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双转轮除湿机 |
申请号 | CN201420133133.1 | 申请日期 | 2014-03-24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IPC分类号 | F;2;4;F;3;/;1;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无锡市联众控湿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藕洛路72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无锡市联众控湿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无锡市联众控湿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学海;李栋;马海青 |
代理机构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冯智文 |
摘要
一种双转轮除湿机,包括依次衔接的风阀、初效过滤器和第一前表冷,还包括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分为第一再生区和第一处理区,所述第二转轮分为第二再生区、第二处理区和预冷区;第一前表冷后的风依次进入第一转轮的第一处理区、处理风机、第二前表冷、第二转轮的第二处理区、后表冷、中效过滤器至工作间;位于第二前表冷和第二转轮之间的通路通过支路穿过预冷区,预冷区的出口处通过第一分支管路依次穿过第一再生加热器、第二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第二再生加热器、第一转轮的第一再生区至第二再生风机。采用双转轮的结构形式,具有再生空气处理系统,提高了处理空气的能力,减少资源浪费,能耗低,能量的利用率高。
1.一种双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衔接的风阀(1)、初效过滤器(3)和第一前表冷(4),还包括第一转轮(5)和第二转轮(12),所述第一转轮(5)分为第一再生区(A)和第一处理区(B),所述第二转轮(12)分为第二再生区(C)、第二处理区(D)和预冷区(E);
第一前表冷(4)后的风依次进入第一转轮(5)的第一处理区(B)、处理风机(7)、第二前表冷(8)、第二转轮(12)的第二处理区(D)、后表冷(15)、中效过滤器(16)至工作间(17);位于第二前表冷(8)和第二转轮(12)之间的通路通过支路(11)穿过预冷区(E),预冷区(E)的出口处通过第一分支管路(14)依次穿过第一再生加热器(13)、第二再生区(C)、第一再生风机(9)第二再生加热器(6)、第一转轮(5)的第一再生区(A)至第二再生风机(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5)通过隔板分为第一再生区(A)和第一处理区(B),所述第一再生区(A)占整个第一转轮(5)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一处理区(B)占整个第一转轮(5)的四分之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轮(12)通过隔板分为第二再生区(C)、第二处理区(D)和预冷区(E),所述第二再生区(C)和预冷区(E)分别占整个第二转轮(12)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二处理区(D)占整个第二转轮(12)的二分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分支管路(10),所述第二分支管路(1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再生加热器(6)和第一再生风机(9)之间,另一端与第一分支管路(14)连通。
双转轮除湿机\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转轮除湿机。\n背景技术\n[0002] 转轮除湿机属于空调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升温除湿的典型代表,转轮除湿机主要部件是转轮,转轮表面涂覆有吸湿剂,且表面设置有蜂窝状多孔道,通过缓慢旋转转轮,可以吸附流过该转轮的湿空气中的水分,吸湿后的转轮经高温干燥气流烘吹,能使吸湿剂脱水再生。\n[0003] 现有技术中的转轮除湿机,均存在能耗高,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双转轮除湿机,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n[0005]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n[0006] 一种双转轮除湿机,包括依次衔接的风阀、初效过滤器和第一前表冷,还包括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分为第一再生区和第一处理区,所述第二转轮分为第二再生区、第二处理区和预冷区;第一前表冷后的风依次进入第一转轮的第一处理区、处理风机、第二前表冷、第二转轮的第二处理区、后表冷、中效过滤器至工作间;位于第二前表冷和第二转轮之间的通路通过支路穿过预冷区,预冷区的出口处通过第一分支管路依次穿过第一再生加热器、第二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第二再生加热器、第一转轮的第一再生区至第二再生风机。