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全自动停车塔 |
申请号 | CN201120049482.1 | 申请日期 | 2011-02-28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E04H6/28 | IPC分类号 | E;0;4;H;6;/;2;8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朱绍坤 | 申请人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新马路1号22栋5单元14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朱绍坤 | 当前权利人 | 朱绍坤 |
发明人 | 朱绍坤 |
代理机构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立琼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停车塔包括多层塔体,塔体下部设置有汽车出入口以及汽车信息采集和收费系统,所述塔体中还包括圆筒升降台,塔体内每层停车位以圆筒升降台为轴心环形分布;升降台上设置有可旋转的行走系统,行走系统包括行走电机,升降电机,下部带滚轮的支撑架,位于支撑架上部的泊车平台,泊车平台与支撑架之间设置四根螺杆;所述泊车平台每侧的前后部设置有梳妆齿;每根螺杆一端可转动地固设于支撑架上,另一端螺接于泊车平台上,每根螺杆上固设的锥齿轮与升降电机输出轴固连的锥齿轮两两啮合;行走电机输出轴上固连的齿轮与旋转台和停车位上固连的齿条啮合。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停车塔,不需要人员看守,整个设计结构简单、紧凑,节约占地空间。
1.一种全自动停车塔,包括由多层停车位构成的塔体,塔体下部设置有汽车出入口以及汽车信息采集和收费系统,所述塔体中还包括带升降台的提升系统,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行走系统,还包括与汽车信息采集和收费系统、提升系统、行走系统分别连接的自动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为位于塔体中部的圆筒升降台,每层的停车位以圆筒升降台为轴心环形分布;
升降台上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呈u形开口的旋转环盘,旋转环盘底部的两侧通过固连的滚动轴承支撑在升降台上;旋转环盘下部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通过支撑杆与旋转环盘底部固连;旋转台下部设置的大齿圈通过支撑杆与旋转环盘底部固连,所述大齿圈与旋转电机输出轴固连的小齿圈啮合;
放置于旋转台上的行走系统,其包括行走电机,升降电机,下部带滚轮的支撑架,位于支撑架上部的泊车平台,泊车平台与支撑架之间设置四根螺杆;所述泊车平台每侧的前后部设置有梳妆齿;每根螺杆一端可转动地固设于支撑架上,另一端螺接于泊车平台上,每根螺杆上固设的锥齿轮与升降电机输出轴固连的锥齿轮两两啮合;行走电机输出轴上固连的齿轮与旋转台和停车位上固连的齿条啮合;
所述停车位地坪上部固连有呈u形开口的停车板,u形开口的两侧设置有与泊车平台的梳妆齿相对应错开的梳妆齿;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与行走系统的旋转电机、升降电机、行走电机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和对应的停车位地坪上还设置有供行走系统的滚轮移动的导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停车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包括至少2层停车位,每层设置4-20个停车位。
全自动停车塔\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泊车设备,尤其是一种自动泊车设备,即全自动停车塔。\n背景技术\n[0002]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购买力的急剧增加,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家庭,我国汽车保有量正以15%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私人购车的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n20%。仅2009年全国汽车产销就突破1200万辆,巨大的停车位缺口也逐渐从一线城市悄然蔓延至全国的二、三线城市。汽车购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停车位日渐紧张,外出停车难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以成都为例,其中心城区的机动车停车位缺口高达20万个。