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首页专利查询专利详情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供参考,实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展示为准

一种基于螺旋碳纳米管光热效应的玉米赤霉烯酮多通道信号检测免疫分析方法

发明专利有效专利
  • 申请号:
    CN201910644360.8
  • IPC分类号:G01N33/68;G01N25/20;G01N5/00
  • 申请日期:
    2019-07-17
  • 申请人:
    福建师范大学
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螺旋碳纳米管光热效应的玉米赤霉烯酮多通道信号检测免疫分析方法
申请号CN201910644360.8申请日期2019-07-17
法律状态实质审查申报国家中国
公开/公告日2019-09-17公开/公告号CN110244061A
优先权暂无优先权号暂无
主分类号G01N33/68IPC分类号G;0;1;N;3;3;/;6;8;;;G;0;1;N;2;5;/;2;0;;;G;0;1;N;5;/;0;0查看分类表>
申请人福建师范大学申请人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园路福建师大旗山校区福建师大科研处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权利人福建师范大学当前权利人福建师范大学
发明人戴宏;赵丹丹;陈妍洁;张书培;高利红;林燕语
代理机构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王义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螺旋碳管光热效应的玉米赤霉烯酮多通道信号检测免疫分析方法。该免疫传感系统的构筑方法是以螺旋碳管(HCNTs)标记的玉米赤酶烯酮模拟肽链作为信号探针;CuSO4‑HCl改性的聚乙烯醇(PVA)凝胶作为基底进而固定化玉米赤霉烯酮抗体(Ab);由于肽链(peptide)所具有的模拟玉米赤霉烯酮作用,玉米赤霉烯酮可与标记的光热探针竞争结合凝胶界面上固定化的玉米赤霉烯酮抗体。此外,由于螺旋碳管在808nm近红外激光辐射下能产生强烈的光热效应,结合到传感界面上的光热探针在808nm近红外激光辐射下,引起基底温度的升高,基底重量的减少,以及基底颜色的变化。基于上述一系列现象可建立起对于玉米赤霉烯酮的超灵敏光热分析方法。

我浏览过的专利

专利服务由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