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录项信息
专利名称 | 一种治疗风寒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
申请号 | CN201210095432.6 | 申请日期 | 2012-04-02 |
法律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报国家 | 中国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1616A |
优先权 | 暂无 | 优先权号 | 暂无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IPC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0;;;A;6;1;P;1;/;1;2查看分类表>
|
申请人 | 吕明忠 | 申请人地址 |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中医院
变更
专利地址、主体等相关变化,请及时变更,防止失效 |
权利人 | 吕明忠 | 当前权利人 | 吕明忠 |
发明人 | 吕明忠;李岚岚;张凤月;孔霞;韦卫红 |
代理机构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建华 |
摘要
一种治疗风寒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风寒型结肠炎一般采用卡那霉素,但本品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藿香、大草蔻、白豆蔻、佩兰、草果、紫苏叶、鹅不食草、墓头回、葱白、葛根、桂枝、白芷、兰香草、白术、茯苓、荠菜、铃兰、通草、黑大豆、榆白皮、防风、橘皮、橘核、薤白和甘草,将以上25味中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风寒型结肠炎的中药。它的优点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1.一种治疗风寒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藿香9克、大草蔻6克、白豆蔻9克、佩兰9克、草果6克、紫苏叶6克、鹅不食草6克、墓头回9克、葱白9克、葛根6克、桂枝9克、白芷9克、兰香草3克、白术3克、茯苓6克、荠菜9克、铃兰1克、通草3克、黑大豆9克、榆白皮6克、防风3克、橘皮6克、橘核3克、薤白3克和甘草9克,将以上25味中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风寒型结肠炎的中药。
一种治疗风寒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n技术领域\n[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风寒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n背景技术\n[0002] 目前治疗风寒型结肠炎,一般采用:1、卡那霉素:本品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因以前庭损害为主,故比较严重),为此对老年人、孕妇(可影响胎儿)必须高度警惕为妥;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2、阿米卡星:\n肾毒性与耳毒症必然存在。偶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皮疹、震颤、感觉异常、关节疼痛、嗜酸粒细胞增多、贫血及低血压等。3、核糖霉素:偶见皮疹、头痛、麻木、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及注射局部疼痛。4、小诺米星:①长期或大量应用,可能引起听神经和肾脏毒害;②少数病人可出现皮疹等变态反应,对其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忌用;③肾功能减退及老年人慎用;④肝功能异常及孕妇慎用。5、异帕米星:偶见皮疹、瘙痒、发热、麻木、耳鸣、乏力、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加、转氨酶一过性升高等。6、庆大霉素:①在治疗剂量时,本品以听力损害为主,但不宜大量或长期应用;②肾毒性较强。7、吡哌酸:胃肠道反应和药疹。8、诺氟沙星:①胃肠道症状多见;②皮疹、白细胞减少、一过性转氨酶升高;③有报告可影响未成熟动物的软骨发育,故幼儿慎用。9、氧氟沙星:①胃肠道反应比较常见;②偶见头痛、失眠、肝功能一过性改变。\n发明内容\n[0003]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风寒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n风寒型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是泄泻,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证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n[0004] 病因病机:历代医书中,对本病的脉、因、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素问·举痛论篇》指出:“寒邪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灵枢·师传》篇说:“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澄彻清冷,皆属于寒”。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或过食生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饮食不化,传导失司,而致本病。\n[0005] 临床表现: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并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n[0006] 它的技术方案为:取藿香9重量份、大草蔻6重量份、白豆蔻9重量份、佩兰9重量份、草果6重量份、紫苏叶6重量份、鹅不食草6重量份、墓头回9重量份、葱白9重量份、葛根6重量份、桂枝9重量份、白芷9重量份、兰香草3重量份、白术3重量份、茯苓6重量份、荠菜9重量份、铃兰1重量份、通草3重量份、黑大豆9重量份、榆白皮6重量份、防风3重量份、橘皮6重量份、橘核3重量份、薤白3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25味中药放入\n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风寒型结肠炎的中药。