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抗静电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以100重量份的橡胶基体为基准,含有3~5重量份的抗静电剂;
所说的抗静电剂为一种混合物,组成的重量比为:乳化剂∶极性溶剂∶有机胺∶金属盐=3∶3∶1~2∶1~2;
所说的金属盐选自醋酸铅、氯化汞、硫酸铜、氯化铁、氯化锑、四氯化锡或硝酸银;
所说的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聚乙烯醇;
所说的有机胺选自二乙胺、三乙胺、异丙胺、二异丙胺或正丁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极性溶剂选自乙腈、甲醇、甲酰胺、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或乙酸乙酯中的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含有抗静电剂的橡胶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
橡胶基体100份,硫化剂2.0~4份,促进剂M 0.5~1.5份,促进剂DM 0.5~1.0份,促进剂CZ 0.5~1.5份,硬脂酸0.6~2.0份,纳米氧化锌1~3份,防老剂A 0.8~1.5份,轻质碳酸钙20~50份,抗静电剂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静电橡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橡胶基体包括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丁腈橡胶中的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静电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橡胶基体、硫化剂、促进剂M、促进剂DM、促进剂CZ、硬脂酸、纳米氧化锌、防老剂A、轻质碳酸钙和抗静电剂按照比例在开炼机中,30~55℃的条件下,混炼0.5~1小时,即获得抗静电橡胶材料。
技术领域\n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抗静电剂的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n背景技术\n橡胶是橡胶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电缆及其它各种橡胶制品。橡胶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这会造成大量的静电积累,是其制品在电子工业中应用的一个严重缺陷。例如:这些静电会产生引力而吸附灰尘,对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件造成污染,大大降低电子产品的成品率;静电放电会引起电子设备的故障或误动作,造成电磁干扰;高压静电放电则会造成电击,引起爆炸和火灾,危及人身的安全。因此如何减少和消除橡胶材料及其制品的静电危害已成为当前橡胶材料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技术课题。\n针对橡胶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静电问题,大多采用加入抗静电剂和其它相应助剂或填料的方法来降低其所积累的静电量,使制品的综合性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n目前的抗静电剂,主要品种有季胺化合物、羟乙基烷基胺、烷基醇胺硫酸盐、多元醇脂肪酸酯及其衍生物等。随着国内橡胶工业的发展,开发高效、多功能的抗静电剂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进展。\n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抗静电剂是由Cl-为阴离子基团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但其存在着抗静电效果不佳、电性能不稳定以及耐热性能低等缺点,还不能完全满足对抗静电要求高的电子、电气工业的应用要求,需要进行改进。\n发明内容\n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含抗静电剂的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n本发明所说的含抗静电剂的橡胶材料,其组分与常规的橡胶基本相同,以100重量份的橡胶基体为基准,含有3~5重量份的抗静电剂;\n所说的抗静电剂为一种混合物,组成的重量比为:乳化剂∶极性溶剂∶有机胺∶金属盐=3∶3∶1~2∶1~2;\n所说的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聚乙烯醇;\n所说的极性溶剂选自乙腈、甲醇、甲酰胺、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或乙酸乙酯中的一种以上;\n所说的有机胺选自二乙胺、三乙胺、异丙胺、二异丙胺或正丁胺;\n所说的金属盐选自醋酸铅、氯化汞、硫酸铜、氯化铁、氯化锑、四氯化锡或硝酸银。\n所说的橡胶基体包括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丁腈橡胶中的一种以上;\n将有机胺、金属盐分散于极性溶剂中,搅拌0.5~1.5小时,然后再加入乳化剂,搅拌1~3小时,获得分散液,即可得所需的抗静电剂;\n优选的,所说的含有抗静电剂的橡胶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橡胶基体100份,硫化剂2.0~4份,促进剂M 0.5~1.5份,促进剂DM 0.5~1.0份,促进剂CZ 0.5~1.5份,硬脂酸0.6~2.0份,纳米氧化锌1~3份,防老剂A 0.8~1.5份,轻质碳酸钙20~50份,抗静电剂3~5份。