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立体停车场的大功率液压应急能量吸收装置及方法 |
申请号 | CN201310217678.0 | 申请日期 | 2013-06-04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369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F15B21/14 | IPC分类号 | F15B21/1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申请人地址 | 江苏省徐州市三***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当前权利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发明人 | 席建中;韩成春 |
代理机构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晓斌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场的大功率液压应急能量吸收装置及方法,能量液体进入主进油口到下内耗腔时,一小部分通过内外腔连接孔进入上稳压腔,绝大部分通过下内耗腔到主出油口流出;当大能量液体快速流进下内耗腔时下内耗腔的压力会急剧下降,而上稳压腔内无液体流动,故压力不变;上稳压腔的压力大于下内耗腔的压力,浮动压力平衡侧板克服弹性支承下移而减小下内耗腔间隙,使通过该装置损失的能量以下内耗腔间隙的三次方数量级增大,所有的能量损失都转换为热能,其优点是:外界能量增大而吸收能量更大;采用平板式结构,散热性好;不易堵塞和抗污染性强;吸收能量平稳不会反弹;对立体停车场升降系统故障起安全保护作用。
1.一种立体停车场的大功率液压应急能量吸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装置包括能量吸收壳体(1)与前后端盖(6)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带有内槽的长方体,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为长方体在能量吸收壳体(1)的长方槽内形成动配合,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的四周有密封条(3)进行密封,弹性支承(2)的上方与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的下面接触,弹性支承(2)的下方与能量吸收壳体(1)的内底面接触,使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的下面与能量吸收壳体(1)的内底部形成了下内耗腔(9),下内耗腔(9)的高度为下内耗腔间隙(12)、宽度为下内耗腔宽度(13),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的上面与上盖(4)形成了上稳压腔(10),通过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上的内外腔连接孔(11)使上稳压腔(10)与下内耗腔(9)接通;内外腔连接孔(11)的位置处在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的纵向中心线前半部,并靠近前后端盖(6),在前端盖有主进油口(7),在后端盖有主出油口(8),主进油口(7)、主出油口(8)处于前后端盖(6)的纵向中心线上,同时与能量吸收壳体(1)的内底面靠近,并在下内耗腔(9)之内,当带有能量的液体PQ进主进油口(7)到下内耗腔(9),一小部分通过内外腔连接孔(11)进入上稳压腔(10),绝大部分通过下内耗腔(9)到主出油口(8)流出。
2.一种立体停车场的大功率液压应急能量吸收装置的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吸收方法步骤为:当带有能量的液体PQ进主进油口(7)到由下内耗腔间隙(12)及下内耗腔宽度(13)形成的过流断面下内耗腔(9),一小部分通过内外腔连接孔(11)进入上稳压腔(10),绝大部分通过由下内耗腔间隙(12)及下内耗腔宽度(13)形成的过流断面下内耗腔(9)到主出油口(8)流出,由于下内耗腔(9)有液体流动,故下内耗腔(9)的压力会下降,当带有大能量液体快速流进下内耗腔(9)时下内耗腔(9)的压力会急剧下降,而上稳压腔(10)内无液体流动,故压力不变,上稳压腔(10)处的压力大于下内耗腔(9)处的压力,故而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克服弹性支承(2)下移使下内耗腔间隙(12)减小,通过计算液体流进该能量吸收装置时所损失的能量,也就是该装置的吸收能量,函数式为
其中,y为液体流进该能量吸收装置的损失能量;
Q为液体流进该能量吸收装置的流量,当Q增大y也线性增大;
δ为液体流进该能量吸收装置的间隙量,也就是下内耗腔间隙(12),当δ减小时使y成三次方数量级增大;
所有的能量损失都转换为热能。
