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电梯及轿厢结构 |
申请号 | CN202011492126.7 | 申请日期 | 2020-12-17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3914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IPC分类号 | B;6;6;B;1;1;/;0;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石北工业区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禤登明;丁飞 |
代理机构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及轿厢结构,轿厢结构包括轿厢本体及轿底组件。其中,轿厢本体设有具有开口的空腔、及与轿厢本体的底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轿底组件包括上轿底、下轿底及减震元件,上轿底设置于空腔内,且上轿底的侧壁与空腔的内壁间隔设置,下轿底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下轿底与上轿底相对间隔设置,减震元件设置于上轿底与下轿底之间并与上轿底及下轿底均连接。轿厢本体与上轿底通过下轿底和减震元件实现间接连接,延长了振动的传递路径,使得振动在传递过程中能够逐步削减;并且,减震元件能够有效的对振动进行吸收和缓冲,保证轿厢本体的振动无法或微弱的传递至上轿底,从而能够避免上轿底发生晃动。
1.一种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设有具有开口的空腔、及与所述轿厢本体的底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轿底组件,所述轿底组件包括上轿底、下轿底及减震元件,所述上轿底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上轿底的侧壁与所述空腔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下轿底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下轿底与所述上轿底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减震元件设置于所述上轿底与所述下轿底之间并与所述上轿底及所述下轿底均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的一端与所述底端连接,所述连接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轿底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下轿底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侧板连接;
并且,所述连接侧板与所述下轿底间隔设置形成与井道连通的第一间隙,所述上轿底的侧壁与所述空腔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二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相互连通形成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轿底的侧壁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L,且5mm≤L≤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结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的外侧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轿厢本体及所述下轿底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有用于与所述轿厢本体连接的第三连接部,所述轿厢本体设有与所述底端相对间隔设置的顶端,且所述第三连接部靠近所述顶端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及所述第二支撑柱均设有所述第三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的第三连接部与对应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的第三连接部关于所述轿厢本体的中心轴线呈轴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上轿底与所述下轿底之间,且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下轿底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轿底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块。
10.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轿厢结构。
电梯及轿厢结构\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及轿厢结构。\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电梯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轿厢结构作为电梯中\n一个十分关键的部件,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传统的轿厢结构主要包括轿\n厢本体、设置在轿厢本体的顶部的轿顶组件、及设置在轿厢本体的底部的轿底组件,通过轿\n厢本体、轿顶组件及轿底组件围设成用于容纳乘客或货物的容纳腔。传统的轿厢结构在搭\n载乘客或货物的过程中,存在晃动较为剧烈的问题。\n发明内容\n[0003]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晃动较为剧烈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梯及轿厢结构。\n[0004] 其技术方案如下:\n[0005]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轿厢结构,包括:\n[0006] 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设有具有开口的空腔、及与所述轿厢本体的底端连接的\n第一连接部;\n[0007] 轿底组件,所述轿底组件包括上轿底、下轿底及减震元件,所述上轿底设置于所述\n空腔内,且所述上轿底的侧壁与所述空腔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下轿底设有用于与所述第\n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下轿底与所述上轿底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减震元件设置\n于所述上轿底与所述下轿底之间并与所述上轿底及所述下轿底均连接。\n[0008] 上述实施例的轿厢结构,当乘客进入轿厢本体的空腔内而站立在上轿底上,或货\n物进入轿厢本体的空腔内而放置在上轿底上,轿厢本体沿井道运行时,轿厢本体的振动通\n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传递至下轿底,再通过减震元件传递至上轿底。