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
申请号 | CN201110059047.1 | 申请日期 | 2011-03-13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7995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IPC分类号 | A;2;3;F;3;/;1;4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马伟光;游文龙 | 申请人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希陶路1号云南和本茶叶有限公司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马伟光,游文龙 | 当前权利人 | 马伟光,游文龙 |
发明人 | 马伟光;游文龙;黄之镨 |
代理机构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嘉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及其制备方法。称取晒青茶5~20份和姜1~6份,姜用乙醇提取,提取物加纯净水稀释后与晒青茶混匀,按已知的普洱茶渥堆工艺发酵后制成。本发明利用茶叶后发酵工艺条件,将姜与茶叶有机的溶合,所得到的普洱姜茶寓药物于茶,大幅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和吸收率,从而增强了养生疗效。其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口味独特,经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证实,对预防感冒、抗氧化有明显疗效。
1.一种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晒青茶5~20份和姜
1~6份;其中,姜用浓度重量百分数为50%~90%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
1.20±0.05g/ml,得到姜提取物,姜提取物加纯净水稀释后与晒青茶混匀,按已知的普洱茶渥堆工艺发酵后制成。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晒青茶5~20份,姜1~6份,备用;
(2)姜用浓度重量百分数为50%~90%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
1.20±0.05g/ml,得到姜提取物,备用;
(3)姜提取物用5~20份纯净水溶解,然后与晒青茶充分混合,之后按照已知的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进行发酵,发酵后的茶叶经干燥即得到所需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常规方法进一步将所述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制备成散茶、紧压茶、速溶茶、茶饮料或袋泡茶。
一种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及其制备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该普洱姜茶的制备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饮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通过饮茶达到舒缓紧张、预防保健的目的由来已久。当前,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因环境污染、精神紧张、营养过剩所导致的“亚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而新型保健茶饮的研发,因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成为食品市场研发的热点。\n[0003] 姜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养生保健佳品,为姜科草本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 Roscoe的根茎,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醒脾开胃,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防治外感风寒、鼻塞流涕、头痛发烧、慢性胃炎、胃疼呕吐,风寒咳嗽,腹痛腹泻等。中医把姜用为助阳之品,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呕家圣药”之美称,常言道:\n“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本草纲目》记载:“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糖、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茹,可果可药,其利博矣”, “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现代研究表明,生姜含姜辣素、芳香醇、姜烯、水芳烯、茨烯、氨基酸、尼克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胡萝卜素、挥发油、天门冬素、谷氨酸、淀粉、粗纤维素及钙、铁、磷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酶,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能防止脂肪食物变质,其效果比维生素E还强,在美容养颜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姜有减少血小板标记的花生四烯酸生成TXB2及PGs的合成,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并且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具有较强的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姜的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姜提取液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癌细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可以起到防癌的功效。