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一种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510330909.8
  • IPC分类号:H01M4/66;H01M4/1393;B82Y30/00;B82Y40/00
  • 申请日期:
    2015-06-16
  • 申请人:
    南昌大学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一种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CN201510330909.8申请日期2015-06-16
法律状态授权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15-11-11公开/公告号CN105047940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H01M4/66IPC分类号H;0;1;M;4;/;6;6;;;H;0;1;M;4;/;1;3;9;3;;;B;8;2;Y;3;0;/;0;0;;;B;8;2;Y;4;0;/;0;0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南昌大学申请人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南昌大学当前权利人南昌大学
发明人孙晓刚;吴小勇;庞志鹏;岳立福;聂艳艳;刘珍红
代理机构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施秀瑾
摘要
一种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碳纳米管置于石墨化炉中,抽真空且升温至2800℃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2)以步骤(1)的碳纳米管、分散剂、粘结剂和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为原料,经过超声、高速剪切或球磨等,制备碳纳米管悬浊液;(3)将步骤(2)的碳纳米管悬浊液滴加在平铺的基底上,65℃烘干,分离基底;(4)将步骤(3)的碳纳米管薄膜置于真空炉内随炉升温至1300‑1500℃碳化,保温0.5‑2h,冷却至室温取出。本发明所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厚度在10‑20μm左右,较容易分离基底;经高温碳化改性,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在锂离子电池中,可代替铝箔铜箔作为集流体,也可单独作为负极,具有较高的初始比容量。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