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晶间腐蚀试验工装 |
申请号 | CN201410286259.7 | 申请日期 | 2014-06-23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910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IPC分类号 | G;0;1;N;1;7;/;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六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唐爱红;黄有进;邓智;方亮;谢永泰 |
代理机构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间腐蚀试验工装,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支撑件(10);竖直移动件,以可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支撑件(10)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支撑件(10)上,竖直移动件具有试件接触部(21)和与试件接触部(21)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金属物接触部(31);定位件(50),在定位件(50)的作用下,竖直移动件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支撑件(10)固定的定位状态。本发明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便于进行晶间腐蚀试验。
1.一种晶间腐蚀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支撑件(10);
竖直移动件,以可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相对所述支撑件(10)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支撑件(10)上,所述竖直移动件具有试件接触部(21)和与所述试件接触部(21)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金属物接触部(31),所述竖直移动件还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导向件(42)及水平第一移动件,所述水平第一移动件以可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相对所述导向件(42)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导向件(42)上,所述试件接触部(21)位于所述水平第一移动件上;
定位件(50),在所述定位件(50)的作用下,所述竖直移动件具有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支撑件(10)固定的定位状态;
其中,所述水平第一移动件包括:
在所述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杆(2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杆(22)的第一端通过水平第一移动部(2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件(42)上;
第一连接块(24),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24)具有竖直延伸的第二螺纹通孔;
第二螺杆(25),穿设在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所述第二螺杆(25)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螺杆(25)的第一端形成所述试件接触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移动件包括第一套管(41),所述第一套管(41)套设在所述支撑件(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41)的管壁具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定位件(50)包括第一螺杆(51),所述第一螺杆(5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螺杆(51)穿设在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所述第一螺杆(51)的第一端具有抵顶所述支撑件(10)的抵顶位置和与该支撑件(10)分离的分离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51)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手柄(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盛液容器(60),具有底壁(61)和设置在所述底壁(61)上的环形侧壁(62),所述环形侧壁(62)形成敞开口,所述试件接触部(21)和所述金属物接触部(31)均具有伸入所述盛液容器(60)的试验状态以及伸出所述盛液容器(60)的非试验状态,所述盛液容器(60)内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定位试件的定位部;
底座(70),所述盛液容器(60)和所述支撑件(10)均设置在所述底座(7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固定在所述底壁(61)上,所述定位部包括多个定位凸起(63),所述多个定位凸起(63)围成试件容纳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移动件还包括:
水平第二移动件,以可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相对所述导向件(42)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导向件(42)上,所述金属物接触部(31)位于所述水平第一移动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第二移动件包括:
在所述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杆(3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第一端通过水平第二移动部(3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件(42)上;
第二连接块(34),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34)具有竖直延伸的通孔;
第三连接杆(35),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连接杆(35)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三连接杆(35)的第二端形成所述金属物接触部(31),所述金属物接触部(31)上固定有金属物(36)。
