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方便爬坡的拉杆箱 |
申请号 | CN202220833643.4 | 申请日期 | 2022-04-12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IPC分类号 | A;4;5;C;5;/;1;4;;;A;4;5;C;1;3;/;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江西省新干县华兴箱包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博派箱包基地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江西省新干县华兴箱包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江西省新干县华兴箱包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李水鹏 |
代理机构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文宣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杆箱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爬坡的拉杆箱,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人们拖着拉杆箱爬坡时,拉杆箱从四轮着地变成两轮着地,使得拉杆箱不稳定的问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安装有拉杆,箱体的顶端四角处均安装有箱轮,箱体的正面安装有辅助支撑组件,箱体的正面安装有卡接组件,辅助支撑组件包括开设于箱体内部的移动槽,移动槽的正面开设有连通槽,连通槽贯穿至箱体的正面,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背面对称安装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板离开卡槽,此时移动块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外移动,从而使得辅助轮向外移动,从而在箱体斜置时,辅助轮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箱体的着力点,从而提高爬坡稳定性。
1.一种方便爬坡的拉杆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安装有拉杆(2),箱体(1)的顶端四角处均安装有箱轮(3),箱体(1)的正面安装有辅助支撑组件(4),箱体(1)的正面安装有卡接组件(5);
辅助支撑组件(4)包括开设于箱体(1)内部的移动槽(401),移动槽(401)的正面开设有连通槽(402),连通槽(402)贯穿至箱体(1)的正面,移动槽(4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403),移动块(403)的背面对称安装有第一弹簧(404),移动块(403)的正面安装有连接块(405),连接块(405)的正面对称安装有轮座(406),轮座(406)的外侧安装有辅助轮(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爬坡的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40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408),滑槽(40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09),滑块(409)对称安装于移动块(40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爬坡的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05)与连通槽(402)相适配,轮座(406)位于连通槽(40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爬坡的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5)包括开设于连通槽(402)顶端的安装槽(501),安装槽(5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板(503),卡板(503)的顶端对称安装有第二弹簧(50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爬坡的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501)的正面开设有侧槽(502),侧槽(5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板(507),连板(507)与卡板(503)固定连接,连板(507)的正面安装有移动板(50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爬坡的拉杆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轮座(406)之间安装有中部块(505),中部块(505)的中部开设有卡槽(506),卡板(503)插接于卡槽(506)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爬坡的拉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402)的底壁开设有插槽(504),卡板(503)的底端插接于插槽(504)的内部。
一种方便爬坡的拉杆箱\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杆箱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爬坡的拉杆箱。\n背景技术\n[0002] 拉杆箱指具有拉杆和滚轮的行李箱。因其使用方便而广泛使用。同时,拉杆箱也因箱子置一拉杆,有单管拉杆及双管拉杆之分,拉杆的管亦有方管和圆管之分,以方便行走时拖着,大大减轻负担,拉杆箱可以手提也可以拖动,我们平时所用的拉杆箱的轮子基本都位于箱子底部。\n[0003] 在人们拖着拉杆箱爬坡时,使得拉杆箱从四轮着地变成两轮着地,从而使得拉杆箱在爬坡时稳定性不佳。\n实用新型内容\n[0004]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爬坡的拉杆箱,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人们拖着拉杆箱爬坡时,拉杆箱从四轮着地变成两轮着地,使得拉杆箱不稳定的问题。\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爬坡的拉杆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安装有拉杆,箱体的顶端四角处均安装有箱轮,箱体的正面安装有辅助支撑组件,箱体的正面安装有卡接组件;\n[0006] 辅助支撑组件包括开设于箱体内部的移动槽,移动槽的正面开设有连通槽,连通槽贯穿至箱体的正面,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背面对称安装有第一弹簧,移动块的正面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正面对称安装有轮座,轮座的外侧安装有辅助轮。