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聚酰亚胺膜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膜芯片,所述加热膜芯片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绝缘膜的顶面,所述第一绝缘膜的底面固定粘接有双面胶,所述加热膜芯片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绝缘膜的底面,所述第二绝缘膜的顶面固定设有抗弯折层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抗弯折层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三绝缘膜的底面,所述第三绝缘膜的顶面固定粘接有抗挤压层,所述第一绝缘膜、第二绝缘膜、第三绝缘膜的一侧均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内侧埋覆有导线保护管的一端,所述导线保护管的另一端紧贴端子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膜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膜、第二绝缘膜、第三绝缘膜为厚度相同、边部平齐的膜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膜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芯片的边部与第一绝缘膜边部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小于1cm,所述温度传感器埋设在抗弯折层的下方,且温度传感器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加热膜芯片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膜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膜芯片的导线分别埋设在三组凸起部之间,并穿过导线保护管的内侧,所述导线保护管为长度不小于凸起部的两倍长度的黄腊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膜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弯折层为厚度10~20μm的玻璃纤维网结构,且抗弯折层的边部与第三绝缘膜的边部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膜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挤压层为框型硅橡胶结构,所述抗挤压层的边部与第一绝缘膜边部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小于5mm。
一种聚酰亚胺膜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膜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n背景技术\n[0002] 受电池材料的限制,电池在低温环境中会发生充放电的问题,目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嵌入式加热系统。各动力电池与电动车厂家所采用的加热系统方案主要是水循环加热冷却系统和PTC加热系统:1、水循环加热冷却系统在性能上能很好的解决电池加热和散热的问题,但在设计和制作工艺上均要求非常高,结构复杂,成本昂贵。2、PTC加热系统是随温度可变功率的加热器,在达到PTC元器件最高温度时,器件内阻变大,功率变小,使其恒定在器件的额定温度,但因其加热面积较小,为使其达到很好的加热效果,必须有风扇给其散热循环,从而在电池箱体的应用中,需要设计一条合适的风道,通常电池箱因受结构影响,风道设计均不太理想。\n实用新型内容\n[0003] 现有的水循环加热冷却系统和、PTC加热系统分别存在结构复杂、成本昂贵以及占用体积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膜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设置的三层聚酰亚胺膜将抗弯折层、温度传感器、加热膜芯片、双面胶安全隔离,使本加热片在安全可靠的对电池进行加热的同时具有抗弯折、抗挤压、检测温度的功能。\n[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酰亚胺膜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包括加热膜芯片,所述加热膜芯片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绝缘膜的顶面,所述第一绝缘膜的底面固定粘接有双面胶,所述加热膜芯片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绝缘膜的底面,所述第二绝缘膜的顶面固定设有抗弯折层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抗弯折层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三绝缘膜的底面,所述第三绝缘膜的顶面固定粘接有抗挤压层,所述第一绝缘膜、第二绝缘膜、第三绝缘膜的一侧均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内侧埋覆有导线保护管的一端,所述导线保护管的另一端紧贴端子的侧面。\n[0005] 其中,所述第一绝缘膜、第二绝缘膜、第三绝缘膜为厚度相同、边部平齐的膜体结构;三层此设置的聚酰亚胺膜可将抗弯折层、温度传感器、加热膜芯片、双面胶相互隔离开,使本加热片可靠的使用。