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液态缓释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 |
申请号 | CN200310105808.8 | 申请日期 | 2003-10-10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0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605580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IPC分类号 | C;0;5;G;3;/;0;0;;;C;0;8;L;3;3;/;2;6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白银市技术开发服务中心;西北工业大学 | 申请人地址 |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人民路100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白银市技术开发服务中心,西北工业大学 | 当前权利人 | 白银市技术开发服务中心,西北工业大学 |
发明人 | 宋宝兴;刘建睿;宁荣昌;杨成荫;程登喜;于国燕 |
代理机构 | 甘肃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春雷;陶涛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态缓释复合肥,由氮、磷、钾、铁、锌、锰等水溶性化合物及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酰胺高分子材料组成。含有营养元素的富水液体在土壤中的扩散阻力陡增,长时滞留于追施部位,达到了液体肥料缓释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营养元素的利用率,突出体现了多组份营养元素的综合效应。本发明有利于对土壤碱性的改造,大幅度增加农作物产品产量,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应用范围较广。
1.一种液态缓释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由尿素、碳酸铵、磷酸二氢钾、硫 酸钾、硝酸钾、硫酸铁、硝酸铁、硝酸锌、硫酸锌、硝酸锰和/或高锰酸钾与 水混合制成溶液,其特征是:将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酰胺高分子材料缓释剂 加入上述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加入量为上述溶液重量的 0.6-1.5‰,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为上述溶液重量的1.5-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缓释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缓释 剂的加入量为聚丙烯酸钠1.0-1.5‰,或聚丙烯酰胺2.0-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态缓释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缓 释剂为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为1600万-2600万;聚丙烯酰胺的 分子量为1000万-2000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缓释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用 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在2000-2400万之间,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在 1100-1500万之间。
技术领域\n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中液态缓释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n背景技术\n干旱,尤其是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的“卡脖子旱”对我国西北地区农村 种植业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障碍。这一点在年降水量小于300mm以下的地区 反映的尤为突出。\n由于缺水许多在灌区已成熟应用的施肥方法,在干旱地区无法使用。农 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需肥关键期,由于缺肥少水,制约了作物的正常发育和生 长,使旱作农作至今仍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被动局面。\n发明内容\n为克服干旱地区传统的施肥方法中存在的营养成分利用率低,因土壤缺 水、失水造成的养分供应不能保障及磷、钾肥素不易随水补施等不足之处,本 发明提出了一种液态缓释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n本发明采用超高分子量缓释剂和植物所需多种营养元素复合的方法制备 液态缓释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n具体的方法是:一种农作物液态缓释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由尿素、碳 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硝酸钾、硫酸铁、硝酸铁、硝酸锌、硫酸锌、 硝酸锰和/或高锰酸钾与水混合制成溶液,其特征是:将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 酰胺高分子材料缓释剂加入上述溶液中。\n所用缓释剂为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为1600万-2600万;聚 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1000万-2000万。\n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加入量为上述溶液重量的0.6-1.5‰,聚丙烯 酰胺的加入量为上述溶液重量的1.5-3.0‰。\n所用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在2000-2400万之间,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在 1100-1500万之间。\n缓释剂的加入量为聚丙烯酸钠1.0-1.5‰,或聚丙烯酰胺2.0-3.0‰。\n这种液态缓释复合肥料的配制方法是按农作物品种及生长过程中对营养 元素阶段性的需求,合理调配氮、磷、钾和其它微量元素配比,并溶于水中。 