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粉碎单元、厌氧酸化处理单元和好氧堆肥处理单元;所述粉碎单元包括壳体,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破碎装置,壳体的底部通过送料管道与厌氧酸化处理单元连通,所述厌氧酸化处理单元包括厌氧酸化处理池,在厌氧酸化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结构;厌氧酸化处理单元与好氧堆肥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好氧堆肥处理单元包括好氧处理池,在好氧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旋输送结构,在厌氧酸化处理池和好氧处理池的顶部均设置有微生物菌剂添加口。本实用新型可对有机固体废弃物依次进行粉碎、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和好氧堆肥处理,得到腐熟堆肥,实现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1.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单元、厌氧酸化处理单元和好氧堆肥处理单元;
所述粉碎单元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破碎装置,在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接水池,在壳体和接水池之间设置有滤网,在壳体的底部且处于滤网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出料口;
第一出料口通过送料管道与厌氧酸化处理单元连通,所述厌氧酸化处理单元包括厌氧酸化处理池,在厌氧酸化处理池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在厌氧酸化处理池的底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料口,在厌氧酸化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结构;在厌氧酸化处理池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一微生物菌剂添加口;
所述好氧堆肥处理单元包括好氧处理池,在好氧处理池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三进料口,第三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相连通,在好氧处理池的底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出料口,在好氧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旋输送结构,在好氧处理池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微生物菌剂添加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包括一级剪切式破碎结构和二级剪切式破碎结构,一级剪切式破碎结构处于二级剪切式破碎结构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呈倾斜布置,且由远离第一进料口的一端向接近第一进料口的另一端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池与循环水管道的一端连接,在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水管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一进料口;所述循环水管道还与补水管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道呈倾斜布置,送料管道的底端进口与第一出料口相连通,送料管道的顶端出口与第二进料口相连通,在送料管道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带或输送刮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厌氧酸化处理池上还设置有pH值检测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酸化处理池的内壁上固定有热辐射板;
所述热辐射板呈上下两排布置,每排均间隔设置3‑5个,且两排热辐射板之间呈交错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料口与密封进料管的一端连接,密封进料管的另一端连接接料仓,接料仓与第二出料口连通,在密封进料管上设置有旋转密封给料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好氧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布气管,布气管包括布气主管道和布气分支管道,布气主管道和布气分支管道连通,布气分支管道设置多根,呈间隔布置,每根布气分支管道上间隔设置多个喷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好氧处理池的内部还设置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呈蛇形布置。
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废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n背景技术\n[0002] 有机废弃物种类繁多,比如煤热解、焦化、煤化工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精蒸馏残渣;油气勘探、开采、炼化、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等等。上述有机废弃物本身富含有机物,如不能有效处理一方面会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又会造成资源浪费。\n[0003] 目前,对有机废弃物的处置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焚烧、填埋、资源化利用等。其中,处理最彻底的是焚烧,但是焚烧不仅能耗高,而且浪费大量的资源。使用最普遍的是填埋,但填埋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和能源的浪费,而且占地较多。资源化利用主要有热解、堆肥处理等,通过热解处理可获得油品和型煤等,通过堆肥处理可获得固体发酵物或肥料等。\n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397658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其通过设置发酵腔,并配合研磨块、环形加热板和定型块等,能够自主研磨有机固体废弃物,并进行恒温发酵,最后加压定型,实现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处理。