\n[0004] 目前,为了充分利用姜资源,先后研制出了姜汁饮料,但制备方法工艺较为复杂,或产品成本过高,或是药味过重、口感欠佳,不能为多数消费者所接受。而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通过饮茶达到舒缓紧张、预防保健的目的由来已久,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健康饮品。而以茶叶为载体,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融合茶叶和姜的养生功效,共同制备而成的普洱姜茶,市场上尚未见有报道。\n发明内容\n[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茶叶后发酵技术,融合普洱茶与姜的养生功效,具有预防感冒作用的普洱姜茶,填补养生茶饮的市场空白。\n[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所述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的方法。\n[0007]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n[0008]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n[0009] 一种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晒青茶5~20份和姜1~\n6份;其中姜用乙醇提取,提取物加纯净水稀释后与晒青茶混匀,按已知的普洱茶渥堆工艺发酵后制成。\n[0010] 制备所述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0011] 1、称取晒青茶5~20份,姜1~6份,备用;\n[0012] 2、姜用浓度为50%~90%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1.20±0.05g/ml,得到姜提取物,备用;\n[0013] 3、将姜提取物用5~20份纯净水溶解,然后与晒青茶充分混合,之后按照已知的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进行发酵,发酵后的茶叶经干燥即得到所需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n[0014] 本发明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可采用常规方法进一步制备成散茶、紧压茶、速溶茶、茶饮料或袋泡茶。\n[0015] 本发明选择晒青茶、姜进行组合,并经人工发酵,使得生产出来的普洱姜茶,在保留传统茶叶优良品质的基础上,还富含天然姜精华,具备独特的风味和保健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n[0016] 1、利用茶叶后发酵工艺条件,将姜与茶叶有机的溶合,所得到的普洱姜茶寓药物于茶,大幅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和吸收率,从而增强了养生疗效。\n[0017] 2、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适中,适合工业化生产,且所得的普洱姜茶口感清凉、滑润,具有姜的风味与感觉,滋味淳朴,是传统茶所不具备的,且具有明确的保健效果,消费者容易接受。\n[0018] 3、由于姜具有天然的防腐力和特殊香味,使茶叶具有清爽的芳香气,并延长了茶叶的贮藏期。\n[0019] 4、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普洱姜茶,通过药理学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证实,对预防感冒、抗氧化有明显疗效。\n具体实施方式\n[0020]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n[0021] 实施例1\n[0022] 称取晒青茶50kg、姜10kg;将姜用浓度为50%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n1.20±0.05g/ml,得到姜提取物,备用;将姜提取物溶解在50kg纯净水中,得到水溶液,并将溶液与晒青毛茶充分混合,使溶液完全被青毛茶吸收;然后按照常规的普洱熟茶生产方法发酵45天,发酵后的茶叶经过晾干即得到所需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n[0023] 实施例2\n[0024] 称晒青茶200kg、姜60kg;将姜用浓度为90%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n1.20±0.05g/ml,得到姜提取物,备用;将姜提取物溶解在200kg纯净水中,得到溶液,并将溶液与晒青毛茶充分混合,使溶液完全被青毛茶吸收;然后按照常规的普洱熟茶生产方法发酵50天,发酵后的茶叶经过晾干即得到所需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n[0025] 实施例3\n[0026] 称晒青茶150kg、姜50kg;将姜用浓度为60%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n1.20±0.05g/ml,得到姜提取物,备用;将姜提取物溶解在100kg纯净水中,得到溶液,并将溶液与晒青毛茶充分混合,使溶液完全被青毛茶吸收;然后按照常规的普洱熟茶生产方法发酵40天,发酵后的茶叶经过晾干即得到所需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n[0027] 实施例4\n[0028] 称晒青茶100kg,姜30 kg;将姜用浓度为80%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n1.20±0.05g/ml,得到姜提取物,备用;将姜提取物溶解在80kg纯净水中,得到溶液,并将溶液与晒青毛茶充分混合,使溶液完全被青毛茶吸收;然后按照常规的普洱熟茶生产方法发酵45天,发酵后的茶叶经过晾干即得到所需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n[0029] 实施例5\n[0030] 称取晒青茶50kg、姜10kg;将姜用浓度为50%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n1.20±0.05g/ml,得到姜提取物,备用;将姜提取物溶解在50kg纯净水中,得到溶液,并将溶液与晒青毛茶充分混合,使溶液完全被青毛茶吸收;然后将物料装入容器中,物料的堆高为10cm,而后将容器置于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40%的环境下发酵25天。