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仪 |
申请号 | CN202220957694.8 | 申请日期 | 2022-04-23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IPC分类号 | G;0;1;N;2;9;/;0;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申请人地址 |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当前权利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发明人 | 刘宝莲;苗新法 |
代理机构 | 暂无 | 代理人 | 暂无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仪,属于轨道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显示器,所述移动架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壳,所述移动架的底部镶嵌有第一探头,所述活动壳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块、滑轮、第二探头和伸缩杆,所述活动块的表面与活动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滑轮的表面与活动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探头镶嵌于活动块的表面,解决了现有的超声波探伤仪在对铁轨进行检测时,大多是对铁轨的顶部进行检测,不便于对轨道两侧的裂缝进行检测,导致检测的不够全面,需要再次对轨道两侧进行检测,影响检测效率的问题。
1.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仪,包括移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显示器(2),所述移动架(1)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壳(3),所述移动架(1)的底部镶嵌有第一探头(4),所述活动壳(3)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5);
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活动块(501)、滑轮(502)、第二探头(503)和伸缩杆(504),所述活动块(501)的表面与活动壳(3)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滑轮(502)的表面与活动块(501)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探头(503)镶嵌于活动块(501)的表面,所述伸缩杆(504)靠近活动块(501)的一侧与活动块(50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504)靠近活动壳(3)的一侧与活动壳(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壳(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型块(6),所述移动架(1)的底部开设有与T型块(6)配合使用的导向槽(7),所述导向槽(7)的内壁与T型块(6)的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04)的表面套设有弹簧(8),所述弹簧(8)靠近活动块(501)的一侧与活动块(50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靠近活动壳(3)的一侧与活动壳(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50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9),所述活动壳(3)的内壁开设有与导向杆(9)配合使用的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腔与导向杆(9)的表面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杆(11),所述T型块(6)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杆(11)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2),所述定位槽(12)的内腔与定位杆(11)的表面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4)。
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仪\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n仪。\n背景技术\n[0002] 轨道指用条形的钢材铺成的供火车、电车等行驶的路线,无缝线路是焊接长钢轨\n线路,是一种把普通钢轨焊接起来不留轨缝的线路,长轨是在规定温度范围内铺设并固定\n在轨枕上的,长轨端部有轨缝,而中间部分不能随温度升降而伸缩,因此,钢轨中段夏季将产生很大的温度压力,冬天将产生很大的温度拉力,钢轨内的最大压力和拉力可根据钢轨\n铺设地的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计算,钢轨所受最大压力应不致于造成轨道臌曲,所受最\n大拉力应不致于造成钢轨断裂。\n[0003] 超声波探伤仪是检测轨道裂缝的一种仪器,现有的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超\n声波探伤仪在对铁轨进行检测时,大多是对铁轨的顶部进行检测,不便于对轨道两侧的裂\n缝进行检测,导致检测的不够全面,需要再次对轨道两侧进行检测,影响检测的效率。\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仪,旨在解决现有的超声波\n探伤仪在对铁轨进行检测时,大多是对铁轨的顶部进行检测,不便于对轨道两侧的裂缝进\n行检测,导致检测的不够全面,需要再次对轨道两侧进行检测,影响检测效率的问题。\n[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仪,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显示器,所述移动架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壳,\n所述移动架的底部镶嵌有第一探头,所述活动壳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n[0006]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块、滑轮、第二探头和伸缩杆,所述活动块的表面与活动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滑轮的表面与活动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探头镶嵌于活动块\n的表面,所述伸缩杆靠近活动块的一侧与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靠近活动壳的一侧\n与活动壳固定连接。\n[0007] 为了达到对活动壳导向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n超声波探伤仪优选的,所述活动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型块,所述移动架的底部开设有与T\n型块配合使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与T型块的表面接触。\n[0008] 为了达到对活动块进行复位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n超声波探伤仪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活动块的一侧与活动\n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靠近活动壳的一侧与活动壳固定连接。\n[0009] 为了达到增加活动块稳定性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n超声波探伤仪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活动壳的内壁\n开设有与导向杆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与导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n[0010] 为了达到对活动壳进行限位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n超声波探伤仪优选的,所述移动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T型块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腔与定位杆的表面螺纹连接。