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叶面肥及其应用方法 |
申请号 | CN201110205765.5 | 申请日期 | 2011-07-22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1905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IPC分类号 | C;0;5;G;3;/;0;0;;;A;0;1;C;2;1;/;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河北九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河北省石家庄市良村开发区三峡路河北九派医药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河北九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河北九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李明舵;刘秀杰;王亚辉 |
代理机构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明月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叶面肥及其应用方法,叶面肥中含有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的麦饭石分解液15~25%、氨基酸粉15~20%、硝酸钙8~10%、磷酸二氢钾3~6%、硼砂2~5%、聚天冬氨酸5~8%、壳聚糖0.3~1%,菌粉0.5~1.5%、表面活性剂0.2~0.5%、水23~51%。所述麦饭石分解液的制备方法是先将一种硅酸盐细菌菌种发酵产生发酵液,然后向发酵液按一定比例加入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菌粉,再向发酵液中加入麦饭石粉,充分搅拌反应,反应完毕后过滤得到麦饭石分解液。本发明能够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并能够起到抗病作用。
1.叶面肥,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含有麦饭石分解液15~25%、氨基酸粉
15~20%、硝酸钙8~10%、磷酸二氢钾4~6%、硼砂2~5%、聚天冬氨酸5~8%、壳聚糖0.3~1%、菌剂0.5~1.5%、表面活性剂0.2~0.5%、水23~50%,所述菌剂为1质量份苏云金杆菌菌粉和0.8~1.2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的混合物,其中苏云金杆菌活菌数≥100亿/g,枯草芽孢杆菌菌数≥300亿/g;
所述麦饭石分解液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的,
a、将硅酸盐细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经过灭菌的种子摇瓶中,将种子摇瓶放置在空气摇床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8~32℃,振荡频率为200~240r/min,培养时间为22~
26h小时,将经过种子摇瓶培养的菌种接入种子罐进行扩大培养,在28~32℃的温度条件下,培养45~50h,将经过种子罐扩大培养的菌种接入发酵罐,在28~32℃的温度条件下,培养45~50h,得到发酵液;
b、向步骤a产生的发酵液中加入酵母菌菌粉、乳酸菌菌粉、芽孢杆菌菌粉、麦饭石粉,在25~35℃的条件下搅拌8~20h,过滤,所得滤液为麦饭石分解液,所述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粉、乳酸菌菌粉、芽孢杆菌菌粉和麦饭石粉的质量比为1∶0.001~0.003∶0.001~
0.003∶0.001~0.003∶0.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
3.叶面肥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叶面肥应用于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果蔬作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面肥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叶面肥加水稀释后,喷施于农作物的叶面,用量为每亩50~100g。
叶面肥及其应用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特别涉及复合叶面肥及其应用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叶面肥是通过作物叶片为作物提供营养物质的肥料的统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上叶面肥品种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叶面肥是将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本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叶片表面的气孔可以使叶面肥方便地进入叶片。正确使用叶面肥,对改善农作物品质和增加产量有一定效果。\n[0003] 肥料用氨基酸粉为以天然角蛋白毛发或豆饼为主要原料,经水解、脱酸、脱盐及喷雾干燥而成,主要含有18种游离L-氨基酸,对植物生长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n[0004] 麦饭石是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并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复合矿物。麦饭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无机硅铝酸盐,还包括Si2O3、Fe2O3、FeO、MgO、CaO、K2O、Na2O、TiO2、P2O5、MnO等,含有多种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麦饭石的结构为一种多孔的固体,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有害菌。