由于振动传递\n的路径较长,并且,在减震元件的减震作用下,能够对振动进行有效的吸收和缓冲,从而使\n得轿厢本体的振动无法传递至上轿底或轿厢本体传递至上轿底的振动很小,进而避免上轿\n底发生剧烈的晃动,保证乘客或货物搭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n[0009]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n[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的一端与所\n述底端连接,所述连接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轿底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连接条,\n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下轿底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侧板连接。\n[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侧板与所述下轿底间隔设置形成与井道连通的第\n一间隙,所述上轿底的侧壁与所述空腔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二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与\n所述第二间隙相互连通形成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风道。\n[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轿底的侧壁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L,且\n5mm≤L≤6mm。\n[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轿厢结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轿厢\n本体的外侧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轿厢本体及所述下轿底均连接。\n[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设有用于与所述轿厢本体连接的第三连接部,\n所述轿厢本体设有与所述底端相对间隔设置的顶端,且所述第三连接部靠近所述顶端设\n置。\n[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n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及所述第二支撑柱均设有所述第三连\n接部。\n[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的第三连接部与对应所述第二支\n撑柱设置的第三连接部关于所述轿厢本体的中心轴线呈轴对称设置。\n[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轿厢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上轿\n底与所述下轿底之间,且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下轿底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n述上轿底间隔设置。\n[0018]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所述的轿厢结构。\n[0019] 上述实施例的电梯,乘客或货物进入电梯内,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本体的振动先\n传递至下轿底,再通过减震元件传递至上轿底,延长了振动的传递路径,使得振动在传递过\n程中能够逐步削减;并且,减震元件能够有效的对振动进行吸收和缓冲,保证轿厢本体的振\n动无法或微弱的传递至上轿底,从而能够避免上轿底发生晃动,保证电梯内的乘客或货物\n不会发生晃动。\n附图说明\n[0020]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n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n[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n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n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n的附图。\n[0022]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轿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n[0023] 图2为图1的轿厢结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n[0024] 附图标记说明:\n[0025] 10、轿厢结构,100、轿厢本体,110、空腔,120、第一连接部,121、连接侧板,130、底\n端,140、顶端,200、轿底组件,210、上轿底,220、下轿底,221、第二连接部,230、减震元件,\n300、第一间隙,400、第二间隙,500、支撑架,510、第一支撑柱,520、第二支撑柱,530、第三连\n接部。\n具体实施方式\n[0026]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n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n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n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n[0027]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轿厢结构10,包括轿厢本体100及\n轿底组件200。其中,轿厢本体100设有具有开口(未标注)的空腔110、及与轿厢本体100的底\n端13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0;轿底组件200包括上轿底210、下轿底220及减震元件230,上轿\n底210设置于空腔110内,且上轿底210的侧壁与空腔110的内壁间隔设置,下轿底220设有用\n于与第一连接部12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1,下轿底220与上轿底210相对间隔设置,减震元\n件230设置于上轿底210与下轿底220之间并与上轿底210及下轿底220均连接。\n[0028] 上述实施例的轿厢结构10,当乘客进入轿厢本体100的空腔110内而站立在上轿底\n210上,或货物进入轿厢本体100的空腔110内而放置在上轿底210上,轿厢本体100沿井道运\n行时,轿厢本体100的振动通过第一连接部120和第二连接部221传递至下轿底220,再通过\n减震元件230传递至上轿底210。由于振动传递的路径较长,并且,在减震元件230的减震作\n用下,能够对振动进行有效的吸收和缓冲,从而使得轿厢本体100的振动无法传递至上轿底\n210或轿厢本体100传递至上轿底210的振动很小,进而避免上轿底210发生剧烈的晃动,保\n证乘客或货物搭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n[0029] 传统的轿厢结构10中,轿厢本体100直接和上轿底210刚性连接,导致乘客或货物\n在搭载的过程中晃动较为剧烈。而上述实施例的轿厢结构10,轿厢本体100与上轿底210通\n过下轿底220和减震元件230实现间接连接,延长了振动的传递路径,使得振动在传递过程\n中能够逐步削减;并且,减震元件230能够有效的对振动进行吸收和缓冲,保证轿厢本体100\n的振动无法或微弱的传递至上轿底210,从而能够避免上轿底210发生晃动。