\n[0006] 其中,所述加热膜芯片的边部与第一绝缘膜边部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小于1cm,所述温度传感器埋设在抗弯折层的下方,且温度传感器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加热膜芯片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的内侧;温度传感器可测定加热膜芯片的工作温度,准确的对本加热片的加热温度进行监测。\n[0007] 其中,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膜芯片的导线分别埋设在三组凸起部之间,并穿过导线保护管的内侧,所述导线保护管为长度不小于凸起部的两倍长度的黄腊管结构;导线保护管为导线提供保护,避免导线受到摩擦损坏。\n[0008] 其中,所述抗弯折层为厚度10~20μm的玻璃纤维网结构,且抗弯折层的边部与第三绝缘膜的边部平齐;抗弯折层可为本加热片提供良好的抗弯折支撑性。\n[0009] 其中,所述抗挤压层为框型硅橡胶结构,所述抗挤压层的边部与第一绝缘膜边部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小于5mm;本加热片粘接在电池侧面后,绝缘且导热的抗挤压层可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避免相邻的电池壳体挤压加热片内部设有的凸起的温度传感器。\n[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三层此设置的聚酰亚胺膜可将抗弯折层、温度传感器、加热膜芯片、双面胶相互隔离开,使本加热片可靠的使用;温度传感器可测定加热膜芯片的工作温度,准确的对本加热片的加热温度进行监测;导线保护管为导线提供保护,避免导线受到摩擦损坏;抗弯折层可为本加热片提供良好的抗弯折支撑性;本加热片粘接在电池侧面后,绝缘且导热的抗挤压层可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避免相邻的电池壳体挤压加热片内部设有的凸起的温度传感器。\n[0011]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n附图说明\n[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俯视图;\n[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n[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抗弯折层的结构示意图;\n[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n[0016] 图中:1、加热膜芯片;2、第一绝缘膜;3、双面胶;4、第二绝缘膜;5、抗弯折层;6、第三绝缘膜;7、抗挤压层;8、温度传感器;9、凸起部;10、导线保护管;11、端子。\n具体实施方式\n[0017]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酰亚胺膜蚀刻芯片电池加热片,包括加热膜芯片1,所述加热膜芯片1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绝缘膜2的顶面,所述第一绝缘膜2的底面固定粘接有双面胶3,所述加热膜芯片1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绝缘膜4的底面,所述第二绝缘膜4的顶面固定设有抗弯折层5和温度传感器8,所述抗弯折层5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三绝缘膜6的底面,所述第三绝缘膜6的顶面固定粘接有抗挤压层7,所述第一绝缘膜2、第二绝缘膜4、第三绝缘膜6的一侧均设有凸起部9,所述凸起部9的内侧埋覆有导线保护管10的一端,所述导线保护管10的另一端紧贴端子11的侧面。\n[0018] 所述第一绝缘膜2、第二绝缘膜4、第三绝缘膜6为厚度相同、边部平齐的膜体结构;\n三层此设置的聚酰亚胺膜可将抗弯折层5、温度传感器8、加热膜芯片1、双面胶3相互隔离开,使本加热片可靠的使用。\n[0019] 所述加热膜芯片1的边部与第一绝缘膜2边部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小于1cm,所述温度传感器8埋设在抗弯折层5的下方,且温度传感器8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加热膜芯片1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的内侧;温度传感器8可测定加热膜芯片1的工作温度,准确的对本加热片的加热温度进行监测。\n[0020] 所述凸起部9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温度传感器8和加热膜芯片1的导线分别埋设在三组凸起部9之间,并穿过导线保护管10的内侧,所述导线保护管10为长度不小于凸起部9的两倍长度的黄腊管结构;导线保护管10为导线提供保护,避免导线受到摩擦损坏。\n[0021] 所述抗弯折层5为厚度10~20μm的玻璃纤维网结构,且抗弯折层5的边部与第三绝缘膜6的边部平齐;抗弯折层5可为本加热片提供良好的抗弯折支撑性。\n[0022] 所述抗挤压层7为框型硅橡胶结构,所述抗挤压层7的边部与第一绝缘膜2边部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小于5mm;本加热片粘接在电池侧面后,绝缘且导热的抗挤压层7可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避免相邻的电池壳体挤压加热片内部设有的凸起的温度传感器8。\n[00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操作人员将双面胶3的保护层撕下,通过双面胶3上涂覆的胶水将本加热片平整的粘接固定在电池的合适位置上,然后将加热膜芯片1连接的端子11连接电源,将温度传感器8连接的端子11连接电源及温控器即可完成安装,导线保护管10可为导线提供保护,避免导线受到摩擦损坏,本加热片粘接在电池侧面后,绝缘且导热的抗挤压层7可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避免相邻的电池壳体挤压加热片内部设有凸起的温度传感器8。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