\n[0007] 优选的,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对称安装于移动块的两侧。\n[0008]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连通槽相适配,轮座位于连通槽内部。\n[0009] 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开设于连通槽顶端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板,卡板的顶端对称安装有第二弹簧。\n[0010]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正面开设有侧槽,侧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板,连板与卡板固定连接,连板的正面安装有移动板。\n[0011] 优选的,两个所述轮座之间安装有中部块,中部块的中部开设有卡槽,卡板插接于卡槽的内部。\n[0012] 优选的,所述连通槽的底壁开设有插槽,卡板的底端插接于插槽的内部。\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n[0014] (1)、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板离开卡槽,此时移动块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外移动,从而使得辅助轮向外移动,从而在箱体斜置时,辅助轮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箱体的着力点,从而提高爬坡稳定性;\n[0015] (2)、该新型通过推动辅助轮进入到连通槽内部,使得卡槽重新与安装槽对应,从而使得卡板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重新插入到卡槽内部,从而将连接块卡住,从而方便辅助轮的收入。\n附图说明\n[0016]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n[0017] 在附图中:\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n[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示意图;\n[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槽结构示意图;\n[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n[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板结构示意图;\n[0023] 图中:1、箱体;2、拉杆;3、箱轮;4、辅助支撑组件;401、移动槽;402、连通槽;403、移动块;404、第一弹簧;405、连接块;406、轮座;407、辅助轮;408、滑槽;409、滑块;5、卡接组件;501、安装槽;502、侧槽;503、卡板;504、插槽;505、中部块;506、卡槽;507、连板;508、移动板;509、第二弹簧。\n具体实施方式\n[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n[0025] 实施例一,由图1‑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端安装有拉杆2,箱体1的顶端四角处均安装有箱轮3,箱体1的正面安装有辅助支撑组件4,箱体1的正面安装有卡接组件5。\n[0026]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辅助支撑组件4包括开设于箱体1内部的移动槽\n401,移动槽401的正面开设有连通槽402,连通槽402贯穿至箱体1的正面,移动槽4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403,移动块403的背面对称安装有第一弹簧404,移动块403的正面安装有连接块405,连接块405的正面对称安装有轮座406,轮座406的外侧安装有辅助轮407,移动槽40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408,滑槽40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09,滑块409对称安装于移动块403的两侧,连接块405与连通槽402相适配,轮座406位于连通槽402内部。\n[0027]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卡接组件5包括开设于连通槽402顶端的安装槽\n501,安装槽5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板503,卡板503的顶端对称安装有第二弹簧509,安装槽501的正面开设有侧槽502,侧槽5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板507,连板507与卡板503固定连接,连板507的正面安装有移动板508,两个轮座406之间安装有中部块505,中部块505的中部开设有卡槽506,卡板503插接于卡槽506的内部,连通槽402的底壁开设有插槽504,卡板503的底端插接于插槽504的内部;\n[0028] 向上推动移动板508,继而带动卡板503在安装槽501内部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卡板\n503离开卡槽506,此时移动块403在第一弹簧404的弹力作用下向外移动,从而使得辅助轮\n407向外移动,从而在箱体1斜置时,辅助轮407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箱体1的着力点,从而提高爬坡稳定性。\n[0029] 工作原理:当需要拖着箱体1爬坡时,此时向上推动移动板508,继而带动卡板503在安装槽501内部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卡板503离开卡槽506,此时移动块403在第一弹簧404的弹力作用下向外移动,从而使得辅助轮407向外移动,从而在箱体1斜置时,辅助轮407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箱体1的着力点,从而提高爬坡稳定性;\n[0030] 需要将辅助轮407收入时,此时推动连接块405向内移动,使得辅助轮407进入到连通槽402内部,使得卡槽506重新与安装槽501对应,从而使得卡板503在第二弹簧509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继而使得卡板503重新插入到卡槽506内部,从而将连接块405卡住,从而方便辅助轮407的收入。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