\n[0011] 为了达到便于对移动架进行推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n测的超声波探伤仪优选的,所述移动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前侧固定\n连接有推杆。\n[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n[0013] 该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仪,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使用者对两个活动壳\n向相反的一侧移动,调节活动壳之间的间距,此时将移动架放置在轨道的顶部,使第一探头与铁轨的顶部接触,再对两个活动壳反向移动,使第二探头和滑轮与铁轨的侧面进行接触,且通过第二探头和滑轮对铁轨进行夹持,此时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均与轨道接触,启动显\n示器,对移动架进行移动,达到对轨道表面进行检测的效果,不需要对再次对轨道的两侧进行检测,从而增加了检测的效果,由于轨道部分区域是弧形的,在进行移动的时候,滑轮会带动活动块向活动壳的内腔进行移动,此时伸缩杆会发生收缩,从而达到便于在弧形铁轨\n上移动的效果。\n附图说明\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仪的整体结构图;\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的主视剖视图;\n[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架和第一探头的立体示意图;\n[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块和伸缩杆的立体示意图;\n[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壳和T型块的立体示意图;\n[0019]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块和第一探头的立体示意图。\n[0020] 图中,1、移动架;2、显示器;3、活动壳;4、第一探头;5、调节机构;501、活动块;502、滑轮;503、第二探头;504、伸缩杆;6、T型块;7、导向槽;8、弹簧;9、导向杆;10、滑槽;11、定位杆;12、定位槽;13、支撑杆;14、推杆。\n具体实施方式\n[002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n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n[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n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n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n[0023]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轨道裂缝检测的超声波探伤\n仪,包括移动架1,移动架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显示器2,移动架1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壳3,移动架1的底部镶嵌有第一探头4,活动壳3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5;\n[0024] 调节机构5包括活动块501、滑轮502、第二探头503和伸缩杆504,活动块501的表面与活动壳3的内腔活动连接,滑轮502的表面与活动块501的内腔活动连接,第二探头503镶\n嵌于活动块501的表面,伸缩杆504靠近活动块501的一侧与活动块501固定连接,伸缩杆504靠近活动壳3的一侧与活动壳3固定连接。\n[002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调节机构5,使用者对两个活动壳3向相反的一侧移动,调节活动壳3之间的间距,此时将移动架1放置在轨道的顶部,使第一探头4与铁轨的顶部接\n触,再对两个活动壳3反向移动,使第二探头503和滑轮502与铁轨的侧面进行接触,且通过第二探头503和滑轮502对铁轨进行夹持,此时第一探头4和第二探头503均与轨道接触,启\n动显示器2,对移动架1进行移动,达到对轨道表面进行检测的效果,不需要对再次对轨道的两侧进行检测,从而增加了检测的效果,由于轨道部分区域是弧形的,在进行移动的时候,滑轮502会带动活动块501向活动壳3的内腔进行移动,此时伸缩杆504会发生收缩,从而达\n到便于在弧形铁轨上移动的效果。\n[002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活动壳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型块6,移动架1的\n底部开设有与T型块6配合使用的导向槽7,导向槽7的内壁与T型块6的表面接触。\n[002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T型块6和导向槽7的配合使用,在对活动壳3进行移动的\n时候,T型块6在导向槽7的内腔进行移动,通过导向槽7防止活动壳3在移动的时候发生倾\n斜,从而达到对活动壳3导向移动的效果。\n[002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伸缩杆504的表面套设有弹簧8,弹簧8靠近活动\n块501的一侧与活动块501固定连接,弹簧8靠近活动壳3的一侧与活动壳3固定连接。\n[0029]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弹簧8,在遇到弧形轨道的时候,滑轮502会带动活动块\n501向活动壳3的内腔进行移动,此时弹簧8会发生受力形变,在进入直线后,弹簧8受力形变可以带动活动块501反向进行移动,从而达到对活动块501进行复位的效果。\n[00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活动块50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n9,活动壳3的内壁开设有与导向杆9配合使用的滑槽10,滑槽10的内腔与导向杆9的表面活\n动连接。\n[003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滑槽10和导向杆9的配合使用,在对活动块501进行移动\n的时候,导向杆9在滑槽10的内腔进行移动,通过滑槽10对导向杆9进行导向移动,防止活动块501发生倾斜,从而达到增加活动块501稳定性的效果。\n[003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移动架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杆11,T型块6的\n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杆11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2,定位槽12的内腔与定位杆11的表面螺纹连\n接。\n[003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杆11和定位槽12的配合使用,在对活动壳3移动至一\n定位置的时候,将定位杆11卡入定位槽12的内腔中,对T型块6进行限位,从而达到对活动壳\n3进行限位的效果。\n[00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移动架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n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4。\n[003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杆13和推杆14的配合使用,通过支撑杆13对推杆14\n进行支撑,在对移动架1进行移动的时候,对推杆14进行推动,从而达到对移动架1进行移动的效果。\n[0036] 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对两个活动壳3向相反的一侧移动,调节活动壳3之间的间距,此时将移动架1放置在轨道的顶部,使第一探头4与铁轨的顶部接触,再对两个活动壳3反向移动,使第二探头503和滑轮502与铁轨的侧面进行接触,在对活动壳3移动至一定位置的时候,将定位杆11卡入定位槽12的内腔中,对T型块6进行限位,从而对活动壳3进行限位,且通过第二探头503和滑轮502对铁轨进行夹持,此时第一探头4和第二探头503均与轨道接\n触,启动显示器2,对推杆14进行推动,通过推杆14带动移动架1进行移动,达到对轨道表面进行检测的效果,不需要对再次对轨道的两侧进行检测,从而增加了检测的效果,由于轨道部分区域是弧形的,在进行移动的时候,滑轮502会带动活动块501向活动壳3的内腔进行移动,此时伸缩杆504会发生收缩,此时弹簧8会发生受力形变,在进入直线后,弹簧8受力形变可以带动活动块501反向进行移动,对活动块501进行复位,从而达到便于在弧形铁轨上移\n动的效果。\n[0037]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n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n护范围之内。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