显示出集成控制区402,其中,位于集成控制区402外侧的虚拟按键404包括四个图案标识404A和四个文字标识404B,可见,对于每个虚拟按键404,其显示时的具体图标是可以进行任意设置的,从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n[0200] 在图中的8个虚拟按键404中,主要有三类,其中:\n[0201] 第一类,如图中的4个图案标识404A和文字标识404B中的“播放列表”、“添加歌曲”,是专门针对该“音乐播放器”应用的功能按键,这一类按键会因当前打开的应用程序或应用功能界面(应用程序的某个功能的操作界面)的变化而不同。\n[0202] 在实现这类虚拟按键404时,需要事先获取每个应用程序或应用功能界面与对应的操作功能,并进行关联存储;在当前终端界面处于某一应用功能界面时,终端根据当前界面查找对应的操作功能,然后将这些操作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为单身触控区402中相应的虚拟按键404。\n[0203] 具体地,在进行关联存储时,可以是在安装每个应用程序时,即由系统对该应用程序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上述功能。\n[0204] 第二类,如图中的“锁屏”、“退出”,是用于针对所有的应用程序的统一的系统功能按键,可以由系统将这类功能生成为虚拟按键404后,为每个应用程序或应用功能界面预留相应的接口,通过该接口,实现这类虚拟按键404和相应的当前界面的对接,从而实现上述功能。\n[0205] 第三类,结合图4B和图4C,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每个集成控制区402中的虚拟按键404进行自定义,比如将文字标识404B中的“播放列表”和“添加歌曲”自定义为“浏览器”和“电子书”,通过这种方式,还实现了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相互链接。\n[0206] 同时,可以看到,通过对集成控制区402的透明度等属性的调整,可以降低对终端界面上的信息的遮挡,比如进度条408仍然可以透过集成控制区402进行显示。\n[0207] 如图4D所示,在对集成控制区402中的虚拟按键404进行操作时,每个虚拟按键404都加以区别,比如显示出不同的标识,由用户在相应的虚拟按键404上进行点击和选择后,实现相应的功能。\n[0208] 由于用户在点击虚拟按键404时,往往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避免或减少系统的误判断。\n[0209] 如图4E所示,可以为每个虚拟按键404设定相应的操作区域412,这个操作区域412的面积大于虚拟按键404的图标面积,从而使得用户在没有准确点击到虚拟按键404的情况下,若点击到操作区域412中,仍可以认为是对相应的虚拟按键404的操作。\n[0210] 另外,由于终端屏幕的大小有限,集成控制区402的大小也受到限制,而对于其中的虚拟按键404,相比于用户的手指,也显得比较小,导致用户在进行点击时,可能同时覆盖到多个虚拟按键404,具体如图4F所示。\n[0211] 当系统对用户的操作意图无法准确判断时,可能开启错误的应用功能,甚至系统可能因此陷入瘫痪,导致终端宕机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n[0212] 为此,如图4G所示,可以对用户的触摸动作接触到的虚拟按键404的个数进行判断,若为多个,则分别获取该触摸动作与每个虚拟按键404形成的接触面,比如图中分别形成了第一接触区414A、第二接触区414B和第三接触区414C。由于用户在操作时,尽管可能存在点击上的偏差,但正常情况下,手指与屏幕的接触面仍然会更靠近于用户真正希望进行操作的位置,则相应的,在用户希望进行操作的虚拟按键404上有可能留下相对更大的接触面积。因此,通过对如这里的第一接触区414A、第二接触区414B和第三接触区414C进行面积比较,将接触面积最大的区域对应的虚拟按键404作为系统判断出的用户真正希望进行操作的虚拟按键404。\n[0213] 当然,若出现接触面积相等的情况,比如存在多个按键被完全接触,无法通过上述的面积比较的方式进行准确判断时,可以将被接触到的多个虚拟按键404进行标记,比如改变其显示颜色、添加阴影、添加特殊的标识等,以便用户进行区分,或者可以将被接触到的多个虚拟按键404对应的功能在终端界面上进行呈现,具体地,可以形成相应的列表后进行呈现,以便用户进行进一步的选择。\n[0214] 除了上述对虚拟按键404的操作,下面对集成控制区402中的触摸控制区406的操作进行说明。\n[0215] 如图4H所示,用户可以事先将手势图形和应用功能进行关联存储,然后当用户在触摸控制区406中划出手势轨迹410时,终端通过查找与该手势轨迹410对应的预存手势图形,从而实现相应的应用功能。\n[0216] 在用户在触摸控制器406划出手势轨迹410的过程中,手指需要始终与终端屏幕保持接触,并进行滑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用户有时会由于一些原因,使得手指在滑动的中途离开屏幕、然后迅速返回,形成一些间断,或者由于终端的识别误差,导致误判为出现了间断,但终端可能就此认为用户划出的为两个手势轨迹,而不是一个完整的轨迹,从而执行错误的应用功能。\n[0217] 为了避免上述误判断,可以采用如图4I所示的方式,具体地,当用户在进行手势滑动时,若终端将一个完整的手势轨迹识别为了多个线段,比如第一手势线段416A和第二手势线段416B,则如果这两个手势线段之间的间隔时间较短,小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则可以将这多个线段合成为一个完成手势轨迹416C,以便实现用户真正意图上的应用功能。