以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酰胺为缓释材料,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到上述含有多种 营养成分溶液中,经过两至三小时的放置,使缓释材料完成对富含营养成分 水溶液的吸附,达到改变溶液流变状态及减缓其在土壤中扩散速度的效果。\n本发明的液态缓释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是由氮、磷、钾、铁、锌、锰 等水溶性化合物及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酰胺高分子材料组成,该 肥料可根据各种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营养和微量元素的需求,实现精确 施肥的目的,即针对农作物品种,在施肥时间、肥素配比、施用位置、施用 计量等多因素达到精确效果。含有多种肥料的水溶液中加入了聚丙烯酸钠或 聚丙烯酰胺高分子材料,便其液体状态发生较大的变化,使含有各种营养元 素的富水液体在土壤中的扩散阻力陡增,相对集中、长时的滞留于追施部位, 达到了液体肥料缓释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营养元素的利用率,突出体现 了多组份营养元素的综合效应,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可有效地补充对其生 长相关的各种营养成分。\n本发明采取的措施是以水为载体,针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 加入各种可溶性肥料,如可溶性的N.P.K等,形成高效的营养型液体肥料, 而后加入超高分子量的缓释材料,大幅度改变液体肥料的流变状态。经过缓 释处理的液态复合肥料,可直接施入到作物根系附近,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 好的水肥条件。同时,由于液体肥料流变状态的突变,使其在土壤中的扩散 速度陡增,有效地减少了水、肥的流失和水份的蒸发。\n本发明区别于其它施肥技术的优点在于:①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 如N肥。N通常是以尿素施入的,尿素速溶于水,当土壤湿度较高时,N迅速 扩散,而分布于作物根系周围并被其有效吸收的不足于30%。而当土壤缺水, 根系周围N的浓度一但偏高,易出现“烧苗”。利用对作物补水的同时补肥,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需肥关键期,以液态形式补入复合肥液。克服了如P肥 肥效缓慢的问题,达到了速效补肥。③通常用肥方法,较难实现氮、磷、钾 肥效缓慢的问题,达到了速效补肥。③通常用肥方法,较难实现氮、磷、钾 的同步速效的目的,本发明采用液态肥料方法,达到了液态氮、磷、钾同时 作用于作物根系,发挥了肥料使用的综合效应。④采用液态缓释技术增大液 体肥料在土壤中的扩散阻力,使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肥料在富水的条件下长 时滞留于作物根部,达到了富水、全肥、缓释的效果。\n本发明在应用实践中效果显著,在海拔2200m旱作农业区马铃薯种植方 面的实验,马铃薯叶面面积提高了631%,植株花数提高了519%,主茎断面面 积提高了314%,叶冠弧长增加了150%;经实测,亩单产增加了218%,商品 薯产量增加了278%,与实验对照比较,每亩马铃薯产值平均净增230元。\n本发明对于农业种植业属于一种适用性较宽的应用技术,对于3000穴/ 亩以下的农作物的肥料追施,如马铃薯、旱作农业区的地膜玉米、各种瓜类 作物及茄果类蔬菜等,可按穴追施。而大蒜、洋葱等密植根茎类作物,可采 用开沟方法施入。即本发明无论是在液态复合肥的配制、实现缓释效果及农 户追施作业方法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较容易得到推广应用。\n本发明以种植马铃薯为例所做试验如下:\n试验田共4分地,耕茬分别为豆茬、麦茬,对照4分地,每分地均为66.7m3。 试验地平均单产1340.6公斤/亩,对照地平均单产588.5公斤/亩,试验地比 对照地平均亩产增产752公斤,增幅达127.8%。其间商品性较好的大薯亩增 产765.6公斤/亩,增幅达179.8%,大薯率达到88.9%,而对照地的大薯率为 72.3%,试验地比对照地的大薯率提高了16.5%。其中,梯田单产最高达到 1747.1公斤/亩,亩增产985.5公斤,增幅达129.4%。最关键的是,全生育 期总降水量只有249.1mm,折成有效水,试验田每立方米水产量达11.86公 斤马铃薯,而对照地每立方米水产量只能产出5.25公斤马铃薯。\n具体实施方式\n配制液态复合肥:每吨水中加入纯N 3.0-5.0Kg、P2O5 1.5-2.5Kg、K2O0.5-1.5Kg。N是以尿素为原料加入,P2O5是以磷酸二氢钾为原料加入,扣除 磷酸二氢钾带入的K2O以外,所缺部分以硫酸钾为原料补充。各种固态肥料 加入水中后,反复进行搅拌,使其全部溶化,完成液态复合肥料的配制;\n液态复合肥的缓释处理:在液体肥料配制完成后,加入缓释剂。每吨液 体肥料中,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加入量为0.5-1.5Kg或聚丙烯酰胺 2.0-3.0Kg。缓释剂的加入,需在搅拌液体肥料条件下进行。而后在停放时 间段中间隙搅拌,直至使缓释剂充分吸附液体肥料。停放时间一般不少于 1.5-2.5小时。\n液态缓释复合肥料的追施:追施液态缓释复合肥料可依据不同农作物的 生长情况,调整作物营养成分的配比,比较准确地掌握追施时间、追施肥量、 追施位置及追施深度。一般情况下,需控制好肥料用量,在确保不“烧苗” 的原则下,追施深度及位置可靠近作物的有效根部。追施液态缓释复合肥料 可采用追肥枪压力注入、根侧开槽灌入及开沟灌入等方式完成。\n实施例1\n在1吨清水中加入纯N 5.0Kg、P2O5 2.5Kg、K2O 1.2kg,其原料分别是, 尿素、工业纯的磷酸二氢钾及硫酸钾。经搅拌使其全溶后,在搅拌条件下缓 慢地加入1Kg的聚丙烯酸钠,而后停放2.5小时,期间进行了六次搅拌,每 次搅拌时间为1-2分种。当配制工序完成后,在马铃薯根部用铁锹开槽追施。 追施时期为块茎膨大初期、追施量为每株400-500ml,追施位置距主茎15cm、 追施深度为20cm。追施效果约40小时后显现,其表征是叶面绿色渐深,约 十天后,耐高温日晒能力提高,约二十天后,植株长势差距明显拉大。\n实施例2\n在1吨清水中加入水溶性肥料,所加原料、配比及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液体肥料配制完成后,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聚丙烯酰胺,加入量为2.5Kg, 停放时间和搅拌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当可流动性液体所占比例,接近或少 于50%时(其余部分为3-5mm被缓释剂吸附的水球),便可按实施例1中所 述追施方法,在作物根系进行追施。追施液态缓释复合肥料后的农作物长势 变化及与对照作物的差异,与实施例1相同。
法律信息
- 2008-12-10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10.4
- 2006-10-04
- 2006-03-01
- 2005-04-13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