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 |
申请号 | CN202221370549.6 | 申请日期 | 2022-06-03 |
法律状态 | 授权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 公开/公告号 |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B65H49/32 | IPC分类号 | B;6;5;H;4;9;/;3;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宁波开博线缆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海四路518号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宁波开博线缆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 | 宁波开博线缆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靳坤益 |
代理机构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小芳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连接架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连接架的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插接有连接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管、第一支撑杆、第一连接块、第一螺孔、第二支撑杆、第二连接块和第二螺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不需要其他的工具或人员进行辅助即可将线缆轴盘撑起来,操作十分的方便,提高了实用性,在使用完成后,需要进行存放或运输时,可以将支撑机构折叠起来,减小了占用的空间,便于进行存放或运输。
1.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1),所述连接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动力机构(2),所述连接架(1)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机构(3),所述连接架(1)的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机构(4),所述第二传动机构(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的顶部插接有连接机构(6);
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连接管(501)、第一支撑杆(502)、第一连接块(503)、第一螺孔(504)、第二支撑杆(505)、第二连接块(506)和第二螺孔(507),所述连接管(50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02),所述第一支撑杆(50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03),所述第一连接块(50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孔(504),所述连接管(50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505),所述第二支撑杆(5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506),所述第二连接块(50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孔(507);
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支撑轴(601)、限位板(602)、拉环(603)、限位螺栓(604)和限位螺母(605),所述支撑轴(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02),所述限位板(6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603),所述支撑轴(60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螺栓(604),所述限位螺栓(60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6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包括架体(101)、连接板(102)、第一连接孔(103)、第二连接孔(104)、第三连接孔(105)和第四连接孔(106),所述架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2),所述架体(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03),所述架体(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04),所述架体(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连接孔(105),所述架体(101)的一侧开设有第四连接孔(1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01)和第一齿轮(202),所述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包括连接轴(301)、第二齿轮(302)和第三齿轮(303),所述连接轴(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02),所述连接轴(301)远离第二齿轮(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转轴(401)、第四齿轮(402)、第一螺杆(403)、第二转轴(404)、第二螺杆(405)和第三转轴(406),所述第一转轴(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402),所述第一转轴(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403),所述第一螺杆(4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404),所述第二转轴(4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405),所述第二螺杆(4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40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01)固定安装在连接板(102)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202)与第二齿轮(302)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01)通过第一连接孔(103)与架体(101)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401)通过第二连接孔(104)与架体(10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04)通过第三连接孔(105)与架体(10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406)通过第四连接孔(106)与架体(101)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齿轮(402)与第三齿轮(303)相互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503)通过第一螺孔(504)与第一螺杆(40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506)通过第二螺孔(507)与第二螺杆(405)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601)插接在连接管(501)的内部。