第3天将堆料重新翻料但不添加纯净水,以后每隔3~5天翻料一次,每次翻料时按毛茶重量的30%添加纯净水,发酵期间共进行4次翻料;发酵后的茶叶经过晾干即得到所需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n[0031] 实施例6\n[0032] 称晒青茶200kg、姜60kg;将姜用浓度为90%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n1.20±0.05g/ml,得到姜提取物,备用;将姜提取物溶解在150kg纯净水中,得到溶液,并将溶液与晒青毛茶充分混合,使溶液完全被青毛茶吸收;然后将物料装入容器中,物料的堆高为40cm,而后将容器置于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下发酵15 天。第2天将堆料重新翻料但不添加纯净水,以后每隔3~5天翻料一次,每次翻料时按毛茶重量的70%添加纯净水,发酵期间共进行5次翻料;发酵后的茶叶经过晾干即得到所需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n[0033] 实施例7\n[0034] 称晒青茶150kg、姜50kg;将姜用浓度为60%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n1.20±0.05g/ml,得到姜提取物,备用;将姜提取物共同溶解在80kg纯净水中,得到溶液,并将溶液与晒青毛茶充分混合,使溶液完全被青毛茶吸收;然后将物料装入容器中,物料的堆高为25cm,而后将容器置于温度为34℃、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发酵18 天。第3天将堆料重新翻料但不添加纯净水,以后每隔3~5天翻料一次,每次翻料时按毛茶重量的50%添加纯净水,发酵期间共进行5次翻料;发酵后的茶叶经过晾干即得到所需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n[0035] 实施例8 \n[0036] 称晒青茶100kg,姜30 kg;将姜用浓度为80%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n1.20±0.05g/ml,得到姜提取物,备用;将姜提取物溶解在120kg纯净水中,得到溶液,并将溶液与晒青毛茶充分混合,使溶液完全被青毛茶吸收;然后将物料装入容器中,物料的堆高为25cm,而后将容器置于温度为34℃、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下湿热发酵18 天。第3天将堆料重新翻料但不添加纯净水,以后每隔3~5天翻料一次,每次翻料时按毛茶重量的40%添加纯净水,发酵期间共进行5次翻料;发酵后的茶叶经过晾干即得到所需的预防感冒的普洱姜茶。\n[0037] 应用实施例一 \n[0038] 选择了25名外感风寒、具有鼻子不通气、流清鼻涕、头痛发烧、咳嗽等症状的患者,饮用本发明所述的普洱姜茶1周,结果各种症状消除。说明本发明的普洱姜茶具有一定预防感冒的作用。\n[0039] 应用实施例二 为了验证本发明所述的普洱姜茶效果,下面将对实施例4、实施例\n6所得产品进行抗氧化的实验研究。\n[0040] 一、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n[0041] 取4.5mLpH8.2的0.05mol/L的Tris-HCl缓冲溶液置于37℃水浴中温育30 min,分别加入1mL 普洱茶、实施例4、实施例6不同浓度(具体见表1)的样品溶液和0.5mL \n25mmol/L的邻苯三酚溶液,混匀后于37℃水浴中反应5 min,加入1mL 0.2mol/L的HCl 终止反应。以不加样品溶液及不加邻苯三酚的为对照,分别在波长420nm下测定不同浓度吸光值A1,不加样品溶液的对照为A2,不加邻苯三酚的空白对照为A3。按照公式计算清除率。\n结果见表1。清除率d(%)=(1-(A1-A2)/A3)×100%。\n[0042] 表1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n[0043] \n[0044] 由表1可知,普洱姜茶不同浓度均可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率呈上升趋势。\n[0045] 二、邻二氮菲-铁氧化法测定羟自由基\n[0046] 取0.75mmol/L邻二氮菲溶液1mL于试管中,依次加入0.2mol/L、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2mL和水1mL,充分混匀后,加0.75mmol/L 的FeSO4溶液1mL,混匀,加0.01%的H2O2 \n1mL于37℃下温育60min,于536nm处测吸光值,其值为Ab;将其中的H2O2用1mL蒸馏水代替,测得吸光度A0;分别用1mL 普洱茶、实施例4、实施例6不同浓度(具体见表2)的样品溶液代替1 mL水,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吸光度Ac。按照公式计算清除率d,d(%)= (Ab-A0)/(Ac-A0)×100%。结果见表2。\n[0047] 由表2可知,普洱姜茶不同浓度均可清除羟自由基,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率呈上升趋势。
法律信息
- 2014-05-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23F 3/14
专利号: ZL 201110059047.1
申请日: 2011.03.13
授权公告日: 2012.11.21
- 2012-11-21
- 2011-11-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23F 3/14
专利申请号: 201110059047.1
申请日: 2011.03.13
- 2011-09-14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