晶间腐蚀试验工装\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试验工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晶间腐蚀试验工装。\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不锈钢进水管组件用于热水机配件中,其长期浸泡在热水中,极容易受其水中氯离子影响。如水管组件中焊接处的热影响区,组织缺陷极易导致腐蚀穿孔泄漏的质量隐患。对此,每批来货入厂检验实行对不锈钢进水管组件焊接处取样进行晶间腐蚀试验监控,具体操作是,用两个导线上的夹子分别夹住试样和金属物,并将试样和金属物浸入10%草酸溶液中,浸蚀时间90秒,由于上述过程始终需要工作人员手持两极导线上的夹子,导致试验操作很不方便。\n发明内容\n[0003]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便于进行晶间腐蚀试验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n[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间腐蚀试验工装,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支撑件;竖直移动件,以可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支撑件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支撑件上,竖直移动件具有试件接触部和与试件接触部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金属物接触部;定位件,在定位件的作用下,竖直移动件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支撑件固定的定位状态。\n[0005] 进一步地,竖直移动件包括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套设在支撑件上。\n[0006] 进一步地,第一套管的管壁具有第一螺纹通孔,定位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螺杆穿设在第一螺纹通孔内,第一螺杆的第一端具有抵顶支撑件的抵顶位置和与该支撑件分离的分离位置。\n[0007] 进一步地,第一螺杆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手柄。\n[0008] 进一步地,竖直移动件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导向件;水平第一移动件,以可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导向件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导向件上,试件接触部位于水平第一移动件上。\n[0009] 进一步地,水平第一移动件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通过水平第一移动部可移动地设置在导向件上;第一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连接块具有竖直延伸的第二螺纹通孔;第二螺杆,穿设在第二螺纹通孔内,第二螺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螺杆的第一端形成试件接触部。\n[0010] 进一步地,还包括:盛液容器,具有底壁和设置在底壁上的环形侧壁,环形侧壁形成敞开口,试件接触部和金属物接触部均具有伸入盛液容器的试验状态以及伸出盛液容器的非试验状态,盛液容器内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定位试件的定位部;底座,盛液容器和支撑件均设置在底座上。\n[0011] 进一步地,定位部固定在底壁上,定位部包括多个定位凸起,多个定位凸起围成试件容纳区域。\n[0012] 进一步地,竖直移动件还包括:水平第二移动件,以可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导向件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导向件上,金属物接触部位于水平第一移动件上。\n[0013] 进一步地,水平第二移动件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通过水平第二移动部可移动地设置在导向件上;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连接块具有竖直延伸的通孔;第三连接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连接杆的第一端安装在通孔内,第三连接杆的第二端形成金属物接触部,金属物接触部上固定有金属物。\n[0014]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竖直移动件的下移以使试件接触部和金属物接触部分别与试验溶液中的试件和金属物相接触,此时,通过定位件使竖直移动件处于定位状态,因此,在进行晶间腐蚀试验时,工作人员无需像背景技术描述的那样手持夹子即可完成试验过程。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发明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便于进行晶间腐蚀试验。\n附图说明\n[0015]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n[0016]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n[0017] 图2示出了图1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的俯视示意图(略微倾斜)。\n[0018] 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n[0019] 1′、试件;10、支撑件;21、试件接触部;22、第一连接杆;23、水平第一移动部;24、第一连接块;25、第二螺杆;26、第一导线;31、金属物接触部;32、第二连接杆;33、水平第二移动部;34、第二连接块;35、第三连接杆;36、金属物;37、第二导线;41、第一套管;42、导向件;\n43、止挡块;50、定位件;51、第一螺杆;52、手柄;60、盛液容器;61、底壁;62、环形侧壁;63、定位凸起;70、底座。\n具体实施方式\n[002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n[002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包括支撑件10、竖直移动件和定位件50。支撑件10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竖直移动件以可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支撑件10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支撑件10上,竖直移动件具有试件接触部21和与试件接触部21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金属物接触部31。在定位件50的作用下,竖直移动件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支撑件10固定的定位状态。支撑件10为支撑杆。\n[0022] 应用本实施例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可以通过竖直移动件的下移以使试件接触部\n21和金属物接触部31分别与试验溶液中的试件1′和金属物相接触,此时,通过定位件50使竖直移动件处于定位状态,因此,在进行晶间腐蚀试验时,工作人员无需像背景技术描述的那样手持夹子即可完成试验过程。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便于进行晶间腐蚀试验。\n[0023]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竖直移动件包括第一套管41,第一套管41套设在支撑件10上。通过第一套管41在支撑件10上的移动即可实现竖直移动件竖直方向上移动,第一套管41的移动过程更稳定。此外,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支撑件10上开设竖直延伸的燕尾槽,用滑块代替第一套管41并安装在燕尾槽内。