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n技术领域\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n背景技术\n[0002] 线缆轴盘又叫电缆线盘,电缆线盘是电线电缆专用的一种盘具。电缆线盘多采用钢结构及钢木结构,钢结构坚固,不易损坏,对电缆保护效果好,且能重复使用,因此实践中广泛采用,电缆线盘分为大型和小型两种。大型戴线盘直径超过1米,有的甚至达到5米以上,典型代表多为木质大型运输、物流用线盘。小型电缆线盘直径只有30cm‑100cm,典型代表为ABS阻燃材料、耐高温材料的电缆线盘。在线缆电缆行业中,线缆轴盘是一种常见的结构,是一种专门放置线缆的装置,在线缆运输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将线缆收起,使线缆缠绕在圆盘上。\n[0003] 为了便于对线缆轴盘进行放线,在对线缆轴盘进行放线时,就需要用到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但是,现有的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存在以下缺点:\n[0004] 1、由于线缆轴盘上缠有线缆,重量较重,现有的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一般需要其他的工具辅助,才能将线缆轴盘放到支撑架上,操作起来较为不方便;\n[0005] 2、由于线缆轴盘的体积较大,现有的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相应的体积也会比较大,在不使用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不便于对其进行存放或运输。\n[0006] 因此,急需提出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来解决上述问题。\n实用新型内容\n[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n[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连接架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连接架的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插接有连接机构;\n[0009]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管、第一支撑杆、第一连接块、第一螺孔、第二支撑杆、第二连接块和第二螺孔,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孔;\n[0010]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撑轴、限位板、拉环、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n[0011]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包括架体、连接板、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所述架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架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架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架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架体的一侧开设有第四连接孔。\n[0012]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第一齿轮,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n[0013]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连接轴、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连接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n[0014]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四齿轮、第一螺杆、第二转轴、第二螺杆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n[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线缆轴盘支撑起来时,先将连接机构从支撑机构上拆卸下来,然后把线缆轴盘滚到连接架的中部,启动伺服电机正转,伺服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二传动机构转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相向移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带动连接管上升,当连接管对准线缆轴盘的中部时,关闭伺服电机,然后将支撑轴插入到连接管和线缆轴盘的中部,通过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对支撑轴进行限位,然后继续启动伺服电机正转,连接管通过支撑轴带动线缆轴盘上升,不需要其他的工具或人员进行辅助即可将线缆轴盘撑起来。\n[0016]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n[0017]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通过第一连接孔与架体转动连接。\n[0018]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二连接孔与架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三连接孔与架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通过第四连接孔与架体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n[0019]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第一螺孔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二螺孔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n[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完成后,需要进行存放或运输时,启动伺服电机反转,伺服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二传动机构转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反向移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带动连接管下降,当线缆轴盘接触到地面后,关闭伺服电机,将连接机构拆卸下来,将线缆轴盘从连接架的中部滚动出去,然后继续启动伺服电机反转,将支撑机构折叠起来,减小了需要占用的空间。\n[0021]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插接在连接管的内部。\n[002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n[0023] 1、该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在需要将线缆轴盘支撑起来时,先将连接机构从支撑机构上拆卸下来,然后把线缆轴盘滚到连接架的中部,启动伺服电机正转,伺服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二传动机构转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相向移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带动连接管上升,当连接管对准线缆轴盘的中部时,关闭伺服电机,然后将支撑轴插入到连接管和线缆轴盘的中部,通过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对支撑轴进行限位,然后继续启动伺服电机正转,连接管通过支撑轴带动线缆轴盘上升,不需要其他的工具或人员进行辅助即可将线缆轴盘撑起来,操作起来十分的方便,提高了实用性;\n[0024] 2、该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在使用完成后,需要进行存放或运输时,启动伺服电机反转,伺服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二传动机构转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反向移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带动连接管下降,当线缆轴盘接触到地面后,关闭伺服电机,将连接机构拆卸下来,将线缆轴盘从连接架的中部滚动出去,然后继续启动伺服电机反转,将支撑机构折叠起来,减小了需要占用的空间,便于进行存放或运输。