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中速磨煤机下磨盘拆卸方法 |
申请号 | CN201510160980.6 | 申请日期 | 2015-04-07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5350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02C23/00 | IPC分类号 | B;0;2;C;2;3;/;0;0;;;B;2;3;P;1;1;/;0;0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江南二路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青;吴荣善;冯元中;胡晓勇;陈梦逢;臧川;杨伟;王天树;潘子祥;刘臻;吴大顺;唐骅 |
代理机构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速磨煤机下磨盘拆卸方法,包括步骤:将顶出框架设置在下磨盘的磨盘孔中,用千斤顶顶住顶出框架:顶出框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部和至少两个下支撑部,两个下支撑部的间距大于磨盘孔的开口尺寸;下支撑部抵靠住磨盘孔的孔边沿,上支撑部位于磨盘孔上方,在下支撑部之间设置有千斤顶放置空间,千斤顶一端顶住上支撑部,另一端抵靠在传动盘;吊装机构与下磨盘的吊耳连接;用千斤顶将下磨盘顶出,控制吊装机构向上拉升,吊起下磨盘。本发明的拆卸方法,先将顶出框架设置在下磨盘的磨盘孔中,然后利用千斤顶推动顶出框架,进而带动下磨盘从传动盘中向上顶出,随后利用吊装机构吊起下磨盘。整个过程安全快捷,避免生产事故发生。
1.中速磨煤机下磨盘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
A、将顶出框架(1)设置在下磨盘(8)的磨盘孔(80)中,用千斤顶(19)顶住顶出框架(1):
所述顶出框架(1)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部(11)和至少两个下支撑部(12),所述两个下支撑部(12)的间距大于所述磨盘孔(80)的开口尺寸;所述下支撑部(12)上表面抵靠住磨盘孔(80)的孔边沿(801),所述上支撑部(11)位于磨盘孔(80)上方,在两个下支撑部(1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千斤顶的千斤顶放置空间(13),所述千斤顶(19)位于千斤顶放置空间(13)中,且千斤顶(19)一端顶住上支撑部(11),另一端抵靠在传动盘(9)上表面;
B、将吊装机构(7)与下磨盘(8)的吊耳(81)连接;
C、用千斤顶(19)将下磨盘(8)从传动盘(9)中顶出,控制吊装机构(7)向上拉升,吊起下磨盘(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速磨煤机下磨盘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框架(1)的形状为n字形,所述上支撑部(11)为n字形的上部,所述两个下支撑部(12)分别位于n字形下部的两端,所述千斤顶放置空间(13)为n字形下部两端之间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速磨煤机下磨盘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7)为多个手拉葫芦。
中速磨煤机下磨盘拆卸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大型机械装配,具体的是中速磨煤机的下磨盘拆卸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中速磨煤机是指工作转速为50~300r/min的磨煤机,属于高炉炼铁辅料设备,其功能在于将大块的煤块磨碎,形成适于炼铁高炉燃烧的煤粉。\n[0003] 如图1所示,中速磨煤机的研磨机构部分,包括下磨盘8和传动盘9,下磨盘8通过止口89定位于传动盘9上方。下磨盘是比较容易损耗的部件,需要定期更换。\n[0004] 由于下磨盘尺寸大,重量重,传统的下磨盘拆卸方式是,采用安装有起重葫芦的桥式起重机起吊。