立体停车场的大功率液压应急能量吸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场的大功率液压应急能量吸收装置及方法,特别是带有随外界能量变化而同步响应的能量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广泛采用的能量吸收器,其原理是利用液体流经小孔时会产生较大的损失,该损失就是液体流进小孔被吸收的能量,作为依据而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能量吸收装置。其主要的缺点,当需要吸收较大功率的能量时只有把孔径做得更小,带来的问题是孔径越小,越易于堵塞,散热性能越差,因而引起液体粘性急剧降低同时产生气化,反而降低了吸收能量的能力,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场的大功率液压应急能量吸收装置及方法,较好解决了上述问题,它具有较好的散热性、抗污染能力,并随外界能量变化而同步响应。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立体停车场的大功率液压应急能量吸收装置,包括能量吸收壳体、弹性支承、密封条、上盖、浮动压力平衡侧板、前后端盖,能量吸收壳体与前后端盖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带有内槽的长方体;浮动压力平衡侧板为长方体在能量吸收壳体的长方槽内形成动配合,浮动压力平衡侧板的四周有密封条进行密封,弹性支承的上方与浮动压力平衡侧板的下面接触,弹性支承的下方与能量吸收壳体的内底面接触,使浮动压力平衡侧板的下面与能量吸收壳体的内底部形成了下内耗腔,下内耗腔的高度为下内耗腔间隙、宽度为下内耗腔宽度,浮动压力平衡侧板的上面与上盖形成了上稳压腔,通过浮动压力平衡侧板上的内外腔连接孔使上稳压腔与下内耗腔接通;内外腔连接孔的位置处在浮动压力平衡侧板的纵向中心线前半部,并靠近前后端盖;在前端盖有主进油口,在后端盖有主出油口,主进油口、主出油口处于前后端盖的纵向中心线上,同时与能量吸收壳体的底面靠近,并在下内耗腔之内。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立体停车场的大功率液压应急能量吸收装置及方法,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和装置结构,当带有能量的液体PQ进主进油口到由下内耗腔间隙及下内耗腔宽度形成的过流断面下内耗腔,一小部分通过内外腔连接孔进入上稳压腔,绝大部分通过由下内耗腔间隙及下内耗腔宽度形成的过流断面下内耗腔,到主出油口流出。由于下内耗腔有液体流动,故下内耗腔的压力会下降,当带有大能量液体快速流进下内耗腔时下内耗腔的压力会急剧下降,而上稳压腔内无液体流动,故压力不变。上稳压腔处的压力大于下内耗腔处的压力,故而浮动压力平衡侧板克服弹性支承下移使下内耗腔间隙减小。通过计算液体流进该能量吸收装置时所损失的能量,也就是该装置的吸收能量,函数式为[0006]
[0007] 其中,y为液体流进该能量吸收装置的损失能量;
[0008] Q为液体流进该能量吸收装置的流量,当Q增大y也线性增大;
[0009] δ为液体流进该能量吸收装置的间隙量,也就是下内耗腔间隙,当δ减小时使y成三次方数量级增大;
[0010] 所有的能量损失都转换为热能。
[0011] 该装置采用平板式结构,散热面积比小孔的散热面积相比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故散热性能好。由于液体的通流断面下内耗腔宽度L较长,即使有局部堵塞,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装置,故抗污染能力强。
[0012] 优点:(1)当外界能量增大时,该装置吸收的能量更大;(2)该装置散热性好;(3)该装置不易堵塞,抗污染能力强;(4)吸收能量平稳,不会反弹。(5)当立体停车场升降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实现安全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能量吸收壳体,2.弹性支承,3.密封条,4.上盖,5.浮动压力平衡侧板,
6.前后端盖,7.主进油口,8.主出油口,9.下内耗腔,10.上稳压腔,11.内外腔连接孔,
12.下内耗腔间隙,13.下内耗腔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1:本发明的能量吸收方法和装置。
[0017] 所述的装置包括能量吸收壳体1、弹性支承2、密封条3、上盖4、浮动压力平衡侧板
5、前后端盖6,能量吸收壳体1与前后端盖6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带有内槽的长方体。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为长方体在能量吸收壳体1的长方槽内形成动配合,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的四周有密封条3进行密封,弹性支承2的上方与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的下面接触,弹性支承2的下方与能量吸收壳体1的内底面接触,使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的下面与能量吸收壳体1的内底部形成了下内耗腔9,下内耗腔9的高度为下内耗腔间隙12、宽度为下内耗腔宽度13,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的上面与上盖4形成了上稳压腔10,通过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上的内外腔连接孔11使上稳压腔10与下内耗腔9接通。内外腔连接孔11的位置处在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的纵向中心线前半部,并靠近前后端盖6。在前端盖有主进油口7,在后端盖有主出油口8,主进油口7、主出油口8处于前后端盖6的纵向中心线上,同时与能量吸收壳体1的底面靠近,并在下内耗腔9之内。带有能量的液体PQ进主进油口7到下内耗腔