\n[0024]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41的管壁具有第一螺纹通孔,定位件50包括第一螺杆51,第一螺杆5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螺杆51穿设在第一螺纹通孔内,第一螺杆51的第一端具有抵顶支撑件10的抵顶位置和与该支撑件10分离的分离位置。当第一套管41移动到预定位置时,通过旋拧第一螺杆51以使其第一端处于抵顶位置,此时,第一螺杆51的第一端与支撑件10通过摩擦力相对固定,进而实现竖直移动件与支撑件10相对固定,反向旋拧第一螺杆51以使其第一端处于分离位置,此时,竖直移动件即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此外,可以用卡扣代替第一螺杆51,通过卡扣卡在支撑件10上以支撑第一套管41。采用第一螺杆51方式,可以避免对试件1′进行预处理,在背景技术中描述的试验过程之前,为了使夹子与试件1′的待夹持部充分接触,需要对试件1′嵌样和研磨及抛光后还需敲掉部分镶样粉的预处理。\n[0025]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51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手柄52。手柄52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旋拧第一螺杆51。\n[0026]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竖直移动件包括导向件42和水平第一移动件。导向件\n42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水平第一移动件以可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导向件42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导向件42上,试件接触部21位于水平第一移动件上。在不移动试件1′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移动水平第一移动件以使试件接触部21在竖直方向上与试件1′对齐。导向件42为导向杆,导向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向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套管41的管壁固定连接。\n[0027]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平第一移动件包括第一连接杆22、水平第一移动部\n23、第一连接块24和第二螺杆25。第一连接杆22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第一连接杆2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接杆22的第一端通过水平第一移动部23可移动地设置在导向件\n42上。第一连接块24与第一连接杆2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连接块24具有竖直延伸的第二螺纹通孔。第二螺杆25穿设在第二螺纹通孔内,第二螺杆25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螺杆25的第一端形成试件接触部21。如果试件1′与金属物不在同一平面时,可以通过移动第二螺杆25来实现试件接触部21与试件1′接触。水平第一移动部23为套筒,并且套筒上设置有第二定位件,在第二定位件的作用下,水平第一移动部23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导向件42固定的定位状态。第二定位件与定位件50结构相同。导向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止挡块\n43。第二螺杆25为金属杆,第二螺杆25的第二端焊接有第一导线26,方便通入电流。第二螺杆25的第一端呈锥形。\n[002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晶间腐蚀试验工装还包括盛液容器60和底座70,盛液容器60具有底壁61和设置在底壁61上的环形侧壁62,环形侧壁62形成敞开口,试件接触部21和金属物接触部31均具有伸入盛液容器60的试验状态以及伸出盛液容器60的非试验状态,盛液容器60内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定位试件的定位部。盛液容器60和支撑件10均设置在底座70上。具有盛液容器60和底座70便于进行晶间腐蚀试验,定位部起到稳定试件1′的作用,便于试验。\n[0029]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固定在底壁61上,定位部包括多个定位凸起63,多个定位凸起63围成试件容纳区域。试件1′放置在试件容纳区域内,定位凸起63为三个,各定位凸起63面向试件容纳区域的表面为弧面,能够避免划伤试件1′。定位部也可以是容纳试件1′的容纳凹槽。\n[0030]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竖直移动件还包括水平第二移动件,水平第二移动件以可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导向件42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导向件42上,金属物接触部31位于水平第一移动件上。通过移动水平第二移动件,可以调整金属物接触部31与试件接触部21之间的水平间距。\n[0031]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平第二移动件包括第二连接杆32、水平第二移动部\n33、第二连接块34和第三连接杆35。第二连接杆32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第二连接杆3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连接杆32的第一端通过水平第二移动部33可移动地设置在导向件42上。第二连接块34与第二连接杆3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连接块34具有竖直延伸的通孔。\n第三连接杆35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连接杆35的第一端安装在通孔内,第三连接杆35的第二端形成金属物接触部31,第二连接块34位于第二连接杆32的第一端和第三连接杆35的第二端之间。水平第二移动部33为套筒,并且套筒上设置有第三定位件,在第三定位件的作用下,水平第二移动部33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导向件42固定的定位状态。第三定位件与定位件50结构相同。第三连接杆35为金属杆,第三连接杆35的第二端焊接有第二导线37,方便通入电流。在本实施例中,金属物接触部31上固定有金属物36。金属物36为不锈钢片。\n[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法律信息
- 2017-11-14
- 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G01N 17/00
专利申请号: 201410286259.7
申请日: 2014.06.23
- 2014-09-17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2-07-18
|
2012-02-15
| | |
2
| | 暂无 |
2006-06-28
| | |
3
| | 暂无 |
2009-11-03
| | |
4
| | 暂无 |
2014-06-23
| | |
5
| | 暂无 |
1993-09-27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