由于磨煤机上部设置有煤块进口、煤粉出口,并且连接有各种大型管道,因此桥式起重机的起重葫芦只能分布于磨煤机两侧。\n[0005] 基于中速磨煤机的结构特点,下磨盘的多个吊耳81都集中设置在下磨盘8中间的磨盘孔80侧壁,如图1所示,当起重葫芦71的挂钩与吊耳81连接后。起重葫芦71的锁链具有较大的倾斜角度。\n[0006] 由于下磨盘与传动盘采用的止口配合关系,需要将下磨盘垂直向上吊起,才能使下磨盘正常拆卸,当采用上述吊装方式拆卸磨盘时,下磨盘容易发生倾斜,导致止口卡死,拆卸困难。\n[0007] 另一方面,由于磨煤机工作时,会有大量煤渣进入下磨盘与传动盘之间的止口中,使得下磨盘与传动盘相互卡紧,进一步增加了拆卸难度,起重葫芦在锁链倾斜的状态下,强行拉动下磨盘,常常发生故障和损坏,并且容易发生生产事故。\n发明内容\n[0008]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速磨煤机下磨盘拆卸方法,拆卸过程安全快捷,避免生产事故发生。\n[0009]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n[0010] 中速磨煤机下磨盘拆卸方法,包括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n[0011] A、将顶出框架设置在下磨盘的磨盘孔中,用千斤顶顶住顶出框架:所述顶出框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部和至少两个下支撑部,所述两个下支撑部的间距大于所述磨盘孔的开口尺寸;所述下支撑部上表面抵靠住磨盘孔的孔边沿,所述上支撑部位于磨盘孔上方,在两个下支撑部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千斤顶的千斤顶放置空间,所述千斤顶位于千斤顶放置空间中,且千斤顶一端顶住上支撑部,另一端抵靠在传动盘上表面;\n[0012] B、将吊装机构与下磨盘的吊耳连接;\n[0013] C、用千斤顶将下磨盘从传动盘中顶出,控制吊装机构向上拉升,吊起下磨盘。\n[0014]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框架的形状为n字形,所述上支撑部为n字形的上部,所述两个下支撑部分别位于n字形下部的两端,所述千斤顶放置空间为n字形下部两端之间的空间。\n[0015]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机构为多个手拉葫芦。\n[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中速磨煤机下磨盘拆卸方法,先将专用的顶出框架设置在下磨盘的磨盘孔中,然后利用千斤顶推动顶出框架,进而带动下磨盘从传动盘中向上垂直顶出,随后利用吊装机构吊起下磨盘。整个过程安全快捷,避免生产事故发生。\n附图说明\n[0017] 图1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磨盘吊装的示意图;\n[0018] 图2是本发明的拆卸方法,进行下磨盘顶出步骤时,采用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n[0019] 图3是本发明的拆卸方法,进行下磨盘顶出步骤时,采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n[0020] 图4是图3中顶出框架的主视示意图;\n[0021] 图5是图4的仰视示意图;\n[0022] 图中附图标记为:顶出框架1、上支撑部11、下支撑部12、千斤顶19、包括圆盘部21、连接杆22、十字形钢架23、吊装机构7、下磨盘8、磨盘孔80、孔边沿801、吊耳81、传动盘9。