9,一小部分通过内外腔连接孔11进入上稳压腔10,绝大部分通过下内耗腔9到主出油口8流出。由于下内耗腔9有液体流动,故下内耗腔9的压力会下降,尤其是当带有大能量液体快速流进下内耗腔9时下内耗腔9的压力会急剧下降,而上稳压腔10内无液体流动,故压力不变。上稳压腔10处的压力大于下内耗腔9处的压力,故而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克服弹性支承2下移使下内耗腔间隙12减小。
[0018] 所述的能量吸收壳体1与前后端盖6连接形成一个带有内槽的长方体。在前后端盖6上分别有主进油口7、主出油口8。主进油口7、主出油口8处于前后端盖6的纵向中心线上,同时与能量吸收壳体1的底面靠近。
[0019] 所述的弹性支承2为带有记忆的弹性线性支承。
[0020] 所述的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为一个长方体板,四周可有密封槽,在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的纵向中心线,并靠近前端面处有内外腔连接孔E。
[0021] 具体吸收方法步骤为:当带有能量的液体PQ进主进油口7到由下内耗腔间隙12及下内耗腔宽度13形成的过流断面下内耗腔9室,一小部分通过内外腔连接孔11进入上稳压腔10,绝大部分通过由下内耗腔间隙12及下内耗腔宽度13形成的过流断面下内耗腔
9到主出油口8流出。由于下内耗腔9有液体流动,故下内耗腔9的压力会下降,当带有大能量液体快速流进下内耗腔9时下内耗腔9的压力会急剧下降,而上稳压腔10内无液体流动,故压力不变。上稳压腔10处的压力大于下内耗腔9处的压力,故而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克服弹性支承2下移使下内耗腔间隙12减小。通过计算液体流进该能量吸收装置时所损失的能量,也就是该装置的吸收能量,函数式为
[0022]
[0023] 其中,y为液体流进该能量吸收装置的损失能量;
[0024] Q为液体流进该能量吸收装置的流量,当Q增大y也线性增大;
[0025] δ为液体流进该能量吸收装置的间隙量,也就是下内耗腔间隙12,当δ减小时使y成三次方数量级增大;
[0026] 所有的能量损失都转换为热能。
[0027] 工作原理:当带有能量的液体PQ进主进油口7到由下内耗腔间隙12及下内耗腔宽度13形成的过流断面下内耗腔9,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内外腔连接孔13进上稳压腔10;
另一路通过主进油口7到由下内耗腔间隙12及下内耗腔宽度13形成的过流断面下内耗腔
9到主出油口8,液体在下内耗腔9内流动,下内耗腔9处的压力由Pc降为△P0,上稳压腔
10处的压力不变为P,其压力平衡式为上稳压腔10处的压力P乘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上端的面积所得的乘积减去下内耗腔9处的压力P0乘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下端的面积所得的乘积,两者的差值克服弹性支承2使浮动压力平衡侧板5下移下内耗腔间隙12减小,使y成三次方数量级增大,以达到了能量完全吸收的目的,所有的能量损失都转换为热能。该装置采用平板式结构,散热面积比小孔的散热面积相比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故散热性能好。由于液体的通流断面下内耗腔宽度L较长,即使有局部堵塞,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装置,故抗污染能力强。
法律信息
- 2017-07-2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F15B 21/14
专利号: ZL 201310217678.0
申请日: 2013.06.04
授权公告日: 2015.08.12
- 2015-08-12
- 2014-01-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F15B 21/14
专利申请号: 201310217678.0
申请日: 2013.06.04
- 2013-09-0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暂无 |
2012-04-28
| | |
2
| | 暂无 |
1996-05-07
| | |
3
| | 暂无 |
2012-02-09
| | |
4
| | 暂无 |
2012-09-17
| | |
5
| | 暂无 |
2011-07-29
| | |
6
| | 暂无 |
1998-04-02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