\n[0218] 另外,由于触摸控制区406的区域面积有限,导致用户划出的手势轨迹,比如图4J中的完整手势轨迹416C,其一部分在触摸控制区406中,一部分位于触摸控制区406外部。若终端对整个屏幕接收到的手势轨迹均进行获取并认为有效,则可能导致很多误操作被认为是用户的操作;而若仅对触摸控制区406中的手势轨迹进行获取,则也可能导致图中的情况被误判断。\n[0219] 而在用户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已经给出了触摸控制区406,那么用户在划出手势轨迹时,往往会尽可能在触摸控制区406中进行手指的滑动,因此,手势轨迹的起点往往位于触摸控制区406中,则可以就此对当前出现的手势轨迹是否为用户划出或误操作进行判断。\n[0220] 结合图4J和图4K,若完整手势轨迹416C的轨迹起点418位于触摸控制区406内,则认为用户划出的手势轨迹不是误操作,对该完整手势轨迹416C进行获取和判断,以实现相应的功能;若完整手势轨迹416C的轨迹起点418位于触摸控制区406外,则认为用户划出的手势轨迹是误操作,忽略本次操作。\n[0221] 除了对轨迹起点418的判断,当用户希望对终端进行操作而划出手势轨迹时,由于已经给定了触摸控制区406,用户往往尽可能地在该触摸控制区406中完成手势轨迹,只是由于触摸控制区406的面积有限,才导致手势轨迹的部分区域被划至触摸控制区406的外面,因此,如图4L所示,可以根据完整手势轨迹416C被触摸控制区406所分成的两个区域的面积,包括位于触摸控制区406内部的第一部分420A和位于触摸控制区406外部的第二部分\n420B,若第一部分420A与第二部分420B的面积之比与预设的面积阈值相匹配,比如大于\n60%,则可以认为是用户的正常操作,否则认为是误操作,忽略该操作动作。\n[0222] 另外,对于已经设置在终端界面上的集成控制区402,用户仍热可以进行很多的属性调节,比如图4M所示,用户可以将集成控制区402在终端界面上进行任意拖动,从而摆放至更容易进行操作或不会对界面内容进行遮挡的位置;在比如图4N所示,还可以通过多点触控的方式,对集成控制区402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n[0223] 对于集成控制区402的形状、位置等,上文已经表明,可以由用户进行自行设置,在一种较为优选的方案中,如图4O所示,可以将集成控制区402设置为圆弧形,显示在终端界面的右下角,并将圆弧半径设置为与用户的拇指长度相配合,便于用户在仅使用右手握持终端时,能够仅通过拇指实现对集成控制区402的操作。\n[0224] 该集成控制区402的位置同样可以移动,如图4P所示,可以被移动至终端界面右侧中部,但与图4M所示的情况不同的是,当集成控制区402的位置变化后,可以根据该集成控制区402在当前界面上所处的位置,对集成控制区402的形状、大小等进行自适应调节。当然,这种自适应调节显然也是可以由用户进行事先设置的。\n[0225] 如图4Q所示,对于集成控制区402中的虚拟按键404和触摸控制区406,对于虚拟按键404,若每个按键以文字进行标示,则用户可以方便地区分,若以图标进行标示,则用户可能无法区分出每个虚拟按键404对应的功能,而对于触摸控制区406中的操作手势等,则更是不易记忆和使用。因此,可以在终端界面上显示出至少一个功能说明区422,在这些功能说明区422中,对集成控制区402的使用方法、虚拟按键404对应的功能或触摸控制区406中可以使用的手势轨迹等,进行一些提示说明。\n[0226] 具体地,可以将该功能说明区422设置在终端界面的顶部,比如状态信息栏的位置,从而降低对显示界面的内容的干扰,或者也可以设置在集成控制区402中,比如集成控制区402为圆盘状,最外圈为多个虚拟按键404构成的圆环,内侧为圆形的触摸控制区406,用于接收用户的手势轨迹,则可以在该内侧的触摸控制区406中,对功能说明信息进行显示。在用户长按集成控制区402中的某个区域时,可以对该区域对应的内容进行判断,比如为某个虚拟按键404或触摸控制区406,从而进行提示说明。在进行提示说明时,可以采用文字和/或图像的方式。\n[0227] 此外,除了在用户的手动操作下,对集成控制区402的形状、在终端界面上的位置等进行调节,还可以由终端根据当前所处的状态,自行进行调节。\n[0228] 比如图4R至图4T所示,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等部件,对终端当前被用户握持的方式进行判断,若为右手握持,则可以将集成控制区402设置在终端界面的右下角,如图4R所示;若为左手握持,则可以将集成控制区402设置在终端界面的左下角,如图4S所示;若为双手握持,且终端处于水平放置,如图4T所示,则可以分别在此时终端界面的左下角和右下角设置一个集成控制区402,方便用户进行操作。\n[0229]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对于终端界面的控制按键不统一,且在界面上的分布范围较大,加大了用户进行操作时的移动范围,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和一种终端的触摸控制方法,可以采用统一的集成操作方式实现对不同应用的控制,从而便于通过单手操作实现对终端的触摸控制。\n[02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法律信息
- 2017-11-17
- 2015-0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6F 3/048
专利申请号: 201280073338.9
申请日: 2012.06.14
- 2015-01-2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8-12-31
|
2008-08-01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