如何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土地和道路,来满足大家的停车需要,已经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n[0003] 中国发明专利CN1293276C“全自动立体车库”公开了一种停车车库,其包括车库本体及电气控制柜,该车库本体还括有车库建筑体、升降机及供电装置,该车库建筑体为多层结构,每层至少包含有一个停车位,该升降机与所述的停车位的汽车出入口相配合,在车库的最下层设有一个车库门,在升降机的升降平台上设有一个将汽车横向移入或移出停车位的搬运小车,在所述升降平台上及停车位的停车平台上设有供搬运小车行走的轨道;所述搬运小车包括车体、行走系统、托车板、举升电机及传动齿轮组、双向螺杆及楔形块,该举升电机固定设于车体的下面,其输出端驱动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的从齿轮与水平设于所述车体上面的双向螺杆配合,该双向螺杆两端各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设有一块在该双向螺杆的作用下可彼此靠近或远离的连接板,在每一连接板的一侧边缘分别固设有两个楔形块,该托车板设在双向螺杆上方,托车板下固设有四个固定滚轮,该固定滚轮分别放在相应的楔形块的斜面上,托车板及每一停车位的停车平台上均设有对应的供泊入汽车的四个车轮停置的纵向梳状齿;在所述车库门口设有一个读卡机,读卡机内部含有一个单片机,该读卡机至少包含有读取车主持有的储值卡上的信息的读取单元、分配停车位的分配单元、将命令传送给电气控制柜的通信单元;电气控制柜内含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该可编程序控制器中写有特定的控制车库门的开闭、升降机上升与下降、控制搬运小车的升降及横移动作及将汽车泊入与取出的控制程序,该电气控制柜与所述车库门、读卡机、升降机、搬运小车电气连接。\n[0004] 但上述的停车车库,其设计不够紧凑,占地面积大,停泊车辆少,未能有效利用土地。而且其举升装置中的连接板的一侧边缘分别固设有两个楔形块,其托车板下固设有四个固定滚轮,固定滚轮分别放在相应的楔形块的斜面上。采用这样的装置,在托举车体的时候,一旦滚轮和楔形块的斜面对应的不好,很容易出现车体托举不稳,而造成车体倾斜、碰撞事故发生。\n发明内容\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停车塔。\n[0006]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停车塔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其包括由多层停车位构成的塔体,塔体下部设置有汽车出入口以及汽车信息采集和收费系统,所述塔体中还包括带升降台的提升系统,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行走系统,还包括与汽车信息采集和收费系统、提升系统、行走系统分别连接的自动控制系统;\n[0007] 所述升降台为位于塔体中部的圆筒升降台,每层的停车位以圆筒升降台为轴心环形分布;\n[0008] 升降台上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呈u形开口的旋转环盘,旋转环盘底部的两侧通过固连的滚动轴承支撑在升降台上;旋转环盘下部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通过支撑杆与旋转环盘底部固连;旋转台下部设置的大齿圈通过支撑杆与旋转环盘底部固连,所述大齿圈与旋转电机输出轴固连的小齿圈啮合;\n[0009] 放置于旋转台上的行走系统,其包括行走电机,升降电机,下部带滚轮的支撑架,位于支撑架上部的泊车平台,泊车平台与支撑架之间设置四根螺杆;所述泊车平台每侧的前后部设置有梳妆齿;每根螺杆一端可转动地固设于支撑架上,另一端螺接于泊车平台上,每根螺杆上固设的锥齿轮与升降电机输出轴固连的锥齿轮两两啮合;行走电机输出轴上固连的齿轮与旋转台和停车位上固连的齿条啮合;\n[0010] 所述停车位地坪上部固连有呈u形开口的停车板,u形开口的两侧设置有与泊车平台的梳妆齿相对应错开的梳妆齿。\n[0011]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与行走系统的旋转电机、升降电机、行走电机连接。\n[00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全自动停车塔,其塔体包括至少2层停车位,其每层的停车位环形分布在塔体中,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占地空间,相同空间内可以停放更多的汽车。控制器控制每个系统协调运转,行走系统放置于圆筒升降台的旋转台的中部,当汽车驶入行走系统的泊车平台上,汽车的四个车轮停放于泊车平台的梳妆齿上,控制器启动旋转系统,将圆筒升降台旋转到与相应的停车位开口相接的位置;提升系统的升降电机启动,升降平台上的梳妆齿从停车板的梳妆齿穿过,上升,将汽车托起至略高于停车位高度;行走系统的行走电机启动,将汽车送至停车位的相应位置。提升系统的升降电机启动,泊车平台下降,泊车平台的梳妆齿从停车板的梳妆齿间穿过,泊车平台梳妆齿上放置的汽车四轮稳稳的停放在停车板的梳妆齿上。控制器再启动行走电机,行走系统退回到升降台上,控制器再启动旋转电机,升降台旋转至转动前的位置,提升系统下降到初始位置。整个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且行走系统的螺杆与锥齿轮啮合组成的升降装置,在升降汽车的过程中平稳、水平,避免汽车升降过程中出现偏移,错位的现象,造成汽车碰撞或泊车平台与停车板之间的梳妆齿由于错位无法顺利交错的现象。且升降传动装置也不易损坏。旋转装置采用齿圈啮合传动,传动平稳性提高,且与大齿圈固连的旋转环盘安装有滚动轴承,大大降低了传动的阻力,减少了传动件的磨损,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持续运转时间大大提高。\n[0013] 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旋转台和对应的停车位上还设置有供行走系统的滚轮移动的导轨。这样的结构设计使行走系统在移动时保持方向一致,对中,不会出现偏移,错位的现象。\n附图说明\n[0014]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n[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n[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层停车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n[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层及以上停车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n[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圆筒升降台及行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n[0019] 图5是图4中的行走系统的俯视放大图。