\n具体实施方式\n[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n[0024] 中速磨煤机下磨盘拆卸方法,包括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n[0025] A、将顶出框架1设置在下磨盘8的磨盘孔80中,用千斤顶19顶住顶出框架1:所述顶出框架1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部11和至少两个下支撑部12,所述两个下支撑部12的间距大于所述磨盘孔80的开口尺寸;所述下支撑部12上表面抵靠住磨盘孔80的孔边沿801,所述上支撑部11位于磨盘孔80上方,在两个下支撑部1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千斤顶的千斤顶放置空间13,所述千斤顶19位于千斤顶放置空间13中,且千斤顶19一端顶住上支撑部11,另一端抵靠在传动盘9上表面;\n[0026] B、将吊装机构7与下磨盘8的吊耳81连接;\n[0027] C、用千斤顶19将下磨盘8从传动盘9中顶出,控制吊装机构7向上拉升,吊起下磨盘\n8。\n[0028] 中速磨煤机下磨盘拆卸方法,重点在于采用千斤顶配合专用治具将下磨盘8从传动盘9中顶出,相对于传统方法的利用起重葫芦将下磨盘8强行拉出的方法,不仅操作过程更为简单方便,而且葫芦不易发生故障,也不易发生生产事故。\n[0029] 如图2,其操作步骤是先将顶出框架1设置在磨盘孔80中,下支撑部12抵靠住磨盘孔80的孔边沿801,并将千斤顶19设置在传动盘9上表面,千斤顶19的顶头抵靠住顶出框架1的上支撑部11。\n[0030] 然后将吊装机构7与下磨盘8的吊耳81连接,吊装机构7可以是手拉葫芦、电动葫芦等具有提升功能的类似设备。随后操作千斤顶19顶起顶出框架1,由于下支撑部12抵靠住孔边沿801,顶出框架1会带动下磨盘8一起被向上顶出,使得磨盘8与传动盘9脱离,接下来再操作吊装机构7将下磨盘8吊起即可。\n[0031] 具体的,顶出框架1是用于配合千斤顶19将下磨盘8从传动盘9的止口89中竖直顶出。\n[0032] 顶出框架1在结构上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部11和至少两个下支撑部12,上支撑部11用于千斤顶19的顶头抵靠施力,由于下磨盘8与传动盘9之间的竖直间距较小,上支撑部11要设置于磨盘孔80上方,这样才能有足够空间设置千斤顶19,并且在两个下支撑部12之间还要设置容纳千斤顶19的千斤顶放置空间13。\n[0033] 两个下支撑部12的间距大于所述磨盘孔80的开口尺寸,使下支撑部12可以钩住或者卡住磨盘孔80的孔边沿801。如图2所示,千斤顶19位于千斤顶放置空间13中,且千斤顶19一端顶住上支撑部11,另一端抵靠在传动盘9上表面。当千斤顶19向上顶起上支撑部11时,下支撑部12带动下磨盘8一起被顶起。\n[0034] 顶出框架1可以是任意的包括前述上支撑部11、下支撑部12、千斤顶放置空间13等结构特征的形状,例如所述顶出框架1的形状为n字形,所述上支撑部11为n字形的上部,所述两个下支撑部12分别位于n字形下部的两端,所述千斤顶放置空间13为n字形下部两端之间的空间。\n[0035] 例如,还可以是如图3~5所示,所述顶出框架1包括圆盘部21、连接杆22和十字形钢架23,连接杆22两端分别连接圆盘部21和十字形钢架23,所述十字形钢架23由两根长条形钢十字交错构成,且连接杆22与圆盘部21的圆面垂直,连接杆22与十字形钢架23的两根长条形钢均垂直。长条形钢的长度为L,磨盘孔80的直径为D,D<L<1.414×D,这样才能保证十字形钢架23既可以顺利进入磨盘孔80,又能卡住孔边沿801。\n[0036] 如图3所示,当使用本实施例时,将十字形钢架23设置于磨盘孔80中,圆盘部21位于磨盘孔80上方,十字形钢架23的端部与孔边沿801贴合的部分即为下支撑部12,用于卡紧孔边沿801;圆盘部21即为上支撑部11,将千斤顶19的放置于十字形钢架23的两根长条形钢之间的间隙处,千斤顶19的顶头顶住圆盘部21下表面,即可将下磨盘8顶出。\n[0037] 相对于传统方式,采用本发明的拆卸方法,由于千斤顶19顶出的施力方向是竖直向上,借助顶出框架1可以保证千斤顶19的顶出压力较为均匀分配给下磨盘8,即可保证下磨盘8被垂直的向上顶起,止口89可以顺利分离。随后再用吊装装置7将下磨盘8吊起,由于不需要利用起吊装置7将下磨盘8从传动盘9中强行拉出,起吊装置7承受的载荷显著降低,起吊装置不易发生故障,并且下磨盘8拆卸过程更为安全,简便。
法律信息
- 2017-05-24
- 2015-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B02C 23/00
专利申请号: 201510160980.6
申请日: 2015.04.07
- 2015-07-22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