\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装置对有机废弃物处理时资源化利用度不高的问题,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其通过对有机固体废弃物粉碎、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和好氧堆肥处理,以得到腐熟堆肥,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n[0005]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n[0006] 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粉碎单元、厌氧酸化处理单元和好氧堆肥处理单元;\n[0007] 所述粉碎单元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破碎装置,在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接水池,在壳体和接水池之间设置有滤网,在壳体的底部且处于滤网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出料口;\n[0008] 第一出料口通过送料管道与厌氧酸化处理单元连通,所述厌氧酸化处理单元包括厌氧酸化处理池,在厌氧酸化处理池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在厌氧酸化处理池的底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料口,在厌氧酸化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结构;在厌氧酸化处理池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一微生物菌剂添加口;\n[0009] 所述好氧堆肥处理单元包括好氧处理池,在好氧处理池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三进料口,第三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相连通,在好氧处理池的底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出料口,在好氧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旋输送结构,在好氧处理池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微生物菌剂添加口。\n[0010] 优选的,所述破碎装置包括一级剪切式破碎结构和二级剪切式破碎结构,一级剪切式破碎结构处于二级剪切式破碎结构的上方。\n[0011] 优选的,所述滤网呈倾斜布置,且由远离第一进料口的一端向接近第一进料口的另一端倾斜。\n[0012] 优选的,所述接水池与循环水管道的一端连接,在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水管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一进料口;所述循环水管道还与补水管道连接。\n[0013] 优选的,所述送料管道呈倾斜布置,送料管道的底端进口与第一出料口相连通,送料管道的顶端出口与第二进料口相连通,在送料管道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带或输送刮板。\n[0014] 优选的,在厌氧酸化处理池上还设置有pH值检测口。\n[0015] 优选的,所述厌氧酸化处理池的内壁上固定有热辐射板;\n[0016] 所述热辐射板呈上下两排布置,每排均间隔设置3‑5个,且两排热辐射板之间呈交错布置。\n[0017] 优选的,所述第三进料口与密封进料管的一端连接,密封进料管的另一端连接接料仓,接料仓与第二出料口连通,在密封进料管上设置有旋转密封给料阀。\n[0018] 优选的,在好氧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布气管,布气管包括布气主管道和布气分支管道,布气主管道和布气分支管道连通,布气分支管道设置多根,呈间隔布置,每根布气分支管道上间隔设置多个喷嘴。\n[0019] 优选的,在好氧处理池的内部还设置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呈蛇形布置。\n[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n[0021] 本实用新型可对有机固体废弃物依次进行粉碎、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和好氧堆肥处理,得到腐熟堆肥,实现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而且将厌氧水解酸化和好氧堆肥处理相结合,减少了氨氮的流失,提高了肥效,而且能耗低,处理周期短。\n[0022] 本实用新型对有机固体废弃物采用分级式剪切破碎,破碎效果好,可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粉碎至合适细度。\n[0023] 本实用新型将壳体底部的滤网设置为倾斜式,一方面可起到滤水作用,将有机固体废弃物中的水分滤出至下方的接水池中,另一方面方便了粉碎后固体废弃物的出料。\n[0024] 本实用新型在厌氧酸化处理池上还设置有pH值检测口,以方便随时进行pH值检测;在厌氧酸化处理池的内壁上固定有热辐射板,可根据需要进行处理时的升温控制。\n[0025] 本实用新型在好氧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布气管,可根据好氧发酵需要进行合理布气,并且通过布气管的结构布置,有效实现布气的均匀性。而且,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冷却水管,可在高温阶段的主发酵过程后,进行及时降温,然后快速转入腐熟阶段。\n附图说明\n[0026]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n[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n[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好氧处理池的结构原理示意图;\n[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螺旋输送结构或第二螺旋输送结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n[0030]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螺旋输送结构或第二螺旋输送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n[0031]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好氧处理池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示出布气管的布置结构;\n[003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33] 结合附图,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粉碎单元、厌氧酸化处理单元和好氧堆肥处理单元。