\n[0020] 图6是图4中的行走系统的放大图。\n[0021] 图7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装置的放大示意图。\n具体实施方式\n[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n[0023]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n[0024] 如图1所示的全自动停车塔,包括由8层停车位3构成的塔体2,塔体中部为提升系统中的圆筒升降台1,每个停车位的地坪5上部固连有呈u形开口的停车板4。\n[0025] 如图2所示,在停车塔与地面相接的第一层设置有供汽车进出的大门(7,10),放行栏杆11,和对应的刷卡机(6,9),可以分别采集汽车信息,并通过预先设置的系统,显示应收费等信息。塔体中部还包括带圆筒升降台1的提升系统,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行走系统;以圆筒升降台1为轴心环形分布有6个停车位3,u形开口的停车板3两侧设置有梳妆齿12,相对应错开的梳妆齿。圆筒升降台上的行走系统8的泊车平台也设置有与停车板上的梳妆齿12相对应错开的梳妆齿12。\n[0026] 图3所示的塔层环形分布有8个停车位;圆筒升降台上和对应的停车位上还设置有行走系统的导轨14和行走系统齿条13。图3中其它与图2所示的图形相对应的部分参考图2的相应说明。\n[0027] 当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塔体的停车位层数以及每层停车位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和停车塔占地大小设置,如塔体可设置2-12层,每层可设置4-20个车位。\n[0028] 图4中的圆筒升降台上设置有旋转装置18,旋转装置上放置有行走系统20,汽车\n19停放在行走系统泊车平台的梳妆齿上。\n[0029] 图5、图6示出的位于旋转装置的旋转台29上的行走系统,包括行走电机15,升降电机21,下部带滚轮31的支撑架30,位于支撑架上部的泊车平台32,泊车平台与支撑架之间设置四根螺杆22;所述泊车平台每侧的前后部设置有梳妆齿12;每根螺杆一端可转动地固设于支撑架上,另一端螺接于泊车平台上,每根螺杆上固设的锥齿轮16与升降电机21输出轴固连的锥齿轮两两啮合,螺杆上还设置有定位螺母23;行走电机15输出轴上固连的齿轮与旋转台和停车位上固连的齿条13啮合;\n[0030] 图7示出了圆筒升降台上的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升降台1上设置的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电机28,呈u形开口的旋转环盘24,旋转环盘底部的两侧通过固连的滚动轴承24支撑在升降台上1;旋转环盘底部通过支撑杆固连有旋转台29,旋转台下部设置的大齿圈\n27通过支撑杆与旋转环盘底部固连,所述大齿圈与旋转电机28输出轴固连的小齿圈26啮合;\n[0031] 上述装置中的旋转电机、升降电机、行走电机、提升系统、打卡机等与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连接。\n[0032] 存车:当汽车开至塔前,司机取卡前门打开,司机将车从前门开入停在圆筒升降台上的行走系统的泊车平台上,汽车的四个车轮停放于泊车平台的梳妆齿上。司机下车,从后门出。之后,控制器自动根据储存信息中剩余的停车位信息,为车子选择相应塔层的相应位置的停车位。控制器启动提升系统将圆筒升降台送至有停车位的塔层。旋转装置自动旋转到控制器选择的车位,停止旋转,行走系统托起汽车移动到停车位后将车子放置于停车板后,回位。\n[0033] 取车:司机在前门刷卡,控制器根据刷卡信息找到所停汽车的停车位信息,并启动圆筒升降机上升至所存的停车位,行走电机启动行走系统,带动泊车平台从停车位的停车板与地坪之间穿入,然后升降电机启动,泊车平台上升,其梳妆齿从停车板的梳妆齿间穿过,泊车平台梳妆齿上承接托起停车板上的汽车四轮。行走系统启动回到圆盘升降台上。圆盘升降台回到一楼,升降小车回落,汽车放在泊车位上。前后门同时打开,司机将车开出,在刷卡机上刷卡,控制器自动计算出费用,并显示费用。司机交费后,栏杆打开放行。\n[0034]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停车塔,不需要人员看守。整个设计结构简单、紧凑,在提升、降落的过程中运行平稳,系统运行可靠。\n[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法律信息
- 2014-04-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E04H 6/28
专利号: ZL 201120049482.1
申请日: 2011.02.28
授权公告日: 2011.08.24
- 2011-08-2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13-11-15 | 2013-11-15 | | |
2 | | 2014-09-17 | 2014-09-17 | | |
3 | | 2014-09-17 | 2014-09-17 | | |
4 | | 2012-05-10 | 2012-05-10 | | |
5 | | 2014-10-05 | 2014-10-05 | | |
6 | | 2013-11-15 | 2013-11-15 | | |
7 | | 2016-10-11 | 2016-10-11 | | |
8 | | 2014-10-05 | 2014-10-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