\n[0030] 其中,上轿底210和下轿底220均可以是板状或台状;减震元件230可以是减震橡\n胶、减震硅胶或其他具有减震功能的元件。\n[0031] 其中,减震元件230与下轿底220和上轿底210的连接,可以通过粘结的方式实现,\n可以通过螺接的方式实现,还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只需满足使得减震元件230能够稳\n定、可靠的设置在上轿底210与下轿底220之间,使得下轿底220的振动需经过减震元件230\n才能传递至上轿底210即可。另外,上轿底210与下轿底220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使用\n情况进行灵活的设计或调整,只需满足相应的运载要求即可。\n[0032] 其中,上轿底210的侧壁与空腔110的内壁间隔设置,是指上轿底210的侧壁与空腔\n110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灵活的设计或调整。\n[0033]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轿底210的侧壁与空腔11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L,\n且5mm≤L≤6mm。如此,保证空腔110内的货物不会从上轿底210的侧壁与空腔110的内壁之\n间的间隙处掉落至井道内;也保证轿厢本体100的振动不会直接传递至上轿底210,避免上\n轿底210发生剧烈的晃动;还保证上轿底210能够相对轿厢本体100发生轻微的晃动而不会\n出现干涉。其中,L可以是5mm、5.2mm、5.4mm、5.6mm、5.8mm或6mm。\n[0034] 其中,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21的连接,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也可以\n通过螺接的方式实现,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只需满足能够将轿厢本体100与下轿底\n220实现稳定、可靠的连接而使得轿厢本体100的振动能够传递至下轿底220即可。\n[0035]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0包括连接侧板121,连接侧板\n121的一端与底端130采用螺接、铆接或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连接侧板121的另一端与下轿\n底220间隔设置。第二连接部221包括连接条,连接条的一端与下轿底220采用螺接、铆接或\n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连接条的另一端与连接侧板121采用螺接、铆接或焊接等方式进行连\n接。如此,利用连接侧板121与连接条之间的连接,即可实现轿厢本体100与下轿底220的连\n接,简单、方便;并且,轿厢本体100的振动能够依次通过连接侧板121和连接条后传递至下\n轿底220。其中,连接侧板121和连接条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只需\n满足能够将轿厢本体100与下轿底220实现稳定、可靠的连接,并且能够将轿厢本体100的振\n动有效的传递至下轿底220即可。\n[0036] 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地,连接侧板121与下轿底220间隔设置形成与井道连通\n的第一间隙300。如图2所示,上轿底210的侧壁与空腔110的内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二间隙\n400。并且,第一间隙300与第二间隙400相互连通形成与空腔110连通的风道(如图2的A方向\n所示的流道)。如此,轿厢本体100沿井道运行过程中,井道内的风通过风道进入轿厢本体\n100的空腔110内,保证通风顺畅。并且,井道内的风依次通过第一间隙300和第二间隙400,\n由于第一间隙300和第二间隙400的不在同一个直线方向上,使得风在风道内的流通方向出\n现弯折,从而能够大大降低空气流动产生的噪音,改善了乘坐环境。\n[0037] 其中,连接侧板121与下轿底220之间的间距,即第一间隙300的大小,可以根据实\n际的使用要求进行灵活的设计或调整,只需满足能够与井道和第二间隙400连通,使得风在\n第一间隙300和第二间隙400中流通过程中能够降低噪音即可。\n[0038]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轿厢结构10还包括支撑架500,支\n撑架500设置于轿厢本体100的外侧壁,支撑架500与轿厢本体100及下轿底220均连接。如\n此,利用支撑架500能够进一步将轿厢本体100与下轿底220进行连接,使得轿厢本体100的\n振动可以传递至支撑架500,也利用支撑架500将轿厢本体100的振动能够传递至下轿底\n220。其中,下轿底220设置在空腔110外并与轿厢本体100的底端130间隔设置。\n[0039] 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地,支撑架500设有用于与轿厢本体100连接的第三连接\n部530。如此,利用第三连接部530实现支撑架500与轿厢本体100的连接。轿厢本体100设有\n与底端130相对间隔设置的顶端,且第三连接部530靠近顶端设置。如此,轿厢本体100靠近\n顶端的部位通过第三连接部530与支撑架500连接,轿厢本体100底端130的部位通过第一连\n接部120和第二连接部221的连接实现与下轿底220的连接,提升了轿厢本体100的支撑强\n度,避免轿厢本体100发生晃动,保证轿厢本体100在井道内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也使得\n轿厢本体100上的振动能够有效的传递至支撑架500,并通过支撑架500传递至下轿底220。\n其中,第三连接部530可以是连接块、连接柱或其他能够进行连接的结构;第三连接部530可\n以采取焊接、铆接、螺接或卡接等方式实现支撑架500与轿厢本体100的连接。\n[0040]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三连接部530靠近顶端设置,可以是第三连接部530与顶端\n的距离为零,也可以是第三连接部530与顶端之间留有合适的间距,该间距可以根据实际的\n使用需要和安装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只需满足能够将轿厢本体100与支撑架500实现稳\n定、可靠的连接即可。\n[0041] 如图1及图2所示,具体地,支撑架500包括第一支撑柱510及第二支撑柱520。第一\n支撑柱510与第二支撑柱520相对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柱510及第二支撑柱520均设有第三连\n接部530。如此,使得轿厢本体100的两侧能够通过第三连接部530分别与第一支撑柱510和\n第二支撑柱520进行连接,从而使得轿厢本体100的振动能够更好、更均匀的传递至第一支\n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也能够通过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将振动传递至下轿\n底220。同时,轿厢本体10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柱510和第二支撑柱520连接,也避免轿厢\n本体100运行过程中相对支撑架500晃动。\n[0042] 进一步地,对应第一支撑柱510设置的第三连接部530与对应第二支撑柱520设置\n的第三连接部530关于轿厢本体100的中心轴线呈轴对称设置。如此,使得轿厢本体100的两\n侧受力均匀,能够进一步避免轿厢本体100运行过程中相对支撑架500发生晃动;同时,也能\n更加均匀的将振动传递至下轿底220。