所述粉碎单元包括壳体1,在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进料口2,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破碎装置,在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接水池3,在壳体1和接水池3之间设置有滤网\n4,在壳体1的底部且处于滤网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通过送料管道5与厌氧酸化处理单元连通,所述厌氧酸化处理单元包括厌氧酸化处理池6,在厌氧酸化处理池6 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料口7,在厌氧酸化处理池6的底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料口\n8,在厌氧酸化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结构9。在厌氧酸化处理池6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一微生物菌剂添加口10。所述好氧堆肥处理单元包括好氧处理池11,在好氧处理池1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三进料口,第三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相连通,在好氧处理池的底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出料口12,在好氧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旋输送结构13,在好氧处理池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微生物菌剂添加口14。\n[0034] 本实用新型通过粉碎单元、厌氧酸化处理单元和好氧堆肥处理单元的衔接配合,可对有机固体废弃物依次进行粉碎、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和好氧堆肥处理,得到腐熟堆肥,实现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而且将厌氧水解酸化和好氧堆肥处理相结合,减少了氨氮的流失,提高了肥效,而且能耗低,处理周期短。\n[0035]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所述破碎装置包括一级剪切式破碎结构15和二级剪切式破碎结构16,一级剪切式破碎结构15处于二级剪切式破碎结构16的上方。具体破碎时,先经过一级剪切式破碎结构15进行初步粉碎处理,再经过二级剪切式破碎结构进行进一步剪切粉碎,以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粉碎至合适细度,破碎效果好。\n[0036] 更进一步的,所述滤网4呈倾斜布置,且由远离第一进料口的一端向接近第一进料口的另一端倾斜。本实用新型将壳体底部的滤网设置为倾斜式,一方面可起到滤水作用,将有机固体废弃物中的水分滤出至下方的接水池3中,另一方面方便了粉碎后固体废弃物的出料。\n[0037]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池3与循环水管道17的一端连接,在循环水管道17上设置有循环泵18,循环水管道17的另一端连通第一进料口。所述循环水管道17还与补水管道19连接。\n通过循环水管道17的设置,可将接水池3中的水循环利用,而且利于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剪切破碎处理。\n[0038] 更进一步的,所述送料管道5呈倾斜布置,送料管道5的底端进口与第一出料口相连通,送料管道5的顶端出口与第二进料口相连通,在送料管道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带或输送刮板。通过送料管道5可将粉碎并过滤后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输送至厌氧酸化处理池6进行下一步处理。\n[0039] 进一步的,在厌氧酸化处理池6上还设置有pH值检测口20。通过pH值检测口20的设置,可方便随时进行pH值检测。\n[0040] 更进一步的,所述厌氧酸化处理池6的内壁上固定有热辐射板21。所述热辐射板21呈上下两排布置,每排均间隔设置3‑5个,且两排热辐射板之间呈交错布置。通过热辐射板\n21 的合理布置,可对厌氧酸化处理池进行加热,以进行处理时的升温控制调节。\n[004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进料口与密封进料管22的一端连接,密封进料管22的另一端连接接料仓23,接料仓23与第二出料口8连通,在密封进料管上设置有旋转密封给料阀24。\n通过该结构布置,配合现有的旋转密封给料阀,可实现好氧处理池11的密封进料。\n[0042] 进一步的,在好氧处理池11的内部设置有布气管,布气管包括布气主管道25和布气分支管道26,布气主管道25和布气分支管道26连通,布气分支管道设置多根,呈间隔布置,每根布气分支管道上间隔设置多个喷嘴27。本实用新型在好氧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布气管,可根据好氧发酵需要进行合理布气,并且通过布气管的结构布置,有效实现布气的均匀性。\n[0043] 更进一步的,在好氧处理池11的内部还设置有冷却水管28,冷却水管28呈蛇形布置。通过冷却水管28的设置,可在高温阶段的主发酵过程后,进行及时降温,然后快速转入腐熟阶段。\n[0044] 进一步的,在好氧处理池11的顶部还设置有辅助添加口33。\n[0045] 上述第一螺旋输送结构9和第二螺旋输送结构13可采用相同的结构,具体如图3所示,包括驱动电机29和转轴30,通过驱动电机29带动转轴30运转,在转轴30上设置有螺旋叶片31,从而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从一端至另一端的定向输送。还可进一步在转轴的另一端处设置吊挂固定轴承34。当然,也可采用如图4所示的结构,即省去转轴,直接通过电机带动螺旋输送叶片转动,进行定向输送。\n[0046]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将经好氧处理池11排出的腐熟堆肥输送至流化床干燥器\n32,如图6所示,进行干燥处理。\n[0047]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工作过程大致如下:\n[0048] 有机固体废弃物经第一进料口2输送至壳体1中,先经过一级剪切式破碎结构15进行初步粉碎处理,再经过二级剪切式破碎结构16进行进一步剪切粉碎,在剪切破碎的过程中,可通过循环水管道17适当添加水分。破碎后的有机固体废弃物经滤网4滤出水分,然后滑落至第一出料口处。随后排出,经送料管道5输送至厌氧酸化处理池6。然后通过第一微生物菌剂添加口10向厌氧酸化处理池6中添加微生物菌剂,进行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并通过pH值检测口20实时进行pH值检测。在厌氧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可适当通过热辐射板21进行加热升温。直至pH值不再降低时,即完成酸化处理。此时,通过第一螺旋输送结构9将有机固体废弃物挤压输送,并通过第二出料口8排出。再经密封进料管22和旋转密封给料阀24输送至好氧处理池11。在好氧处理池中,进行好氧堆肥,好氧堆肥过程中可分别通过第二微生物菌剂添加口14、辅助添加口33分别进行微生物菌剂以及淀粉、糖类等可溶性辅助物质的添加。在好氧堆肥的前期和中期,进行发热升温,同时对有机物转化分解,当完成高温阶段的主发酵过程后,可在冷却水管28中通入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然后进入腐熟阶段。堆肥完成后,通过第二螺旋输送结构13排出。随后也可进一步经流化床干燥器进行干燥处理。\n[0049] 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n[0050]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