\n[0005] 中国专利CN201010000831.0公开了一种麦饭石生物高效叶面肥,采用米醋浸泡的麦饭石颗粒的方法,制备麦饭石的浸出液,再向浸出液中加入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硫酸硼、硫酸锰、钼酸铵、氨基酸、腐植酸制备得到麦饭石生物高效叶面肥。\n[0006] 现有的叶面肥采用麦饭石的水浸出液,麦饭石中的有效成分不能充分地释放,造成原料的浪费;现有的叶面肥中还缺少有效的杀菌剂、杀虫剂,对于由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很难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n发明内容\n[0007]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农作物所需的全面营养元素、并具有抗病效果的叶面肥及其应用方法。\n[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n[0009] 叶面肥,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含有麦饭石分解液15~25%、氨基酸粉15~20%、硝酸钙8~10%、磷酸二氢钾4~6%、硼砂2~5%、聚天冬氨酸5~8%、壳聚糖0.3~\n1%、菌剂0.5~1.5%、表面活性剂0.2~0.5%、水23~50%,\n[0010] 所述氨基酸粉为以天然角蛋白毛发或豆饼为主要原料,经水解、脱酸、脱盐及喷雾干燥而成的氨基酸粉,主要含有18种游离L-氨基酸,\n[0011] 所述菌剂为1质量份的苏云金杆菌菌粉和0.8~1.2质量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的混合物,其中苏云金杆菌活菌数≥100亿/g,枯草芽孢杆菌菌数≥300亿/g。\n[0012] 本发明所述麦饭石分解液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的,\n[0013] a、将硅酸盐细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经过灭菌的种子摇瓶中,将种子摇瓶放置在空气摇床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8~32℃,振荡频率为200~240r/min,培养时间为\n22~26h小时,将经过种子摇瓶培养的菌种接入种子罐进行扩大培养,在28~32℃的温度条件下,培养45~50h,将经过种子罐扩大培养的菌种接入发酵罐,在28~32℃的温度条件下,培养45~50h,得到发酵液;\n[0014] b、向步骤a产生的发酵液中加入酵母菌菌粉、乳酸菌菌粉、芽孢杆菌菌粉、麦饭石粉,在25~35℃的条件下搅拌8~20h,过滤,所得滤液为麦饭石分解液,所述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粉、乳酸菌菌粉、芽孢杆菌菌粉和麦饭石粉的质量比为1∶0.001~\n0.003∶0.001~0.003∶0.001~0.003∶0.3~0.5。\n[0015] 本发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n[0016] 本发明所述的叶面肥的应用方法为:应用于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果蔬作物。\n[0017] 本发明所述叶面肥的应用方法的改进在于:将叶面肥加水稀释后,喷施于农作物的叶面,用量为每亩50~100g。\n[0018]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n[0019] 本发明利用放线菌的发酵液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菌粉分解麦饭石粉后,过滤取其清液,再加入氨基酸、营养元素、壳聚糖、抗病微生物和表面活性剂等,得到一种可用于农业生产的营养全面、易吸收、具有抗病效果的叶面肥。本发明所采用的全部是易吸收、安全、无毒无害且可生物降解的原材料,农作物营养吸收快,无残留。本发明采用的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叶面肥中的有效成分的附着和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n[0020] 本发明采用生物方法对麦饭石进行分解,使其充分释放其中的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有利于植物吸收以及全面的补充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各种元素,此外,发酵液中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酶和一些抗生素,对农作物起到防病抗病的作用。\n[0021] 本发明采用由壳聚糖和有益菌的菌粉作为抗菌剂,提高叶面肥的抗病效果。壳聚糖本身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能抑制一些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有益菌包括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能够繁殖产生活性成分,对有害菌起到抑制作用。上述抗菌剂与麦饭石分解液配合使用可大大增强叶面肥的抗病作用。试验与检测表明,本发明的叶面肥具有突出的优势,能够降低农药使用量50%~80%左右;同时还具有使农作物增产并增强农作物的抗逆能力,改善农作物的品质。\n[0022] 本发明所含聚天冬氨酸能增效成分能够促进农作物对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10%~40%左右。\n[0023] 本发明可用于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果蔬作物。将叶面肥加水稀释后,按照每亩\n50~100g的用量喷施于农作物的叶面,能够起到良好增产、抗病效果。\n具体实施方式\n[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n[0025] 实施例1\n[0026] 麦饭石分解液的制备:\n[0027] a、将硅酸盐细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经过灭菌的种子摇瓶中,将种子摇瓶放置在空气摇床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8℃,振荡频率为240r/min,培养时间为26h小时,将经过种子摇瓶培养的菌种接入种子罐进行扩大培养,在28℃的温度条件下,培养50h,将经过种子罐扩大培养的菌种接入发酵罐,在30℃的温度条件下,培养48h,得到发酵液;\n[0028] b、向步骤a产生的发酵液中加入酵母菌菌粉、乳酸菌菌粉、芽孢杆菌菌粉、麦饭石粉,在30℃的条件下搅拌8h,过滤,所得滤液为麦饭石分解液,所述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粉、乳酸菌菌粉、芽孢杆菌菌粉和麦饭石粉的质量比为1∶0.001∶0.0015∶0.002∶0.3。