\n所说的硫化剂为硫磺;\n所说的促进剂M的化学名称为2-硫醇基苯并噻唑;\n所说的促进剂DM的化学名称为二硫化二苯并噻唑;\n所说的促进剂CZ的化学名称为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所说的纳米氧化锌和硬脂酸为硫化活性剂,其中,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10~80nm;\n所说的防老剂A的化学名称为N-苯基-α-萘胺。\n上述的含抗静电剂的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将橡胶基体、硫化剂、促进剂M、促进剂DM、促进剂CZ、硬脂酸、纳米氧化锌、防老剂A、轻质碳酸钙和所说的抗静电剂按照比例在开炼机中,30~55℃的条件下,采用传统的方法混炼0.5~1小时,即获得本发明的橡胶。\n本发明所获得的抗静电剂制备的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其表面电阻率达到106~108Ω,抗静电高效、持久,而且与橡胶制品的其它添加剂均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满足制造橡胶制品过程中的高温要求,并互不影响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能。\n具体实施方式\n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重量份。\n对比例1\n将3#烟片胶:100份;硫磺:2.0份;促进剂M:0.5份;促进剂DM:0.5份,促进剂CZ 0.5份,硬脂酸:0.6份;纳米氧化锌:1份;防老剂A:0.8份;轻质碳酸钙:50份,置于开炼机中,于30℃的温度下混炼(混炼采取传统的方法),即得普通橡胶。\n按照GB11210-89标准进行表面电阻率测试,结果如表1。\n对比例2\n将3#烟片胶:100份;硫磺:3.0份;促进剂M:1.0份;促进剂DM:0.8份;促进剂CZ 1份,硬脂酸:1.2份;纳米氧化锌:2份;防老剂A:1.1份;轻质碳酸钙:35份,置于开炼机中,于45℃的温度下混炼(混炼采取传统的方法),即得普通橡胶。\n按照GB11210-89标准进行表面电阻率测试,结果如表1。\n对比例3\n将3#烟片胶:100份;硫磺:4.0份;促进剂M:1.5份;促进剂DM:1.0份;促进剂CZ 1.5份,硬脂酸:2.0份;纳米氧化锌:3份;防老剂A:1.5份;轻质碳酸钙:20份,置于开炼机中,于55℃的温度下混炼(混炼采取传统的方法),即得普通橡胶。\n按照GB11210-89标准进行表面电阻率测试,结果如表1。\n实施例1\n将10g二乙胺、10g醋酸铅分散于30g乙腈溶剂中,搅拌0.5小时;再加入30g十二烷基磺酸钠,搅拌1小时,整个体系变为粘稠状物液体,即得所需的抗静电剂。\n将3#烟片胶:100份;硫磺:2.0份;促进剂M:0.5份;促进剂DM:0.5份;促进剂CZ 0.5份,硬脂酸:0.6份;纳米氧化锌:1份;防老剂A:0.8份;抗静电剂:3份;轻质碳酸钙:50份,置于开炼机中,于30℃的温度下混炼(混炼采取传统的方法),即得本发明的抗静电橡胶。\n按照GB11210-89标准进行表面电阻率测试,结果如表1。\n实施例2\n将15g异丙胺、15g氯化汞分散于30g甲醇溶剂中,搅拌1小时;再加入3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搅拌2小时,整个体系变为粘稠状物液体,即得所需的抗静电剂。\n将3#烟片胶:100份;硫磺:3.0份;促进剂M:1.0份;促进剂DM:0.8份;促进剂CZ 1份,硬脂酸:1.2份;纳米氧化锌:2份;防老剂A:1.1份;抗静电剂:4份;轻质碳酸钙:35份,置于开炼机中,于45℃的温度下混炼(混炼采取传统的方法),即得本发明的抗静电橡胶。\n按照GB11210-89标准进行表面电阻率测试,结果如表1。\n实施例3\n将20g正丁胺、20g硝酸银分散于30g甲醇溶剂中,搅拌1.5小时;再加入30g聚乙烯醇,搅拌3小时,得所需的抗静电剂。\n将3#烟片胶:100份;硫磺:4.0份;促进剂M:1.5份;促进剂DM:1.0份;促进剂CZ 1.5份,硬脂酸:2.0份;纳米氧化锌:3份;防老剂A:1.5份;抗静电剂:5份;轻质碳酸钙:20份,置于开炼机中,于55℃的温度下混炼(混炼采取传统的方法),即得本发明的抗静电橡胶。\n按照GB11210-89标准进行表面电阻率测试,结果如表1。\n表1\n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表面电阻率 /Ω 8.0×1011 5.0×1011 1.0×1011 7.5×108 6.5×107 5.5×106
法律信息
- 2013-06-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C08L 7/00
专利号: ZL 200810036748.1
申请日: 2008.04.29
授权公告日: 2010.07.14
- 2010-12-08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 C08L 7/00
合同备案号: 2010330002029
专利号: ZL 200810036748.1
申请日: 2008.04.29
让与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受让人: 浙江沪天胶带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 一种抗静电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公布日: 2008.09.10
授权公告日: 2010.07.14
许可种类: 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 2010.10.08
- 2010-07-14
- 2008-10-29
- 2008-09-10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