\n附图说明\n[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n[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n[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n[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n[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n[0030]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n[0031]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n[0032] 图8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n[0033] 图9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n[0034] 图中:1‑连接架,101‑架体,102‑连接板,103‑第一连接孔,104‑第二连接孔,105‑第三连接孔,106‑第四连接孔,2‑动力机构,201‑伺服电机,202‑第一齿轮,3‑第一传动机构,301‑连接轴,302‑第二齿轮,303‑第三齿轮,4‑第二传动机构,401‑第一转轴,402‑第四齿轮,403‑第一螺杆,404‑第二转轴,405‑第二螺杆,406‑第三转轴,5‑支撑机构,501‑连接管,502‑第一支撑杆,503‑第一连接块,504‑第一螺孔,505‑第二支撑杆,506‑第二连接块,\n507‑第二螺孔,6‑连接机构,601‑支撑轴,602‑限位板,603‑拉环,604‑限位螺栓,605‑限位螺母。\n具体实施方式\n[003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n[0036] 如图1‑9所示,一种线缆轴盘放线用支撑架,它包括连接架1,连接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动力机构2,连接架1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机构3,连接架1的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机构4,第二传动机构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机构5,支撑机构5的顶部插接有连接机构6;\n[0037] 支撑机构5包括连接管501、第一支撑杆502、第一连接块503、第一螺孔504、第二支撑杆505、第二连接块506和第二螺孔507,连接管50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02,第一支撑杆50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03,第一连接块50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孔\n504,连接管50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505,第二支撑杆5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506,第二连接块50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孔507;\n[0038] 连接机构6包括支撑轴601、限位板602、拉环603、限位螺栓604和限位螺母605,支撑轴601插接在连接管501的内部,支撑轴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02,限位板6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603,支撑轴60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螺栓604,限位螺栓60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605。\n[0039]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架1包括架体101、连接板102、第一连接孔103、第二连接孔104、第三连接孔105和第四连接孔106,架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2,伺服电机201固定安装在连接板102的一侧,架体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03,架体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04,架体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连接孔105,架体101的一侧开设有第四连接孔106。\n[004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动力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01和第一齿轮202,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2。\n[0041]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传动机构3包括连接轴301、第二齿轮302和第三齿轮303,连接轴301通过第一连接孔103与架体101转动连接,连接轴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02,第一齿轮202与第二齿轮302相互啮合,连接轴301远离第二齿轮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303。\n[004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转轴401、第四齿轮\n402、第一螺杆403、第二转轴404、第二螺杆405和第三转轴406,第一转轴401通过第二连接孔104与架体101转动连接,第一转轴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402,第四齿轮402与第三齿轮303相互啮合,第一转轴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403,第一连接块503通过第一螺孔504与第一螺杆403螺纹连接,第一螺杆4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404,第二转轴404通过第三连接孔105与架体101转动连接,第二转轴4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n405,第二连接块506通过第二螺孔507与第二螺杆405螺纹连接,第二螺杆4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406,第三转轴406通过第四连接孔106与架体101转动连接。\n[004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n[0044] S1、在需要将线缆轴盘支撑起来时,先将连接机构6从支撑机构5上拆卸下来;\n[0045] S2、然后把线缆轴盘滚到连接架1的中部,启动伺服电机201正转,伺服电机20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3带动第二传动机构4转动,第一连接块506和第二连接块506相向移动,第一支撑杆502和第二支撑杆505带动连接管501上升,当连接管501对准线缆轴盘的中部时,关闭伺服电机201;\n[0046] S3、然后将支撑轴601插入到连接管501和线缆轴盘的中部,通过限位螺栓604和限位螺母605对支撑轴601进行限位,然后继续启动伺服电机201正转,连接管501通过支撑轴\n601带动线缆轴盘上升;\n[0047] S4、在使用完成后,需要进行存放或运输时,启动伺服电机201反转,伺服电机20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3带动第二传动机构4转动,第一连接块506和第二连接块506反向移动,第一支撑杆502和第二支撑杆505带动连接管501下降;\n[0048] S5、当线缆轴盘接触到地面后,关闭伺服电机201,将连接机构6拆卸下来,将线缆轴盘从连接架1的中部滚动出去;\n[0049] S6、然后继续启动伺服电机201反转,将支撑机构5折叠起来,以便于存放或运输。\n[0050] 综上所述,在使用者使用时,通过设置支撑机构5,在需要将线缆轴盘支撑起来时,先将连接机构6从支撑机构5上拆卸下来,然后把线缆轴盘滚到连接架1的中部,启动伺服电机201正转,伺服电机20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3带动第二传动机构4转动,第一连接块506和第二连接块506相向移动,第一支撑杆502和第二支撑杆505带动连接管501上升,当连接管501对准线缆轴盘的中部时,关闭伺服电机201,然后将支撑轴601插入到连接管501和线缆轴盘的中部,通过限位螺栓604和限位螺母605对支撑轴601进行限位,然后继续启动伺服电机\n201正转,连接管501通过支撑轴601带动线缆轴盘上升,不需要其他的工具或人员进行辅助即可将线缆轴盘撑起来,操作起来十分的方便,提高了实用性;在使用完成后,需要进行存放或运输时,启动伺服电机201反转,伺服电机20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3带动第二传动机构4转动,第一连接块506和第二连接块506反向移动,第一支撑杆502和第二支撑杆505带动连接管501下降,当线缆轴盘接触到地面后,关闭伺服电机201,将连接机构6拆卸下来,将线缆轴盘从连接架1的中部滚动出去,然后继续启动伺服电机201反转,将支撑机构5折叠起来,减小了需要占用的空间,便于进行存放或运输。\n[005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引用任何外部专利数据!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