\n[0029] 本实施例叶面肥的配比为:麦饭石分解液200g、氨基酸粉180g、硝酸钙90g、磷酸二氢钾30g、聚天冬氨酸50g、壳聚糖3g、硼砂20g、十二烷基磺酸钠2g、苏云金杆菌2.5g、枯草芽孢杆菌2.5g、水420g。其中,氨基酸粉为市售的以天然角蛋白毛发或豆饼为主要原料,经水解、脱酸、脱盐及喷雾干燥而成的氨基酸粉,主要含有18种游离L-氨基酸。\n[0030] 叶面肥的制备方法为:先将水和麦饭石分解液放入2000ml烧杯中,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其它各成分,使其充分溶解,混合均匀,过滤,分装得到叶面肥成品。\n[0031] 将本实施例的叶面肥与普通叶面肥在大棚黄瓜上进行了对照试验,试验设置1个\n2\n实验组,3个对比组处理;每个组均随机分配有三块面积为67m 的地块,其中:\n[0032] 对比组1采用常规根部施肥,不喷施清水或者叶面肥。\n[0033] 对比组2采用常规根部施肥+喷施清水,生长旺盛期喷施3次清水,间隔为7天,每次喷施量为45公斤/亩。\n[0034] 对比组3采用常规根部施肥+喷施市售普通叶面肥,生长旺盛期喷施3次,间隔为\n7天,每次喷施量为100g/亩,喷施时先将市售普通叶面肥与水按1∶450的比例配置成水溶液。\n[0035] 实验组采用常规根部施肥+喷施本发明叶面肥,生长旺盛期喷施3次,间隔为7天,每次喷施量为100g/亩,喷施时先将本发明叶面肥与水按1∶450的比例配置成水溶液。\n[0036] 试验过程中观察发现,喷施本发明叶面肥的黄瓜与喷施市售普通叶面肥的黄瓜及未使用叶面肥的黄瓜相比,喷施本发明叶面肥的黄瓜,植株生长势快且壮,叶片增大增厚,叶片浓绿发亮,植株抗病性增强,黄瓜座瓜率高,黄瓜瓜型均匀整齐,黄瓜口感好。\n[0037] 试验中黄瓜产量统计见表1(单位:Kg/67m2),其中增产率为该组产量与对比组1的比值。\n[0038] 表1\n[0039] \n[0040] 比较发现施用本发明叶面肥的黄瓜比市售普通叶面肥增产12.98%,具有良好的增产作用。\n[0041] 实施例2\n[0042] 本实施例的麦饭石的分解液制备方法如下:\n[0043] a、将硅酸盐细菌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经过灭菌的种子摇瓶中,将种子摇瓶放置在空气摇床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32℃,振荡频率为200r/min,培养时间为22h小时,将经过种子摇瓶培养的菌种接入种子罐进行扩大培养,在32℃的温度条件下,培养45h,将经过种子罐扩大培养的菌种接入发酵罐,在28℃的温度条件下,培养45h,得到发酵液;\n[0044] b、向步骤a产生的发酵液中加入酵母菌菌粉、乳酸菌菌粉、芽孢杆菌菌粉、麦饭石粉,在25℃的条件下搅拌20h,过滤,所得滤液为麦饭石分解液,所述发酵液与酵母菌菌粉、乳酸菌菌粉、芽孢杆菌菌粉和麦饭石粉的质量比为1∶0.003∶0.002∶0.001∶0.4。\n[0045] 本实施例叶面肥的配比为:麦饭石分解液250g、氨基酸粉200g、硝酸钙80g、磷酸二氢钾50g、聚天冬氨酸60g、壳聚糖10g、硼砂30g、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5g、苏云金杆菌\n5.5g、枯草芽孢杆菌4.5g、水305g。其中,氨基酸粉为市售的以天然角蛋白毛发或豆饼为主要原料,经水解、脱酸、脱盐及喷雾干燥而成的氨基酸粉,主要含有18种游离L-氨基酸。\n[0046] 实施例的叶面肥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n[0047] 将本实施例的叶面肥与普通叶面肥在大棚西红柿上的进行了对照试验,试验设置\n2\n1个实验组,3个对比组处理;每个组均随机分配有三块面积为67m 的地块,其中:\n[0048] 对比组1采用常规根部施肥,不喷施清水或者叶面肥。\n[0049] 对比组2采用常规根部施肥+喷施清水,生长旺盛期喷施3次清水,间隔为7天,每次喷施量为45公斤/亩。\n[0050] 对比组3采用常规根部施肥+喷施市售普通叶面肥,生长旺盛期喷施3次,间隔为\n7天,每次喷施量为100g/亩,喷施时先将市售普通叶面肥与水按1∶450的比例配置成水溶液。\n[0051] 实验组采用常规根部施肥+喷施本发明叶面肥,生长旺盛期喷施3次,间隔为7天,每次喷施量为100g/亩,喷施时先将本发明叶面肥与水按1∶450的比例配置成水溶液。\n[0052] 试验过程中观察发现,连续施用本发明叶面肥的西红柿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施用本发明叶面肥的西红柿,植株生长势壮,叶片厚,叶表面发亮,叶色深绿,植株抗病性明显增强,可以有效减少杀菌剂等农药施用次数及使用量,西红柿座果率高,西红柿果型均匀整齐,饱满度好,无空果,果皮增厚,果肉多,果汁少,口感甜度明显好于对照组。\n[0053] 试验中西红柿产量统计见表2(单位:Kg/67m2),其中增产率为该组产量与对比组\n1的比值。\n[0054] 表2\n[0055] \n[0056] 比较发现施用本发明叶面肥的西红柿比市售普通叶面肥增产10.23%,具有良好的增产作用。\n[0057] 实施例3
法律信息
- 2018-08-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C05G 3/00
专利号: ZL 201110205765.5
申请日: 2011.07.22
授权公告日: 2013.06.05
- 2013-06-05
- 2012-05-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C05G 3/00
专利申请号: 201110205765.5
申请日: 2011.07.22
- 2012-03-21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8-03-26
|
2006-09-22
| | |
2
| |
2002-01-23
|
2001-05-25
| | |
3
| |
1998-10-28
|
1997-04-21
| | |
4
| |
2010-07-14
|
2010-01-19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