\n[000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n[0008] 所述第一转轮通过隔板分为第一再生区和第一处理区,所述第一再生区占整个第一转轮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一处理区占整个第一转轮的四分之三。\n[0009] 所述第二转轮通过隔板分为第二再生区、第二处理区和预冷区,所述第二再生区和预冷区分别占整个第二转轮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二处理区占整个第二转轮的二分之一。\n[0010] 还包括第二分支管路,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再生加热器和第一再生风机之间,另一端与第一分支管路连通。\n[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n[0012]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使用方便,采用双转轮的结构形式,具有再生空气处理系统,提高了处理空气的能力,减少资源浪费,能耗低,能量的利用率高。\n附图说明\n[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n[0014] 其中:1、风阀;2、第二再生风机;3、初效过滤器;4、第一前表冷;5、第一转轮;6、第二再生加热器;7、处理风机;8、第二前表冷;9、第一再生风机;10、第二分支管路;11、支路;12、第二转轮;13、第一再生加热器;14、第一分支管路;15、后表冷;16、中效过滤器;\n17、工作间;A、第一再生区;B、第一处理区;C、第二再生区;D、第二处理区;E、预冷区。\n具体实施方式\n[0015]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n[001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双转轮除湿机,包括依次衔接的风阀1、初效过滤器3和第一前表冷4,还包括第一转轮5和第二转轮12,第一转轮5分为第一再生区A和第一处理区B,第二转轮12分为第二再生区C、第二处理区D和预冷区E;第一前表冷4后的风依次进入第一转轮5的第一处理区B、处理风机7、第二前表冷8、第二转轮12的第二处理区D、后表冷15、中效过滤器16至工作间17;位于第二前表冷8和第二转轮12之间的通路通过支路\n11穿过预冷区E,预冷区E的出口处通过第一分支管路14依次穿过第一再生加热器13、第二再生区C、第一再生风机9第二再生加热器6、第一转轮5的第一再生区A至第二再生风机2。\n[0017] 第一转轮5通过隔板分为第一再生区A和第一处理区B,第一再生区A占整个第一转轮5的四分之一,第一处理区B占整个第一转轮5的四分之三。\n[0018] 第二转轮12通过隔板分为第二再生区C、第二处理区D和预冷区E,第二再生区C和预冷区E分别占整个第二转轮12的四分之一,第二处理区D占整个第二转轮12的二分之一。\n[0019] 还包括第二分支管路10,第二分支管路1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再生加热器6和第一再生风机9之间,另一端与第一分支管路14连通。\n[002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n[0021] 在空气处理过程中,空气处理系统又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个为工作间空气处理系统,另一个为转轮再生空气处理系统,下面分别就这两个系统简要阐述:\n[0022] (1)工作间空调系统气体处理流程:室外新风经过风阀1,初效过滤器3过滤后进入第一前表冷4,将空气中大部分水汽通过冷冻除湿的方法去除,得到低温饱和湿空气,经第一转轮5除湿后,经过处理风机7送至第二前表冷8,大部分空气进入第二转轮12进行转轮除湿,得到低露点空气后,再经后表冷15和中效过滤器16后,通过管路系统送至工作间\n17进行热湿交换。\n[0023] (2)转轮再生系统气体处理流程:1)一级转轮再生系统:一级转轮再生系统的再生空气来自于二级转轮再生空气的排气,具体在二级转轮再生系统中陈述;2)二级转轮再生系统:二级转轮再生的再生气体有一定含湿量要求,由于室外空气含湿量较高,尽管加热后,其水蒸气分压力降低,但仍高于吸湿剂的水蒸气分压力;采用相对干燥的空气来进行转轮再生便克服了这个难题。所以,在该系统中,第二转轮12再生气体采用了第一转轮5处理干燥空气(含湿量为0.44g/kg 干),经对第二转轮12过冷后,空气中的含水量由0.44g/kg 干变为约1g/kg 干。但其水蒸气分压力已经较大,所以,在第一再生加热器13的作用下,该气体温度升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力降低,并将其用于第二转轮12的第二再生区C。尽管经过第二转轮12的再生使用,该空气还是很干燥的,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将第二转轮12再生空气的部分排气通过第二再生加热器6加热后,用于第一转轮5的再生空气,从而提高了一级转轮处理空气的能力。\n[0024]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法律信息
- 2019-03-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F24F 3/14
专利号: ZL 201420133133.1
申请日: 2014.03.24
授权公告日: 2014.08.27
- 2014-08-2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6-04-12 | 2016-04-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