\n[0043]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轿厢结构10还包括限位件(未图示),限位件设置于\n上轿底210与下轿底220之间,且限位件的一端与下轿底220连接,限位件的另一端与上轿底\n210间隔设置。如此,当上轿底210受到较大的负重而挤压减震元件230发生变形时,利用限\n位件能够进一步对上轿底210进行支撑,避免减震元件230变形过度而发生疲劳损伤,延长\n了减震元件230的使用寿命。其中,限位件可以是限位柱、限位块或其他形状,可以采取钢、\n铁等材质。限位件可以采取螺接、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固设在下轿底220上。限位件与上轿底\n210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负载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或设计。\n[0044]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轿厢结构10。\n[0045] 上述实施例的电梯,乘客或货物进入电梯内,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本体100的振\n动先传递至下轿底220,再通过减震元件230传递至上轿底210,延长了振动的传递路径,使\n得振动在传递过程中能够逐步削减;并且,减震元件230能够有效的对振动进行吸收和缓\n冲,保证轿厢本体100的振动无法或微弱的传递至上轿底210,从而能够避免上轿底210发生\n晃动,保证电梯内的乘客或货物不会发生晃动。\n[0046] 需要说明的是,“某体”、“某部”可以为对应“构件”的一部分,即“某体”、“某部”与\n该“构件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构件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n件,即“某体”、“某部”可以独立制造,再与“构件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本申请对上\n述“某体”、“某部”的表达,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n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特征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为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n[0047]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单元”、“组件”、“机构”、“装置”所包含的构件亦可灵活进\n行组合,即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模块化生产,以方便进行模块化组装。本申请对上述构件的\n划分,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n含了上述构件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n[004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n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n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n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n[004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n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n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n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n[0050]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n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n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n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n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n[0051]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n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n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n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n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n[0052]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n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n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n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n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n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n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n“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n实施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n组合。\n[0053]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连\n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n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n内,在此不作限定。\n[0054]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n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n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n[0055]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n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n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n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法律信息
- 2022-07-15
- 2021-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66B 11/02
专利申请号: 202011492126.7
申请日: 2020.12.17
- 2021-04-09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