\n[0007] 该发明的优点是:本方25味中药,在药店均能买到,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藿香、大草蔻、白豆蔻、佩兰、草果、紫苏叶、鹅不食草、墓头回、葱白、葛根、桂枝、白芷、兰香草,以上13味药具有和胃止呕、燥湿祛寒、健脾暖胃、辟秽解毒、调气生血、燥湿除寒、祛风散寒、止痛之功效。在治疗风寒型结肠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白术、茯苓、荠菜、铃兰、通草、黑大豆、榆白皮、防风,以上8味药具有燥湿化痰、利水退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强精益髓、和脾益胃功效。在治疗风寒型结肠炎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橘皮:辛、苦,温,无毒。入脾、肺二经。\n健脾理气,燥湿化痰,利尿通淋。橘核:苦,平,无毒。入肝、肾二经。理气散寒。薤白:辛、苦,温,无毒。入心、肝、肺、胃四经。理气宽胸,温中散寒。以上三种药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n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藿香、大草蔻、白豆蔻、佩兰、草果、紫苏叶、鹅不食草、墓头回、葱白、葛根、桂枝、白芷、兰香草、白术、茯苓、荠菜、铃兰、通草、黑大豆、榆白皮、防风、橘皮、橘核、薤白、甘草,这25味药配伍应用,共同起到和胃止呕、燥湿祛寒、健脾暖胃、辟秽解毒、调气生血、燥湿除寒、祛风散寒、止痛、利水退肿、宁心安神、强精益髓之功效。君臣佐使,配伍得当,是治疗风寒型结肠炎的最佳配方。藿香:辛,微温。入肺、脾、胃三经。解暑化湿,理气和中,辟秽解疫,和胃止呕。大草蔻:辛、涩,温。入肺、大肠、脾、胃四经。燥湿祛寒,健脾暖胃,辟秽截疟。白豆蔻:辛,温。入脾、胃、肺三经。行气化湿,温中止呕、辟秽解毒。佩兰:辛,平。入脾、胃二经。化湿和中,发汗解暑,生津止渴,调气生血,解郁散结,利水消痰。草果:辛,热、涩。归入脾、胃二经。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积。\n紫苏叶:辛、甘,微温。入肺、脾二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行气安胎,解鱼蟹毒。鹅不食草:\n辛,温。入肺、大肠二经。祛风散寒,解毒利湿,截疟去寒。墓头回:辛,温。入心、脾二经。\n祛风止疟,祛瘀止血。葱白:辛,温。入肺、胃、肝三经。发汗解表,利尿消肿,清热消肿,风寒痹痛,解毒调味。葛根:甘、辛,平,无毒。入胃、脾、肺、膀胱四经。解肌发表,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桂枝:辛、甘,温,无毒。入膀胱、心、肺三经。解肌发肝,温通血脉,温阳化气,温经除痹,温通胸阳,温中散寒,通经消癥,平冲降逆。白芷:辛,温。入脾、脾、胃三经。解表,祛风燥湿,止痛,消肿排脓,祛风止痒。兰香草:辛、微苦,平。入肺、脾、肾三经。治疗外感中风,止咳化痰,祛风散寒,清热祛湿,治疗气滞胃痛,小儿疳疾。白术:苦、甘,温。入脾、胃二经。\n补气健脾,燥湿化痰,利水退肿,祛风散寒,固表止法,益气安胎。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膀胱、三焦、胃六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强精益髓。荠菜:甘,平。入肝、心、肺三经。和脾益胃,利水消肿,止血活血,凉肝明目。铃兰:甘、苦,温,有毒。入肝、肾、膀胱三经。温阳行水,活血止血,祛风解毒。通草:甘、淡,微寒。入肺、胃二经。利水渗湿,通利血脉,通气下乳。黑大豆:甘,平。入肾、脾二经。利水下气,祛风解毒,润燥补肾。榆白皮:\n甘、淡,平。入大肠、胃、小肠三经。利水通淋,解毒消肿。防风:辛、甘,温。入膀胱、肝、脾三经。发表散风,祛风胜湿,祛风解痉。橘皮:辛、苦,温,无毒。入脾、肺二经。健脾理气,燥湿化痰,利尿通淋。橘核:苦,平,无毒。入肝、肾二经。理气散寒,治疗乳痈初起。薤白:辛、苦,温,无毒。入心、肝、肺、胃四经。理气宽胸,温中散寒,行经止痛,清热解毒。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n具体实施方式\n[0008] 取藿香9g、大草蔻6g、白豆蔻9g、佩兰9g、草果6g、紫苏叶6g、鹅不食草6g、墓头回9g、葱白9g、葛根6g、桂枝9g、白芷9g、兰香草3g、白术3g、茯苓6g、荠菜9g、铃兰1g、通草3g、黑大豆9g、榆白皮6g、防风3g、橘皮6g、橘核3g、薤白3g和甘草9g,以上25味药一起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风寒型结肠炎的中药。共煎药液390毫升,当风寒型结肠炎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6℃,每次130毫升,口服,每日三次, 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服第二疗程,以至痊愈。\n[0009] 391例风寒型结肠炎患者中,男性188例,占48.08%;女性203例,占51.92%。女性多于男性。\n[0010] 表一、391例风寒型结肠炎病人的年龄范围\n[0011] \n年龄(岁) 18~2021~3031~5051~66\n例数 17 161 135 78\n百分比 4.35% 41.17% 34.53% 19.95%\n[0012] 表二、391例风寒型结肠炎患者疗效表\n[0013] \n疗效 治愈 好转 无效\n例数 389 2 无\n百分比 99.5% 0.5% 无\n[0014] 表三、391例风寒型结肠炎患者疗程表\n[0015] \n治疗天数 3~5 6~9 10~1213~1617~21\n例数 5 167 112 91 16\n百分比 1.28% 42.71% 28.65% 23.27% 4.09%\n[0016] 表四、391例风寒型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表\n[0017]
法律信息
- 2015-05-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 A61K 36/9064
专利号: ZL 201210095432.6
申请日: 2012.04.02
授权公告日: 2013.05.08
- 2013-05-08
- 2012-10-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 A61K 36/9064
专利申请号: 201210095432.6
申请日: 2012.04.02
- 2012-08-15
引用专利(该专利引用了哪些专利)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1
| |
2007-01-31
|
2006-08-01
| | |
2
| |
2009-08-19
|
2007-08-03
| | |
3
| |
2010-05-12
|
2009-10-23
| | |
被引用专利(该专利被哪些专利引用)
序号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申请日 | 专利名称 | 申请人 | 该专利没有被任何外部专利所引用! |